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奇貨可居矣

劉虞身材瘦削,穿着一身半舊的儒衫,低着頭,半垂着眼簾,半天沒說話,瘦長的臉在搖曳的燈火下忽明忽暗。劉和坐在他對面,有些擔心的看着他,他剛剛把在張飛家看到的情況一五一十的對劉虞說了,還提到了溫恢轉告他的話,僅從劉修的所作所爲來看,盧敏的上谷之行好象在所難免了。

更讓他爲難的事,因爲火燒雲閻柔的出現,以張飛爲首的那一夥少年現在興致高昂,他們被劉修那一句“名將是打出來的”煽動得不知天高地厚,大喊大叫的要跟着盧敏實地考察,爲以後征戰沙場做一些準備。

“父親,這些人不知分寸,在涿縣還惹事生非的,沒個安生的時候,到了上谷,萬一與胡人發生了衝突,那可如何是好?”

劉虞擡起頭,掃了臉色緊張的劉和一眼,一抹無奈的笑容一閃即沒。

“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漢人和胡人哪天沒有衝突?”

劉和愕然,一時不知道怎麼說纔好。

劉虞輕輕嘆了一口氣:“這個劉修雖然年輕,做事倒是穩重,還知道列出個題目來,可見是做了些準備的。盧植收他爲弟子,看來對他期許甚高,我倒不好再攔着他。”他沉默了片刻,又有些疑惑的問道:“這樣的年輕人,爲什麼以前卻沒聽說過?”

劉和愣了一下,苦笑着搖搖頭:“聽說是涿縣城外的,他父親劉元起雖然小有資財,卻沒什麼學問,李定原本看中的不是他,而是他的族弟劉備。不知道怎麼的,這次到桃谷師從盧君,劉備沒什麼特別的表現,倒是這個劉修突然大放異彩,不僅擊敗了閻柔,還被盧君收於門下。桃谷幾十名學生,現在也就是他最突出了。”

劉虞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有些悵然的說道:“那個劉備我也聽李定說過幾次,說此子雖然年輕,卻頗有志氣,且生性豁達,胸襟異於常人,是我覺得他太年輕,想等他再讀兩年書再闢爲掾佐。對了,你見過劉備,覺得此人如何?”

劉和皺了皺眉,想了好一會才說道:“若說劉備此人,雖說家境不能和張飛等人相比,稟性倒也和李定說得不差,如果沒有那個劉修在一旁,他在那些紈絝之中也算是個豪傑,只是現在風頭全被劉修搶去,他就不那麼顯眼了,倒是……”

劉和話說了一半,又住了,試探的看了看劉虞。劉虞一愣,略帶不快的說道:“有什麼話便說,吞吞吐吐的作什麼?”

“這個……劉備家境並不好,據說到桃谷求學還是劉修家出的錢,但我看他並不節儉,不僅好酒,還有些好色,據說看中了張家的一個美婢,要不是劉修不同意,他便向張家討了。”

“是這樣啊?”劉虞臉色沉了下去,頗有些惱怒,再也沒有說一句話。他對李定向他推薦劉備有了些疑心,覺得可能並不是因爲劉備是個人才,而是劉備的父祖和他有些交情,顧着往日同僚的情面,照拂其後人。

不過劉虞也沒有在這件事上想太多,因爲這樣的事情他看得太多了,不僅是他遇到過,基本上所有的官員都遇到過。刺史也好,太守也好,都會遇到這種地方上的豪強把持權力的問題,他們是外來戶,對當地的情況不熟悉,除了那些名頭頗響的人才,他們通常是不清楚的,向朝庭推舉人才的事情,自然由這些地方豪強說了算。

不過這次,劉虞有些自己的想法,他覺得這個劉修辦事沉穩,頗有章法,在同齡人中是個難得的人才,如果有可能的話,把他招到自己的身邊來,甚至於推薦到京師去,都是個不錯的選擇。當然了,在此之前他還要再考察考察,看這個劉修是不是真的值得他拒絕李定。

“你也去一趟上谷吧。”劉虞心意已定,對劉和說道:“一路上多看少說,然後回來再說給我聽。盧敏倒不妨事,盧植任事三年,他便可以任爲郎,步入仕途。這個劉修家境一般,恐怕出仕的機會有限,真要是個人才的話,我不妨給他一個機會,也算是爲國求才了。”

劉和點了點頭,他的想法和劉虞差不多,覺得劉修的確不錯,如果能吸收過來做個門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溫恢雖然沒說,但是他已經感覺到了溫恢有可能會建議他父親召劉修入太守府。按大漢的習慣,舉薦人和被舉薦人之間的故主門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係,能吸收一個真正的人才,對舉薦人本人以後仕途也有不小的幫助。

劉修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劉虞考察的對象,他這兩天忙得不可開交。他準備了兩大張紙的問題,纏着閻柔足足問了半夜,最後整理出三四千字的記錄,但是依然不滿足——閻柔雖然見多識廣,但他一個人的足跡畢竟是有限的,草原那麼大,他不可能面面俱到,比如他對塞外烏桓人的情況瞭解得就不是很多,只知道烏桓人現在和鮮卑人走得很近,他們一方面做大漢的附屬,每年都領取大漢的賞賜卻並不安份,鮮卑人入境打劫的隊伍中,往往有這些烏桓人的影子。他們對大漢的情況非常熟悉,幫了鮮卑人很大的忙。

閻柔這些年與烏桓人交道打得比較少,瞭解的信息有些陳舊,他建議劉修去向那些經常到烏桓山一帶做生意的商人打聽情況。他推薦了兩個販馬的中山商人,一個叫張世平,一個叫蘇雙,說他們對烏桓人的情況比較清楚。

劉修對這兩個名字有些耳熟,但是卻想不起從哪兒聽說過。不過他現在名聲漸起,自信心大增,對和陌生人打交道已經不是那麼拒絕了,加上劉備和張飛作陪,又扛着閻柔的招牌,大大方方的去請見。

張世平不在涿郡,蘇雙卻在,對劉修的來訪十分意外,聽劉修說了來意,又扛出盧植和閻柔兩個名號之後,蘇雙十分熱情,詳細的向劉修介紹了他所瞭解的烏桓人的情況,然後又向他推薦了一些其他的商人。

劉修大喜,詳細做了記錄,然後又依次去拜訪蘇雙推薦的那些人,有的人在涿縣,他就很客氣的向他們請教,不在涿縣的,他也儘量打聽到他們可能到涿縣的時候,屆時再來拜訪。

回到府中之後,劉修把收集到了信息再次加以整合,分別門類的做了歸納,草稿就寫了厚厚的一摞。他一個人謄寫不過來,只能抓着劉備、張飛打下手,把這兩人累得叫苦不迭,一個唉聲嘆氣,一個愁眉苦臉,就跟弔喪似的。劉修沒辦法,只得允諾完成之事同意劉備去享受一下那個美婢的溫柔,然後再向張飛講解一些畫畫的基本功,這才鼓起他們的幹勁,總算在盧敏趕回來之前完成了。

盧敏回來的時候臉色不太好,不過一看到那厚厚的一冊記錄,頓時來了精神。

“你寫的?”盧敏一邊翻看着,一邊驚訝的說道。

“是我們三個人一起整理的。”劉修謙虛的說道:“如果不是張家出面請客,我也辦不成這事。這些內容從列題目到做記錄,再到整理抄寫,都是我們三個人一起完成的。”

盧敏擡頭掃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劉備和張飛,滿意的點點頭,很快又低下頭去看那些文字,欣喜之色溢於言表,好半天才匆匆看完一遍,長出一口氣:“德然,有了這些信息,我們總算沒有白忙了。”

“白忙?”劉修聽着不對勁,再看看盧敏的臉色,擔心的問道:“先生……不同意?”

“也沒說不同意。”盧敏有些黯然,“他只是關照我不要強人所難。”

第626章 大將風度第115章 雅歌將軍第266章 論衡第39章 悄悄的,他走了第360章 天子要西巡第364章 有正有奇第557章 西陵之戰(四)第575章 危機第364章 有正有奇第455章 巡邊(中)第478章 殺神第403章 君臣一心第615章 權不可讓第315章 最後一擊第16章 戲水美人第711章 風險與機遇共存第275章 人外有人第469章 誰是漁翁(下)第435章 步步殺機第307章 各懷鬼胎第620章 多謀寡斷第181章 經濟是基礎第553章 未老的黃忠第351章 黃巾與世家的聯盟第731章 最後的真相(一)第206章 你不要誣衊我第540章 欲速則不達第82章 化戾氣爲祥和第361章 袁術的勝利第181章 經濟是基礎第16章 戲水美人第719章 真醜第206章 你不要誣衊我第40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674章 好戰與忘戰第225章 班底第38章 往事並不如煙第597章 講規矩第485章 慈不掌兵第545章 內外兼修第393章 又見聖姑第683章 我不做霍光第509章 機會第732章 最後的真相(二)第644章 節外生枝第348章 外戚第170章 攻心爲上第218章 論道第132章 投鼠忌器第673章 帝王術第270章 道與術第668章 指桑罵槐第329章 風起雲涌第477章 錦帆賊甘寧(下)第704章 禍不單行第750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238章 功夫在詩外第761章 太史慈第156章 有深意焉!第537章 別無選擇第618章 我來了第231章 以德服人第151章 虛虛實實第449章 虎帳夜談兵(上)第563章 打虎記(一)第749章 誤會第317章 爲富且仁第261章 人牲第190章 茂陵荒煙第561章 汩羅江畔釣魚翁(下)第458章 老當益壯第156章 有深意焉!第154章 黃雀在後第674章 好戰與忘戰第282章 風乍起第615章 權不可讓第454章 巡邊(上)第215章 愚不可及第605章 判若兩人第627章 田豐奪權第364章 有正有奇第32章 仇人見面第297章 侵掠如火第564章 打虎記(二)第64章 柳暗花明第543章 海船第46章 初進言第195章 大公報第682章 恐懼第60章 名將是怎麼練成的第218章 論道第219章 事非經過不知難第155章 誰是黃雀第443章 未雨綢繆第307章 各懷鬼胎第727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第27章 意不在此第598章 戰法之變第29章 公孫瓚的雄心第196章 落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