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大搬家

張昊退休後的第一個春節,非常熱鬧,上門拜訪的人絡繹不絕,一點也不比退休前少,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聯邦換屆,疊加大雪災。

讓很多人,尤其是衆多商界人士,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大家都想從張昊這裡提前獲取一點內幕消息,或者是得到一個安全保證。

只不過事與願違。

張昊既沒有泄露相關內幕消息,也沒有給出任何保證,讓拜訪者們紛紛失望而歸,只有少數嗅覺敏銳的人,隱約意識到了山雨欲來風滿樓。

二月份的最後一天,也許是爲了安撫民心,新上任不到一個月的執政官周江宇,突然公佈了“桃源特區”,同時緊急開放了第一批移民申請。

與此同時,馬尼拉機場。

正準備登機的老張家衆人,同樣也觀看了新聞發佈會。

前來送行的張國紀,立馬看向看老爸,不由得好奇道:“爸,不是說四月份公佈麼?怎麼提前了?”

張昊沒有回答,而是默默掏出了手機,給一位老同事打了一個電話,很快就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桃源特區已經瞞不住了,特別是這次大雪災過後,很多人都在千方百計地走後門,想要提前拿到移民名額。

爲了最大可能性地保證公平、杜絕暗箱操作,也爲了配合接下來的公有制改造,只能選擇將計劃提前了。”

張國紀點了點頭,隨後又把注意力放在了移民條件上:

“爸,我有點不理解,怎麼不是按照家庭爲單位進行移民,而是個人?”

張昊提醒道:“想想老三和老四,你就明白了。”

“什麼意思?老三和老四怎麼了?”

張國紀滿臉疑惑。

張國軒忍不住提醒道:“大哥,老三和老四理論上都是單身,沒結婚,也就是說,年輕人申請的意願更強。”

張國紀立馬反應過來:“爸,您的意思是,上面會優先考慮年輕人?”

“沒錯,畢竟年輕人才是未來。”

張昊語重心長道。

“那爲什麼不直接標出來?”

張國紀緊接着詢問道。

“這都不明白?如果光明正大地標出來,那以後年輕人就更不願意結婚了,官方怎麼可能會做這種傻事?”

張昊沒好氣道。

張國紀當即表示不解:“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如果想提高結婚率,不是應該鼓勵家庭移民嗎?”

“兩害相權取其輕,總而言之,專業人員是第一梯隊,這個是剛需;其次是年輕人,學歷越高越容易通過;最後纔是普通中老年人。”

張昊簡單介紹道。

其實早在前兩年,他就參與了相關討論,最後也是在他手上拍板下來的。

張國軒聞言,頓時忿忿不平:“周江宇不是口口聲聲說要公平麼?這算哪門子公平?”

畢竟,他自己也是中年人。

“哼,這世上哪有絕對的公平?本土還算好的,只要符合基本條件,最起碼人人都能參與抽籤。

相比之下,海外就不一樣了,我這麼跟你們說吧!各大區分到的名額,絕大多數都會落入精英階層的手中。”

張昊直言不諱道。

張國紀不由得目瞪口呆:“爸,上面這麼做,難道就不怕下面的人造反嗎?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各大區擁有自治區,中央沒權干涉他們。”

張昊攤了攤雙手。

一旁的張國軒,再也忍不住了:

“爸,這話明顯是騙鬼的吧?我相信中央只要下定決心,下面的人是絕對不敢胡來的,至少吃相不會太難看。”

張昊不耐煩地擺了擺手:“跟你們解釋不清楚,中央有中央的顧慮和打算,你們一個個的就別瞎猜了。”

“果然是天下烏鴉一般黑。”

“唉,這個世界,不管什麼時候,底層民衆都是……”

“行啦,越說越不着調!”

張昊揮手打斷道。

不遠處的楊華卿,見父子三人爭論聲音越來越大,趕忙跑過來勸道:

“小聲點,這裡是機場,不是家裡,注意一下影響。”

話音剛落,機場廣播響了起來。

要開始登機了。

張昊立馬站了起來,來到長子面前,伸手拍了拍對方的肩膀:

“我們要登機了,你和美惠趕緊回去吧!爸還是原來那句話,今年是關鍵年,形勢很混亂,你老實待在信豐島上,沒事別瞎摻和上面的事。”

“爸,我會小心的。”張國紀鄭重地點了點頭,然後轉頭向弟弟囑咐道:“二弟,奶奶和爸媽他們就交給你了。”

“大哥,你放心好了。”

張國軒鄭重地點了點頭。

……

四個小時後,飛機順利降落在了桃源機場,老張家嘩啦啦一大羣人,幾乎佔據了客機上的半數座位。

由於正式移民還沒有到來,機場空蕩蕩的,看不到多少乘客。

至於張國棟和張國樑,兄弟倆還在李家坡,因爲機票緊張,可能要晚幾天才能過來會合。

出口處,張昊看着眼前的老熟人,不由得倍感詫異:

“呂市長,你怎麼在這?”

“執政官、夫人,咱們又見面了,我是專程過來接機的,歡迎大家正式成爲我們桃源特區的一員。”

呂浙力滿臉笑容道。

雖說,眼前這位“老領導”已經退休了,但好歹幹了二十年的執政官,人脈關係網遍佈整個聯邦,不管是出於尊重,還是實際利益,他都要親自出面。

“我現在是無官一身輕。”張昊笑着擺擺手,“呂市長,咱們倆年紀差不多,你還是叫我老張吧!聽着親切。”

“行,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呂浙力順勢答應下來。

一番客套後,張昊將家人簡單介紹了一遍,可惜對方很快就要離開特區,要不然倒是可以加深一下關係。

“呂市長,忘了恭喜你了,據我所知,周執政官很看重你在基建方面的能力,準備讓你全面負責住建部,以後就要稱呼你周部長了。”退下來之前,周江宇專門找他聊過內閣成員的名單,呂浙力赫然在列。

一般來說,從市長到部長,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跨越。

“借您吉言了!”

呂浙力對此早有預感,因此臉上並沒有出現多少驚喜。

爲了保密,他已經在桃源特區待了將近三十年,如今特區開放在即,上面無論如何都不會再讓他繼續留任的。

其實,這一次不只是他,估計很多同僚都會被調離桃源特區,談不上卸磨殺驢,畢竟大部分人都高升了。

當然了,如果可以選擇,恐怕大部分人都願意留下來,一方面是習慣了地下環境,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安全考慮。

坐了半個小時的地鐵,南山公園站終於到了,呂浙力親自把人送到門口,然後便離開了,連口水都沒喝。

進門後,張昊忍不住向老太太炫耀道:“媽,以後這裡就是咱們的新家了,您老覺得怎麼樣?”

李大娟看過房子的視頻和照片,因此並不陌生:

“看起來還不錯……就是地方沒老宅那邊寬敞。”

匡文慧搖搖頭:“親家母,這麼大的四合院,真的不算小了,就說這院子吧,比一般小學的操場還要大。”

“奶奶,這裡是特區,跟外面不一樣的。”張國欣緊跟着附和道。

“哪裡不一樣了?跟奶奶說說?”

李大娟不依不饒道。

張昊幫着解釋道:“媽,果果還真不是擡槓,整個特區能利用的土地也就五千平方公里,大小跟申城差不多。

其中最關鍵的是,這裡面僅農業用地就佔了一半以上的面積,另外還有三分之一的森林植被和工業用地。

相比之下,住宅用地少的可憐,只佔了不到六分之一,如果要用一個成語來形容,我覺得'寸土寸金'這四個字再適合不過了。”

李大娟聞言,連連擺手:“別說了,你說的媽根本聽不懂,什麼三什麼分、六一啥的,都快把我繞糊塗了。”

“咳,媽,您老聽不懂沒關係,只需要知道這座四合院,以及旁邊的那一大塊空地,都是咱們家的。”

張昊趕忙解釋道。

“知道了,小布丁他們什麼時候蓋新房子?”李大娟一邊參觀院子,一邊詢問道。

至於小胖虎等一大幫孩子們,早就按捺不住,在四合院裡上躥下跳,肆意探索着未知的新家。

“本來過年之前就準備動工的,結果碰到了大雪災,造成了物資短缺,這一耽擱,估計還要再延後兩三年。”

張昊頓了頓,緊接着話鋒一轉:

“不過,好在咱們家四合院足夠大,房間暫時是夠用的,倒是不用太着急,拖個幾年也沒關係。”

匡文慧一聽這話,連忙詢問道:“那商品房能買到嗎?”

女婿這邊的土地,沒他們家的份,她和兒子兒媳婦早就商量好了,準備買兩套普通住宅。

“媽,你放心,商品房都是建好的,可以正常交易。”

“能買到就好。”匡文慧鬆了口氣。

張昊隨口勸道:“媽,你可以先在我這邊住一段時間,房子的事不急,慢慢挑就是了。”

“還是早點買好,萬一房子賣完了怎麼辦?”匡文慧擔憂道。

“媽,您擔心過頭了,第一批移民只有五十萬人,房子絕對是夠住的。”

張昊試着安撫道。

張國軒忍不住插了一句嘴:“爸,如果買不起房子,怎麼辦?這裡應該有公租房吧?”

“猜的沒錯,確實有公租房。”

張昊點點頭。

匡文慧對公租房沒興趣,迫不及待地打聽道:“這邊房價怎麼樣?應該沒有首都高吧?”

“說實話,我也不清楚房價,畢竟特區還沒完全對外開放,大概還要等一段時間,纔會有相關信息出來。”

張昊搖了搖頭。

在夢境裡,他是萬千底層民衆當中的一員,壓根就沒撐到桃源特區公開的那天,也沒聽說過一丁點相關傳聞,更別說房價了。

張國欣見狀,當場拍着胸脯保證道:“外婆,你不用擔心錢的事,如果舅舅買不起房,我直接送你們一套。”

“哪能讓你送?你舅舅不差錢。”

匡文慧婉拒道。

“外婆,您不用跟我客氣,我聽舅媽說,舅舅的工廠受損很嚴重,手上怕是沒多少現金,還是我……”

張國欣極力勸說道。

匡文慧欣慰一笑:“好了,外婆知道你孝順,不過真不用,就算你舅舅拿不出錢,奶奶也有辦法。”

“什麼辦法?”張國欣連忙追問道。

“多虧了你外公,他生前給外婆留了一大筆養老錢,拿來買房子應該足夠了。”匡文慧不慌不忙地解釋道。

自家老頭子在閩德時代一待就是十多年,每年的薪水加上崗位分紅,差不多有八位數,如此積累下來,最後變成了一筆令人眼熱的鉅款。

“好吧!如果錢不夠,外婆你一定要告訴我。”張國欣沒有再勉強。

“知道了,小財神爺。”

匡文慧笑着打趣道。

另外一邊,楊華卿正在分配房間,整座四合院都是她親手佈置的,因此心中早就想好了分配方案。

四合院的佈局很簡單,主要分爲東南西北四個部分,每個方向大概擁有三到五間數量不等的房間。

“老二媳婦,你們家孩子最多,就住東廂房吧!我和你爸、你奶奶、你姥姥,還有果果,一起住北房,等老三和老四過來後,他們兩家住西廂房。”

“廚房和餐廳都在南房裡面,廚房只有一間,以後咱們家還是跟以前一樣,在一起吃飯。”

“對了,南房還有三間保姆房,是爲家裡的保鏢和你奶奶的護工準備的,其她保姆都是在附近找的,不住家。”

管彤好奇道:“媽,咱們家已經找好保姆了?怎麼沒看到人?”

“在咱們家沒搬過來之前,她們平時都是每三天過來一次,主要工作就是照顧一下院子裡的菜園子,我待會兒就去通知她們恢復正常上班。”

楊華卿耐心解釋道。

“啊?菜園子裡已經種下蔬菜了?”

“嗯,我之前親手種的,等放好行李,咱們一起過去看看,菠菜和韭菜應該都能吃了,今晚咱們包餃子。”

第356章 和平使命99第199章 柴火第3章 “浪子回頭”第389章 血光之災第270章 仗義執言第40章 低調開業第188章 對賭協議第385章 海藻種植工廠第402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第74章 南灘奧園小區第430章 廢縣第353章 不值錢的房子第263章 “我們不想餓死!”第325章 靜悄悄的改變第190章 內陸現狀第259章 野餐和夏天第254章 大擴軍第272章 貓屎咖啡第154章 四海集藏第334章 獻禮:珠惠地鐵第226章 人心不穩第183章 試管肉第30章 超級大單第239章 未雨綢繆第386章 馬尾冰藻第113章 組團出海第164章 組團看房第92章 大寒潮第212章 嶗山商會第15章 末日罐頭第372章 聯邦100年第199章 柴火第418章 格局打開第157章 雙胞胎的生日第348章 芭拿馬海峽第14章 參觀發射井第8章 公司到手第348章 芭拿馬海峽第36章 “衆叛親離”第277章 拍賣會(2)第322章 背景調查第102章 擴編第176章 終於來電了第106章 廣撒網第231章 “三年能源危機”第241章 鳩佔鵲巢第234章 雙贏第450章 缺糧危機第267章 企業家年會第89章 暴雪來襲(求首訂)第58章 倒計時第255章 各取所需第249章 特斯拉第393章 如願以償第81章 公寓第231章 “三年能源危機”第31章 滿載而歸第246章 遲到的彩禮第223章 領證和婚紗照第379章 接盤俠第327章 社會化撫養第132章 動員大會第61章 不安第441章 燕都南遷第435章 張崇信逝世第63章 亡羊補牢第125章 趨之若鶩第6章 廢棄導彈發射井第188章 對賭協議第32章 倉庫區第146章 大降速第298章 風向轉變第235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84章 昊天實業集團第240章 羣英薈萃第192章 皆大歡喜第427章 莫須有第305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20章 穀賤傷農第177章 冷清的莊園第447章 四合院和廢鈔第166章 船隊歸來第160章 地下化第169章 失眠第228章 九轉大腸第427章 莫須有第63章 亡羊補牢第11章 主題商店第29章 代工廠第105章 生態災難第202章 憂與喜第297章 能源危機的苗頭第215章 “計劃經濟”第339章 遺留難民問題第191章 初到肥城第79章 治安巡邏隊第128章 楊家第422章 聯邦鐵拳第41章 科技與狠活第292章 歐陸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