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別了,公孫瓚

毛欽雖然有些緊張閻柔的傷,可畢竟劉修扳回一局,又把閻柔打得這麼慘,毛家的臉面算是保住了。他只是有些擔心李定面子上不好看,連忙陪着笑說道:“李君,僥倖僥倖,是個平手,我們……先去坐坐?”

“這不是你毛家的人吧?”李定略帶譏諷的撇撇嘴:“我可認識他,他父親劉元起與我見過幾次。”

毛欽有些尷尬,不過也只是一掠而過:“閻君是有名的高手,我毛家哪有什麼人是他的對手,不過這些學生最近正在我桃谷精舍從盧君讀書,有些人以後也許會屈尊到我莊中做客吧。”

李定也沒有再說,吩咐人去看閻柔的傷勢,自己陪着盧植一起向莊中走去,一邊走,他一邊輕聲說道:“盧君,戰場之上,勇士當然不可少,可是一兩個勇士並不能改變什麼。如今劉使君擔心的倒不是沒有勇士,幽燕從來不缺勇士嘛,他擔心的……是物資。”

盧植點點頭,贊同李定的意見。

“毛莊主保家衛國,其義可嘉,可是,使君非常擔心其他人能否像毛莊主這樣忠義。”李定順便誇了毛欽一句,然後又轉過頭,輕聲細語的對盧植說道:“使君的意思,是希望盧君能夠出面與諸家商洽一下。盧君是涿縣人,對涿縣的情況熟悉,忠義著於朝庭,想必不會推辭吧?”

盧植沉吟片刻,應道:“劉使君有令,植焉敢不從。只是植雖是涿人,承蒙鄉黨錯愛,小有名聲,但畢竟離家日久,恐怕所爲有限,只敢說盡力而爲罷了。”

“如此,使君無憂矣。”李定鬆了一口氣,既然盧植答應接這個擔子,刺史大人劉虞就不用費那麼多心了。大漢說起來是“天下之濱,莫非王土”,可是對一個地方來說,真正說話算數的大多還是本地的豪強。比如說涿縣,除了涿令是由朝庭派來的,其他的官吏都是本地人,除非遇到那種非常強勢的縣令,否則大小事務最後還是由本地人說了算。

縣如此,郡當然也如此,州既然也不例外,劉虞是幽州刺史,說起來可以掌管整個幽州十一郡的事務,但是真要想把事情辦成,他還要依靠幽州本地的豪強。

盧植有名聲,又是本地人,正是最合適的人選,當然也不是沒有遺憾,那就是盧家在涿縣沒有什麼實力,說話底氣不足,如果其他的家族不把他的名聲當回事,他也沒招。

只不過比起劉虞這個幽州刺史來,盧植還是有點用的,這也是劉虞讓李定趕到桃谷來的原因,給毛家面子是次要的,關鍵是想借盧植的名聲。如果盧植願意主事,出面召集涿縣的豪強大族商議此事,那劉虞就可以退以幕後,成了可能居其功,不成則可以追究盧植的責任。

盧植爲官多年,他不是看不透其中的含義,只是他生性耿直,不是那種肩膀溜滑,不肯擔責任的人,要不然他當年也不會以一布衣之身向大將軍竇武進言,要他辭爵了。

李定此行目的達到,鬆了一口氣。他忽然笑道:“說起來,那個年輕人我倒是比較熟悉的,只是不好讀書,所以我當初也沒推薦他,爲了能師從盧君,他父親還親自到寒舍來過幾次。如今他已經到精舍將近半月,學問方面,可有進展?”

盧植有些尷尬,劉修他們到精舍半個多月,盧敏第二天就去涿縣了,他自己身體又不太好,連一次課都沒上過。李定見他不吭聲,也沒有再追問,他也知道真正來求學的人屈指可數,絕大多數人只是混個名聲而己。

……

劉修和同學們的簇擁下回到精舍,卻看到公孫瓚正在打點行裝,劉備着急的在一旁相勸,公孫瓚寒着一張臉,一句話也不應他的。一看到劉修等人喜氣洋洋的涌了進來,他愣了一下:“步戰如何?勝了?”

“那當然,德然大發神威,把那個閻柔打得吐了血,可算是幫你出了口惡氣。”

那個同學話剛說了一半,就發現公孫瓚的臉色不對,吶吶的住了口,顧左右而言他。

公孫瓚一愣,眼中閃過一抹驚訝,強笑一聲,聲音有些發澀:“那賀喜德然了。”

劉修皺了皺眉,不以爲然的揮揮手:“那算個屁事,都是意外。你這是怎麼回事?要走?”

“想回去了。”公孫瓚紮緊了行裝,有些遺憾的說道:“反正我也不是想做博士,能在盧師門下錄個名字便也如願以償了。”他猶豫了一下,伸手挽着劉修的手臂向屋裡走去,其他人見他們有話要說,也不好在一旁聽,只得各自散了,只有劉備跟了進來。

公孫瓚見外面沒其他人,低着頭猶豫了片刻,劉備見了,搶先問道:“大兄,究竟是怎麼回事?你打敗閻柔了?”

劉修把剛纔的經過說了一遍,說着說着,連自己都有些不相信了。當閻柔殺氣騰騰的向他劈過來的時候,他雖然有點緊張,但是……爲什麼沒有恐懼的感覺?前世是個標準的書生,這世雖然有副好身板,聽劉備說還是個打架王,可是沒跟人動過刀啊,怎麼第一次和人拿刀互砍,卻一點也不擔心,反而……有點興奮的感覺?

劉備和公孫瓚也面面相覷,覺得這事兒好象有點不靠譜,要不是剛纔有那麼多同學作證,他們都有些懷疑劉修在吹牛,見劉修臉上的表情看起來好象也有點心虛,他們自然更是疑竇叢叢了。只是心裡雖然懷疑,卻不好當着劉修的面說出來,只好含糊的敷衍了兩句。

“德然果然是天生的猛將。”公孫瓚強笑了一聲,想了想,又鄭重的說道:“德然,我看你也不是喜歡讀書的迂腐之人,盧先生也不會有時間安心教你,他遲早還要出仕的。你如果在涿縣呆着沒勁,不如到遼西去,我們並肩殺敵。”

劉修沒興趣去遼西,他也沒打算做個猛將,雖然第一次與人正式交手就打敗了閻柔這樣的大馬賊,並不代表他以後就要刀頭上舔血,再猛有什麼用,你還能比典韋猛嗎,他不照樣被人亂箭射死。然而看着公孫瓚誠懇的面容,他也一臉正色的點點頭:“一定。”

公孫瓚笑笑,伸手又拉着劉備說道:“到涿縣一趟,書是沒讀到什麼,不過能認識你們二位和承明,也算是緣份。承明現在有事,我就不和他道別了,等會見到他,你們幫我向他致意。就說我在遼西準備一匹好馬等他。”

劉備抽了抽鼻子,有些不捨的說道:“伯珪兄,有機會我也會去遼西的。”

“歡迎之至,求之不得。”公孫瓚哈哈一笑,親暱的摟了摟劉備的肩膀:“玄德,大丈夫,何必效小女兒態?我們都還年輕,以後見面的機會多的是。”

劉修想了想,轉身從牀下箱子裡拿出那對還沒用過的馬鐙,塞到公孫瓚的手裡:“伯珪,我知道你騎術過人,不需要這東西,但別人未必有你這樣的騎術,這對馬鐙送給你,也許能有點用處。將來帶着一隊精騎縱橫草原,殺敵立功的時候,也算我的一片心意。”

公孫瓚掂了掂馬鐙,聽出了劉修的意思,也沒有勉強:“如此,便多謝德然的厚意了。”

劉修見他沒當回事,本想勸他放在心上,可是一想公孫瓚現在的心情非常之不爽,自己如果再說,只怕他會以爲自己看不起他,只好把話又咽回肚子裡,希望他以後能看出這東西的好處來,運用到那隻必將揚名天下的白馬義從中去,也算是自己爲大漢邊疆做了點貢獻。

第134章 中頭彩第693章 治道的四個境界第247章 計高一籌第712章 桃李不言第745章 陣前歡(上)第545章 內外兼修第326章 明爭暗鬥第529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63章 士氣第29章 公孫瓚的雄心第319章 受寵若驚第529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42章 並非真相第541章 人心紛散第161章 清與濁的選擇第658章 爭渡第697章 坐享其成第116章 艱鉅的任務第524章 各取所需第469章 誰是漁翁(下)第327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686章 黑鍋第532章 白馬義從(中)第662章 曹操的威脅第365章 柱石與蛀蟲第756章 中計第152章 誰對誰錯第40章 牆上美人第664章 壁上觀第554章 西陵之戰(一)第707章 議婚第554章 西陵之戰(一)第361章 袁術的勝利第515章 猛虎初嘯第593章 陛下聖明第269章 做餅第708章 法進乎道第708章 法進乎道第121章 人質第411章 白馬寺論道第566章 打虎記(四)第127章 志在必得第213章 皇子落水事件第39章 悄悄的,他走了第83章 波斯貓第4章 試馬第102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34章 以牙還牙第297章 侵掠如火第249章 好鼎第277章 暗流涌動第362章 心病第237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724章 保皇派第670章 心願第195章 大公報第153章 追擊第243章 喜相逢第156章 有深意焉!第129章 失落第280章 指點第423章 玄陽子第428章 我有什麼罪第279章 公主第512章 盧慎之死第3章 此路是我開第174章 袁家來襲第92章 挑撥生事第767章 塵埃落定第79章 世上究竟有沒有神仙第6章 不過如此第1章 我的兄弟叫劉備第588章 不祥之兆第182章 道可道,誰知道?第385章 典韋發威第670章 心願第35章 我掏,我再掏第509章 機會第463章 雪夜來客第157章 梁祝第650章 最後一擊第746章 陣前歡(中)第273章 斬馬劍第698章 不速之客第503章 借刀殺人第729章 來者不善第185章 袁術的三斧頭第563章 打虎記(一)第587章 心事第471章 鬼才出險招第290章 小手段第2章 讀書有用第566章 打虎記(四)第210章 有罪與無罪第194章 根基第588章 不祥之兆第590章 用人不疑第70章 天下學術出黃老第763章 不入虎穴、焉得皇子第396章 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