第701章 自命不凡

“你剛纔說什麼?再說一遍?”楊暕面露猙獰。

來護兒抵達江都,本來是好事,楊暕一開始是非常興奮的,心想着麾下有宇文述跟來護兒兩名大將,平叛江南將是易如反掌。

結果與來護兒的第一次見面,人家就要分權。

怎麼個分權法呢?杜伏威歸我,由我總領大軍剿滅,滅了杜伏威就等於收回了丹陽、歷陽、廬江、同安、宣城、餘杭六個郡。

這六個郡都在江都南邊,拿回來之後,就不影響皇帝巡幸江都。

杜伏威眼下,是整個南方,勢力最大的一股叛軍,麾下有輔公祏、苗海潮、李子通、趙破陣、王雄誕、闞陵、聞人遂安、戴義等十餘名大將。

滅了他,剩下的賊寇就不足爲懼了,等於是來護兒打算把江南平叛一肩挑。

面對楊暕的厲聲詢問,來護兒面無表情道:“怎麼打,老夫心裡已經有數,避免被幹預行軍,最好還是以老夫爲主將,從江都出兵,六月份之前,一定剿滅杜賊。”

宇文述嘴角微翹,沒有說話。

來護兒啊來護兒,你就這麼想壓我一頭啊?在涿郡太子讓你統領大軍,嚐到甜頭了,就想在江都也這麼幹?

楊暕不是太子,你想從他手裡總領軍事,癡人說夢而已。

楊暕頓時狂笑,半晌後,指着來護兒道:“要不我這個江南道行軍大總管,讓給你好了?”

來護兒眼簾低垂,沉聲道:“齊王何必置氣,我們的目的是平叛,以太子之能,在涿郡尚且全權交付老夫,何況齊王?”

他這句話,非常瞧不起人,等於是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嘲諷楊暕不懂領軍。

主要是級別到位了。

眼下在大隋軍方,拋開楊銘不算,宇文述老大,來護兒老二,於仲文老三,這是絕對的前三甲。

敢挖苦楊暕的,中樞也就那幾個人,來護兒是楊廣的鐵桿,罵楊暕幾句,啥事沒有。

開皇年間,高熲還罵過楊勇呢,能有啥事?楊堅夫婦只會認爲高熲是爲了楊勇好,但是楊勇呢,比較小心眼,心裡對高熲有怨言,他如果什麼都聽高熲的,就沒有楊廣什麼事了。

楊暕怒不可遏,一腳踢翻長几,指着來護兒道:

“行,不愧是賀若弼帶出來的,果然是自命不凡,目中無人,你想總領大軍,下輩子吧。”

自命不凡這個成語,出處不在賀若弼身上,而是在清朝,但是歷史上對賀若弼的評價,就是這四個字,因爲大隋武廟四個人,賀若弼瞧不起另外三個。

楊銘曾經用這四個字形容賀若弼,結果傳開了,直接成了賀若弼的標籤。

來護兒沉聲道:“陛下六月南巡江都,齊王若有辦法在六月之前平定江南,老夫大可賦閒,但您沒有這個本事。”

шωш▪ тт kдn▪ C ○

他一來就跟楊暕硬剛,其根本目的,就是接手襄陽水軍,你不站在楊暕的對立面,太子會讓你用水軍?

“在座的,皆爲大將,我大隋也不是就你來護兒一個人,會領軍,你從哪來,回哪去吧,”楊暕冷笑道。

來護兒淡淡道:“老夫是奉陛下旨意,想讓我回去,除非陛下另下一道旨意,老夫不是您的行軍長史,不歸齊王調派。”

楊暕已經快氣暈過去了,特麼的,老爹怎麼派來這麼一個王八蛋,跟我對着幹?

“行,你都這麼說了,那你就用你那兩萬洛陽衛戍軍,去打杜伏威吧,我這邊都沒有多餘的人手給你,”楊暕道。

來護兒默不作聲,眼觀鼻鼻觀心。

宇文述笑道:“崇善(來護兒字)太着急了,剛來江都,就要出兵,是不是太倉促了?”

“許公來江都這麼久,事情沒有任何進展,這樣就合適嗎?”來護兒反問道。

宇文化及頓時不爽道:“榮公哪來的這麼大火氣?大家沒有招你惹你,一上來說話就這麼難聽,就好像江南平叛,只有你一個人上心,我們都是佔着位置不幹活。”

大對大,小對小,來楷立時反駁道:“你們是幹活了,句容都給丟了,聽說輔公祏七條船,就把王世充給打回來了,怎麼?七條五牙大艦啊?”

再然後,兩人開始對罵了,至於宇文二狗和三狗,插不上嘴,人家這是長子對長子,他們地位不行。

來楷和宇文化及,這都是楊廣的千牛備身出來的,人家鍍過金,跟沒鍍金的不一樣。

這兩人的後臺都是楊廣,但二狗和三狗不是。

來護兒和宇文述也沒有阻止,兩人本來就不對付。

一場軍情會議,就這麼在爭吵中收場。 來護兒離開江都城,直接去了江陽碼頭,如果襄陽水軍能用,他完全有信心乾死杜伏威。

人多有時候是優勢,但是水戰當中,不是,杜伏威那二十萬大軍,也不是龍王爺的蝦兵蟹將,你不能在水裡打。

襄陽水軍的戰船,是目前大隋工藝最先進,戰鬥力最強的內河艦船,而且所有衛士,全部都是精煉兵械,楊銘是下了血本培養的。

正常編制,是五千人,但實際編制,是一萬兩千人,全是精通水性的荊州子弟,一條長江橫着走,沒有天敵。

“老夫臨行前,太子將襄陽水軍交給了我,你們好好準備,六天之後,先取江寧,”來護兒在水軍大營吩咐道。

沈、週二人點了點頭:“末將遵命。”

楊銘確實是口頭答應過,這是事實,來護兒沒有撒謊,沈綸他們也心知肚明。

能拖到現在沒離開碼頭,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來護兒親至,還帶着太子的命令,他們是不敢拖的,否則來護兒就可以以太子的名義,直接砍了他們倆。

那纔是冤死。

拖延,也不是隻有在江都才能拖,進入長江之後,也是可以拖延的,他們的目的,就是等待太子最新的命令,然後依令行事。

趙元恪問道:“那麼榮公,江都水軍又作何安排呢?”

來護兒面無表情道:“你們是遵齊王將令,我無權調派,襄陽水軍這是太子點了頭的,但是你們,齊王沒點頭。”

噢.那就是不用我們唄,我還省心呢,趙元恪兄弟對視一眼,點了點頭。

經過宇文述的交涉,江都水軍從襄陽水軍中,又給劃出來了,二十九條船,只有六艘大樓船,也就是黃龍艦,剩下的都是二樓船。

但是襄陽水軍,五牙大艦八艘、黃龍十八艘,鳳艒十七艘,赤艦三十八艘,蚱蜢舟、艨艟艇、衝鋒舟、火船兩百三十一艘,屬於是長江一霸了。

來護兒有襄陽水軍,就不需要江都水軍了。

具體安排過後,來護兒留下沈、週二人,語重心長道:

“你們是襄陽水軍的主將,陛下和太子將長江最大的水師交到你們手裡,是對你們的信任,如今國家有難,賊寇肆虐,正是你們報效之機,上面是什麼情形,你們不要管,也管不了,盡心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

他是在暗示兩人,你們畢竟是給朝廷效力,不要因爲派系之爭,延誤國家大事。

沈綸點頭道:“榮公放心,襄陽水軍軍備完善,六天時間軍輜登船,足夠了,我二人一定服從榮公調派,在所不辭。”

來楷微笑着朝二人道:“我們也希望這一次主持江南的,是太子,可惜皇命不可違,我那長子和六弟都在太子身邊,咱們之間,不是外人,榮公越過齊王,主攻杜伏威,就是不想讓齊王奪了這份本該屬於太子的功勞,其實我們的目的是一樣的,爲陛下平叛,爲太子分憂,你們打的好,這份功勞苦勞,自然還是太子的,與齊王並無干係。”

“我二人自是唯榮公之命是從,”周仲牟笑道:“末將與六郎私交甚好,對榮公更是高山仰止,此番出征必盡全力。”

來整是楊銘的左武侍率,跟周仲牟是打過交道的,當然了,私交甚好肯定算不上的,周仲牟是庶出,人家來整的出身,跟你能有什麼私交?不過是大家在一口鍋裡吃飯而已。

來護兒點了點頭:“你父義寧公(周羅睺),與我都是南人,滅陳之戰,我們也是同僚,水戰一道,他是少數被老夫所敬佩之人,我觀襄陽水軍,舳艫相接持約,巨舟軒昂,軍紀嚴明,可見仲牟得衣鉢矣。”

周仲牟趕忙說了一番謙虛話。

來楷道:“義寧公起家舊陳句容縣令,仲牟對江南一帶應該也是很瞭解吧?”

周仲牟道:“江南水路,末將瞭如指掌。”

“那就好,”來楷點頭道:“我攻句容,你拿江寧,咱們於江寧會合,怎麼樣?”

丹陽郡,一共就三個縣,江寧、當塗、溧(li)水,拿下首府江寧,其他兩個要不要都無所謂。

因爲拿下江寧之後,下一個目標,肯定是歷陽郡的首府歷陽縣,這個地方距離江寧,比當塗、溧水還要近。

周仲牟瞥了沈綸一眼,得到暗示後,點頭道:

“既然榮公如此安排,江寧交給我們好了。”

來護兒心中大定,微笑捋須道:“果然還是太子的人知大義,只要老夫拿下丹陽、歷陽,兩位去哪,老夫不會攔着。”

沈、週二人對視一眼,同時大驚。

來護兒笑了笑:“我們今日之言,不可外傳,你知我知。”

沈、周面無血色,有一種沒穿衣服,被人看通透的驚悚感。

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第658章 斛律明月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九六章 頂包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六二章 買賣難做第597章 木棉花第491章 軍府亂象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二九一章 滎陽王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二九二章 擦鞋底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二六七章 教坊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607章 捨己奉公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第562章 一世英名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第481章 君君臣臣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七八章 五牙大艦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二九零章 鞭罰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第655章 敗局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第520章 大柱國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第736章 徐景三六章 晚宴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第693章 不可能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九二章 建成小兒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第751章 十五道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四三二章 七貴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519章 終極目標第722章 吾不忘矣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四三章 爭取儲君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九五章 返京第760章 右僕射第709章 大昏招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八二章 實話實說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480章 太師李穆第724章 傳染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第九章 河東郡王第632章 田畝新制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第581章 出使突厥第752章 下手太快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四五章 未雨綢繆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