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華夏書文混四方

華夏八十六年春,英格蘭。普斯茅斯華夏租界。

倪陽站在城中心信達大樓八樓的陽臺上,眺望着整個租界城區,看着下面熙熙攘攘的街道,他不禁有些感慨:“呵呵,普斯茅斯現在真的是不錯了。房子很漂亮,街道很乾淨,空氣很清新,我很喜歡。”

前幾天跨過萬里海洋,從國內趕回普斯茅斯,長途的跋涉讓倪陽身心疲憊。住了幾天以後,倪陽發現自己是越來越喜歡這個位於英倫三島的海濱城市了。

至少這裡的空氣比倫敦清新許多了,那座城市裡到處是味道刺鼻的臭魚爛蝦,隨處可見髒兮兮且喝得酩酊大醉的水手。

就連那流入大海的泰晤士河裡都漂浮着各種動物甚至是人得屍體,環境問題實在是夠糟糕的。

與之相比,普斯茅斯根本就是兩個世界。雖然這裡的港口深入內陸,但普利姆河水非常清潔,總督府港務局的人管理非常嚴格,這一點就值得所有人稱讚。

尤其是今天,南邊吹來的海風也吹散了倫敦城飄過來生活或生產而產生的廢氣、煙霧,使得整座普斯茅斯城的空氣質量維持在一個相對不錯的水平之上。

當然我們也不能忘記了普斯茅斯總督府對河流的嚴格保護。不光工業廢水不能傾倒進去,就連生活廢水的傾倒也被嚴格禁止。

這麼嚴格的政策其實是有原因的,那就是臨近倫敦城就是個很好的反面教材,倫敦的管理實在是太糟糕了,加上這些年開辦了大量的紡織工廠和海產加工,泰晤士河污染的更是厲害。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整個倫敦城市周邊就像個巨大的垃圾場。倫敦城裡那種所謂的城市管理,充其量只是把垃圾從城裡運出來罷了。

普斯茅斯城裡的生活用水更多得還是依靠同樣流向大海的普利姆河,普斯茅斯供水廠就在這裡取水,因此非得嚴格保護不可。

總而言之,普斯茅斯這座被託管的城市管理可以稱得上精細,甚至比華夏本土很多偏遠城市都要更加精細。

在這方面,作爲城市管理一把手的冒彊總督功不可沒。正是他持續多年軍管式的鐵腕作風讓這座城市變得與衆不同,漸漸成了歐洲的明珠。

或許有人會說,這種嚴格的軍事化管理會造成整座城市的活力下降,經濟踟躕不前,因爲商人們天性不愛收到束縛。但你要考慮到,普斯茅斯港作爲大多數華夏商品進入歐洲的第一站,這裡天然就是一個分銷中心。

商品的中轉貿易不但給城市帶來了大量的工作崗位,同時也帶來了似乎永不枯竭的資金流,這對城市的幫助實在太大了。

另外,你不能不考慮到周邊的政治環境。普斯茅斯雖然處在英格蘭島上,但它是華夏帝國租借地,處於華夏帝國朝廷的統治之下,是華夏帝國在歐洲的窗口。

再直白點說,這裡對海峽對岸的歐洲大陸上各大大小小的國家來說,普斯茅斯就是化外之地,是一塊由強大的華夏帝國給予庇護的安全所在,因此很是吸引了不少外人過來定居。

尤其是如今的歐洲大陸上政局極爲動盪,以最大的歐洲國家法蘭西爲例,這些由奸商建立的國家,每一次的高層人事變動都會帶來一次波及中下層的洗牌。雖然不是人人都會有事,但總有人要註定成爲犧牲品。

他們以前只能束手就擒或拼死一搏,再不就是流亡到英倫三島。現在更是多了一個好去處,他們可以收拾細軟逃到普斯茅斯避居,而他們的政敵也不會跑到這裡來趕盡殺絕,更何況他們也沒這能力。

政治人物都是比較理智的。今天是政敵,不代表永遠是政敵,人家都認輸逃走了,自然不宜再趕盡殺絕。

以歐洲各國如今上層走馬燈般換人的情況來看,沒準哪天自己也不得不跑路呢?說實話,這種情況多不勝數,這在歐洲各國高層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

普斯茅斯曾經就出現過這麼一個例子,荷蘭王國的兩個原先分屬不同派別鬥得你死我活的官員,在兩年內先後舉家跑路到普斯茅斯,然後再這裡重逢,竟然如同老友一般喝茶聊天。

他們本來就沒太多的私人仇恨,現在放下了一切,自然沒什麼不可能。與這些跑路的貴族官員們相比,普斯茅斯更多的還是來自歐洲大陸各地領主的家人。

這些領主很多是歐洲原住民土著部落首領,被在歐洲建國的華裔征服後,成了各王國附庸的部落。

華裔貴族對這些臣服的部落領主並不算太放心,可以說是用盡了手段。時而通過聯姻拉攏,時而高舉大棒敲打,這些人頗有些朝不保夕之感。

更加可怕的是,這些歐洲國家之間並不團結,利益糾葛交織在一起。今天法蘭西軍打過來,明天荷蘭軍打回去,過幾天西班牙軍又殺奔而來。這些土著領主也像牆頭草一樣一會投這邊,一會降那邊。

雖然就目前而言,各方對他們還是以拉攏、安撫爲主,但天知道哪天政策手段一變,就會拿他們祭旗,因此這些人的安全感其實是很低的。

誰也不會坐以待斃。這些被華夏文化已經開化了的領主,綜合考慮到這些因素,腦子稍微靈活一些的領主,就已經安排家人到普斯茅斯定居或者留學了。

這些領主家人拿着大筆錢在這裡購地置業,同時開設了許多銀行賬戶,存了不知道多少錢,以確保將來一旦有事,如果能逃走的話,自己和家人能夠繼續做個富家翁體面地生活下去。

而無論是跑路官員還是狡兔三窟的領主家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非常有錢!

大量資金的涌入極大推高了普斯茅斯的地價、房價,總督冒彊在高價賣地獲取鉅額財政收入的同時,對於日漸飆升的房價心裡也捏了一把汗。

冒彊總督不得不採取措施來控制房價,總督府自己蓋了不少公寓樓廉價賣給政府僱員及警備隊官兵,以確保社會秩序的穩定。

外來資金同樣也瘋狂涌入了華夏人的銀行系統,存款餘額快速上漲,且其中很多賬戶在存了一大筆錢之後就陷入了休眠狀態,賬戶擁有着也不取用,就讓錢安安靜靜地躺在裡面,這讓在這裡開辦銀行的陶頌、周羣等人驚喜莫名。

倪陽聽說過此事之後,非常高興,因爲這意味着他可以調用的資金更多了。曾幾何時,他爲了自己的遠洋公司,購買幾艘國內最新型的遠洋貨輪的貸款需求,倪陽還得巴巴地跑回華夏本土,找皇家銀行申請提供低息借款,這才如願以償。

現在普斯茅斯的銀行系統有這麼多存款,那麼以後貸款就方便多了,也不用着再消耗人情回到本土去籌款了,這實在是太方便了。

考慮到這些錢裡面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歐洲各國,那麼倪陽等於是拿歐洲人的錢壯大自己的實力,同時自己還可以獲取別的方面的政治利益或經濟利益,簡直就是無本生意。

不知道歐洲人得知真相後,會不會氣得背過氣去。大量外來人員的涌入,給普斯茅斯的經濟提供了巨大助力的同時,也給總督府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首當其衝的便是教育問題了。

因爲在早期的建設中,只規劃了一所小學和一所中學。隨着外來人口的瘋狂涌入,越來越無法滿足本地市民的需求,可在發展了這麼多年後,整個租借地人口的比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據總督府相關部門統計,目前普斯茅斯常住人口約有八萬六千餘人,其中來自海峽的對岸歐洲人比例已經超過七成,人種比例也從早先的華夏人佔據多數,變成了以歐裔或混血裔等都有,整座城市國際化的程度看起來非常高。

總督府綜合考慮後,覺得這對普斯茅斯的防守是一個隱患。冒彊總督一邊從總督府撥出專款,想辦法從本土甚至美洲輸送移民和教師過來,但因爲路途遙遠,費用高昂,效果並不是太好。

另一邊想辦法給那些涌進來的歐洲人洗腦,讓他們認同華夏,把歐洲視作野蠻之地。應該說,這種操作還是比較敏感的,承擔了一定的政治風險。

倪陽身邊曾經有那種聖母型的人,想發表文章阻止總督府的這種行爲,但倪陽勸他不要這麼做,可那人卻不以爲然,結果被冒彊總督罵的個狗血淋頭,說這人腦子有病,不識大體。下令把那個傢伙遣送回了本土。

至於說對普斯茅斯學校裡經常出現的的歧視性言論,一些歐洲國家提出的抱怨和抗議,冒彊總督也給予了迴應,託詞就是我們華夏帝國尊重言論自由,另外這是華夏租界的內政,外國人無權干涉。

漸漸地,也許是因爲這些歐洲土著在歐洲時就習慣了當二等公民的緣故,普斯茅斯的歐洲裔移民很平靜地接受了華夏人的管制,與那些黃皮白芯華裔貴族後裔的激烈反對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些人本身來自華夏,又是歐洲貴族,兩種身份讓他們的立場非常矛盾,給總督府挖牆腳的行爲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反而更獲得土生土長原住民的尊重。

總督冒彊有信心花個幾十年時間,徹底樹立華夏帝國在歐洲土著心中的形象,以華夏文化滲透到歐洲各國,宣揚華夏的生活方式。將普斯茅斯打造爲華夏帝國在歐洲地區傳播文化的橋頭堡。

是的,沒錯!冒彊總督也是有野心的!他其實並不甘於僅僅只在海外殖民地傳播華夏文化,他們多年來一直試圖依託華夏帝國強大的國力及文化輸出能力,將華夏文明的名號傳播到更遠的地方去。

像眼前的歐洲地區,總督府幕僚們制定了長期和短期計劃。短期計劃是一統普斯茅斯本地的人心,然後慢慢向英格蘭其他地方滲透。

長期計劃是將法蘭西、荷蘭、西班牙等歐洲大陸上各國土著拉攏過來,把這些土著變成華夏文明的忠實信徒。

如今華夏帝國在歐洲沿海地區硬實力已經不錯了,下面還需要軟實力進行配合,如此影響力才能更加深入,更能爲華夏帝國攫取利益。文化滲透這種軟實力,有時候可比軍艦大炮還要管用呢!

……

一聲汽笛長鳴打斷了倪陽的思緒,普利姆河碼頭上今天分外熱鬧,大量的裝飾填滿了港口的每個角落,意氣風發的租界士兵身穿筆挺的軍服昂首挺胸。

在港區整齊排列,將一大片鋪滿紅色地毯的港區圍了起來。無數的普斯茅斯市民都擁擠在外圍,興奮而好奇地望着港外漸漸靠近的華夏帝國公主號郵輪。

這是正式開通歐亞航線後,第一個到港的華夏帝國本土郵輪班輪,也是第一個通過蘇伊士運河抵達歐洲的遠洋輪船。

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經過四十多年的努力,華夏帝國和烏爾王國合作共同挖通了蘇伊士運河,大大縮短了歐洲到華夏的距離,運河成了華夏控制的最重要的一條海上通道。

巨大而優雅的船體此時妝扮一新。除了裝載二千多噸穀物和各類物資,在最高檔的客艙裡,一對老年夫婦正笑盈盈地透過窗戶向外眺望,這分明是華夏帝國的太上皇夫婦——闞石和黎巧。

這一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仙夫婦,第一次跨越遼闊的海洋,穿越蘇伊士運河來到了歐洲訪問,第一站就選擇了普斯茅斯……

第一百零六章兀骨突第十七章功夫熊貓?第一百八十三章天涯海角無斷絕第二百二十九章霞光照空天自碧第二百章惠政興邦千家樂第二百零九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百五十三章婚內戀愛不浪漫第六十三車輪滾滾(一)第二百三十一章人間處處新氣象第三百章 大洋縱橫莫覆蓋第九十四章國號大楚第一百六十五章來自地獄的懲罰第五十七章神秘的怪人第二百零二章庭院把酒話金城第二百三十七章國策迷津欲有問第六十八章朱時茂?主角第一百七十五章丸泥可塞潼關路第一百零三章秣陵城新政第一百一十八章朝堂上的阻力第二百五十九章神明當驚華夏殊第二百六十二章雄圖況望功名垂第二百五十七章吏治烝烝不於姦第三百零一章闞石的天下大同第二百三十七章國策迷津欲有問第三百零四章蠻酋人俗少義理第四十八章全新的祭祀第一百六十二章新的烏爾王朝第三十章真實的蚩尤第二百二十八章龍驤鳳翥勢難收第二百四十五章折戟沉沙鐵未銷第五十七章神秘的怪人第七十章烤全羊,懇談會(二)第一百九十三章關外胡窺六盤山第四十五章屠厝的危機第五十九章有時候,失憶也是好事第九十七章不完美的聯合反恐第二百零三章莫西谷地戰未休第三百零五章無法迴避的戰爭第二百五十一章物轉星移幾度秋第一百五十二章小楓?黎巧?第二百二十七章民生各有所樂兮第一百六十七章遠航歸來有驚喜第九十四章國號大楚第一百五十九章華夏文明的力量第二百六十八章地僻卻有烽火傳第一百三十章幸運的甲尼撒第三十四章忽悠瘸了第一百九十六章擇其善而從之第二百九十五章熱血豪情鬥天地第二百五十三章揮麈但願海波平第二百一十八章美洲雨林怪事多第三百零一章功德千秋憶羽裳第兩百章日新月異華夏殊第二百零七章春風不改舊時波第二百六十八章地僻卻有烽火傳第三十四章忽悠瘸了第八十九章軍人的榮譽第九章圍起來第二百五十五章甕中捉鱉困羣盜第二十八章餘波第二百零八章菰湖長嘯絕人羣第一百五十七章大自然的威力第一百一十二章活火熔島第二百一十二章長恨人心不如水第八十七章親衛弓騎前哨戰第六十七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十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一百二十五章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二十六章練內功強國力第二百三十九章吾將上下而求索第九十六章楚國的商隊第二百零一章佈局美洲謀萬世第三百章 大洋縱橫莫覆蓋第二百九十六章作繭自縛瞎顯擺第二百六十七章因緣會遇還自受第三百一十章將軍失意機徵間第五十三集戰後工作第二百六十八章地僻卻有烽火傳第八十一章秋天的喜悅第十四章母性的光輝第二百九十二章潛移暗化自然似第七十四章蟬是個好姆媽第一百一十七章海上遇險第一百八十三章天涯海角無斷絕第二百六十一章西洋廟小妖風大第一百五十一章力牧歸降和戰後重建第一百三十七章血色不浪漫第二百二十五章芳林新葉催陳葉第一百六十二章新的烏爾王朝第十二章古老的智慧第十三章狼來了!第一百七十章草原爭雄有輕騎第一百四十章文明發源的真象第一百三十八章不屈的楓都第二百八十九章數典忘祖起妖風第二百三十九章吾將上下而求索第一百零一章夜襲(2)第三百零五章無法迴避的戰爭第二百一十二章長恨人心不如水第一百六十六章神殿和大祭祀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