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父皇聖明啊!

朱允熥對待閹人的態度很複雜,從人道主義來說,這事有點違揹人性。

但從實際需求出發,偌大的皇宮還少不了這玩意。

因此,只能儘可能的減少這個羣體的怨念,或者將他們的怨念轉移給其他人。

畢竟,自己和老朱以後的飲食起居可都要靠這羣人伺候呢,搞一些心懷鬼胎的人進宮,那不是嫌自己命長嗎?

李成桂也能猜到大明的想法,只是一想到自己當這個惡人,心裡就有些膩味。

但他就算再膩味,也得咬牙忍着。

畢竟,以他的國力別說跟大明鬥了,就是大明駐半島的明軍都能滅了他。

大明之所以還留着他一條賤命,不過是需要藉助他的名望,代爲統治半島罷了。

一旦大明收穫了此地民心,不費吹灰之力的吞併半島,就會第一時間拋棄他這個旗子。

李成桂對此心知肚明,因此一直對大明心懷不滿,暗中積蓄自己的力量。

不過,他所積蓄的力量可不是爲了對抗大明,而是爲了將來跑路。

他是去過大明的,見識過大明超長的海岸線,也見識過大明京都的繁華。

正因爲去過,所以才深刻的知道兩國之間的差距。

相反,他那個逆子李芳遠就沒去過大明,這纔始終能保持昂揚的鬥志,整天憋着勁的想着幹翻大明,重現半島的榮耀!

在李成桂心情煩躁之際,北朝的李芳遠正在摩拳擦掌的密謀着針對大明的計劃。

李芳遠跟李成桂不同,他對於大明提出進貢四百太監沒有任何牴觸情緒。

而且他不僅按照大明的要求給予被選中人家一百兩銀子,還從自己的小金庫裡掏錢,額外補給他們一百兩。

在挑選了足夠多數量的孩子後,他還專門給他們培訓,教他們一些暗殺伎倆,培養他們愛國教育等等。

最後還將他們的家中父兄安排進軍中,將他們牢牢跟自己綁定在一起。

相較李芳遠的狼子野心,高麗國王就安分得多了,只是按部就班的掏錢買人,然後顛顛的送去大使館。

對於高麗一脈來說,他們的王位本來就是撿的。如果沒有大明,他們現在還在深山老林裡艱難度日呢。

大明駐日本的大使館,直接建在石見銀礦邊上。

一來此地有大明軍隊守護,二來此地乘船便利,可以沿着海岸線直趨南北兩天皇京都。

大明在日本購買閹人之事沒有遇到任何阻力,甚至在開出條件後,因爲報名的人太多,需要層層篩選才行。

這是因爲日本的糧食一直不夠吃,很多貧窮農民根本無力撫養幼子。現在多了一個活命的機會,對他們來說反而是好事。

相比之下,越南那邊就複雜了,不論官方還是民間都帶有很大的牴觸情緒。

但這也難不倒一心想討好大明的黎季犛,他藉助平叛的名義,抓了很多俘虜,還非常貼心的替大明閹割好送給大明。

因爲大明對越南一直很曖昧,名義上支持越南正統陳姓一族,但對他這個權臣也不是非常牴觸,尤其是皇太孫一系的武官,跟他關係非常好。

不僅幫他從大明走私生絲、鐵器,還幫他往大明販賣糧食,讓他每年都能賺上百萬兩銀子。

當然,他也投桃報李,在越南沿海地區劃分了好幾個港口給大明軍艦使用,且不收取任何費用。

因此,在接到大明駐越南大使的要求後,他第一時間就組織軍隊去征討周邊不聽話的小國,給大明送去足夠數量的閹人。

朱允熥在收到三國大使的回覆後非常滿意,特別賞賜他們可以來大明參加老皇帝的壽宴。

除了北朝的李芳遠藉故生病不來,其他幾處區域的國王、權臣、都表示非常願意來大明朝覲。

朱允熥早就在李芳遠身邊安插了釘子,知道這貨一直心懷不軌,只是懶得搭理這貨。

彈丸之地,頃刻即可覆滅。

只待他收拾完北邊,自然就輪到東邊了。

在確定海外藩國的朝覲名單後,朱允熥又開始忙活迎接進京的大明藩王了,並且張羅老朱的壽宴。

朱允熥爲了給老朱過壽,也算是下了血本,從自己的府庫裡掏出五十萬兩銀子佈置皇宮、大殿,並且翻修了鴻臚寺下的驛館。

還特意命自己的海軍從越南、非洲等地拉來大象、獅子、犀牛、長頸鹿等“瑞獸”獻瑞。

雖說他和老朱都不稀罕這玩意,但大明百姓喜歡看啊。

在朱允熥緊鑼密鼓地佈置下,一衆藩王陸續進京了。

朱棣非常重視此次進京,雖然他距離京城很遠,而且還中途轉向開封,接了周王一脈進京,但依然是衆多皇子中第一個進京的。

在進入京城之後,朱棣就被京城天翻地覆的變化所震驚了。

雖然他在封地之時也沒少打聽京城的風土人情,但看手下的奏報和實地勘察是兩碼事。

在奏報裡,他看到的是“皇太孫翻修京城,建高塔引水,築高樓入雲,平整路面如鏡……”

這種簡略的文字只能看個大概,甚至還容易被誤導。

然而,當他真真切切地行駛在京城新修的道路上,絲毫不覺得顛簸之時,其內心的震撼簡直無以復加。

“朱允熥是如何做到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修築出如此平整的路?”

“這種路還真是光滑如鏡,沒有一絲一毫的坑窪!”

朱棣不信邪地多拐了幾個彎,然而不管馬車駛入哪條街道,所看到的都是一樣的青灰色路面……

更讓他驚奇的是,原來隨處可見的明渠全都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每隔十丈的一個淺坑,上邊還罩以鐵網。

朱棣命人叫過自己在京城的僕人,詢問其鐵網的用途。

“回稟殿下,此乃下水道也。”

“尋常百姓家門口皆有,可以傾倒髒水。”

“此處路面上的鐵網,乃是用來阻攔枯葉、樹枝等物,防止其堵塞下水道之用也……”

朱棣聞言點點頭,算是理解了下水道的功用。

“這路面是何物所修?”

“回稟殿下,此物名爲水泥,乃是皇太孫前幾年就研製出來的神物!”

“此物配合黏土、河沙使用,用來築城刀槍不入,用來修路頃刻可成,最爲便捷……”

朱棣聽到“刀槍不入”後心中很是不以爲然,他還沒見過什麼刀槍不入的城牆呢,哪怕是塞外的統萬城,也沒史書上說得那麼玄乎。

他不信邪的下了馬車,用佩劍在地上使勁的劈砍劃刺,在看到火星四射,依然不能破壞道路分毫後,他徹底絕望了。

“難道這就是水泥之功?”

“此物竟然如此厲害,若是用來築城,還真是銅牆鐵壁啊!”

朱棣絕望的收回佩劍,眺望着遠處的高塔。

“如果孤所料不差,那座高塔就是奏報上所言的水塔吧?”

“是的!”

“現在城中居民只要每月交一定的水費,就可以將甜水引到家中隨意取用,很是方便快捷。”

“而且錢也不多,每戶不過幾十個銅板,比起以前論桶買水便宜多了,而且還不限量……”

“咱們王府也通了自來水,安裝費是陛下撥款所修,每月水費一百兩銀錢……”

朱棣一聽這話當場不樂意了。

“憑啥咱們每月要交一百兩?”

“回殿下,這是皇太孫的規定。不只咱們多收,晉王、秦王、周王等等都是這樣的價格!”

“說不收這麼多,顯不出咱們皇族的尊貴……”

朱棣第一次聽說“尊貴”是這麼解釋的,氣得他差點當場吐血。

“不過也不單單是皇族多交,京中勳貴、官員、商賈等富戶也都要多交。”

“據說是根據府邸佔地多寡來算的,越是小民小戶,反而交的越少。”

朱棣聽到這話,心裡這才平衡幾分,總算倒黴的不是他一個人。

不過他很快就想到一個槽點,想到一種可能。

“全城的水都來自這個水塔?”

“是的,就連皇宮都是從此處引水。”

朱棣聞言看着水塔喃喃自語道。

“若是有人心懷不軌,在水塔裡投毒,豈不是輕而易舉的殺掉全城百姓?”

老僕可不知道這是朱棣的心裡話,還以爲朱棣真的在跟他討論安全問題。

“回稟殿下,水塔上下都有人守着的,不僅五城兵馬司的人在,就連錦衣衛、東廠的人都有派駐,防範得甚爲嚴密,等閒人可混不進去喲!”

“哦……”

朱棣下意識的眉頭緊鎖,從而熄了從水塔下毒的念頭,將目光放在道路兩邊的房屋上。

“這些房屋也是新蓋的嗎?”

“回稟殿下是的,都是皇太孫命人將原來的房屋推到後重蓋的。”

“嘖嘖……”

朱棣看着這些三層高的房屋嘴裡嘖嘖稱奇,這些房屋可比原來規整多了,統一的粉牆黛瓦,統一的門頭裝飾,美的簡直跟畫一樣……

“這得花多少錢?”

“回稟殿下,據說耗費兩千萬兩白銀,而且京城有些裡坊還在陸續翻蓋中,花費會持續增加……”

“這……”

朱棣是徹底無語了,他在封地刮地三尺,又逼迫塞外部落進貢,一年也不過百八十萬兩銀子。

皇太孫只是爲了京城好看,就耗費兩千萬兩白銀翻蓋。

兩相比較,自己這個當叔叔的簡直連給侄子提鞋都不配!

“真是舉國之力啊……”

朱棣在震驚之餘也不想坐馬車了,只是領着京中王府老僕在水泥路上閒逛,時不時的指着不懂的地方詢問。

“此處既不是城門,又不靠近城牆,爲何深挖數丈之深,難道要建藏兵洞嗎?”

“回稟殿下,此處衆說紛紜,一直沒有確切的解釋。”

“不過,老奴之前替殿下去宮中給後宮貴妃娘娘送禮,倒是聽宮裡的太監們說了一嘴,說皇太孫要建地下建路,將來不論馬車還是行人,都可以在地下通行……”

朱棣暗暗將此事記在心裡,想着將來自己打進京城,一定要派人防備地道內突然殺出的士兵。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前提是老天爺給他這個機會!

朱棣又走了幾條街,看到以往熟悉的鐘樓、鼓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加高大的建築,上邊還有一個巨大的自鳴鐘。

“此物是用來報時的吧?”

“孤之前好像在父皇的宮裡見過類似的東西。”

“殿下英明!”

“此物名爲自鳴鐘,每天有專人負責上發條,每隔半個時辰,大鐘就會發出鐺鐺之聲,方圓十里之內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現在很多百姓都按照鐘聲作息,就連朝中官員也是聽鐘聲下值。”

朱棣聞言讚許的點點頭,心裡默默的想着,得想辦法給父皇討要一件這東西,放在北平城最中央的位置上,屆時自己不論是訓練軍隊,還是做別的事情都方便許多。

“對了,孤聽聞皇太孫興建了新宮,可爲何一路上未曾見到?”

“殿下,皇太孫新宮在郊外呢,並不在京城之中。”

“郊外?”

朱棣看着煥然一新的京城,忍不住感慨道。

“京城都這般繁華富庶了,皇太孫的新宮肯定更加富麗堂皇吧?”

老僕聞言微微一笑。

“恐怕要讓殿下失望了,皇太孫的北宮並沒有什麼出奇之處,甚至不如鐘樓邊上的希望學堂氣派哩!”

朱棣聞言大爲不解。

“不可能吧?”

“皇太孫調用兩千萬翻修京城,竟然不捨得給自己修建一座豪華宮殿?”

“回殿下,據說不少人給皇太孫建議夠,不過都被皇太孫以沒錢拒絕了。”

“不過,老僕倒是聽聞皇太孫之所以拒絕,是因爲北宮只是臨時辦公之用,未來還會興建新宮。”

“原來如此,既然是臨時辦公場所,確實不宜大張旗鼓地興建。”

“殿下若是有閒暇,可以去臨近的希望學堂轉轉,那裡纔是京城的精華所在。”

“現在不少外地人都會去那兒遊覽,領略咱大明京城的向學氛圍!”

“希望學堂?”

“帶孤過去看看!”

“諾!”

不多時,朱棣在老僕的帶領下來到希望學堂,當他看到學堂內鱗次櫛比的高樓,以及綠樹成蔭的甬路和園林,心中再次被震撼到。

他早些年是來過此地的,那時此地還只是一片亂糟糟的民房拼湊而成。想不到只用了短短兩年時間,此地竟然建造得如此富麗堂皇。

如果不是老僕人強調此處是學堂,他甚至以爲這裡是朱允熥新建的宮殿。

“這麼大的學堂,恐怕就是一萬人都能裝得下了吧?”

老僕頗感自豪的說道。

“可不止呢!”

“現在不僅京城百姓子弟趨之若鶩,就連外地孩子也不遠千里來此地讀書。”

“學堂內光是小學部就有上萬人,中學部也超過五千人了……”

“這還沒算上皇家學堂,皇家學堂裡還有不少勳貴子弟,以及宮中的皇子,還有藩王家的王孫哩。”

“晉王家的幾個兒子,就在此處讀書!”

“老僕還聽說,皇太孫曾經向陛下進言,讓藩王子弟者滿八歲者進京讀書,但不知何故被陛下給拒絕了……”

朱棣聽着老僕滿嘴遺憾的語氣,恨不得一腳踢飛他。

這狗東西該不會以爲進京讀書是啥好事吧,這特麼不就是人質嗎?

若是朱允熥真跟自己提這麼個要求,自己這個當叔叔的是答應還是不答應!

朱棣沉吟許久,也沒爆出粗口,只是含糊其辭地說了一句。

“父皇聖明啊!”

第10章 呂氏啊,你以後就別爲難孩子了!第661章 咱們完了,趕緊跑吧第282章 總算還有個勤勉之人呀!第13章 朱屠戶,你心裡沒點逼數嗎?第190章 那鱉孫就差這幾文錢啦?第291章 噫,咱大孫成功啦!第551章 他巴不得咱早點死,好回來繼承皇位第387章 咱拿乾清宮跟逆孫換!第213章 此物名爲自鳴鐘,乃是專門爲皇爺爺第604章 咱這個舅老爺總算是長大了!第624章 我只是爲國舉賢!第338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第180章 就是放頭豬都能幹好!關於近期更新說明第462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261章 咱的小龍團呢?第433章 朱樉這個混賬真是罪該萬死!第660章 敵人殺進來了?第593章 冷靜的徐妙清!第24章 大孫啊,你是不是對咱有啥誤解?第624章 我只是爲國舉賢!第447章 咱答應的事多了!第66章 只要他們不嫌棄,咱牢飯管夠!第35章 先生,這不符合科學!第486章 算那逆孫還有點良心!第440章 還真的能在天上清查土地!第195章 朱允炆,你怎能如此不知廉恥!第177章 三家之學第521章 異域風情館!第617章 他想不想讓咱過個好年啦!第533章 孤不是爲你,孤是爲我妹妹!第21章 謝太子妃賞!第544章 皇太孫殿下,您可能對天下有一定的第28章 咱大孫可憐喲,嗚嗚嗚……第450章 咱大孫果然有皇天護佑!第567章 該你們佛門出手了!第105章 昨天還有存貨不?第213章 此物名爲自鳴鐘,乃是專門爲皇爺爺第417章 老四,你是不是瞞着咱幹啥事了?第43章 陛下抽什麼瘋,咋總想着打孫子?第643章 我大明皇帝說了,就是讓你隨便看也第578章 原來朝廷的仁義只是喊着玩的第89章 能讓藍玉吃癟之人第436章 咱的好賢孫!第234章 恭祝糟老頭子萬壽無疆!第316章 三皇孫萬歲萬萬歲!第237章 皇帝陰損,誠心讓他們窩裡鬥!第73章 這是來朝咱討要說法的!第517章 陛下聖明,澤被蒼生!(月票))第310章 白蓮教的野望第130章 沒想到竟然是這逆子……第248章 父皇呀,您竟然連皇宮都想賣了!第70章 那小逆孫敢逃學?第92章 這特麼是人乾的事?第397章 大侄子,你不講究呀!第523章 最原始的交流!第411章 你還要不要臉,竟然敢找咱借錢?第255章 磨刀石要跑了!第232章 你倆倒是再給我演示一遍啊!第469章 你想當正妃,那得先死個爹!第404章 朱樉的好兄弟!第131章 殿下,您還敢假傳聖旨!第194章 秦王這個逆子!第16章 允熥殿下,您確實中毒了!第23章 朱允熥,你還我的燉雞!第192章 常氏的遺物!第543章 爲了首輔之位,他張宗浚背這個黑鍋第477章 還是一如往昔!第176章 母妃,兒子心裡苦哇……第639章 我難道連任免教皇的權利都沒有?第89章 能讓藍玉吃癟之人第77章 殿下異於常人第516章 孤……孤很孤單……第44章 這孫子是個天才!第563章 人家沿用了幾千年的制度,不比你個第66章 只要他們不嫌棄,咱牢飯管夠!第106章 此書乃皇孫所著?第225章 來自三姨的嘲諷!第472章 朱允熥,你好狠的心!第537章 老朱家的小心可就變質了!第539章 諸位將士,可敢追隨本王進宮面聖!第139章 伯夷叔齊之不會食蛙第669章 陛下說讓你多殺幾個!第617章 他想不想讓咱過個好年啦!第557章 大元已經亡了,嗚嗚嗚第17章 太子妃到底啥意思?第471章 他一千人就想蓋宮殿?第161章 反賊見面會第307章 帶開國公常升!第126章 郭惠妃,你太放肆了!第629章 長門守護!第656章 屠城令!第620章 上位,咱不帶這麼耍無賴的!第639章 我難道連任免教皇的權利都沒有?第46章 皇爺,您老得加錢……第390章 孤相信百姓!第506章 殿下,您太心急了……第295章 這三個逆女,就不是奔着奔喪的第448章 我是孔彥縉呀!第245章 張神仙您不妨猜上一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