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我就是那隻蝴蝶

劉修大喜,三人又商量了幾句,決定就按這個主意辦。考慮到在驛亭確實不太方便,劉修便接受了張飛的邀請,住到他家的桃園去。三人收拾好簡單的行李,又關照了一下旁邊毛嬙留下的人手,便一起趕往張家。

張飛安排好了劉修的住處之後,一面吩咐人準備酒宴,一面親自書寫了十幾片請柬,派人分別送到平日相熟的夥伴們府上去,只說是請他們飲酒,賞賞剛得的駿馬,論論武技,並沒有提及劉修等人。

果然不出劉備所料,時間不長,那些送請柬的僕人們都回來了,說大部分人都應了,屆時一定到,只有兩個出門了,一時半會的也聯繫不上,估計是來不了。

劉修已經非常滿意了,趁着張飛和劉備在張羅的時候,自己便搜腸刮肚的想着說辭,待會兒說服那些少年們隨盧敏一起去上谷實地考察。他本是個寡言少語之人,前世爲了復仇一心苦練書畫,與人交往並不多,現在卻要他在衆人面前侃侃而談,難免有些畏懼心理。可是一想到這件事如果辦成了,不僅對他自己在盧敏心目中的地步大有益處,而且對涿縣的安全的確也有些作用,如果說得再遠一些,能給年輕的大漢士子灌輸一點大局觀念,未嘗不是一件功德。

通過這些天的觀察,劉修注意到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那就是幽州的年輕人喜歡讀書的不多。大儒盧植回鄉養病,毛家特地把他請到桃谷去教書,結果只去了幾十個學生,而且大部分人都是抱着在盧植門下錄個名,滿足於做個著錄弟子、及門弟子,很少有人想着真正去讀點書,做個升堂弟子的,至於以做學問爲目的的入室弟子那更是一個也沒有。

劉修當然也清楚,所謂儒家經書並沒有儒生們推崇的那麼神聖,但在這個時代來說,畢竟也是一門顯學,而且盧植修的是古文經,並不是那種摳字眼、說空話的腐儒,他們更多的是把經書當歷史,從中吸取歷史的教訓,應該說多少還是有點用處的。

但是認識到這一點的人並不多,張飛也算是有心向學的了,和毛家關係也不錯,但他也沒去桃谷精舍求學,從中可見他對讀書也沒什麼興趣。劉備也是如此,好象劉關張三人之中,倒是那個還不知道在哪兒漂的逃犯關羽是個好讀書的,一天到晚捧個春秋看,劉備和張飛則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愛好。

劉修不相信讀書是萬能的,但是他認爲不讀書也不可取,對這種輕視知識的風氣很不贊同。

然而,讀書人也不代表就什麼都好,比如盧敏,他從小就跟着盧植讀書,學問當然沒話說,但他也有一個壞毛病,那就是輕視實踐,只顧埋頭做學問,熱情是有,但實際操作能力比較欠缺,一腔熱情的來涿縣談備戰事宜,結果李定一否定,他就沒招了。更重要的是,劉修從這幾天的接觸看得出來,盧敏對幽州的形勢實際上比較概念化,除了從公孫瓚那裡聽到了一些情況,他自己所知有限,大部分還是停留在口頭上。

這也是他勸盧敏去實地看看的原因所在,他從來不相信什麼“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話,且不說現在的信息交流還不暢通,就算是前世網絡盛行的信息爆炸時代,幾乎人人都可以擁有海量信息來源的時候,實踐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過程,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僅僅通過網絡就成爲一個專家,除非他天生就是賣嘴爲生的。

賣嘴當然也可以爲生,劉修見過無數的專家就是這樣做學問的,但是他不相信賣嘴能賣出名將,趙括倒是能說,可最後不是一仗就把趙國的四十萬大軍送掉了?

劉修覺得,趙括的失敗也許並不是他個人的失敗,他能在理論上有那麼好的造詣,至少說明他是聰明的,他欠缺的只是實戰,如果他老子趙奢不是隻知道斥責他說空話,而是讓他到戰場上去體驗一下戰爭的殘酷,如果趙王不是被他的名聲所惑,一下子就將四十萬大軍交到他的手裡,而是逐步的考查他,鍛鍊他,趙括未嘗沒有可能成爲一代名將,就算他的確能力不行,嘴上功夫強於手上功夫,那也不至於捅那麼大一窟窿吧。

趙括已經成了歷史,劉修沒辦法去改變,但是現在他還有改變的機會,雖然作用也許有限,但是他希望能儘自己微薄之力,給這個時代帶來一點正確的理念,哪怕僅僅是一縷微風。

不是有人說嘛,亞馬遜的蝴蝶扇一下翅膀,太平洋上也許就會颳起一陣颶風。劉修有自知之明,他擅長的是書畫,教教張飛也許沒問題,但要妄想改變這個世界,好象有些不自量力,相對於這些同齡人,他的長項應該是在思想上,近兩千年的歷史沉澱畢竟不全是糟粕。

我便是那隻蝴蝶。

認清了自己的長短,劉修便開始考慮怎麼揚長避短,爭取在即將到來的宴會上鼓動那些年輕人走出去,放寬自己的眼界,而不僅僅是喝喝酒,談武論技,比比拳腳。

劉修忽然發現,他在認爲別人眼高手低的時候,自己同樣存在這個問題,他也許在思維層次上有超出這些人的地方,但是在具體的事例上,他所知非常有限。比如說,他對胡人的情況也是兩眼一摸黑,並不比別人高明。

劉修翹着二郎腿,斜靠在窗前的憑几上,支着額頭,有些苦惱。

“大兄,都準備好了。”劉備笑嘻嘻的走了過來,兩眼發亮,見劉修皺着眉頭,不免有些詫異:“怎麼了?”

“我在想怎麼說服那些人。”劉修苦笑了一聲:“玄德,我問你一個問題。”

“你說。”劉備有些緊張:“不要不能太難,我未必回答得出來。”

“呵呵……”劉修擺擺手,示意劉備不要那麼緊張,看得出來,昨天盧敏讓他改稱師兄這件事對劉備觸動很大,劉備現在對他隱隱有些敬畏了。“那個……你對胡人的情況熟悉嗎?”

劉備眨眨眼睛,搖搖頭:“除了伯珪說過的那些,我知道的和你差不多。”他想了想,也想到了一個問題:“涿縣這些大族的子弟所知道的應該比我們多吧?”

“我就在愁這個事,如果到時候一開口,我們知道的人家都知道,人家知道的我們卻未必知道,那究竟是誰說服誰啊?”劉修有些爲難的抹着脣上的一綹茸毛,咂着嘴。

劉備也爲難了,他慚愧的說道:“這個……我可幫不上大兄。”

劉修擰着眉頭,看着屋外燦爛的陽光,心裡卻像是蒙上了一層烏雲,原本意氣風發的想給別人上上課,臨到頭卻發現自己未必就比別人瞭解得多,這感覺的確不太好。

沉默了好一會,劉修忽然想起一個人來,他眼珠一轉,展顏而笑:“我知道怎麼辦了。玄德,和我回驛亭一趟,我們去找一個人。”

劉備見劉修突然轉憂爲喜,不免有些詫異的問道:“誰?能幫上忙嗎?”

“如果他也幫不上,那大概就沒有人能幫我們了。”劉修喜不自勝的說道:“我們去找那個大馬賊火燒雲,要說到胡人情況,沒有比他更清楚的了。”

“他?”劉備恍然大悟,隨即又不以爲然的連連搖頭:“你把他打成那樣,他還幫你?大兄,你不要去自取其辱了,還是另想辦法吧。”

“不,武軍候說過,閻柔不是漢奸,其實他是個很不錯的漢子。”劉修沉吟片刻,下定了決心:“正因爲是我傷了他,所以纔要去看看他,當面向他陪個不是。”

劉備撇了撇嘴,沒有說話。門外響起了一陣掌聲,接着一個稚嫩的聲音笑道:“知錯就改,不失爲磊落的好男兒,我溫恢不才,願意陪劉兄走一趟,也去見識見識這草原上的火燒雲。”

第624章 晴天霹靂第43章 行氣訣第590章 用人不疑第527章 雲泥之別第680章 退路第477章 錦帆賊甘寧(下)第711章 風險與機遇共存第567章 打虎記(五)第597章 講規矩第564章 打虎記(二)第560章 汩羅江畔釣魚翁(中)第752章 再戰葛城(下)第50章 名士?明搶?第706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71章 內憂外患第546章 墨子機關術第391章 機會第40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18章 借大人虎威第566章 打虎記(四)第684章 難成大器第178章 無欲則剛第661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271章 契約第534章 一決勝負第708章 法進乎道第410章 暗訪第29章 公孫瓚的雄心第104章 射鵰手第501章 榜樣的力量第4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69章 做餅第237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87章 大丈夫刀法第751章 再戰葛城(上)第116章 艱鉅的任務第674章 好戰與忘戰第129章 失落第116章 艱鉅的任務第320章 投鼠忌器第37章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第548章 風起第52章 你收了我吧第155章 誰是黃雀第741章 東海麋竺第293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552章 桓階第104章 射鵰手第413章 阿媽第609章 污衊第231章 以德服人第363章 士氣第219章 事非經過不知難第540章 欲速則不達第649章 黃忠與魏延第638章 緩兵之計第623章 虞翻第224章 沙子第44章 青澀阿飛第416章 夜戰文丑第14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611章 明爭暗鬥第502章 喪家之犬第508章 見微知着第187章 打的就是你第612章 機遇與風險並存第574章 無賞之功第235章 名士第352章 制人而不制於人第414章 交易的資本第83章 波斯貓第684章 難成大器第130章 老子要進城第161章 清與濁的選擇第4章 試馬第181章 經濟是基礎第219章 事非經過不知難第607章 真相(下)第543章 海船第682章 恐懼第426章 合浦珠第23章 政見不同第549章 山雨欲來第671章 守株待兔第38章 往事並不如煙第754章 問心無愧第529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02章 意外第468章 誰是漁翁(上)第747章 陣前歡(下)第43章 行氣訣第217章 物歸原主第616章 回家第254章 勢如破竹第530章 公孫瓚的野望第220章 人質第710章 英雄有淚第259章 得勝曲第57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600章 人小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