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孔融的幼稚

北海太守孔融,旗下一干文臣在列,孔融乃是當世大儒,因此座上門客,也多是文人學士,卻是武將稀少,在這個時候,也只有大將宗寶一人在列。

“此次賊兵出動,東萊郡告急,不知道各位可有退兵之法!”

端坐在主位之上的孔融,和一衆文人見禮完畢,這纔是優哉遊哉的詢問起了軍國大事,東萊郡在孔融眼中,實在是不毛之地,因此即便是東萊郡要臣服於他,他也是沒有納入,不過現在東萊郡,卻是被沒有任何官職的賊兵進犯,這對於孔融來說,就是無法接受的了。

這一次,聽到黃縣告急文書,再也無法做住了,着急了一干自己心腹人士,商議此事。

“太守大人仁德,當可先修書一道,讓那賊兵退兵,否則就派出大軍征討,這就是先禮後兵,也可傳播大人仁德美名!”

一個文人,名叫做何琳的站起身來,拱手說道。

“沒錯,大人執政一方,將北海治理的如同人間樂土一般,北海之人誰不念大人之好處,以大人威名,當可傳矯而定賊兵,若是賊兵不從,那麼北海兩萬帶甲之士,可不是虛妄!”

另外一個孔融幕僚也是拍馬屁道。

聽到兩人如此,其餘人也都是紛紛讚歎,孔融謙虛拱手笑着,內心卻是極爲滿足,自然他也不是腐爛到了極點的腐儒,知道以名聲定然是無法安定東萊郡,不過他北海可是有着兩萬大軍,而且北海也是青州難得的富足之地,這是孔融極爲自傲的。

因此這個老好人連忙道:“東萊郡告急,我等不可怠慢,嗯,如此當先修書一封,勸退賊兵,而我大軍也準備出兵,一旦賊兵不願,立刻攻打!”

說完之後,孔融道:“宗寶!”

“末將在!”

大將宗寶連忙單膝跪地道。

“你速速前去徵兵備戰,調集大軍一萬,一有命令,立刻兵發東萊郡!”

孔融極爲自負的說道。

“諾!”

…………

暫且不提這北海孔融之動態,只是說管亥這邊,看着黃縣高大的城牆,管亥安營紮寨,並沒有立刻攻城,這黃縣城牆大約有着三丈高度,城牆厚度也算是可以,作爲郡城,雖然比不上那北海郡城高大,也算是一等一的了。

此時大軍雖然人數衆多,不過管亥卻也是並沒有想過要硬攻,畢竟攻城乃是沒有辦法之時所爲,他麾下兵馬,可都是精銳之士,豈可在攻城之中,折損了。

因此管亥並沒有着急的攻城,而是圍攻黃縣,另外一方面則是和吳青大軍互通消息,等待北海的反應。

“大軍圍攻,每天消耗敵人士氣,若是北海來犯,當圍點打援,若是不然那麼更好,敵軍絕望之下,勸降之,當可一戰而定勝負!”

響起了仙師張旭所言,管亥極爲的認同,大戰之時,一鼓作氣,這是事實,然而這是在其他城池之上,可使用,其他城池這兵馬極少,即便是臨時徵召青壯,卻也是沒有多大作用,在己方大軍猛烈攻打之下,一戰就可下。

不過這黃縣畢竟是東萊郡治所,城牆高大不說,也有着許多兵馬駐守,雖然不是什麼精銳,武備鬆弛,卻也不是民夫可比,急切之間,若是攻打,攻下那是沒有絲毫問題,卻是損失兵馬太多,得不償失。

再說這連日來的攻城,卻也是讓得大軍極爲的疲累了,這體力可以更得上,心裡卻是無法更上了,若不是大軍有着軍中仙官每日做思想工作,那麼這些初入戰場的軍隊,早就有些心裡問題了。

對於領兵,管亥也是有着許多的經驗,因此極爲的清楚軍事狀況,若是帶領黃巾軍的時候,這每天吃飯都是問題,自然是不會過多考慮士兵折損問題,能夠拿下城池,那都是彌天大興來,現在卻是不同,這些士兵都是寶貴的財富,底子如此雄厚,自然是不能夠輕易折損。

“哈哈,管亥將軍所言甚至,我等卻是應當一舉打敗北海援兵,如此一來當可威震諸侯,這東萊郡可是未來仙師大人的根基之地,卻是少一點兒刀兵之禍更好,這黃縣卻也是極爲的重要!”

吳青得到管亥的消息之後,立刻同意了,於是便是帶領五千兵馬,駐紮在黃縣西北方向上,同時不斷的派出兵馬打探北海消息。

…………

“什麼,要我等退兵,退出東萊郡所有縣城,這孔融腦袋是鏽掉了嗎?”

這一天吳青斥候探馬,卻是和一隊兵馬對陣,原來卻是北海使者,這斥候隊長卻是不敢做主,當下將這使者帶去了吳青大營之中。

得到使者傳遞的消息,吳青不敢擅專,又是將使者緊急送到了昌縣臨縣的廣文縣,此時張旭已經是到了廣文縣之中,一衆內政仙官們,也是迅速的將廣文縣消化,此時的張旭就是坐鎮在此地,以便最快的得到各方面的消息。

聽到這使者的話語之後,張旭也是怒極反笑道:“早就聞聽孔北海不善於使用人才,此次看來果然如此,如此不明事理,卻是實在叫人貽笑大方,回去告訴孔北海,若是想要拿回這東萊郡,就派出兵馬前來吧!”

張旭這個時候,底氣十足,這孔融的北海之地,也是他下一階段的目標,得罪孔融,得罪就得罪了,卻又是又何妨。

“好,既然如此,定然將原話帶到,還望君不要自悟!”

這使者在孔融面前說的漂亮,不過來到了這裡,還是不敢逞能,有心想要逞口舌之利,卻是不敢,因爲到了這廣文縣,張旭只是佔據了區區半個月的時間,卻是可以看到一派新的氣象,讓人不敢小視。

這廣文縣是昌縣的鄰縣,早就被昌縣張旭勢力滲透了一二,現在那些鄉紳土豪,已經被吳忠帶領兵馬肅清,這廣文縣立刻開始了整治工作,廣文縣百姓,期盼張旭仙師已經許久了,這一下子大舉信徒進入,兩個體系的仙官,加緊工作,讓得信仰一下子在廣文縣傳遞開來,加上源源不斷的物資融入,自然是給人一種欣欣向榮的氣象!

第220章 曹軍心亂第444章 人才輩出第241章 劉備哭功之威第363章 稱侯,突破第72章 流民的幸福第4章 格局第29章 暗流第172章 小將的智慧第422章 衆將鬥志,戰意勃發第308章 狂熱氛圍第310章 戰敗顏良第407章 焦灼第297 殲滅文丑第445章 即將開啓第101章 氣運循環,國家興滅第300章 時代之子第168章 陰謀詭計第45章 擴軍安排第211章 蛟龍翻身,大戰來臨第236章 獨一無二第99章 膽魄雄心第384章 聯合第333章 小將潘濤第227章 軍隊榮耀第429章 圍困第291章 深夜攻城第174章 伏擊第165章 震驚天下的實力第96章 絕世保鏢養成計劃第408章 惡來典韋第168章 陰謀詭計第450章 傳佈信仰第224章 耀武揚威,管亥之計第444章 人才輩出第247章 張旭大將排名第452章 剛烈陳宮第168章 陰謀詭計第7章 豐收第391章 張遼到來第451章 出兵第106章 公孫瓚分封衆將第140章 三座關城第434章 援軍趕到第463章 土着們的震撼第94章 仙道就是人道第259章 曹操決心,天下萬民第361章 磨刀霍霍第327章 稱號選定第323章 氣運之變第280章 張旭軍戰力第46章 努力第331章 明察秋毫第292章 解除枷鎖,策馬揚鞭第466章 晉升第256章 大勝第106章 公孫瓚分封衆將第382章 將星之氣,鬼王滅第123章 規模效應第433章 吳青爆發第452章 土着的信仰第182章 奮起的公孫瓚第477章 傳音符第78章 考校第273章 張旭領兵第140章 三座關城第298章 落寞的袁紹第134章 引起了曹操重視了第207章 張旭的安排第155章 壓力第99章 膽魄雄心第41章 仙法構想第437章 張旭的威壓第186章 民心尚武第431章 何惜一戰第228章 意念暢遊第60章 橫掃第137章 鬱悶的曹操第429章 圍困第38章 將計就計第259章 曹操決心,天下萬民第407章 焦灼第472章 傳道有望也第337章 袁紹軍的狂喜,張旭的反思第372章 密謀第467章 享受第127章 艱苦第344章 制度化的碾壓第420章 氣運變化第174章 伏擊第295章 各將威風第203章 天下諸侯第290章 袁紹決心第424章 諸侯之心第68章 東萊一統第473章 大軍齊動第289章 各施手段第127章 艱苦第378章 瘋狂的努力,超越極限第104章 最大的威脅第141章 養軍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