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變態反應能力
隨着倒數最後一個數數完,一團柔和的光芒突然亮起,徑直向着文昊飛了過來。文昊幾乎沒什麼準備,下意識地接住了那飛來的光團。入手之後纔看到,原來此光團是一個外表散發着柔和藍光的籃球。
還沒等文昊細細感覺,左面突然亮起又一圈光芒,那是離地約有半米高的一個籃筐大小的洞,洞口全用LED燈鑲嵌,因此能發出光來。
文昊見此,根本沒去思考,雙手一送,籃球擊地傳出,反彈之後,正好落進了那洞口。那個洞口燈光瞬間消失。
文昊只覺得這種測試方法很是奇妙,還沒來得及細想,右側又一個洞口,籃球飛了出來。
文昊右手伸出,單手接過籃球。下一刻,後面一個洞口亮了起來。他見那個洞口距地面有兩米多高,當即右手持球,單手將球掄進了那個洞中。接下來的十多秒裡,他連接連傳,低處就擊地,高處就投籃,不高不低的單手直接掄進洞中。
此時已經適應了這種速度,文昊一邊好整以暇地接球傳球,一邊暗自想着:還以爲是什麼厲害的測試,讓那麼多人落馬,原來就是這麼簡單啊。照這樣下去,自己穩穩拿100分。
可是還沒想完,變故突生。
當他手中接到一個球還未傳出去之後,第二個球已經向他飛來。來球的速度加快了。
不過這還不足以讓文昊慌亂,他的大腦飛速運轉,根據來球的速度和距離,計算出了在此球到達之前,自己早已經將手中的球傳出去。
果然,當他將手中那球傳向背後的洞中後,另一球纔來到身前。根據剛纔球飛來的位置,他根本沒回頭,直接右手單手接住來球,在第三個球到來之前,扔進了前方的另一洞中。
小黑屋隔壁的觀察室中,幾個工作人員從監控的電腦屏幕中看到文昊的反應,一個個無不驚歎。在之前的所有被測試者中,當來球的規律突然改變時,那些球員必然會出現幾次失誤,等熟悉了新的規律之後才能再次適應。但這個中國人竟然在改變發生的一瞬間就抓住了來球並準確傳進了洞中,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黑屋之中,文昊的測試在繼續。
此時已經到了半分鐘,來球的規律出現了第二次變化。先是飛出一球,當文昊還沒傳出球去時,第二和第三個球便同時飛了過來。
這一次文昊再也無法鎮定了,情急之下,連續出現了兩次失誤,直到第三次,纔將所有來球都準確地扔進了洞中。
見到終於掌握了規律,不再失誤,文昊暗自舒了口氣。看來自己的反應能力還有待提高啊,本來這兩次失誤是不應該出現的,因爲他明明已經觀察到了來球的變化,但心中一慌,就導致沒能將來球接住,這纔出現了兩次失誤。
不過雖然文昊這樣想,但在隔壁的觀察室中,那幾個工作人員卻早已驚呆了。
之前的所有球員,包括碾壓者安德森,在這第二次變化出現時,都至少用了五次失誤,才掌握了規律,而這個文昊,竟然只用了兩次失誤就完全掌握了規律,這樣的反應速度和適應能力,實在讓人驚駭。
接着,到了最後十秒,來球的規律突然再次發生變化,每次飛出的不是一個球,也不是兩個,而是三個同時飛來。
文昊這次雖然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心中並不慌亂,但無奈他只有兩隻手,要同時應付三個來球,還要將其扔進三個洞中,這難度是有些太大了。連續三次失誤之後,他終於勉強將一個球扔進了洞中。
此時,他心中突然一動。我爲什麼非要來幾個接幾個?沒有人說過我非要將三個同時接住啊,我接兩個行不行?
想到就做,當下一次三球同時出現時,文昊看準了位置最好最容易接的兩個球,伸手將其攬入懷中,對第三球則不管不顧,任其打在自己背上。然後在下一波出現時,將手中的兩球分別扔進了兩個洞中。
隔壁觀察室中,那些工作人員見到文昊準確接住兩個,並扔進洞中,一個個無不驚歎。
“好,好,好,終於有一個人做到了。”一個戴着金邊眼鏡的工作人員說道。
“可是,主任,這樣可以嗎?他每次都有一個球沒能接住。”一個年輕的女工作人員問。
“其實最後這十秒鐘,三球同時出現,本來就不可能有人同時接住三球。”
“既然不可能接住,爲什麼要設計這樣的測試環節?”女工作人員更加好奇。
“最後這十秒,並不是爲了考驗球員們的反應能力,或者說不是爲了考驗他們身體的反應能力,而是爲了測試他們思維的反應能力和活躍程度。”金邊男微笑着解釋道。
“哦。”那女工作人員若有所思。
“三球同出,沒有任何人能夠完美地接住。很多球員就是爲了將三球同時接住,最後導致一個球都接不住。但文昊不同,在失誤了三次之後,他突然想到了這一點,舍掉一個球,而將位置最好最容易接的兩個球接住。這樣活躍的思維,我還真是頭一次見。之前測試的所有人之中,可還從未有一個在三次失誤之後就能調整狀態的。即使是碾壓者這樣反應能力超強的球員,也是在三球同時出現的最後十秒裡只扔進一球。”
說話間,測試已經結束,文昊站在重新陷入黑暗的屋子裡,微微喘息。
他也不知道他此次測試的成績如何,但就剛纔最後十秒的三十個球裡,他已經完成了8個,對這個成績,他還是比較滿意的。
而在隔壁的觀察窒中,那些工作人員們看着電腦屏幕上顯示的文昊的分數,他們一個個的眼睛都直了。
那年輕的女工作人員小嘴微張,幾乎叫出聲來。
金邊眼睛的主任則眼睛死死盯着電腦屏幕之中的人影,雖然臉上面無表情,但心中早已翻江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