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漢陽閻忠

長安城曾經是大漢帝國的中心,最盛時期人口超過百萬,可以當之無愧的說是當時世界上最雄偉的城市,不過隨着王莽篡漢,大搞改革,想要按照聖人經籍重現理想之國,引起天下大亂後,長安就變成了一片廢墟,。光武帝劉秀中興,當時長安城還在赤眉軍手中,而且已經殘破不堪,他只好移駕洛陽,長安成了舊都。如今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加起來不過十萬戶,五十多萬人,還抵不上一個河東郡。最慘的是右扶風,因爲羌人的不斷深入襲擾,如今的右扶風人煙稱少,去年上計的結果是不到兩萬戶,十萬人。?

孕育了大秦帝國,曾經被稱爲沃野千里的關中如今只剩下輝煌的記憶。?

WWW.тt kān.c○

劉修到長安來過一趟,可是這次舊地重遊,他的感慨更多。特別是聽了張角那句話之後,他對自己的思路產生了懷疑,如今看着頹敗的長安城,想到那位大無畏的理想主義者王莽同志,他似乎聽到了王莽無奈的嘆息。?

京兆尹劉陶、右將軍皇甫嵩趕到城外迎接,。?

劉陶是潁川潁陰人,和荀彧是同鄉,爲人不拘小節,敢於抗言直諫,當年跋扈將軍樑冀當政的時候,他就上書指責,絲毫不假以顏色。他不僅有膽氣,而且有手段,做順陽長時,他招募縣中的輕俠少年辦案,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整治了一批豪強,可謂是政績赫然。後來因病免官,順陽百姓想念他,還專門編了一首歌傳唱:“邑然不樂,思我劉君。何時復來,安此下民。”可見他的官聲之好。?

劉陶對張角很反感。楊賜做司徒的時候,劉陶曾經做過司徒掾,他就和楊賜一起圖謀抓捕張角,可惜天子看中了張角,楊賜後來被免,他們的計劃也就流產了。張角入朝爲官。一步步的高升的同時,劉陶卻被貶在長安閒置。?

劉陶看到劉修的第一句話就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意思是說張角是你引薦到朝廷的,你看看現在折騰成什麼樣子了,險些鬧出大事來。?

劉修笑笑沒吭聲。劉陶的官雖然沒他大,但資歷比他老,身份也比他尊貴,他可是濟北王劉勃之後,正兒八經的宗室。又是成名已久的名士。教訓他兩句還不是順理成章的事。他如果因此和劉陶翻臉,那名聲可就壞了,不如一笑置之,反能得到有肚量的印象。?

見場面有些尷尬,荀彧上前和劉陶見禮。看到鄉黨後進荀彧,劉陶的臉色緩和了不少。連帶着對劉修的態度都有所改變,大概是覺得荀彧既然能入劉修的幕府。至少說明這個人還不是不可救藥的意思。?

荀彧和劉陶說話的時候,劉修和皇甫嵩交換意見。天子把劉修派到長安。長安的的虎牙營和雍縣的扶風營都要納入他的管轄,而皇甫嵩本人則要趕往洛陽,接替劉修在洛陽的防務,名義上,皇甫嵩還是在劉修的統領之下,但實際上洛陽的防務已經全權由皇甫嵩負責。?

“皇甫兄,此去洛陽,別的沒什麼要和你說的,只是八關守衛,你要多加些小心,特別是旋門、氾水兩關,這可是洛陽的東大門,不容有失,。”?

皇甫嵩明顯有些詫異,似乎不太明白劉修在說什麼。“衛將軍,山東……有事?”?

“我擔心有事。”劉修不能把話說得太明白,只是提醒他道:“這次汝南出事,焉知下次不會有別的地方出事?還是小心些爲妙。”?

皇甫嵩很不解,可是見劉修話說半句,也不好再問。他轉身叫過兩個人:“容我向大人介紹這二位。這位是扶風都尉徐榮徐子烈,這位是虎牙都尉華雄華子威。”?

徐榮大概四十歲左右,中等身材,長得很敦實,一張圓臉,看起來很和善,也很普通,唯一突出的是一雙手,又大又厚。華雄卻長得非常威風,身高九尺左右,濃眉大眼,高鼻闊口,一部短鬚,目光湛然有神,走起路來虎虎生風,一看就是一員猛將。?

劉修對徐榮沒印象,但是對華雄卻非常好奇,這可是關二爺成名的墊腳石啊。溫酒斬華雄,就算沒看過三國演義的人也會聽過這個名字。?

原來這傢伙這麼威武啊,難道能在虎牢關前打敗那麼多關東名將。?

劉修打量華雄的同時,華雄也在打量他,眼珠子骨轆轆的直轉,似乎在看劉修是不是假的。站在劉修身後的關羽不爽了,哼了一聲,擡手一撫鬍鬚,鳳眼一眯,瞪了華雄一眼。華雄雖然沒看關羽,但是他感覺到了關羽的敵意,擡頭看了這個和自己差不多高大的漢子一眼,頓時興趣大增。“扶風華雄見過衛將軍,久聞衛將軍落日原一戰,手刃鮮卑大王檀石槐,令人景仰。今日一見,衛將軍果然英雄。”?

劉修笑了起來,擺擺手道:“華都尉說笑了,斬殺檀石槐,是諸將的功勞,我不過是撿了個便宜罷了。要真的說起來,皇甫將軍纔是真正的功臣,如果不是他擊退了鮮卑人,我最後能不能活着回來都說不定,哪裡還有今天。”?

皇甫嵩連忙謙虛:“如果不是衛將軍吸引住了檀石槐,我們也很難把糧草安全的送到徵北將軍手中,。這場戰事,衛將軍的首功是名至實歸。”?

跟着劉修一起來的袁術忍不住了,湊上來和皇甫嵩說話,先誇劉修,再誇皇甫嵩,當然了,誇皇甫嵩的目的無非是想表明一下他袁公路也是有份的。?

說到戰事,這些武人一個個興趣大增,很快就熟悉起來,劉陶見了,只能撇撇嘴表示不屑。?

關羽很鬱悶,他不惜和何苗打了一架,帶着重甲士急急忙忙的趕去支援劉修,沒曾想趕到那裡的時候,劉修已經擊殺了檀石槐,而自己也身受重傷。他當時就跺腳長嘆,後悔自己來遲一步。要不然的話,哪裡需要劉修動手,一百重甲士就足以把檀石槐砍成肉醬。?

這件事是他最大的遺憾,現在聽到劉修他們又在談這一戰,心裡更是憋屈,站在那裡一聲不吭。顯然特別的寂寞。重甲士是劉修手下最精銳的步卒,出道以來,戰無不勝,可是偏偏漏過了這最重要的一戰,讓許禇和張飛等人出了風頭。他只能嘆息天意弄人。?

華雄注意到了關羽的不合羣,他走了過來,拱拱手:“華雄敢問大人尊姓大名。”?

“某便是衛將軍麾下重甲士督,河東關羽關雲長。”關羽一撫鬍鬚,傲然而立。?

“重甲士?”華雄眼前一亮。連聲讚道:“原來是關大人啊。久仰久仰。早就聽皇甫將軍說重甲士善戰無敵,關督有萬夫不當之勇,今日一見,果然是英雄。落日原斬殺檀石槐之戰,關督一定也參與了吧?”?

關羽嘆了口氣:“不瞞都尉,關某當時正協同皇甫將軍作戰。未能與會。若關某在,區區檀石槐又何足道哉。”?

他這話一出口。穩重如許禇都有些不高興了,這什麼話。難道我們都是廢物,只有你關羽能打?張飛一向對關羽很敬重,可是這時候也聽不下去,特別是看到許禇沉下了臉的時候,他咳嗽一聲,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關羽。關羽這才反應過來,對啊,我這麼說,豈不是連大人都一起貶低了?一時有些尷尬,。?

華雄見他們面色古怪,有些摸不着頭腦,但是他看得出來關羽剛纔那話似乎有些言過其實了,心裡不免有些不高興,對關羽的興趣也淡了幾分,再也沒有剛纔的熱情。?

關羽看在眼裡,心裡更加不高興。?

皇甫嵩笑着對劉修說道:“徐都尉也是幽州人,他在扶風多年,對羌人的事情比較清楚。大人如果想平定羌亂,要多倚重他纔是。”?

劉修雖然對徐榮不熟悉,但是能得到皇甫嵩的誇獎,可見這人還是有本事的,連忙上前攀談。“子烈,還請不吝指教。”?

徐榮連忙還禮,口稱不敢,向劉修推薦華雄說,他是涼州金城人,對羌人的情況更熟悉,大人應該多向他請教纔是。?

劉修掃了一眼皇甫嵩,皇甫嵩意味深長的笑了。劉修明白了,徐榮有能力,但他是外地人,根基比較淺,華雄能力也許略差一些,但他是本地人,根基深,兩人是伯仲之間,各有千秋。?

“二位都是幹才。”劉修哈哈大笑,對皇甫嵩的提醒非常滿意。?

寒喧之後,他們一起進了京兆尹府,劉陶很簡單,連接風宴都沒準備,只打算安排他們吃一頓便飯。劉修覺得這樣未免有些寒酸,好在長公主跟着來,帶了不少上好的酒食,便拿了出來,借劉陶的地盤招待大家。?

劉陶果然是名士,東道主做得不地道,反要劉修來請他喝酒,他卻一點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吃得很開心,喝得也很爽快,和荀彧、荀攸兩人談笑風生,大快朵頤。?

劉修也不介意這些禮節,和皇甫嵩他們說說笑笑,自然的就提到了關中的防務問題。皇甫嵩放下了酒杯,長嘆了一聲:“說起來也是慚愧,人們都說涼州出名將,可是名將們卻保不住自己的家鄉,這幾十年羌亂不止,涼州殘破,如今十不餘一,致使羌人馬蹄深入關中,擾動諸帝陵寢,實在是讓人慚愧,。”?

劉修知道一些涼州的情況,但畢竟不如這些一直在關中的人熟悉,便靜靜的聽他們說。徐榮和華雄相繼發表了意見,總結起來無非是朝廷財賦不足,奸宦當政,許多官員不顧涼州百姓生死,橫徵暴斂,敲骨吸髓,不光是逼得羌人活不下去,就連漢人百姓也沒了活路,只能鋌而走險。其實細說起來,羌人歸附得最早,他們很多人是能夠認同大漢的,他們也希望能安安穩穩的生活下去,不逼到那個份上,誰願意起來造反?涼州貧瘠,羌人更窮,他們很多人連兵器都沒有,只能拿着木棒當武器,用鍋蓋做盾牌,這不是造反,這是絕地求生。?

劉修心情沉重。他當然知道老百姓不逼到那個絕路上是不會起來造反的,可是現在時間緊迫,他未必能抽得出手來解決涼州的問題。扶風、馮翊和京兆三郡只有不到五十萬人。可是涼州更慘,現在基本上已經脫離了朝廷的控制,就是想照搬幷州的辦法都行不通。?

要想盡快的穩住關中的形勢,那就只能大開殺戒,把那些造反的人都殺了,暫時消除關中的危機。可是就憑他手裡這點人馬。就是想殺也是力有不逮。?

關中也好,涼州也好,就是一個爛攤子,比並州還要爛的爛攤子。這裡也許沒有鮮卑那樣強大的敵人,可是他們各自爲政。誰也不管誰,殺了一個還有一個,遠不像鮮卑那樣,只要斬殺了檀石槐,扶持一個和連上臺。就能讓他們自己搞自己。抽不出手來爲禍漢境。?

劉修又隱隱的有些頭疼。?

宴後,皇甫嵩告辭而去,奔赴洛陽就任。劉修把荀彧、荀攸叫到了房裡,煮上了茶,慢慢的品着。“文若,公達。你們看這裡該怎麼處理?”?

荀彧笑笑:“要安關中,必先定涼州。涼州人口稀少,羌亂頻起。可是涼州卻一直還在大漢的治下,爲什麼?是因爲涼州的豪強還心向大漢,不肯自辱家門。”?

劉修無聲的笑了笑,荀彧總是有意無意的在拔高世家豪強的作用,。不過這話說得也的確有道理,普通百姓纔不在乎是不是大漢人呢,誰給他們活路,他們就跟誰,現在朝廷的官員不讓他們活,他們就和羌人一起造反,可是世家豪強就不一樣了,他們就算暗裡和這些羌人有來往,也不會擺在明處,畢竟他們家大業大,這名聲要是傳出去,可不是一條命那麼簡單。?

“那你的意思是?”?

“派人到涼州聯繫那些豪強,讓他們築塞自保,配合官軍作戰,至少可以把羌人擋在隴西。”荀彧接着說道:“羌人不能入關中,則關中可以安定。關中有大量的良田,屯田的條件比並州還要好,所差的只是人口,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流民遷徙過來。”?

“現在的問題是,遷徙流民的錢糧從哪兒來,安置他們的費用,又由誰來出。”?

劉修明白了,涼州和關中是不同的處理方式,穩住涼州,發展關中,雙管齊下。相同的一點就是都要利用當地的豪強,要想利用豪強,當然要給好處,不僅不能遏制他們,還要給他們更多的好處。?

劉修略作沉吟,點頭答應。雖然這有些近乎飲鴆止渴,可是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他也只能採取這個辦法,畢竟這是能以最快的速度穩住關中和涼州的辦法。?

“誰去涼州?”劉修問道:“那個華雄行不行?”?

“他不行。”荀彧毫不猶豫的否決了,“他是個武人,雖是金城人,但在金城沒有什麼實力,最好的辦法是讓韓遂去。”?

“韓遂?”劉修皺起了眉頭,韓遂倒是個合適的人選,可是現在他在幷州,要把他從幷州抽調出來,一是時間來不及,二是對幷州不利。呂布那人除了打仗,其他是指望不上,要想控制住幷州,只有趙雲一個人的力量嚴重不足。“他不行,再想別人。”?

荀彧也有些爲難,急切之間,要想找到能在涼州吃得開的人還真沒有,。?

“實在不行的話,我親自去一趟。”劉修撓撓頭,“不管怎麼說,我還是段公的弟子,段公在涼州也算有些威名。”?

荀彧咂了咂嘴,沒有說什麼,雖然他不贊成劉修這個主意,但是他也沒有更好的人選。?

劉修立刻安排人去請馬家和宋家的人。有了袁隗的示意,還有袁術本人在此,馬家的人沒有推辭,答應出面幫劉修周旋。宋家當然更不例外,宋家能有今天的榮耀,劉修的功勞不可抹殺,只是宋家混到今天已經比較慘了,只來了兩兄弟,一個叫宋果,一個叫宋梟,都只是做個小吏,在地方上也談不上什麼威信,起的作用非常有限。?

好在京兆尹劉陶雖然有些名士脾氣,人卻着實不錯,特別是看在荀彧這個小鄉黨的面子上,願意幫劉修去請治下的家族,左馮翊蓋勳也非常配合,接到劉修的書信之後,立刻表示支持,他還特地派人趕來和劉修商量。?

在關中的事情順利進行之時。劉修找到了華雄,把想請他去涼州的事情透露了一下。華雄聽了,連連搖頭,理由和荀彧說的一樣,華家在涼州小門小戶,他本人不過是個千石的都尉。在那些豪強面前根本說不上話。?

劉修很喪氣,看來只有自己走一趟了。?

“大人,我倒有個人選。”華雄的眼神有些躲閃,劉修一愣,隨即笑道:“誰?”?

“漢陽閻忠。”華雄略微有些緊張的說道:“閻家是漢陽四姓之一。閻君足智多謀,在涼州也頗有名聲,如果他願意代將軍去一趟涼州,自然水到渠成。”?

劉修覺得這個名字耳熟,過了一會兒。突然想起來是誰了。賈詡曾經對他說過。他之所以能被推舉爲孝廉,就是因爲閻忠在當時的武威太守面前說了幾句話。漢陽有四個大姓,姜閻任趙,閻忠就是四姓之一閻家的人。“閻君何在?”?

“說來也巧,閻君正在雄家小住,。”華雄笑了,“將軍可願一見?”?

“呵呵呵……”劉修也笑了。“正所謂久旱逢甘霖,焉有不見之禮。請子威……”劉修想了想。隨即又換了主意:“不,如此賢才。豈能召之即來,我當親自前去請見。”?

華雄大喜,“將軍求賢若渴,令人欽佩。”?

閻忠四十多數,長相儒雅,只是眼神犀利,讓人覺得有些壓迫感。劉修親自趕來求見,他也沒有露出什麼欣喜的樣子,反倒有些不耐煩。聽了劉修的來意之後,他捻着鬍鬚,眉頭一皺:“我聽文和提起過將軍在幷州的新政,好象與將軍現在的打算略有不同啊。”?

劉修苦笑一聲:“先生真是慧眼如炬。關中與幷州的情況不同,只好區別對待了。”?

閻忠衝着華雄揮了揮手,華雄會意,找了個藉口退了出去。閻忠打量着劉修:“以忠看來,這似乎不僅僅是關中與幷州的情況有所不同這麼簡單。將軍心神不寧,莫非在擔心什麼?”?

劉修有些牙疼,這個閻忠說話和他的眼神一樣犀利而不留情面,直指要害,實在不好敷衍。在來的路上,他就仔細回想了賈詡曾經對他說過的一些話,知道眼前這位不是那種說空話、套話就能糊弄得住的,和賈詡一樣,他要是看得起你,可以爲你出謀劃策,要是看不起你,你就是把他當爹,他也懶得理你。?

更重要的是,這位閻先生同樣對大漢的前景抱極其悲觀的態度,他覺得大漢到了這一步已經沒有活路了,只有破而後立,改朝換代。換句話說,這傢伙就是個堅定的造反派。這樣的人正是他想要的,可問題是他不能對閻忠說,我就是想造反,你來幫我吧。那也太沒水準了。?

劉修思索了片刻,斟字酌句的說道:“先生想必知道前不久汝南發生的事?”?

閻忠點點頭,不動聲色的看着劉修,。?

“張角到現在還關在詔獄裡,因爲各方面的原因,他可能死不了。以修愚見,他這官是當不成了,可是他這個人有野心,大概不會安於做一個庶民,所以……”?

“所以將軍覺得,張角一定會起事?”?

劉修點點頭。?

“據忠所知,張角大多在東南傳道,關中沒有太平道的影子,將軍大可在關中緩步施行你的新政,又何必急在一時?”?

劉修暗自叫苦,這傢伙是非逼得我說那句話嗎??

“閻君有所不知,洛陽雖有八關,可是畢竟不如關中四塞之地易守難攻。可是關中現在戶口稀少,要仰仗關東才能自足,若關東糜爛,關中縱有四塞之地,沒有糧食又如何能自保?夫子有言,足信足兵足食,此三者缺一不可。”?

閻忠笑了:“這麼說,將軍需要的不僅僅是屯田,還要練兵?”?

“正是。羌人四起,涼州荒殘,西域已近乎飛地,如果沒有強大的武力,又如何能收復河山?關東事起,又如何能保境安民?”?

閻忠點點頭,沒有再逼問下去。“將軍的一片美意,忠知矣。忠不才,願爲將軍前驅,聯絡涼州諸雄。只是忠如今也是區區庶民,恐怕人微言輕,頂不得大用呢。”?

劉修猶豫了一下:“長史一職,已有潁川荀文若,司馬主兵,先生想來是不屑的,這從事中郎不過是六百石的官職,只怕是委屈了先生。”?

閻忠大笑:“人生得一知已,便足慰平生。我閻忠又豈是在乎幾石祿米之人。將軍,我便毛遂自薦,做這從事中郎,如何?”?

“求之不得。”(未完待續)?

第115章 雅歌將軍第720章 人間煙火第235章 名士第156章 有深意焉!第113章 天上掉下一美婢第559章 汩羅江畔釣魚翁(上)第262章 自相殘殺第64章 柳暗花明第288章 水落石不出第117章 捨我其誰第287章 相由心生第563章 打虎記(一)第163章 造型第335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100章 就是那隻貓第734章 最後的真相(四)第390章 及時雨第751章 再戰葛城(上)第35章 我掏,我再掏第424章 合血秘術第26章 漢奸第720章 人間煙火第610章 權衡第303章 欲蓋彌彰第452章 幷州問政(中)第335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431章 重驗第191章 以史爲鑑第401章 焉支山下第247章 計高一籌第225章 班底第736章 生死之戰(中)第26章 漢奸第324章 風起第466章 原來如此第404章 要做就做絕第160章 洛陽居,大不易第204章 第一場雪第169章 欠薪第598章 戰法之變第450章 虎帳夜談兵(下)第94章 弄巧成拙第254章 勢如破竹第643章 善易者不卜第205章 你死了,誰知道?第151章 虛虛實實第6章 共逐鹿第495章 兵不血刃第499章 晴天霹靂第47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第601章 反將一軍第642章 寂寞少年第647章 螳臂當車第694章 飲鴆止渴第245章 光明之神第380章 麥田的守望第295章 芻狗第43章 行氣訣第320章 投鼠忌器第266章 論衡第84章 我好怕第591章 下馬威第247章 計高一籌第94章 弄巧成拙第30章 意外第443章 未雨綢繆第734章 最後的真相(四)第747章 陣前歡(下)第315章 最後一擊第681章 子弟兵第488章 以退爲進第42章 虛驚一場第401章 焉支山下第695章 天子借錢第178章 無欲則剛第414章 交易的資本第617章 鬱悶的第一戰第238章 功夫在詩外第396章 謠言第177章 炸鼎第4章 試馬第446章 抉擇第665章 天意即民意第622章 初戰第401章 焉支山下第409章 君子脫光光第91章 豐滿與骨感第720章 人間煙火第768章 前因後果第31章 失之毫釐第402章 緊俏物資第112章 太平道與太平經第649章 黃忠與魏延第676章 太后的寂寞第704章 禍不單行第266章 論衡第463章 雪夜來客第600章 人小鬼大第14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68章 誰是漁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