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

正月十五還沒到,伊吾郡李靖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高昌國出現叛亂,高昌王曲伯雅被叛軍驅逐,已經帶着親隨一千五百餘人,往張掖郡方向逃難了,期望大隋接收。

要不是因爲李靖在伊吾,曲伯雅就不是被驅逐了,而是直接被殺。

因爲叛亂起的太快,李靖完全沒有心理準備,還沒有來得及發兵平叛,曲伯雅就已經帶着家眷跑出來了。

楊銘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很無奈,因爲這件事在歷史上確確實實發生過,歷史上的曲伯雅被驅逐之後,直到李淵武德三年,才返回了高昌重新登上王位。

至於國內叛亂的原因,很明顯,因爲沒錢,高昌同時給大隋和西突厥納貢,賦稅日益加重,平民根本無法承擔。

姑且可以稱這一次爲農民起義,雖然領頭的,是高昌的兵部尚書鞏祿。

畢竟歷史上項羽反秦,也被稱之爲農民起義,農民有時候也挺冤枉的。

“如今李靖再想進高昌平叛,不太合適,東西突厥發覺高昌內亂,已經分別派兵進駐,以交河爲界,西邊被西突厥佔據,東邊被東突厥佔據,雙方形成對峙,李靖沒辦法再摻和了,”衛玄嘆息道。

東宮,一羣大佬聞訊之後,紛紛趕來,眼下還是傍晚,楊銘晚飯還沒有吃。

宇文述坐下後,皺眉道:“這個曲伯雅也太無能了,他事先沒有任何察覺嗎?叛亂不過才兩天,王位就給丟了,這是什麼樣的蠢貨?”

楊約也跟着沉聲道:“無論如何,高昌必須收復,這個地方是我們戰馬的主要來源之一,又是與西突厥的緩衝地,要是被突厥拿下,伊吾郡早晚也會丟西域商路會有很大影響。”

“怎麼收復呢?”崔弘升道:“東西突厥都已經進入高昌,我們出兵會不會與兩家發生衝突?”

楊約道:“高昌是曲氏的我們要打着幫助曲伯雅復國的旗號出兵高昌,這個地方,我們眼下還不能併入版圖,只能再扶持曲氏來管理,這是出師有名,可派遣使者與東西突厥交涉,讓他們退出高昌。”

“這麼一來,關中今年交上來的賦稅,只能先用來徵兵了,”崔仲文嘆息道:“各部衙門都在要錢,年前已經答應好的撥款,如今是撥不下去,怕是會引起各方不滿。”

運河維護要錢,邊境修城牆要錢,江南修運河要錢,有些地方鬧災,得賑災,河北山東還是個大窟窿,軍餉還欠着一屁股,朝廷現在在外面的欠款總額,高達七千多萬貫。

每年的稅收除去國家正常開支以外,只有七八百萬可以用來還債,也就是說,正常還債的話,得還十年。

“崔公設法扛一扛吧,高昌的事情還是需要優先處理的,”楊約嘆息道:“要是西域商路出了問題,關稅就完了。”

崔仲方沒有接這個茬,只是默不作聲。

讓我扛,你說的好聽,罵名都讓我一個擔是吧?要不咱倆換換,你來做這個民部尚書?

半晌後,崔仲方道:“揚州總管府轄區免稅三年,陛下後來又續期三年,今年就到期,屆時江南的賦稅,會成爲國庫一大補充,也就是說,我們今年最難熬,熬過了今年,萬事無憂矣,但前提是,陛下不能再給續期了。”

大業四年,楊廣第一次巡遊江都,就給了南方人一個天大的好處,江都郡免稅五年,舊揚州總管府免稅三年。

結果呢,到期之後又給續上了,各續三年,今年是大業十年,舊揚州總管府的六年免稅期到了,今年就可以交錢。

這是一筆天量的數字,不誇張的說,如果今年揚州地區正常繳稅,幾乎可以佔據國庫收入的三分之一。

人家楊廣也不是傻子,不是好端端給你續期的,當時準備打高句麗,怕南方在後面鬧事,所以纔給續上了。

如今國家缺錢缺到這個地步,是絕對不可能再給你續了,江南已經養肥了,這個地方的貿易規模,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是僅次於東都洛陽了。

這就是爲什麼人家楊廣呆在江都沒走,這都過年了,一點沒有離開的意思,因爲人家就是來收錢的。

六年不繳稅,突然要收稅,也是會發生一些動亂的,楊廣必須坐鎮江都。

關於這件事情,楊銘爺倆早就通過氣了:

“崔公放心,今年年底,揚州一定收稅,您老就辛苦這一年吧,有什麼難處找我,我一定幫你解決。”

崔仲方管着民部,民部管着國庫,各部衙門以及地方郡縣,都是找他要錢呢,他拿不出來,別人只會罵他,不會罵朝廷。

崔仲方只能無奈的點了點頭,真有難處,他也不會找楊銘,因爲臣子是用來解決問題的,不是給上面找問題的。

“既然太子都這麼說了,那麼左右武衛可以徵調了,”宇文述大喜道:“今年還有造紙場和司染署提供額外進項,想來不會太難。”

楊銘點了點頭,高昌這個地方是真的不能丟,欠債也得拿回來,因爲這個地方是河西走廊的關鍵所在,貿易中心之一,一旦被東西突厥佔據,進入中原的貨物,會被人家定價。

物價,是國家穩定的關鍵因素,什麼貨物就是什麼價格,它是有一個合理的範疇的,一旦太離譜,會影響到整個市場規模。

楊銘心知對外貿易的重要性,所以決斷道:

“崔弘升負責徵調左右武衛,與玄挺爲行軍副總管,李靖爲總管,封曲伯雅爲弁國公,左光祿大夫,收復高昌。”

“臣領旨!”崔弘升起身去接虎符。

這樣一來,就徹底名正言順了,意思是曲伯雅不單單是高昌王,還是我大隋的弁國公,我們有義務幫助其復國。

這個弁國,其實就是高句麗,大隋的國公,是有國賦的,也就是食邑,把你封到高句麗,你怎麼拿你的食邑呢?所以就是一個虛名。

但是左光祿大夫,就比較大了,是勳位的第一等,勳位呢沒有好處,就是一個榮譽封號。

所以看似封了,等於啥都沒封,就給了個名。

左右武衛加起來有四萬八千人,加上玄挺的安西都護府邊軍以及李靖的五千人,大約八萬之衆。

這算是大規模調兵了。

之所以讓崔弘升去,是因爲這個人治軍很嚴,眼下關中軍府的衛士,是不願意再出徵的,所以必須是一個冷酷無情的將領,去強行徵調。

兵部明雅,負責後勤保障,這麼一來,他就得跟民部要錢,崔仲方忍痛撥了三百萬貫。

這還不夠,後續還得撥。

等到大家都離開之後,楊銘留下玄感吃晚飯,並且把楊茵絳也叫來了。

“你在山東,到底買了多少田?”楊銘邊吃邊問道。

楊茵絳一愣,立即看向自己的老父親,給他遞了一個眼神,意思是老實回話。

其實不用她提醒,楊玄感也不會隱瞞的:“大概有四十二萬畝。”

楊銘猛地擡頭,瞠目結舌:“有這麼多?”

當初他問過武士彠,對方說才九萬畝,楊銘還沒怎麼當回事,現在看來,低估玄感了。

“單是山東,就這麼多田,以一戶一百畝算,你等於在山東有4200戶食邑啊,”楊銘感嘆道。

楊玄感目瞪口呆。

楊茵絳頓時笑道:“你這不是嚇唬他嗎?哪能這麼去算啊?食邑可不繳稅,父親在山東的田可是得繳稅呢?”

楊銘呵呵一笑:“你問問他,繳稅了沒有?”

楊茵絳一愣,頓時蹙眉看向自己親爹。

楊玄感嘿嘿一笑:“有一半沒繳。”

楊茵絳怒摔碗筷,道:“你活膩了?”

“有你這麼跟親爹說話的嗎?”楊玄感牢騷道。

楊茵絳怒不可遏,氣的胸口起伏道:“你呀你,你這麼幹,早晚會出事的。”

“沒有那麼嚴重,”楊銘擡了擡手,繼續吃飯道:“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楊約也跟我提起過,只是沒想到有這麼多。”

說罷,楊銘擡頭看向玄感:“大業六年,山東六郡造反,損失慘重,今年國庫要撥給山東的錢,需四百多萬,沒錢撥,你用這些田畝暫時頂一頂吧。”

楊玄感點了點頭:“是交給張須陀給災民授田嗎?”

楊茵絳一愣,頓時放心下來,趕忙看向丈夫。

楊銘嚼着飯菜,沉吟片刻後,道:

“不能交給他一個人辦,我讓房玄齡再去一趟山東,這些田一定要落入百姓手裡,地主世家別想沾染半點,優先給沒田少田的百姓,你也派你的人過去,協助房玄齡授田。”

玄感痛快道:“殿下放心,今年播種之前,這件事一定辦妥。”

楊茵絳像是重新認識自己的親爹一樣,上下打量着玄感,玄感察覺到閨女的目光,俏皮的撇了撇嘴。

正如楊約教導玄感的那樣,你能滿足太子的需求,太子就能滿足你,要時刻做一個對皇帝太子有用的人。

楊廣以前還想抄你的家呢,楊銘現在不過讓你稍微貢獻一點而已,不傷筋不動骨,其實無所謂。

“好了好了,吃飯吧,”楊銘微笑看向自己的妻子:“玄感做的沒錯,他來兼併土地,總好過讓別人兼併了去,否則的話想要收回,幾乎不可能。”

楊茵絳由驚轉喜,放鬆下來,主動給她爹夾菜道:

“這回算你的。”

楊玄感一臉得意。

六九章 舉薦六六章 是非之地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第562章 一世英名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第730章 殺心起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第499章 羈縻政策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第579章 弔唁長孫四五三章 苦肉計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第595章 嘔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607章 捨己奉公第497章 搭設浮橋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501章 指桑罵槐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第607章 捨己奉公二六一章 寡婦第762章 主動請辭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549章 家宴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四六章 一敗塗地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第599章 盡善盡美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735章 創造需求第705章 水軍出動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第643章 各就各位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第707章 尊師重道八四章 又保一個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第753章 重在民部第764章 牽扯太多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第591章 駙馬都尉五三章 楊廣進京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四五章 未雨綢繆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670章 太平清河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六四章 再闖東宮第590章 索然無味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七五章 舐犢情深七二章 佛道領袖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第625章 登高之門二三六章 偶遇九六章 頂包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第659章 將功贖罪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第503章 初步試探四五章 未雨綢繆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第683章 南面可汗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三二四章 談判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