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發薪日

第162章 發薪日

“村裡的事,你幹嘛趟這攤渾水?”

張崇信表示不解。

張昊無奈嘆了口氣:“爸,搞公寓這個建議,當初還是我提出來的,另外凱文也有份,如今弄成這副局面,怎麼可能袖手旁觀?”

“哼,沒事別瞎出主意。”

“我也是沒想到上面居然會限制人口流動,這與聯邦的一貫風格南轅北轍,太出乎意料了。”

“沒什麼好奇怪的,作爲京畿重地,整個珠灣區總共擁有五千萬人,如果不加限制,外來人口只會越來越多,很容易出亂子。

別忘了前幾年聯邦出臺的《情報法案》,因爲被指有侵犯公民自由的嫌疑,飽受爭議,最後被示威人羣鬧了整整三個月,這些都是經驗教訓。

我猜聯邦之所以把新首都放在珠城,而不是經濟更發達的惠城、香城或者深城,估計就是有此顧慮。”

張崇信隨口揣摩道。

張昊下意識地搖搖頭:“爸,我覺得沒這麼簡單,如果僅僅只是爲了維穩需要,那還不如把首都遷到瓊州,瓊島四面環海,更適合作爲首都。”

“瓊島工業基礎太薄弱了,當前是大爭之世,聯邦如果不想變成空架子,必須掌握一定的資源,用咱們的老話說,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薑還是老的辣,您老說得太透徹了,按照目前形勢分析,擺在聯邦面前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緊緊抓住糧食生產,如此才能控制各個大區。”

張昊豎起了大拇指。

“難怪紀樟秋一上臺,就迫不及待地公佈了《農業現代化五年規劃》,一出手就是兩百多個大項目,而且還都是聯邦主導的,果然是深謀遠慮。”

張崇信煥然大悟道。

張昊順手幫老爺子倒了一杯水:

“爸,聯邦有能耐是不假,但地方上也不是吃醋的,上馬的項目只會更多,不過咱們這裡屬於大首都圈,以後恐怕要跟着聯邦混了。”

這是他迄今爲止唯一失算的地方。

原本以爲只要示好惠城官方就足夠了,現在看來還不夠,珠城那邊也要適當運作一番,東南漁業就是其中之一。

張崇信擺擺手:“別想那麼多,咱們家老老實實做生意,不偷稅不漏稅,不用理會他們。”

“爸,時代變了,您老要轉變思想,以前的那套不管用了。”

“怎麼就不管用了?”

“以前是小官方大社會,現在剛好反過來了,屬於大官方小社會,同時伴隨着國進民退,照這樣發展下去,官方的權威只會與日俱增。”

“聽你這意思,聯邦還是聯邦嗎?”

張崇信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他們這代人早就習慣了這種鬆散的聯邦制,聯邦雖然存在,但存在感薄弱,尤其對普通人影響有限。

“聯邦沒有變,但會加速大一統。”

“何以見得?”

“因爲只有集合全世界的人力物力統一管理和調配,才能形成足夠合力,渡過當前的難關。”

張昊輕聲回答道。

“呃,那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張昊靈光一閃:“可以參考歷史上的秦朝,眼下的各大區相當於當時的郡縣,中樞擁有無上權威,地方絕對服從中央。”

“你說得也太誇張了,不管是不是真的,反正我是看不到那一天了,公司的事,伱自己拿主意吧!”

張崇信搖了搖頭。

人越老越保守,他實在是無法想象兒子口中的大一統社會,如果一切屬實,那將是一種顛覆性的改變。

也不知道是福是禍?

不過對他們這種家庭來說,絕對是弊大於利,可以預見的是,商人的地位將會面臨嚴峻挑戰。

看出了老爺子的擔憂,張昊連忙安慰道:“爸,你放心吧,我知道該怎麼做,不會逆勢而爲的。”

“好,這年頭錢可以少賺,安全才是第一位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張崇信耐心叮囑道。

張昊一臉鄭重地點了點頭。

……

一轉眼,時間過去了五天。

一大早,氣溫三攝氏度。

今天是東南漁業發工資的日子。

一大早,惠民大夏的門口就彙集了一大羣人,比不遠處的供銷社還要熱鬧,這些人都是公司員工的家屬。

他們都接到了通知,今天要開會。

這些人一個個面帶笑容,三五成羣聚在一起聊着天。

“哎呀,昨天那通電話差點嚇死我了,還以爲是我家老頭子出事了。”

安格爾太太心有餘悸道。

“可不是嘛,我也嚇了一大跳,前天我們安置點的芭芭拉,他們家纔剛收到死亡通知書,好好的一個大活人,說沒就沒了。”

安格爾太太一愣:“芭芭拉?就是上次跟你一起的那個?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她們家那口子好像叫弗蘭茨?”

“對,就是她,他們夫妻倆有一雙兒女,大的七歲,小的才四歲,真是太可憐了。”

“人怎麼沒的?不是說船隊已經在返航的路上了嗎?”

安格爾太太連忙追問道。

“聽說是擦甲板的時候,不小心掉海里了,連屍體都沒找到。”

大海上漆黑一團,加上低溫,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基本上等於十死無生。

安格爾太太忍不住感慨道:“這個月纔過去幾天啊,就收到兩個噩耗了,都是拿命在拼。”

“其實已經很好了,上個月平均每天兩三個噩耗,那才叫嚇人。”

有人立馬附和道:“自從他們出海後,我基本上天天晚上失眠,都不知道是怎麼捱過來的。”

“好啦,都過去了。”安格爾太太連忙安慰道,“人雖然不在了,但好歹還能拿到上千萬的賠償金,省着點用,足夠芭芭拉他們下半輩子生活了。”

“不說這個了,你們知道今天爲什麼要開會嗎?”

“不知道,索菲亞你知道嗎?”

安格爾太太搖搖頭。

索菲亞點了點頭:“我也是聽人說的,公司好像要提供租房補貼,聽說能省不少錢。”

“租房補貼?真的假的?”

“肯定是真的,咱們公司本來就有錢,這回又是滿載而歸,大老闆爲了提振士氣,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了。”

ps:求推薦票和月票!

(本章完)

第105章 生態災難第15章 末日罐頭第363章 “貪污”第106章 廣撒網第392章 歐羅巴人的後花園第205章 汽車之城第450章 缺糧危機第41章 科技與狠活第399章 新鮮木乃伊第106章 廣撒網第339章 遺留難民問題第280章 房改第190章 內陸現狀第111章 年年有魚第26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第225章 “閩德時代”第374章 馬拉開波灣第420章 澳洲大罷工第393章 如願以償第288章 私掠艦隊第271章 身不由己第203章 故人來訪第435章 張崇信逝世第18章 原子能電池第96章 領糧票第366章 突遇大案第180章 定親第205章 汽車之城第459章 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第292章 歐陸現狀第278章 大海里撈針第127章 視察造船廠第250章 海西工業區第402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第103章 視察第189章 回宜城第108章 年味第30章 超級大單第428章 私人島嶼第189章 回宜城第73章 歸心似箭第111章 年年有魚第55章 藏糧於民第129章 相親準備第152章 理髮店的新業務第326章 盟友第333章 新舊交接第222章 生變第317章 十年後(五一快樂)第97章 票販子第195章 交叉持股第195章 交叉持股第170章 聞風而動第374章 馬拉開波灣第232章 “度蜜月”第145章 嶗山現狀第286章 世界盃來襲第76章 瘋狂抄底第89章 暴雪來襲(求首訂)第415章 三井家族的野望第396章 天塹變通途第421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28章 家財萬罐第57章 小姨子第352章 國會金質獎章第339章 遺留難民問題第35章 父慈子不孝第323章 初聞喜訊第266章 越來越濃的年味第373章 婚姻制度瓦解第100章 姐弟戀第213章 爭相投資第174章 熱心腸的張嘉琪第87章 供銷社第10章 善意的謊言第56章 去丈母孃家第230章 合作請求第26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第155章 開業第114章 年終獎第461章 跑步進入新時代第193章 科學島第172章 造船廠的加班補貼第395章 《超級避難所》計劃第465章 家族轉型第167章 以怨報德第310章 拜佛第189章 回宜城第266章 越來越濃的年味第3章 “浪子回頭”第12章 “龐氏騙局”第203章 故人來訪第374章 馬拉開波灣第437章 急流勇退第351章 布加迪第58章 倒計時第267章 企業家年會第268章 馬拉開波湖第106章 廣撒網第448章 暴雪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