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邀請

袁福通看着眼前的一堆東西,微微有些感慨。自己本來是出門練習法術,遊覽一下炎州的風光,卻沒想到平白無故的和人結下了生死大仇。雖然自己沒有吃什麼虧,還拿回了不少東西,但想起以後可能的麻煩,袁福通就對那個嫁禍給自己的和尚恨得咬牙切齒。

不過很無奈的是,進入琉璃城中之後,袁福通就失去了對方的蹤跡。倒不是對方發現了自己的印記,驅除掉了,而是因爲城內各種禁制密佈,只要進入租賃的洞府,各種探察法術就很難生效。而且袁福通爲了防止和尚發現自己追蹤,特意使用的是新近練成的火種術。

這種追蹤法術的特點,就是印記能夠融入到受術者的真元中,受術者不易發覺,持續的時間長。而缺點就是追蹤信號不明顯,在野外還好說,一進入禁制密佈的修仙城市或者門派駐地,基本就發揮不出作用了。當初袁福通是準備在和尚入城前截住對方,卻沒想到中間這麼一耽擱,誤了事情。好在火種術持續時間非常的長,以後還有機會將和尚找出來。而且琉璃城中的佛修並不多,像胖和尚這樣有特點的,也應該有些名氣,只要有些耐心,總是能找到的。

自我安慰了一下之後,袁福通暫時放下了對和尚的切齒痛恨,開始整理這次的收穫。這次雖然是被迫出手,但收穫的東西,卻讓袁福通這個土豪級別的人物,有些驚訝。

從金姓老者身上,袁福通並沒有發現多少好東西。一件上品法寶級別的火羅網和一把上品火系飛劍已經是物品中最好的了。其他都是一些丹『藥』材料之類的雜物,靈石也不是很多,還有一些關於火山探險的記錄,袁福通也不是很在意。而肖榮這個金丹中期的修士身上,卻有大把的收穫,不僅靈石,材料豐厚到一般金丹修士無法企及,其他法寶,丹『藥』,功法居然也是一應俱全。

從肖榮身上拿到的上品法寶有五件,飛劍,護盾,風火扇,火龍鎖,清心玉佩,品質都還不錯。飛劍護盾什麼的袁福通並不怎麼稀罕,但風火扇和火龍鎖這兩個類型的法寶卻是袁福通手中沒有的,而且清心玉佩對修煉也有些輔助效果,可以用一用。這些法寶的威力按說都不小,搭配也很合理,如果不是袁福通直接用求閒見聞錄直接封禁了肖榮的真元,恐怕一時還真不容易拿下他。

除了法寶之外,肖榮身上的其他好東西也不少。比較多的就是丹『藥』。質量都還不錯,能稱得上是上品。其中大部分是金丹中期用來提升修爲的丹『藥』,袁福通並不怎麼看得上。但這些丹『藥』中有兩瓶卻是讓袁福通眼前一亮的,一瓶是離火丹,另外一瓶是元火丹。離火丹是金丹頂峰修士可以使用的丹『藥』。這種丹『藥』在琉璃城中,可是最搶手的貨物,上次聚會的時候,三個從赤雲火山回來的修士拿出的珍品,第一反應就是換取這一類的靈丹。

相對於人人爭搶的離火丹,元火丹的名頭要小一些,也不是非常受其他修士追捧,但對袁福通來說卻更爲實用。元火丹的功效是增強火系修士修煉出各種異火的威力,純化各種火焰。雖然對修爲的增長作用甚微,但對火系修士的戰鬥能力提升卻更爲顯著。袁福通本來就不怎麼需要離火丹這種加速修煉的丹『藥』,但對不怎麼提升修爲,卻能強化自己控制的各種火焰的元火丹,卻很需要。因爲火焰的威力提升了,無論對煉丹還是煉器,都有不小的好處。

這個發現也讓袁福通對自己的計劃作出了一些修改。原本袁福通準備在將幾項新神通修煉完畢後,就開始閉關開始煉製本命法寶。但有了火元丹,袁福通卻準備將煉製的時間向後再推一段,等自己煉化完火元丹,進一步純化火焰之後,再動手煉製法寶。

剩下的東西中,還比較珍貴的就是一枚記錄了全套飛焰流火決的玉簡。這枚玉簡中幾乎記錄了飛焰谷所有的傳承,甚至還有部分元嬰期的內容在裡面。袁福通仔細閱讀之後,收穫相當大。雖然這套功法比天火門的幾種頂級功法要差上不少,但畢竟是能夠成就元嬰的法決,也有其精微奧妙的地方。

參照對比之後,不僅開闊了眼界,讓袁福通對本身的燃靈決有更深刻的認識,也讓袁福通從中學到了幾種很不錯的獨門秘法。雖然不是用飛焰流火決修煉出的真元,但袁福通用本身的真元,依然能發揮出這些秘法十層的威力,這也是天火門功法的優勢之一。真元屬『性』純粹,修煉各種火系神通,發揮的威力都很強。

在研讀了飛焰流火決之後,袁福通倒是還有一些意外的發現。原本肖榮的乾坤袋中有三顆紅『色』的小丹丸,樣子並不起眼,也沒有什麼強力的靈力波動,袁福通也沒有在意。但看了飛焰流火決之後,才知道這三顆丹丸名叫滾雷丹,是元嬰期才能煉製的一次『性』法寶。用特殊的手法發出之後,能爆發出元嬰初期修士全力一擊的效果。據袁福通估計,不比自己的血焰斬差太多。這三顆滾雷丹顯然是肖元給肖榮保命用的,不過碰上袁福通這個變態,還沒來得及出手,人就被制住了。

在發現了三顆滾雷丹之後,袁福通對肖榮的身份也大致有了猜測。身攜重寶,言語傲慢,行事囂張,這都是修仙界中公子哥的特徵。加上肖榮又是姓肖,他的身份和肖元肯定脫不了干係。這樣一來,恐怕自己和飛焰谷的仇結的比想象中的還要深一些,沒把握對付元嬰修士之前,炎州西南,恐怕是真的不能去了。

“這到底算個什麼事啊!算了,做都做了,以後謹慎一些也就是了。等我真正強大了,這種事情也就不會發生了。”袁福通嘆息一聲,將這件事暫時放了下來,開始繼續修煉神通法術。

修仙界中的事情就是這樣,本來袁福通沒有什麼錯處,但無論之前肖榮做了什麼,只要是袁福通殺了他,肖元在能對付袁福通的情況下,就一定會出手幫肖榮報仇,絕對不會因爲袁福通是自衛而放過袁福通。弱肉強食,是修仙界基本法則之一。也正是因爲如此,袁福通不敢沉『迷』於自由自在的逍遙生活中。沒有足夠的實力做保障,逍遙的生活隨時都會被其他人毀掉,就像這次一樣。

接下來的日子慢慢轉爲平靜,袁福通整日忙於修煉神通法術和煉化元火丹,偶爾空閒的時候,和這大半年內結識的新道友交流一下心得。不過讓袁福通失望的是,這幾個月都沒有打聽到關於那個胖和尚的消息。

不過袁福通對此也有所預料,佛修的圈子本來就比較排外,和其他修士接觸不是很多,沒有深厚的交情,想要打聽他們圈子內的事情,並不容易。而且大多佛修都一門心思閉關修煉,很多佛修認識的同道都不多。加上那個胖和尚敢幹出這麼齷齪的事情,平日裡肯定會有掩飾行跡的手段,光憑一個胖大體型的特點,的確不好找。

這樣平靜的日子過了有兩個多月,在袁福通以爲會一直這樣的時候,一個人卻打『亂』了這種平靜。打『亂』平靜的人是蘇方,這個啓州雲黎宗的嫡系弟子,也是大半年前組織隊伍去赤雲火山的人。

“袁道友好勤奮啊。”進入洞府之後,蘇方感應了一下略顯凌『亂』的靈氣,笑着對袁福通說道。很顯然,在他來之前,袁福通正在練習法術。

“蘇道友過獎了,修仙之人,有幾個不是我這樣的啊?對了,蘇道友不是去赤雲火山了嗎?什麼時候回來的?安道友回來了嗎?”袁福通笑了笑,請蘇方坐下之後,開口問道。

“多謝袁道友掛念,我們是前天才趕回來的。安師弟也回來了,不過今日我安排他去拜訪其他道友,所以沒來拜訪袁道友,這個安排還讓安師弟很不滿意呢。”蘇方很親熱的對袁福通說道。

“呵呵,原來如此。”袁福通口中笑着迴應着蘇方,心中暗自佩服對方的態度。三言兩語之間,就將雙方的關係拉近了一大步。原本只是點頭之交,被蘇方這麼一說,倒是成了好朋友似的。

“聽蘇道友的意思,這次諸位好像要拜訪不少道友,有什麼事情嗎?”雖然被蘇方說的很舒服,但袁福通還是很直接的問道。

“的確有些事情。”蘇方點點頭,繼續說道:“這次我們去赤雲火山探險,僥倖滿載而歸。考慮到這些東西賣給那些店鋪,有些吃虧,所以我們準備組織一個大型的交換會。我這次來,是邀請道友參加這個交換會的。不知道友給不給這個面子?”

“蘇道友說那裡話,道友能請我去,已經是很看得起我了,我那裡會不去呢?”袁福通略微沉『吟』了一下,爽快的答應了。

這大半年來,袁福通不斷聽說有修士組隊去赤雲火山探險,而且大都有炎陽宗的修士參與在其中。而赤雲火山,卻一直是炎州西南本土修仙門派的勢力範圍,雖然是屬於勢力交界的邊緣地帶,但現在琉璃城的修士顯然是撈過界了。

由此可以看出,這股風『潮』是炎陽宗在背後推動。而且隨着不斷有修士在赤雲火山中滿載而歸,這股風『潮』肯定會越來越猛,也會帶來越來越多的收穫。雖然袁福通沒有時間去探險,但通過交易,分享探險的收穫,卻還是可以的。

“如此多謝袁道友了。”

第41章 尊重第24章 協商第96章 囂張第22章 四靈第60章 戰前第107章 兵臨城下第74章 收穫第9章 魔修第31章 險勝第32章 示好第19章 殺戮開始第110章 魔蝠第38章 挑戰第3章 承諾第56章 戰後第33章 追兵第17章 治服第6章 詭異的談判第84章 二女相見第56章 平等交易第117章 突圍計劃第48章 提前一步第96章 尋路第8章 鬥法(下)第112章 周戰第3章 仙種第51章 換功法第22章 八層第122章 上路第124章 翻盤第77章 進階煉神第26章 說服第106章 元嬰中期第112章 雜事第23章 萬元魔相法第110章 興建第32章 大陣第22章 深淵城第116章 妥協第65章 到達第103章 終結第74章 慶功宴(中)第81章 脫身第48章 收穫第96章 尋路第24章 合作第18章 組隊第36章 變故第19章 歸來第15章 目的第37章 問詢第13章 元真第102章 再戰第32章 咆哮第29章 出境第55章 開戰第68章 滅族之戰(上)第81章 壓制第4章 孟狂第5章 收穫第53章 扶持第35章 應對第2章 情報第24章 協商第30章 匯聚第2章 拍賣場第28章 鬼修第76章 威名第91章 往事第4章 邀請帖第14章 絕殺第46章 釣魚第10章 釋疑第82章 擊敗第83章 佈置第42章 北去第20章 入門第31章 人情第120章 理由第30章 危局第3章 承諾第42章 劍修第27章 破禁第106章 五行靈地第3章 故人第40章 商議第65章 牽線交易第7章 思緒第42章 問訊第88章 拒絕第10章 蜃珠第2章 交易?第18章 三劫地穴第73章 試探第10章 決裂第4章 邀請帖第一百靈九章 徵召第18章 成功第118章 分別第37章 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