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宗團驃騎

江都的事情終於傳到了京師,杜伏威攻下六合縣,並且將海寧縣的叛軍趙破陣納入麾下,勢力陡然大增,對外號稱十萬大軍,具體是多少,江都那邊也沒有個準確消息。

江都太守張衡緊急募兵,派遣驃騎府校尉宋顥,領兩千兵馬出城擊賊。

“偌大一個江都,竟然連五千兵馬都派不出去,如何能夠剿賊?”楊恭仁扼腕嘆息道。

崔仲方搖頭嘆道:“江南的兵要是好徵調的話,也不會募兵了,如今十萬驍果軍,估摸着已經從涿郡出發,江都沒有駐兵了。”

兵部侍郎明雅道:“江都城堅,不宜攻破,反賊必然會繼續南下,那麼丹陽和歷陽怕是要出問題,丹陽太守蕭鉉爲鷹揚郎將,已經隨軍出征,歷陽太守趙元楷,不堪大用啊。”

“不堪大用,”滕王揚綸冷笑道:“既然知道不堪大用,還用他幹什麼?”

吏部崔君肅解釋道:“這個趙元楷出身天水趙氏,父親是開皇初年的尚書左僕射淮安郡公趙芬,趙芬長子趙元恪以前是陛下的揚州總管司馬,現任江都通守,趙元楷是次子。”

通守就是太守的佐官,一郡二把手,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沒有。

楊綸無力反駁了,是陛下的人啊?那沒事了,於是他轉移話題道:

“那麼丹陽通守又是誰?”

崔君肅道:“丹陽郡沒有設置通守,如今一應事務,由臨郡的廬江太守元仁兼領。”

“說來說去,這兩個地方這麼亂啊?”楊綸頓時皺眉。

蘇威瞥了對方一眼後,朝楊銘道:

“臣也以爲,叛軍多半會南下,應早早責令丹陽、歷陽兩郡早做準備。”

“朝廷的命令傳至那裡,杜伏威恐怕已經打下來了,”楊銘呵呵道:“傳令江陵縣丞沈綸、襄陽驃騎將軍周仲牟,從荊州出兵,沿江而下,往江南平叛。”

襄陽水軍終於派上用場了。

這時候,門外有通傳的侍衛進來,兵部又接到奏報,鄱陽人操師乞已經率兵攻佔了豫章郡,其麾下大將軍林士弘已經率軍往鄱陽郡去了。

豫章郡就是江西南昌,鄱陽郡就在鄱陽湖邊上,江西上饒市。

還有一封奏報,張須陀固守齊郡,大敗叛軍左才相,斬其首級,叛軍餘部被李子通收納,往南竄逃,這是個好消息,但接着就有一個壞消息,江都東南方向的晉陵郡,也出了一個反賊,叫管崇,夜襲軍府,繳獲大量裝備,聚衆一萬餘,正在攻打首府晉陵縣。

蘇威猛的攥拳,站起來道:“應立即奏報陛下,眼下四方皆反,北征要即刻停止,遣大軍南下平叛。”

“門下省請旨奏報吧,”楊銘朝韋貞道。

今天的朝會一直到了中午才散去,蘇威沒有走,留下來勸說道:

“十年積弊,一朝爆發,已成燎原之勢,大軍再不南返,國將不國,殿下,你最好措辭懇切一些,求陛下收兵吧。”

從楊廣繼位開始,就一直在禍禍,平時呢,有楊銘給他擦屁股,算是勉勉強強熬到了現在,如今呢,這個屁股不好擦了,楊銘也擦不動了,正如蘇威所言,十年來民間對朝廷的不滿,已經到了臨界點,眼下已經是集中爆發。

大軍南返,無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楊廣會捨得半途而廢嗎?

楊銘點了點頭:“我會奏請的,蘇公也無需太着急了,事情已經發生,我們還是需要從容面對。”

蘇威三十年身居高位,城府早就練就至波瀾不驚了,眼下就連他也急了,這麼大規模的叛亂,放在去年,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等到蘇威離開之後,楊銘出宮了,他要去見一個人,一個在家裡裝病的人。

“稀客啊,沒想到太子會來臣這裡,”手上還握着一串佛珠的蔡王楊智積沒有絲毫病態,坦坦蕩蕩的迎接楊銘入府。

真人面前不說假話,他沒必須跟楊銘裝。

“對持真境應無取,願得身閒便作僧,叔父好清閒啊,”楊銘微笑步入香菸繚繞的王府。

楊智積哈哈一笑:“世情已逐浮雲散,到頭難與運相爭,太子心情不錯嘛?”

楊銘笑了笑,邊走邊說道:“您老人家閒雲野鶴,不問朝事,擔子都壓在了侄兒這個晚輩身上,我扛不住啊。”

(此段借用電視劇走向共和,李鴻章見恭親王奕忻片段,希望不算抄襲吧)

楊智積,是楊廣的親堂哥,就比楊廣大兩歲,只見他擡手請楊銘入後院花園,笑道:

“臣老了,是該讓給年輕人了,楊綸楊集受殿下照拂,如今也算是好光景,年輕人有精力,還是交給他們吧。”

“您才比我父皇長兩歲,如何談的上一個老字呢?”楊銘微笑着在後院的石凳上坐下。

楊智積爲楊銘沏茶道:“四十八歲了,老了,不比陛下龍神馬壯啊。”

楊銘頓了頓,從袖子裡掏出一張摺紙,遞給楊智積,後者看完之後,在楊銘一旁坐下,嘆息道:

“意料之中,實際上,如果沒有太子監國數載,這些事情前些年就該發生了。”

楊銘點了點頭:“叔父以爲,奏報父皇之後,他老人家是否回心轉意?”

“太子心中早有答案,何必問我呢?”楊智積笑道。 楊銘搖頭苦嘆:“遍地民亂,難以收拾,我這個國監的一塌糊塗啊。”

“錯不在殿下,您已經做的很好了,二聖在天有靈,亦當欣慰,”楊智積道。

楊銘道:“叔父還是回朝吧,您不在,我沒有主心骨啊。”

宗室領袖,現在名義上是楊綸,但事實上,誰掌握宗團驃騎,誰纔是實際上的宗室領袖。

楊爽之後,楊堅有意讓楊銘接手,因爲他當時沒有想到自己這個孫子將來會是太子,畢竟那會楊昭還活着。

那麼就是楊智積接手了,人家本來就是左備身府前身的左羽林大將軍,直到現在,皇城禁軍,一大半都是楊智積的人,因爲宗室子弟居多,你換不動。

楊廣對楊智積也是非常信任的,畢竟當年的仁壽宮之變,楊智積和竇抗有救駕之功,還是堂哥,自然是信得過。

堂哥跟表哥,這區別可就大了,人家一個姓,一個祖宗。

楊智積笑道:“朝會我就不去了,不過臣有一句話,要送給太子。”

“叔父請說,”楊銘道。

楊智積壓低聲音道:“惟君之命,盡力從事,但君先發,僕爲後繼。”

要的就是你這句話,楊銘雙目放光:“侄兒何德何能,竟得叔父如此青睞?”

楊智積笑道:“太子賢明啊。”

楊銘現在想動楊廣,非常艱難,可以說是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風險非常之大,只有一個動手的地方,那就是皇宮,除了皇宮,楊銘沒有任何機會。

人家老爹的人都實實在在握着兵權,自己的人呢?沒法比的。

那麼皇城之中,最有實力的就是宗團驃騎,這支隊伍因爲其特殊性,行事之時,左右備身府根本不敢攔。

只要能控制住楊廣,拿到虎符和玉璽,楊銘就算是政變成功了。

離開蔡王府之後,楊銘立即安排樑王楊浩返回左屯衛大營,李靖回右武衛、史萬寶回右侯衛,無太子教令,不得擅離。

名義上是預防關中生變,實際上是掌握大軍。

楊玄挺總領東宮左右衛率。

那麼接下來,就得考慮京師衛戍大軍,以及駐守在皇城的禁衛軍,楊銘需要在這裡面安排自己人。

玄武門,楊銘安排了周仲牟的兒子周擎爲監門校尉。

左右監門府,楊廣的兩個庶子楊慶楊和都在京師,眼下已經被冊封爲溫王、應王,這兩人與楊銘的交情很不一般,以前在楊銘的荊州總管府任職,對楊銘的話向來深信不疑,是值得利用的。

所以楊銘將二人請至東宮,其實就是套近乎。

“我終鮮兄弟,二哥齊王,與我有嫌隙,多年來雖盡力挽回,然並不奏效,可惜可嘆啊,”楊銘道:“兩位兄長仁厚,弟弟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還需要你們指出來啊。”

楊慶笑道:“太子說的什麼話?若沒有太子,我與楊和只怕還窩居宅邸,遊閒無正事呢,您的提攜之恩,我與楊和一直都記掛在心,可惜沒有機會報答。”

“欸~~~”楊銘擡手道:“兄弟之間何來報答一說?只求我他日有難,兩位哥哥能施以援手。”

“太子怎會有難處呢?”楊和笑道:“不過您放心,除了父皇母后之外,我們哥倆只聽你的。”

他們倆以前在晉王府,屬於隱藏戶口,幾乎沒有喊過蕭皇后媽,但是現在見光了,所以得稱母后。

楊銘微笑舉杯:“正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咱們兄弟之間以後要多多親近,兩位兄長請。”

楊慶楊和趕忙舉杯。

他們倆現在已經支棱了,封了親王,還有實職的監門將軍,上司因爲他們倆是皇帝的兒子,根本不敢隨意指派。

兩人分在左右監門府,這是非常關鍵的位置,把守皇城各個城門要道,城門如果關上,外面多少大軍也不好進。

楊銘必須未雨綢繆啊,老爹不下臺,隋末大亂鬥就會徹底鋪開。

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510章 便宜行事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第540章 沒錢第589章 折辱武舉二七九章 透心涼六二章 買賣難做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第501章 指桑罵槐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第482章 老少談心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559章 條件第507章 殘部補充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九一章 終於見面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三三章 做妾第511章 兵械優勢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556章 改換門庭第673章 渡河之戰四一章 宇文娥英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第五章 坐地分贓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九四章 換防二三九章 江南陳第609章 反客爲主四五章 未雨綢繆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八三章 皆大歡喜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三九八章 帶下醫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第723章 三十歲整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第743章 焉能背主第643章 各就各位第739章 隔代親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第513章 臨陣抗命三九四章 三推讓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第752章 下手太快八二章 實話實說第644章 苛捐雜稅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第572章 憂憤而死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第764章 牽扯太多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八六章 左右之爭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一零七章 檢校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