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

裴矩經略西域,是非常有成果的,楊廣北巡的時候,裴矩是從張掖郡出發,在榆林郡等待皇帝。

那時候他的身邊,就帶着一個外國使團,高昌國。

高昌國是西域諸國之中,距離大隋最近的一個國家,處在鐵勒薛延陀部南邊,西突厥王庭的東邊,與大隋的敦煌郡,只隔着一個尹吾城,或者叫尹吾國。

尹吾國是非常小的一個國家,胡漢混居,時而依附西突厥,時而依附薛延陀,就是特麼沒依附大隋。

這是生存環境所決定的,大隋對他們的威脅,遠沒有西突厥和薛延陀來的那麼直接。

裴矩是很有心機的,他帶着高昌國的使臣一路跟着楊廣的北巡隊伍,讓對方見識一下我大隋的軍威是何等的雄壯,五十萬精銳大軍浩浩蕩蕩奔赴東突厥,這樣的景象在高昌國使者心裡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大隋太牛逼了,大隋皇帝更牛逼,東突厥啓民大可汗,都對大隋皇帝卑躬屈膝,那麼高昌國除了依附大隋,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於是高昌國使者從東突厥王庭離開,返歸高昌,半年後,高昌王麴伯雅帶着一支使團親自來了。

他現在已經住進了大興城專門用來接待外賓的地方。

高昌這地方,屁點大,跟大隋兩三個郡的面積差不多,楊銘本來是沒把對方放在眼裡的,但是裴矩給他的來信中說,他已經在勸說皇帝,對尹吾國用兵,所以要暫時安撫高昌王。

等到滅了尹吾,再收拾高昌。

秦朝至今,在對外族的壓迫上,目前爲止的大隋,是做的最好的,東西突厥全部臣服,西域諸國乖巧懂事,也就是一個高句麗經常冒頭,這也是爲什麼楊廣盯上高句麗的原因。

楊銘乾脆將高昌王那支使團,請到了晉陽樓,吃喝玩樂好好的供着。

而他在處理完上元節的一些事情後,便去了晉陽樓見見那位高昌王。

在這裡,他見到了一個熟面孔,胡商麴(qu)來,也就是當年賣給楊銘高昌馬的那位。

這小子是高昌國王室成員,常駐京師,一直以來都負責高昌國與大隋的貿易,職位叫什麼伏波將軍,好像在高昌還算一號人物。

“高昌王這次來,沒有帶些上等良駒嗎?”楊銘在廳內坐下後,笑道。

高昌是說漢語的,交流沒問題,不需要翻譯。

麴伯雅笑道:“秦王放心,我這次來帶着兩千匹最好的馬兒,眼下還在路途當中,應該三五日就能抵達京師。”

兩千匹不算少了,但肯定不是最好的,最好的人家捨不得給,而大隋也不在乎他的數量,只在乎人家的馬種。

有了種馬,就可以慢慢配種。

楊銘頗爲滿意道:“那麼高昌王這一次來大隋,除了朝拜我大隋皇帝之外,還有其他事情嗎?”

麴伯雅笑了笑,朝身邊的麴來使了一個眼色,後者趕忙起身道:“我們國主希望與大隋和親,懇請大隋皇帝能賜給我們一位公主。”

高昌?和親?你們倒是真瞧得起自己,楊銘點頭道:“你的意思,我會轉呈大隋皇帝陛下,至於能不能行,還得看陛下的意思。”

這時候,麴來嬉皮笑臉的讓人送上來一個小箱子,放在了楊銘面前的長几上,道:

“希望秦王能幫我們說說好話,一點心意,不成敬意。”

楊銘挑了挑眉,給一旁的蘇烈使了一個眼色,後者上前打開箱子。

滿滿當當的一箱黃金。

高昌王心裡也清楚,他與大隋和親,是不夠格的,因爲眼下的西突厥泥撅處羅可汗,都還沒能和大隋和親,而西突厥一直都是西域最牛逼的。

楊銘當然也這麼想,以老爹楊廣的脾氣,你一個屁點大的地方,也想跟我和親?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但是裴矩的信裡說的很清楚,一定要安撫好高昌王,安撫好對方,大隋將來就能以最少的兵力攻滅尹吾。

和親公主嘛,本來就是湖弄人的,皇帝女兒是不可能和親的,只有宗室女,而且還是邊緣宗室的女兒。

例如你讓人家楊雄的女兒去和親,現實嗎?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楊銘心裡一直都有一個疑問,歷史上大隋與高昌國的和親公主,姓宇文,名叫宇文玉波,被楊廣封爲華容公主,下嫁給了麴伯雅。

既然你姓宇文,怎麼能做大隋的公主呢?

楊銘也搞不清楚,於是他只能道:“本王試試看看吧。”

他這邊一放話,蘇烈立即便將那箱金子收了起來。

接下來,就是樂團獻藝,大家也不說話了,各想各的。

返回王府之後,楊銘直接去見妻子楊茵絳,讓她派人打聽一下,有沒有一個叫宇文玉波的女人。

楊茵絳的生母,出身北周皇室,是周武帝宇文邕次子,楊麗華丈夫宇文贇的親弟弟漢王宇文讚的女兒。

她的三個舅舅,宇文道德、宇文道智、宇文道義都是死於楊堅之手,她的母親嫁給了楊素的長子玄感,才得以免禍,但也因家族傾覆,難以承受打擊,以至早亡。

所以楊銘找楊茵絳打聽這個人,是找對人了。

宇文玉波,跟楊茵絳還是個親戚,是她外祖宇文贊六弟宇文兌的女兒。

“宇文兌的女兒,你還得管她叫姨母?”楊銘好奇道。

楊茵絳點了點頭:“她今年應該有三十二了,就住在靜照庵,帶髮修行。”

麴伯雅看年紀,也有小四十了,但是將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封爲和親公主,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這可是古代,女人沒有那麼多保養品,一過三十魚尾紋都出來了,想改年齡裝嫩,都裝不了,也不好生育了啊。

算算時間,宇文玉波應該是在大隋立國之後,就被扔去靜照庵,那時候也就四五歲的樣子,既然是尼姑,應該是處的。

但楊銘清楚,老爹絕對不會同意跟高昌和親,老楊家宗室凋零,如果有適合和親的人選,爲什麼不跟西突厥和親呢?

裴矩都說了,收拾完尹吾,就會收拾高昌,那麼還有和親的必要嗎?

於是楊銘思來想去,還是想先看看老爹的意思,寫好奏疏之後,他令人加急送往洛陽。

而他自己,則是帶着妻子又去了一趟牛耳山的靜照庵。

楊茵絳見到宇文玉都,完全沒話說,兩人雖然是很近的親戚,但幾乎沒有見過面,所以也就沒有任何感情。

宇文玉都,相貌普普通通,但或許是修行的緣故,一點也不顯老。

你說她才二十來歲,肯定有人信,但你說她十八九歲,那就是胡說八道,但一般和親公主,都是十七八歲左右。

“你來找我幹什麼?”宇文玉都和楊茵絳說話,一點都不客氣,畢竟是長輩。

楊茵絳笑了笑:“看看姨母過的如何?”

“二十多年了,今天才想起來看我?”宇文玉都冷笑道:“你不會是在打我什麼主意吧?”

“呵呵”楊茵絳沒話說了,她不喜歡和聰明人說話。

接着,楊銘夫婦與崔姮見面之後,閒聊了幾句,便早早下山離開,畢竟天黑前還要趕回京師。

“你的想法真的很古怪,”回去的路上,重新成爲正妃的楊茵絳心情大好,笑道:“拿舊周的宗室湖弄高昌王,是不是不太合適?”

楊銘笑道:“什麼叫和親公主?陛下認了女兒的才能叫公主,所以啊,就算是平民百姓家的女兒代表大隋和親,那也是公主,並不算湖弄。”

“我大隋宗室雖然人少,但也不至於找不出幾個適齡之女,何必冒頂呢?”楊茵絳道。

楊銘笑了笑,說道:“因爲父皇瞧不起高昌,覺得高昌王連娶宗室女的資格都沒有,但裴矩的意思,不打算在對尹吾用兵的時候過多消耗,所以高昌暫時需要安撫,而且將來收拾高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會讓西突厥和薛延陀胡思亂想,畢竟高昌是它們兩國進入大隋的咽喉要道。”

“眼下的局面,確實不宜再起大戰,”楊茵絳點頭道:“我那後母是崔家的人,聽說父親正在與崔家交涉,希望他們將來能站出來,指證楊暕爲禍河北,希望這一次,不會再有什麼意外。”

說罷,楊茵絳握住丈夫的手,柔聲道:

“得夫如此,妻復何求,謝謝你爲我做的這一切,將來無論你如何待我,我都不會有絲毫怨恨。”

楊銘笑道:“楊約雖然被貶爲淅陽太守,但他現在一定很開心,不過你要有心理準備,他想再回來,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一點我曉得,父皇忌憚我們家,我是早就知道的,”楊茵絳強顏笑道:“我並沒有怨恨父皇的意思,楊家龐然大物,爲官者多達四百人,這樣的家族,不遭惦記是不可能的。”

“而且我也知道,”楊茵絳突然看向楊銘,直視對方眼睛道:“你將來若是繼位,也會針對楊家,但請夫君放心,我只會站在你這一邊,幫助你壓制自己的孃家。”

楊銘笑了笑,沒有直接回答她這句話,而是說道:

“得妻如此,夫復何求呢?”

楊茵絳都嘴一笑,將頭埋入丈夫懷中。

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第592章 水車軸承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第627章 潮汕地區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第626章 不差錢第589章 折辱武舉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第529章 進退無路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第770章 大步前行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第749章 君臣相合第672章 離強合弱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第七章 化險爲夷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第592章 水車軸承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658章 斛律明月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七十章 一車美酒第740章 留活口第714章 寄人籬下第599章 盡善盡美第519章 終極目標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七一章 朱雀大街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九五章 返京八七章 楊廣留京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第三章 小狗崽子四三三章 李月暉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第488章 軍驛夜話四二七章 捱打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第632章 田畝新制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三三九章 撂挑子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第632章 田畝新制二五零章 武士彠第746章 齊王楊暕七四章 家大業大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第517章 嚴防死守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第498章 兩項技能六十章 兩難八二章 實話實說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749章 君臣相合第648章 兩撇鬍子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763章 告狀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一五六章 薨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四五章 未雨綢繆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二六七章 教坊九五章 返京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