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

長孫成和麥鐵杖的兩萬精騎,是從臨桃郡出去的,他們的目標是直撲曼頭城,但是要想拿下曼頭城,必須經過赤水城。

赤水城爲黃河源頭所在,是土谷渾王城南邊最大的一座城。

曼頭城、赤水城、樹墩城,就是王城伏俟城的南方三部。

長孫成先是派兩千騎軍襲擾赤水城,將其大部主力引出城外之後。然後在一處河谷地以兵力優勢形成合圍,全殲四千人。

而麥鐵杖則是藉此機會直撲曼頭城,趁對方還沒有反應之前,將曼頭城拿了下來,隨即與長孫成匯合之後,幾乎沒有損失的兩萬精銳,再撲樹墩城,在樹墩城遭遇了慕容伏允麾下大將鉢斥圖的精銳大軍。

一番廝殺後,長孫成和麥鐵杖部往南“潰逃”,鉢斥圖沒上當,而是緊急向王城求援,發現大隋主力騎軍。

樹墩城和曼頭城,相距不過一百六十里,拿不下樹墩城,就不能駐紮進曼頭城,於是長孫成他們退往赤水城,廣派遊騎,刺探周邊敵情。

鉢斥圖之所以出現在樹墩城,是因爲樹墩城與大隋的澆河郡接壤,而周法尚的南翼大軍,就駐紮在距離樹墩城一百二十里的河津縣。

西邊有隋軍,南邊還有騎軍主力,鉢斥圖不慌是不可能的,他手裡的部隊加上樹墩城,一共才一萬六千騎,根本擋不住兩個方向的敵軍,可是樹墩城又不能丟,丟了隋軍就可以從這裡長驅直入,殺向王城。

等了三天之後,王城方向來消息了,大汗慕容伏允令他帶領樹墩城名王撤回王城,鉢斥圖鬆了一口氣,開始佈置疑兵,以求能夠穩妥的撤回去。

長孫成當然不肯放過這個機會,於是沿路頻頻騷擾。

但是麥鐵杖認爲,全殲敵軍的時機已經到來,沒必要非得拖到南邊才能打,於是他不顧長孫成勸阻,率領麾下主力,在曼頭城以南四十里的地方,與鉢斥圖展開決戰。

於此同時,王城派出來負責接應鉢斥圖的慕容連池部,從西面殺出,直撲麥鐵杖。

長孫成見狀,只能是從旁牽制,四軍混戰就此展開。

雙方圍繞曼頭城、樹墩城,打打停停,以至於周邊河谷到處都能看到遺落的戰馬,和戰死的軍卒。

河津縣方向,得到消息的周法尚,緊急派出麾下僅有的三千騎,出境支援,並急報金城郡元帥府。

“他們怎麼在這打起來了?”高熲怒然拍桌:“這裡距離王城不足四百里,若是慕容伏允率主力殺出,我南部騎軍主力危矣。”

現在唯一能支援長孫成他們的,只有周法尚,但是周法尚的主要任務,是史萬歲部的南部策應,而且是步軍居多,支援也非常有限。

而前方軍報,慕容連池部,至少都有一萬五千騎軍,這樣一來,長孫成他們在人數上已經吃虧了。

當然,兩萬對三萬,不是不能打,是不能耗在這裡,以至於過度消耗大隋爲數不多的騎軍。

而楊銘的元帥部,撥走史萬寶的五千騎之後,也僅剩下七千左右。

這時候,高熲的目光看向楊銘,道:

“長孫成和麥鐵杖,是將來的決戰主力,不能不救,他們如果耗光了,咱們就算拿下伏俟城,也是徒勞。”

楊銘臉色陰沉道:“他們到底在幹什麼?當初本王的將令說的清清楚楚,不拖至積石鎮不能打,長孫成不該犯如此大錯。”

“長孫一向嚴謹,問題應該是出在麥鐵杖身上,現在多說無益,殿下應速派軍支援,並且嚴令長孫二人,立即南撤,”高熲說道。

楊銘點了點頭,不能不救的,史萬歲部大多都是步卒,就算將來拿下王城,外面沒有大部騎軍掩護策應,一座孤城根本守不住。

那麼接下來,就看誰去救援合適了。

大廳內,許多將領主動請纓。

如果李靖在是最好了,可惜沒有帶出來。

這個任務,楊銘覺得不適合交給老成的人來做,上了年紀的人瞻前顧後,不宜做奇兵。

“蘇烈,”楊銘沉聲道。

蘇烈一愣,趕忙轉到楊銘身前,行禮道:“卑職在。”

“我從部曲當中撥五百人給你,另外再給你配足五千騎,年齡全部在二十歲以下,記住,衝陣之後亂殺一通,令長孫成、麥鐵杖南撤,保留主力,不從者,就地斬首。”

蘇烈深吸一口氣,神情激動萬分,大聲道:“卑職領命。”

高熲雖然也很意外,楊銘爲什麼派一個毫無統兵經驗的年輕人擔此重任,但反過來一想,這種事情,還真就只有血氣方剛,不要命的年輕人去做最合適,那些世家子太惜命了。

領到將令之後的蘇烈,在王府部曲的協助下,立即整備兵馬。

只用了兩個時辰,五千精銳便離開了西河郡。

路上,蘇烈不顧人馬疲憊,以最快的速度行軍,一天一夜之後,順利抵達樹墩城。

麥鐵杖也知道自己犯錯了,一直在想方設法往南邊突圍,他不能帶兵往西進澆河郡,否則會牽連周法尚,以至於打亂中軍部署。

可是往南突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黃河。

雖然這裡是黃河的最上游,水位不算很高,但渡黃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後有追兵的情況下,更是不能強行渡河。

可是他現在,已經被敵軍將他和長孫成徹底分割開來,他甚至不知道長孫成現在在哪。

再這麼拖下去,別說被敵軍包圍了,還有被打散的危險,那時候,損失騎軍主力,他只能自盡謝罪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後方有斥候來報,援軍來了,直接衝入敵軍樹墩城部,撕裂陣型,把樹墩城部給打散了,主將有秦王手令,令麥鐵杖立即南撤。

麥鐵杖大喜:“主將何人?”

“好像是秦王的庫直,”斥候道。

麥鐵杖驚訝道:“可是京郊擂臺上那個毛頭小子?”

“就是他!”斥候道。

我謝他八輩祖宗,此番若能保全主力,我願和他結爲兄弟,麥鐵杖不敢怠慢,急忙領軍沿着黃河南下,收集散落各部,整頓兵馬,路上遇到小股阻擊,也都不礙事了。

蘇烈統率的這支部隊,都是毛頭小夥,正是那種可以頂穿鋼板的年紀,一個個殺心大的很吶,

這樣的生力軍,無疑是非常可怕的,蘇烈沒有統兵經驗,也不懂戰術,除了有張地圖之外,就剩下不怕死的膽子了。

五千人直接將樹墩城部衝擊的七零八落,周發尚派出來的三千騎,已經只剩下兩千了,見到援軍之後,下意識的往蘇烈這邊靠攏。

但是他們發現,越靠越遠,前面這支援軍好像完全沒有打算跟他們匯合。

於是他們這兩千人,在主將楊才的率領下,始終綴在蘇烈屁股後頭。

長孫成早就往南邊撤了,當他被敵軍分割之後,心知自己已經救不了麥鐵杖,那麼他這一部,就不能再出事了,否則南部主力騎軍就會徹底完蛋。

進入赤水城之後,長孫成派斥候四處刺探麥鐵杖部的下落,於晚間時分,喜訊傳到,麥鐵杖部主力尚有七千人,正在往赤水城而來。

蘇烈完全就是走哪打哪,根本沒派斥候,一路都是急行軍,哪有敵軍,就衝哪殺過去。

坐下的戰馬受不了,無妨,周邊到處都是散落的無主戰馬,換乘即可。

人受不了?不存在的,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一個個早就殺紅眼了,喝口水,吃口乾糧,就能接着幹。

慕容連池部,鉢斥圖部和樹墩城部,全線潰逃,被五千人給殺穿了。

伏俟城,皇宮。

僕射拓跋十雅道:

“看樣子,南邊應該纔是隋軍騎軍主力,北邊的祁連城,騎兵人數不會很多,如此南北分進,只怕秦王主力在中,意圖我王城所在。”

慕容伏允臉色陰沉道:“裴矩這個陰險小人,到現在還給我寫信,說什麼隋軍是在尋找戰馬,祁連城都沒了,他還在找馬呢?”

“此人最是陰險,他的話一句都不能信,”尚書趙信說道:“可令託來王、大通山王以及臨羌王三部合於一處,奪回祁連城,”

“祁連城現在已經不重要了,祁連王都沒了,奪回來有什麼用?”僕射拓跋十雅道。

此時的殿內,祁連城名王的兒子拔木射也在,聞言,他站出來道:

“我父王雖死,但是各部落只是散落各處,請大汗給我兩千人,讓我往北收羅部衆。”

慕容伏允點了點頭:“你先下去,讓我再想一想。”

拔木射一臉無奈,只能退下。

沒了部族的名王,什麼都不是,要不是需要從他這裡得知前線戰況,慕容伏允都不會讓他進殿。

人走後,慕容伏允道:“我也猜測隋軍意在王城,可是南北皆有大軍,我若放棄不救,王城一樣會丟,你們怎麼看?”

拓跋十雅道:“大汗最好將家卷提前往西遷至黨河一帶,我們集中王庭所有精銳,往南往北都可以,只要我主力在,就算丟了王城,也不要緊的。”

“我贊成,”趙信道:“只要擊垮隋軍騎軍主力,步卒根本不足爲懼,丟了王城,我們也能拿回來,最怕的就是被隋軍分兒擊之,導致我主力四散,各自爲戰,這纔是最糟糕的情況。”

慕容伏允沉默良久後,勐一咬牙:

“立即聯絡各部,往王庭方向靠攏,然後集中主力,先把南邊的長孫成滅了。”

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四十章 爽約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九一章 終於見面二六七章 教坊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650章 宗團驃騎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第639章 舉個例子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第490章 非大不可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第485章 造橋大匠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第三章 小狗崽子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第509章 水師相遇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二二二章 牛、羊、豬二三九章 江南陳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第505章 猶豫不定第643章 各就各位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二六一章 寡婦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655章 敗局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644章 苛捐雜稅四五章 未雨綢繆第530章 謹慎持重五六章 胡商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632章 田畝新制第684章 五五開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十六章 高門大閥第754章 高玥求子第508章 冒失僭越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490章 非大不可第634章 東西聯盟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五七章 胡姬酒肆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第634章 東西聯盟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三二四章 談判第709章 大昏招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二一一章 妾妃第733章 狼頭大纛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四一章 宇文娥英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第685章 悍兵難管第645章 蘭陵蕭銑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第605章 宗室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