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幹仁改革!

日本京都。

幹仁在回到京都後,立馬大刀闊斧的改革。

第一步是收權,對地方大名守護進行全方位的征討。

其實足利義滿此時已經基本上統一了日本全境,唯一有幾個不聽話的大名守護,也被駐守石見銀礦的將軍嚴易給清理了。

比如說長門的大內義弘,就是最讓足利義滿頭疼的人。

因此,所謂的日本統一之戰,不過是足利義滿派出使節,打着天皇的旗號去各地的守護大明領地內通知一聲,告訴他們現在要聽天皇的話,要對天皇效忠。

其他地區的守護大明本就實力不夠,現在見到南北朝也統一了,而且足利義滿打着“尊皇”的旗號,也就理所當然的表示效忠天皇。

半個月後,日本的統一之戰徹底結束,大體上實現了表面上的統一。

這讓幹仁天皇感覺像做夢一般,持續了幾百年的分裂局面,就這麼在自己手上結束啦?

還有一點讓幹仁感到很意外,在征討地方守護大明期間,源道義非但不遺餘力的出人出力,在全面將權利收回朝廷後,他竟然主動交權,回到自己建造的建造的鹿苑院出家!

這讓幹仁天皇感到非常不解,覺得這不是他所認識的源道義。

熙成天皇雖然退位,但並未回到自己的官邸,而是留在了京都寺院出家。

幹仁天皇遇到難解之事,下意識的就會找熙成天皇商議。

畢竟兩人從本質上說是真正的血親,遠比源道義這個外人親近的多。

“熙成陛下,你覺得源道義有幾分真誠?”

不知是卸去天皇之位一身輕,還是受到了佛祖的點化,熙成說話下意識的就有些雲山霧繞。

“不論足利義滿將軍有幾分真,咱們都要認爲其是百分之百的真誠!”

“此言何意?”

“敢問陛下,你覺得靠你自己能統御日本嗎?”

幹仁聞言搖搖頭。

“不能!”

“那麼再問陛下,你覺得現在日本的軍隊是聽命於你,還是聽命於源道義。”

幹仁想都不想就回答。

“必然是源道義!”

“幕府統治數百年了,天下的武士還有幾人知道有天皇?”

熙成見幹仁這樣說,不由微微一笑。

“這不就結了?”

“既然陛下知道自己無法統御日本,也知道天下軍隊都聽命於誰,那還有什麼好糾結的呢?”

幹仁聽到這話,先是露出恍然的表情,隨即再次浮現迷茫。

“熙成兄,你沒明白我的意思……”

“我知道現在離不開源道義,我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安排他。”

“如果繼續將全國軍政大權交於他,那和以前又有什麼區別?”

“可若是削他的權,他再給咱們反噬咋辦?”

這次輪到熙成皺眉了,顯然這個問題有點超綱,佛祖也不能給他多少提示。

熙成想了很久,突然眼睛一亮。

“陛下可還記得大明的制度?”

“什麼制度?”

“內閣啊!”

“大明不是組建了內閣,專門替皇帝陛下草擬文書,處理公務嗎?”

“陛下何不仿效大明也建立個內閣,讓源道義擔任內閣首輔,再往裡邊加入幾個輔助他的閣臣。”

“這樣一來就可以既不削弱源道義的權利,又能分他的勸,給他培植潛在的敵人。”

“因爲按照大明制定的內閣制度,其他次輔只有將首輔搞下去,他們才能掌握軍政大權……”

幹仁聽到這話也是眼前一亮。

“對呀!”

“我咋把這茬給忘了,咱們打着學習大明的名義,組建一個內閣,讓源道義當內閣首輔不就完了!”

“多謝熙成兄解惑,朕這就回去辦這件事!”

相國寺鹿苑院。

源道義已經完成了剃度,只等着做完受戒的儀式就能正式成爲佛門弟子。

雖說他已經一隻腳踏入佛門,但他的心依然停留在紅塵之內。

源道義身旁的一條經嗣看出源道義的不滿,不由試探的問道。

“將軍大人,天皇真能眼看着讓你出家?”

此時成功打跑大明駐軍,又完成了日本全境名義上的統一,結束南北朝,功成名就的源道義,擺出一副退隱山林的模樣反問。

“不然呢?”

“本將軍的功績已經是歷朝歷代將軍所無法比擬的了,如果繼續留在朝中,可能也只有那無上的尊崇能配得上我!”

“這……”

“將軍可是要上位?”

“卑職可是很久以前就聽說一首預言詩!”

“東海姬氏國,百世代天工。

“右司爲輔翼,衡主建元功。”

“初興治法事,終成祭祖宗。”

“本枝周天壤,君臣定始終。”

“谷填田孫走,魚膾生羽翔。”

“葛後干戈動,中微子孫昌。”

“白龍遊失水,窘急寄故城。”

“黃雞代人食,黑鼠喰牛腸。”

“丹水流盡後,天命在三公。”

“百王流畢竭,猿犬稱英雄。”

“星流飛野外,鐘鼓喧國中。”

“青丘與赤土,茫茫遂爲空。”

一條經嗣唸完這首詩就緊張的關注着足利義滿的表情,見足利義滿胸膛劇烈的起伏,就知道足利義滿聽進去了。

“將軍,這首詩預言天皇傳位到第一百代時就會滅亡,猿猴和獵犬將出現擾亂天下!”

“關東的鎌倉公方足利氏滿屬猴,而將軍的生肖正好屬犬,豈不是正好應了猿犬稱英雄之句!“

“至於第一百代天皇……現在的幹仁天皇正好就是第一百代了吧?”

足利義滿越聽越激動,臉色都不由變得潮紅起來。

事實上這首詩他也聽過,並且早就將這首詩所含的隱喻弄明白了。

這些年他也正是照着這首詩的內容去做的,現在他統一了日本南北朝,又讓所有的地方大明對皇室效忠,只差最後一步就能替換掉天皇,自己取而代之了!到底做還是不做?

一旦做成,自己的家族將世世代代成爲日本天皇,萬世一系!

足利義滿正糾結之時,突然聽到“天皇駕到”的聲音。

“天皇駕到,所有人出門迎接!”

足利義滿聽到這話,眉頭下意識的皺了起來。

但他並未第一時間迎出去,而是在寺內所有和尚跑出去迎接天皇陛下車架,這才披着一襲袈裟姍姍來遲。

“貧僧拜見天皇陛下!”

幹仁天皇聞言,趕忙從馬車上跳下來,快走幾步來到足利義滿面前,熱情的抓住足利義滿之手。

“足利將軍,你可是咱們日本的國之棟樑,豈能出家侍奉佛祖呢?”

“你這樣做至天下百姓於何地,至朝廷於何地,又至朕於何地?”

“朕和朝廷離不開您,您還是趕緊跟我回朝中主持大局吧!”

足利義滿聽到這話,頗有些意外的看了看幹仁天皇。

雖說他並不甘心放權,但他更沒想到幹仁天皇會主動來求他回去。

畢竟天皇苦幕府久已,好不容易收回權柄,豈能輕易放手?

“陛下,您這可是爲難貧僧,貧僧已經許身佛祖,並且在佛祖面前許下諾言,豈能輕易改變?”

幹仁纔不信足利義滿的鬼話呢,這傢伙就差把謀朝篡位寫臉上了,用曹操來形容足利義滿,都是對曹操的侮辱!

“足利將軍,你要是這樣說,那朕替你出家!”

“你回朝中主持大局,朕替你在佛祖面前還願!”

幹仁這樣說的時候,堅定的向着寺院內走去,引得相國寺內外一片恐慌。

雖說天皇出家並不罕見,但都是傳位於兒子之後的行爲,像幹仁天皇這種在任的天皇出家還是頭一遭。

一羣和尚當即勸諫。

“請陛下以國事爲重,打消出家的念頭……”

足利義滿見寺院上下都是這種聲音,心裡就不由一嘆。

看來天皇一脈的氣數並未斷絕,在朝野上下還是有一定威望的。

如果貿然廢黜天皇,不僅會引來大明的不滿,更會引得寺院、公族的反對。

到時候日本陷入內憂外亂之中,只有滅亡一條路了!

“陛下,請您收回成命,臣跟您回朝中就是了。”

幹仁天皇見足利義滿終於鬆口了,立馬喜笑顏開的道。

“太好了!”

“有足利將軍輔佐,朕就有把握振興日本啦!”

“朕打算在大明全面仿效大明制度,在各地建立州縣制,在朝中組建一個內閣,由足利將軍擔任第一任首輔!”

“首輔?”

足利義滿對這個職務並不怎麼感冒,畢竟他以前也是軍政大權一把抓,就連京都內的商戶稅收都是由他派人收的。

但對於眼下的情況來說,這或許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

要麼拼着陷入內憂外患,將日本徹底拖入深淵。要麼暫時維持君臣和氣,先將大明這個龐然大物擋在門外。

足利義滿從不奢望打敗大明,哪怕做夢也沒敢夢到這麼離譜的劇情。

在他看來,他們舉國之力能擋住大明,讓大明覺得這是個燙手的山芋就已經成功了。

“好吧!”

“但微臣有個小小的請求。”

幹仁聞言豪氣干雲的道。

“愛卿請講,愛卿別說一個請求了,就是十個八個朕也同意。”

“換言之,就算您說要天皇之位,朕也欣然讓位,絕不拖泥帶水!”

幹仁這話一出,不僅周圍的和尚大吃一驚,就連足利義滿也被鎮住了。

這可是他心心念唸的天皇之位啊!

如果他真提出這種要求,幹仁天皇真的會讓位嗎?

足利義滿轉念一想就明白了。

如果他真提出這個要求,幹仁天皇大概率會讓位。

畢竟日本的軍政大權可都在自己手裡掌握着呢,幹仁天皇根本就沒有反對的權利。

可一旦自己這樣做,重新捏合在一起的日本就會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甚至分散成幾十份,重新變成以前各自爲政的局面。

這樣一來,自己別說應付大明瞭,光是應付國內的叛賊就夠嗆。

因此,就算自己想篡位,也得將這事往後拖拖。搞不好只能仿效司馬懿一家,將篡位的事留給子孫做!

幹仁見足利義滿遲遲不開口,不由又加了一條。

“若是足利將軍不滿內閣首輔的稱謂,你可以自創一個!”

足利義滿聞言趕忙搖頭否認。

“陛下誤會了,微臣並不是對首輔的稱謂不滿,而是……”

“這麼說吧,微臣有兩個兒子。一個是長子足利義持,他將接替我的職位,繼續替陛下管理軍隊。”

“微臣還有個小兒子足利義嗣,非常有文采,詩詞音樂無一不通,微臣想讓他還俗,侍奉在陛下左右。”

幹仁天皇一聽這話就明白足利義滿啥意思了,首先軍權他是不會放手的,並且連接班人都選好了。其次,小兒子想安排在朝中擔任官職,官職還不能太低。

只有滿足他這兩個條件,他纔會重新回到朝中主持政務。

從本心上說,幹仁天皇是一個條件都不想答應的。

但從實際情況出發,現在的日本離不開足利義滿。

有足利義滿在,天下的大名和守護才能維持表面上的平和,才能給天皇最基本的體面。

因此,不論他心中作何想,他都要應承下來。

“好!”

“朕還以爲是多大的事呢,原來就是這點小事啊!”

“不過,咱們接下來要全面仿效大明,採用大明的官職,六部九卿你看着選吧,選中哪個就讓足利義嗣擔任哪個職務!”

足利義滿見自己的要求達成,頓時心滿意足的答應下來。

“微臣謝陛下,微臣這就隨陛下回京都!”

幹仁天皇在處理好足利義滿的事情後,立馬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全面仿效大明制度。

朱元璋創立大明的時候,官員數量定的非常少,可以用寒酸來形容。

偌大的一個縣,真正能稱得上官員的其實只有兩三人,那就是知縣、縣丞、主簿三人,小一點的縣只有縣令一人是官,其餘都是衙役和吏員。

中央更是精簡的勉強能維持帝國運轉就行,一個多餘的人都沒有。

按照老朱的做事風格,那就是大明的俸祿不養閒人!

幹仁天皇按照這個模式改革,首當其衝的就是京都的公家。他們世代掌握朝中官職,很多家族甚至是以官職命名的。

現在幹仁天皇全面效仿大明,首先官員數量上要少了一大截,其次還要開科取士,不在從公家中選用,又傷害了一大波人的利益。

因此,幹仁天皇的改革剛開始,就遭到了劇烈的反對,而且是由上到下的反對。

第375章 老朱的心事!第547章 幹掉可汗,北元會不會更加強大?第640章 曼努埃爾願意成爲您忠實的僕人!第192章 常氏的遺物!第449章 官府恐怕信不過……第343章 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啊!第442章 孤這是犯了天條呀!第399章 自家這二傻子的狗嘴裡吐不出象牙!第409章 靖海軍演武!第435章 我寧願讓那地方荒着!第398章 逆孫,還有多少事瞞咱!第53章 齊先生,你故意來氣我的?”第382章 孤不是與民爭利!第473章 對對對,殿下說得對!第80章 錯過了,那可就真的錯過了……第239章 你讓這賊鳥給咱說一遍!第154章 皇爺爺,您這是在哪兒請的工人啊第69章 呂氏,你有心了……第647章 錯過了這件大事,孤可是要後悔終生第148章 這鱉孫虧他幹得出,哈哈哈……第22章 逆孫,竟敢薅咱的鬍子!第500章 只要咱活着,你這輩子休想碰兵權!第84章 這是在累傻小子呢?第104章 從今以後,我朱植認定你了!第671章 陛下快回來了吧?第355章 莫謂言之不預!第237章 皇帝陰損,誠心讓他們窩裡鬥!第464章 這是恨自己這個皇帝不死啊!第259章 你是怎麼混到禮部尚書的?第311章 大孫啊,你先哪兒涼快哪兒待會!第105章 昨天還有存貨不?第292章 孫兒能做得更好,比您老想象的還好第623章 這老頭該不會是罵自己吧?第303章 孤不要證據,孤只要懷疑就夠了!(第581章 難不成皇爺爺在裝病?第119章 老朱頭,終於捨得封王了!第219章 臣恭喜陛下,大明江山後繼有人啦!第357章 天子無私事!第230章 二舅饒命啊,我不當好漢啦,哇嗚嗚第123章 這種豬腦子還想爭太子之位?第159章 皇爺爺,我連說幾句遺言都不行嗎?第676章 軍機會議!第535章 世修降表的世家嗎?第75章 皇爺爺,您這話當真?第305章 你罵誰是朱屠戶?第425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257章 仗義死節,就在今朝!第358章 官之力,三段!第507章 你們佛門也不缺這種把戲吧?第310章 白蓮教的野望第467章 皇爺,您想要多低的?第572章 大將軍,咱們沒輸吧?第250章 滾開,不要打擾我讀書!第36章 太子府哪來的冰?第582章 扔護城河裡淹死算逑!第443章 雪獅子的撫養權!第189章 這纔是社稷的聲音啊!第179章 三個糟老頭,頂不上臭皮匠!第203章 大孫放心,咱定然不會讓你吃虧!第161章 反賊見面會第641章 米沙蘭的堅持!第222章 惡狗先告狀!第483章 孤說他柔弱他就是柔弱!第268章 恭喜陛下,三皇孫揚我國威!(一萬第235章 誰知道秦王那麼好騙啊!第626章 求賢若渴的秦王!第256章 有本事您滅兒子滿門!第105章 昨天還有存貨不?第24章 大孫啊,你是不是對咱有啥誤解?第143章 大侄子高義!第559章 咱也提前準備準備!第278章 官方指定科舉參考書!第167章 請不來的話,你就去搬石頭去吧!第239章 你讓這賊鳥給咱說一遍!第271章 呀呀呀,氣死咱啦!第257章 仗義死節,就在今朝!第659章 阿明的疑惑!第549章 誰稀罕你這點牛羊?第291章 噫,咱大孫成功啦!第172章 這是你小師叔,老夫新收的弟子!第116章 讀書人的事怎麼能叫偷呢!第70章 那小逆孫敢逃學?第161章 反賊見面會第202章 臣等爲吳王殿下請功!第662章 給朕打出個人間煉獄來!第393章 咱讓你抓你就抓啊!(求月票)第351章 市舶司招聘告示!第380章 逆孫又給咱出了個難題喲!第244章 皇爺,晉王殿下回來了!第661章 咱們完了,趕緊跑吧第45章 齊泰的學霸嘴臉第47章 你果然是聰明人!第403章 蒼天啊,這是神蹟!第667章 螳螂捕蟬!第508章 得罪人的事全特孃的讓咱幹了!第204章 這到底是誰的作坊!(求月票)第219章 臣恭喜陛下,大明江山後繼有人啦!第455章 翁妃心思有點重了吧?第500章 只要咱活着,你這輩子休想碰兵權!第89章 能讓藍玉吃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