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

史萬寶是負責接替玄縱的,這樣一來,玄縱就可以騰出手來,離開範縣,過河進入武陽郡。

沒有能夠乾死蕭銑,是楊玄縱的一個心病,但形勢如此,他也無可奈何,人家一幫南方人,歸心似箭,跑的比兔子還快。

他本來就是倉促行軍,趕到的時候已經累趴下了,屬實沒有能力再追了。

翟讓的侄子翟摩候,佈防在貴鄉的兵力只有兩萬,縣城內五千,剩下的都分佈在周邊的鄉鎮,佔據有利地形,形成了一道貴鄉縣外圍的防禦屏障。

許玄徹、萬瓚兩部大軍,一關一關的打,過程異常艱難,加上後勤不濟,眼下已經趴窩了,駐紮在相鄰的兩個鄉里,等待援軍。

援軍是誰呢?就是楊玄縱,而且玄縱這一次來,也帶來了一些補給,他是捨不得給這些叛軍的,但是李靖有令,他不能不聽。

畢竟太子吩咐過,他不在的時候,李靖說了算。

實際上玄縱的到來,許、萬兩人也是很心虛的,畢竟是剛剛投降的叛軍,眼下夾在翟摩候與玄縱之間,他怕玄縱擺他一道。

所以私底下里,在大軍後方,他也佈置了一道防線,就是爲了提防玄縱陰他。

結果等來的是侯君集的糧草隊伍。

“我奉淮南郡公之命,暫時接替兩位,主持貴鄉一戰,希望兩位能夠配合,事成之後,兩位就可以南下了,”侯君集見到兩人後,道:“駐守在範縣的,是史萬寶,你們南下的時候,可以從那裡補充軍資。”

要奪我兵權?許玄徹頓時皺眉,道:“非我不肯,我麾下將士與我是同鄉,旅帥校尉皆爲我當年袍澤,候軍將統御不了的。”

“您誤會了,我只向二位傳達命令,並不會直接指揮大軍,”侯君集道:“汲郡戰事吃緊,這裡需要速速拿下,有些軍情不便講與二位,我只能說,十日之內,貴鄉必須攻下。”

萬瓚嘆息道:“非我等不願,李總管厚義,我二人感激涕零,實在是前面關隘重重,對方以逸待勞,拒守各地,我主力不得推進,徒然奈何。”

侯君集道:“許將軍不惜一切代價進發縣城,我與萬將軍爲你兩翼掩護,只要拿下縣城,周邊防衛必潰。”

“代價是不是有點太大了?”萬瓚肯定是不願意的,因爲手底下的兵,就是他的命根子,一旦損失過重,朝廷如果翻臉的話,很輕鬆就能收拾他們。

侯君集正色道:“不瞞兩位,這是元帥將令,候某不過是一個傳話的,至於二位願不願意聽,看你們自己。”

“哪個元帥?”許玄徹詫異道。

侯君集愣道:“難道李總管沒有告訴伱們,太子已經到了嗎?自然是天下兵馬大元帥,太子殿下。”

兩人目瞪口呆。

楊銘已經從滎陽出發了,他也是走範縣這條路,然後過河北上,會從貴鄉經過,過館陶縣進入清河郡。

來護兒猜的沒錯,楊銘會坐鎮清河郡,主持河北平叛。

所以楊玄縱那邊是收到命令的,必須及早拿下貴鄉,不得阻礙太子北上之途。

汲郡也就那樣的了,再派兵也無濟於事,地方就那麼大,圍繞在衛縣和黎陽倉的雙方大軍已經飽和了,楊銘是不會讓軍隊全都扎堆在那裡的。

那是添亂。

正如一座足球場,就是十一對十一,你改成二十對二十,會亂成一團糟。

許、萬兩人意識到,這次如果不聽話,下場好不到哪去,既然太子都來了,他們已經沒有別的選擇,於是聽從侯君集的安排,不惜代價進逼貴鄉縣。

事實上,他們屁股後頭的玄縱,就等於是督戰隊,但凡從前線跑回來的,會被他殺個乾淨。

老楊家的家風就是如此。

翟摩候這邊,自然也派人往汲郡求援,如果把貴鄉丟了,再拿不下汲郡,他們瓦崗軍就連一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了。

李靖在進入汲郡之後,沒有選擇支援黎陽倉,他比誰都明白,只要將圍攻衛縣的叛軍擊潰,黎陽方向的瓦崗賊衆,就是案板上的魚肉。

張定和也到了。

也就是說,李景、史懷義、李靖、張定和四大主將,對付翟讓那個名不見經傳的哥哥翟弘。

不要小看李景,實際上四人當中,就屬人家的經驗最豐富,平尉遲迥之亂,參加隋滅陳之戰,平高智慧之亂,打過突厥,參加過遼東之戰,前兵部尚書李圓通的爹也就是年紀大了點。

那麼翟弘自然是不夠看的,他根本不知道屁股後面來了一個李靖。

而李靖帶着的是東宮左右衛率,是他從未見過的精銳。

翟弘當場戰死,麾下叛軍作鳥獸散,至此,一張四面包圍網,將翟讓包裹的嚴嚴實實。

“大冢宰,投降吧?”王伯當跟玄挺幹了一場,敗的一塌糊塗,非是他領軍能力不行,而是麾下叛軍平時打打府兵,還是很猛的,但是遇到正規軍之後,所有的短板全都暴露無遺。

翟讓面無血色,一聲不吭,營帳內的諸多心腹,此刻也是面如死灰。

被四面合圍,幾乎是沒有出路了。

死磕黎陽倉,你說他們是戰略失誤?也不能這麼說,不管什麼戰略,首先要建立在有飯吃的基礎上。

翟讓在東郡起兵,進入滎陽之後,就是想打興洛倉,但是那裡有虎牢關,他沒那個本事,劫掠漕運又被玄縱給趕了出來,轉戰山東之後,那裡遍地反賊,搶糧食的地方都沒有了。

無奈之下才選擇進入河北,那麼自然而然就會打黎陽倉的主意。

他惦記的,都是朝廷必守之地。

“此乃天亡我,非戰之罪,諸位可取我人頭,以爲投誠之物,”翟讓一副虎落平陽的頹敗感,長長嘆息一聲。

左僕射王儒信嘆息道:“我們還是暫時休戰先派人與官兵聯絡,商討投誠事宜吧,再打下去,除了全軍覆沒,已無生路。”

他這句話,幾乎等於默認要拋棄翟讓。

翟讓的兩大親信,翟弘掛了,翟摩候快掛了,如今軍心渙散,他清楚自己已經無法控制這支大軍了。

到了這種時候,各有各的心思,那個叫元寶藏的,昨天就已經偷偷離營,投奔楊玄挺了。

這個頭一開,以後投降的只會越來越多,攻城死傷過重,前鋒軍已經不想打了,一口氣泄了,就再也提不起來了。

黎陽倉這邊,吐萬緒收到了太子的命令。

“太子如有神算,他怎麼就能算準,瓦崗賊已經無心再戰了呢?”吐萬緒道。

楊玄挺撇了撇嘴:“你問我,我也不知道,我是早已習慣了。”

“事實上,我們的士兵也不想打了,”蘇烈望着城牆下密密麻麻堆積的屍體,道:“這場大戰,就看誰先撐不住,皇天庇佑,我們挺住了。” 瓦崗這支叛軍,戰鬥力相當可以,陣亡兩萬多人沒有潰散,而官軍這邊,也是死者六千,傷者不計,這是一場實打實的生死肉搏,誰先膽怯誰完蛋。

大隋的平民,都是有服兵役經驗的,尤其是北方人,知道怎麼打,這一次也就是裝備沒跟上,如果人家也是精煉兵械,黎陽倉早就拿下了。

“報!賊兵派出請降使,”士兵登上城牆奏報道。

吐萬緒望着遠處扯着白旗的一支十幾人的隊伍,點頭道:“看到了,諸位覺得,咱們怎麼個受降法?”

“翟讓必須死!”楊玄挺道:“剩下的,殺了弊大於利。”

“太子不在,還是讓李總管拿主意吧,”蘇烈瞥了玄挺一眼,說道。

吐萬緒頓時一愣,咋地?我還做不了這個主啊?

楊玄挺也反應過來,趕忙道:“太子確實有交代,軍情大事由藥師決斷。”

吐萬緒立刻意識到,自己是被排斥在太子黨以外的,如果李靖受降,這份功勞跟他就沒有一點關係了。

屆時大家只會說,是李靖滅了瓦崗,而不是他吐萬緒。

但事實上,黎陽倉守衛戰,是我主持打的啊?太子這麼幹也太不夠意思了。

“太子沒有這麼交代過吧?”吐萬緒笑道:“論職位,我與藥師同爲總管,論爵位也該是繕國公受降吧?”

他是谷城郡公,爵位比李靖高一級。

打遼東的時候,本來是他主持,結果後來李靖奪了頭功,如今又是李靖,吐萬緒一顆石頭上栽倒兩回,心裡已經很不爽了。

雖然他也知道,李靖確實有大功,但心裡已經看對方不順眼了。

因爲是對手。

“呵呵,我難道還敢假傳太子教令?”楊玄挺冷笑道,人家是不鳥吐萬緒的,因爲他爹是楊約,古代拼爹比後世可嚴重多了,這是傳統。

吐萬緒冷哼一聲,轉身離開城牆。

那麼城外來的那羣請降使,就被打發到了李靖那邊。

李靖也是明白人,心知自己主持受降太得罪人了,因爲他輩分不高。

於是他將麾下大軍交給韓孝基兄弟倆,與李景一起趕赴黎陽倉,由他和李景、吐萬緒三人,共同受降。

李景爲大,他和吐萬緒爲副。

名義上,則是叫做代太子受降,這就叫功勞永遠都是領導的。

吐萬緒這才滿意,我一把年紀出來賣命,我圖啥?就圖這點功勞了。

楊銘行軍,是帶着大批糧食的,說白點,跟一支運糧隊差不多。

畢竟他身邊的大軍,其主要作用,就是保護他。

之所以帶上那麼多軍輜糧草,是怕前線的不夠用,兵器總會損壞吧?馬吃的精料你不好找吧?受傷了需要藥物吧?

主帥是必須將這些東西掌握在手裡的,等於是挾制各路大軍的一張底牌。

別看這次出來的都是楊銘的人,他很小就在楊堅夫婦那裡學到一個道理:不要相信任何人。

正常家庭,是不會這樣培養子孫的,有的甚至還會教育子孫要講道理,努力奮鬥吃苦耐勞,與人和善廣結善緣,皇家正好相反。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那個“爲”字,應該讀四聲。

當楊銘抵達範縣的時候,貴鄉大戰已經打完了。

那支兩萬人的驍果軍損失慘重,死了五千多人,要不是楊玄縱在背後盯着,直接就潰散了。

等於是後背被人拿刀頂着,無路可退,這才硬生生啃下了貴鄉,活捉翟摩候。

楊玄縱履行承諾,放行許玄徹、萬瓚兩人南下,他們倆率領殘部先是進駐與範縣一河之隔的元城,然後帶着兩百名親隨過河,拜見太子。

後半輩子是啥樣,就在這一次見面了,他們倆也是萬分忐忑。

“賜酒!”

楊銘在縣衙內,令備身裴爽倒滿兩碗酒,遞到了許玄徹、萬瓚手中(這倆人歷史上真實存在,並不是薛萬徹的合體)。

接着,楊銘又讓裴爽給自己倒了一碗:

“孤並不擅飲酒,但今日見汝二人迷途知返,心中着實高興,來,滿飲此酒。”

說罷,楊銘直接喝光了。

這兩人的價值,是非常巨大的,只要他們忠於朝廷,將來南下之後,對蕭銑的叛軍有着極大的分化作用。

會讓蕭銑麾下的將領覺得,原來朝廷是會給他們機會的,那就等於有後路了,首先,打起來不會太玩命,再者,說不定就不打,選擇迴歸朝廷懷抱。

許、萬兩人對視一眼,淚流滿面,趕忙將碗裡的酒喝光,然後繼續跪在楊銘面前。

楊銘自然是要上前去扶的,這種場面,三國演義裡面不要太多。

“驍果草原之敗,錯不在你們,是孤沒有照顧好江淮子弟,五萬石糧食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楊銘扶起二人,語重心長道:

“孤冊封你們爲丹陽、歷陽總管,歸衛公節制,你們早點南下吧。”

許萬徹痛哭道:“臣萬死不足以贖己罪,請太子處置。”

萬瓚也哭訴道:“悔不該當初,被蕭賊蠱惑,以至鑄成大錯,臣只求南下之後,能報太子大恩於萬一。”

“不必如此,”楊銘微笑道:“有過能改,善莫大焉,驍果之亂,罪只在蕭銑一人而已,汝二人今已戴罪立功將來能否位列公侯,就看今朝了。”

他在這給這倆人畫餅呢。

許、萬倆人出身一般,心眼子沒有那麼多,他們真信了

主要還是因爲,貴族集團向來在民間的形象,都是重諾的,實際上,就屬他們不把誠信當回事。

今天就這一章啊兄弟們,下午帶孩子去體檢,婦幼院的打電話催,說是我兒子一年多沒體檢了,讓今天務必去,祝大家中秋快樂,國慶快樂,趁着假期,大家都去外面旅旅遊,散散心吧。

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第635章 河西戰線五四章 配婚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第599章 盡善盡美四八章 個子最高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三四一章 靜照庵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第766章 體面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第647章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第479章 任人唯親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第485章 造橋大匠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559章 條件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第748章 以身入局第六章 女賊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75章 殺人者,楊堅也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第541章 嶺南爆雷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第645章 蘭陵蕭銑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481章 君君臣臣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第762章 主動請辭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第545章 雙眼皮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718章 北進洛陽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760章 右僕射八四章 又保一個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第六章 女賊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698章 一鍋飯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七五章 舐犢情深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第733章 狼頭大纛二九二章 擦鞋底二七三章 挖牆腳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五六章 胡商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第752章 下手太快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第628章 誠信第一九二章 建成小兒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二十六章 河東裴第683章 南面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