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八)

“你打算怎麼做?”

趙詢出聲詢問。

王啓禮沉聲說道:“蕭家當代族長蕭言程,道德敗壞,辱罵欺凌後母,爲了獨霸族產,逼死他的三位同胞親兄弟,此人該殺。”

趙詢淡聲道:“爲什麼選擇蕭家?”

大家族,人數衆多,人一多,自然也就有了污穢,一個家族的族長,權利是很大的,王啓禮說的蕭言程這些罪狀,其實也算不得什麼,可大可小。

王啓禮冷聲說道:“臣的母親便是出生蕭家,只不過是外養私生女,地位比之奴僕還要不如,早年受盡欺凌侮辱,以致雙眼不明,下肢殘廢,我爲人子,此仇不能不報。”

趙詢身子後仰,靠在椅子上,眯着雙眼默默注視着王啓禮,好一會兒,纔是輕聲說道:“王啓禮,你如此坦白,朕是該說你好還是不好?”

王啓禮沉默不語。

趙詢也沒有在多問,手指輕輕敲打着桌面,沉思了好一會兒,纔是淡聲說道:“蕭家雖然已經衰敗,但畢竟傳承多年,與許多門閥世家都是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你敢動蕭家,膽子倒是不小。”

王啓禮神色不變,淡聲說道:“臣的膽子大不大,就看皇上有沒有那個魄力了。”

聞聽此言,趙詢並沒有生氣,臉上反而有了一絲笑容:“去做吧,朕不會給你任何保證,但有一點你可以放心,從現在開始,朕不會再有害你之心。”

“臣,告退。”

王啓禮躬身一拜,隨即轉身大步離開。

看着王啓禮離開的背影,趙詢目光幽遠而陰暗。

一個大廈將傾的帝國,被趙智給重新拉了回來,看起來是他的勵精圖治,力挽狂瀾,實際上,這是許多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之中,趙智實現了他的願望,以及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但同時,那些參與進來的人和勢力,同樣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與好處,比如楚州節度使王懷烈,通過擁護與支持趙智,短短几年的時間,便是完整擁有了楚州這塊富庶之地,如今手中更是坐擁五萬精銳大軍,在整個大晉數十個地方藩鎮當中,可以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到了趙智晚年,雖然因爲許許多多的原因,很多他一直想要實現的計劃,最終流產,但趙智還是儘可能的想要通過一些手段,並且在當時國勢最爲鼎盛,這個有利的情況之下,趙智準備消減一些地方節度使的實力,其中就有楚州節度使王懷烈。

楚州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大州,雄州,一州之地境內,擁有九縣十一城,百姓近兩百萬,物產豐富,地域很大。

楚州在王懷烈父親那個時代,遠遠沒有現在這麼龐大,而是由蔡州、戶州以及楚州三州之地所組成。

廣元三年,王懷烈父親病亡,在軍中將士的共同擁護之下,王懷烈以楚州留後之名,上表朝廷,態度極爲謙卑與恭敬,一是對趙智表示衷心,二是希望繼承其父的基業與權利,當時的蔡州、戶州所在的淮北、淮南,乃至整個江南地區,叛亂不斷,各地民變此起彼伏,嶺南地區的幾個有力節度使爲了防範以及抵抗安南蠻越的進犯,無法調兵北上支援,而當時的豐京中央朝廷,禁軍系統也只是剛剛招募到了五六萬士兵,訓練不足,根本無法外出作戰,在此情況之下,趙智只能借力打力,通過地方節度使的力量,去鎮壓地方叛亂,穩定局勢。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趙智不僅同意了王懷烈的要求,並且給了他更大的地盤與權利,把蔡州、戶州這兩個州合併到楚州,使之楚州不管是地盤還是經濟以及人口,其整體實力頓時暴增,面對如此巨大利益的誘惑,王懷烈果然爆發出了強烈活力與激情,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大小數十戰,七個兄弟最後死的只剩下他一個人,經過艱苦卓絕的征戰,終於打敗與剿滅了淮北淮南的幾個節度使叛亂,並且徹底平定了江南地區數十股民變勢力,爲此後淮北淮南以及江南這幾個,大晉稅賦主要來源地區,近二十年的和平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付出了就有回報,趙智並沒有虧待王懷烈,把整個楚州的軍政大權,全部交給了王懷烈,經過十餘年的發展與壯大,王懷烈的整體綜合實力迅速強盛起來。

經過兩次隴右戰爭,通過對外輝煌的戰爭勝利,趙智的聲望與威嚴空前,彷彿大晉又是回到了曾經的鼎盛時期,這個時間段,天下各大藩鎮對朝廷充滿了敬畏,在此情況之下,趙智動了消減地方藩鎮的心思,主要矛頭自然對準了河北五大藩鎮,而其他地方藩鎮,趙智也沒有忘記,比如王懷烈,趙智就有意重新把楚州再次一分爲三,恢復到曾經蔡州、戶州以及楚州,王懷烈的地位不變,繼續當他的楚州節度使,但是隨着楚州的一分爲三,他的整體實力顯然將要大打折扣。

當時的中央朝廷,其軍事震懾空前強大,王懷烈根本不敢反抗,對於趙智的意圖,他只能選擇順從,可惜,隨着趙詢與趙赫兩人爭奪帝位,越發激烈,朝堂政局動盪混亂,這極大牽扯到了趙智的心神與精力,王懷烈的事情就這麼暫且擱置下來,隨着李勳拿下整個西域,巨量的戰爭財富輸送中原,朝廷的財政困難得到緩解,這個時期,趙詢成功上位太子,趙赫被打壓下去,朝堂的局勢暫時穩定,此時,趙智再次動了消減王懷烈實力的心思,可惜,隨着一場政變的到來,一切又是突然中斷了。

有些事情往往出乎意料,隨着蜀州節度使楊道安遣使示好朝廷,並表示對於王懷烈的問題,願意出一份力,對此,趙詢還沒有表達自己的態度,王懷烈那邊知道了這個消息,也不知道是出於對楊道安的忌憚還是害怕,竟是主動撤軍返回楚州,並上表朝廷,態度來了一個三十六度的大轉變,並且主動提到先皇興宗曾經有意把楚州恢復到原來的三州之地,王懷烈以才疏學淺,年老多病,精力不濟爲藉口,希望趙詢可以完成先皇的意願,只不過王懷烈稍稍有所改變,希望楚州不要一分爲三,而是一分爲二,把楚州以北的兩個縣,相當於楚州四分之一地盤,恢復曾經的蔡州,最後,王懷烈非常意外的提到了王啓禮,說此人與自己有舊,希望皇上可以照顧一二。

王懷烈真的是因爲楊道安,纔是突然轉變了態度?

大家都不是傻子,楊道安說那些話,只是表達一個態度罷了,難道他還真的能把手中的五萬大軍調到河南或是淮北去打王懷烈?就算他楊道安真的願意,恐怕趙詢也是不敢讓他這麼做。

經過趙智幾十年的努力,各地的藩鎮節度使總算是老實了下來,他們與朝廷下意識達成了一個潛規則,你勢力再怎麼大,待在自己的地方,軍隊不許隨便出來,而朝廷也不會過多的去打壓他們,這是雙方達成的共識,已經維持了二十多年,趙詢可不希望因爲一個楊道安,而讓這種延續多年的規則,被輕易打破,一旦打破了這個規則,倒是亂起來,就不是一個二個節度使的事情了。

而王啓禮之所以能夠最終活下來,並且繼續做他的司隸校尉,王懷烈的好話,其實很重要,也很關鍵,但還是因爲趙詢在沒有弄清楚王懷烈的真實意圖之前,並不想因爲一個小小的王啓禮,和王懷烈剛剛有所緩和的關係,再次變得危急。

第四百八十一章 司隸校尉(一)第三十九章 李勳的決斷第七百零九章 奪權與反擊(七)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突(五)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三)第二十三章 尷尬第六百九十二章 生與死的較量(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讒言(中)第五百一十九章 關門打狗(二)第八百十六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第二十一章 截留稅賦第七百四十三章 喪事第五百六十三章 威震西域(十八)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鋒(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節度副使(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一)第八百零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你敢做我敢幹(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思(七)第三百八十章 雪與血(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升官與貶職(三)第四百一十章 歸途(二)第七百九十章 合縱與連橫(十六)第五百零二章 死守與內變(六)第六百四十三章 尊嚴第二百二十四章 爭鋒(六)第六百一十五章 國滅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婚(四)第十六章 狗兒與佳人第七百六十章 人言可畏(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第六百六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三)第七百七十三章 必然第一百五十五章 驚濤駭浪(十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選擇第三百六十章 鬧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婚(五)第五百一十六章 驚險(五)第六百六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三)第九十三章 拼死斷後(中)第七百七十八章 合縱與連橫(四)第五百三十章 屍橫遍野(三)第六百九十章 生與死的較量(四)第四百十四章 慘敗(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兵權統一(二)第八百二十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五)第七百零八章 奪權與反擊(六)第七百零九章 奪權與反擊(七)第七百三十三章 各人心思第一百九十七章 離京(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人言可畏(三)第六十五章 新年第二百三十五章 內部分化(九)第七百八十八章 合縱與連橫(十四)第八百零五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九)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二百四十章 兵權統一(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人言可畏(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慘敗(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與貶職(十四)第七百八十六章 合縱與連橫(十二)第六百五十章 回京(三)第七百七十章 肅清的開始第三百一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一十三章 宮中客第三百九十六章 動盪(一)第四十六章 返回豐京第四百八十二章 司隸校尉(二)第二十一章 截留稅賦第兩百七十四章 漠蒙變局第一百零六章 進入漠蒙第三十二章 絕境(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年(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驚濤駭浪(十二)第八十四章 丟官第四百三十八章 離開第三百二十八章 衝突(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京(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來的變局(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雪與血(二)第三百九十章 遽變(三)第六百八十二章 突來的變局(十九)第三百八十六章 太子(六)第一百一十七章 漠蒙格局(下)第五十六章 朝會第五百六十八章 震動第六百一十九章 一年(三)第一百二十章 分化與拉攏(上)第三百零五章 買賣第二百二十六章 三件事第五百三十八章 屍橫遍野(十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奇兵(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諾第十六章 狗兒與佳人第六章 相認(上)第五百零三章 死守與內變(七)第六百四十章 鎮壓第六百一十六章 最後的掙扎第二百五十二章 禍起蕭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