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四)

趙詢靜靜坐在那裡,面前滿桌子美味佳餚,香味四溢,卻無法牽動他一絲絲食慾,他甚至連看一眼的興趣都沒有。

趙詢最近很煩,朝堂上的一系列人事調動,雖然有所收穫,但爲了達成目地,自己也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就目前而言,政事堂九位相國,李忠、李勳以及秦安明都可以算作是趙詢的人,但這三個人都很不穩定,首先是李忠,威望與資歷都太高,這對於趙詢來說,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好的地方是,有了李忠的支持,趙詢就等於擁有了安北近二十萬精銳大軍的擁護與支持,手中握着這股強大的軍事力量,其震懾性是極爲強大的,不好的地方是,李忠的性格太耿直,看重感情,但不懂政治,很多問題與思想上,往往與趙詢背道而馳,趙詢可以再一再二,但絕不會再三的去忍受,時間一久,雙方的矛盾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一些事情自然而然就會發生,而且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李忠衷心趙智,不一定就會衷心於趙詢,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忠對趙智的感情,和對趙詢的感情,自然不會是一樣的,再者,李忠的權利與威望太高了,他不僅僅在安北擁有巨大的聲望與影響力,禁軍三軍的兵權如今同樣也在李忠的手上,一個人掌握了這麼巨大的權利與威望,雖然他始終堅定的站在趙詢的這一邊,給其支持與幫助,但趙詢得到的同時,其內心深處,同樣有着不安與恐懼,而且這種情緒,隨着他和李忠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將會變得越來越重。

再說李勳,他的成長與壯大,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李怡,沒有李怡作爲中間紐帶,李勳根本進入不了趙智的視野範圍之內,趙智看不到,自然也就不會用他,李勳能夠走到今天這個地步,運氣是一部分,自身的努力也是一部分,但更多的卻是上天給了他這個機遇與機會。

第一次隴右戰爭結束之後,西部七州之地被收復,這是一塊新的蛋糕,遭到許多人的垂涎,趙智爲了避免這塊新的蛋糕被那些門閥世家所瓜分,所以只能推出一個人出來,去掌握西部七州之地,把那些門閥世家伸出來的魔掌,給擋在外面,這個人選,趙智思考再三,最終選擇了李勳,因爲李勳簡單,不復雜,容易控制。

趙智重用李勳,其實只是想要李勳佔住這個位置,有一個過渡,從他把王仁鋯放在肅州,就可以看出趙智的意圖,他真正想要有人在隴右西部發揮作用,是王仁鋯,而不是李勳。

但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李勳到了武州之後,竟是做的有模有樣,把武州弄得風生水起,最後更是帶動了整個隴右西部七州之地的大局勢,很多人都覺得,李勳沒有什麼才華,上不能治軍,下不能治理地方,就是靠着單仇、趙衛、元和、周青等人,這纔能有所成就,但是不要忘記了,不管是單仇還是趙衛,若沒有李勳的一力扶持與幫助,他們已經跌入人生低谷,很難爬的起來,就連元和在當時,手中雖然有幾千士兵,但地位不高,在隴右也不過是邊緣性人物,這幾個人,當時都是不被人所看中,是李勳把他們集合起來,併發乎出了巨大作用,從這一點來看,李勳算是會用人,也敢用人,這也可以說是李勳的獨到之處。

李勳的一系列動作,極大出乎趙智的意料之外,對此,他既高興,但又有擔心,高興的是李勳做的如此好,省了他許多手段與精力,也徹底堵住了那些門閥世家的口實,但同時,一個人爬的太快太高,卻也容易摔下來,一個無關緊要的人,卻是佔據了一大塊蛋糕,肯定會遭到許多人的嫉恨,所以趙智突然召回李勳,並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打壓,這既是出於防範與未來,同時也是對李勳的一種保護。

趙詢對於李忠的冷淡與疏遠,是出於權利的輕重,巨大的權利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才能保證自己的絕對安全,若是在別人手中,就算這個人在怎麼忠心,也終歸會引起心中的不安與猜忌。

而對於李勳,趙詢不討厭,也不喜歡,他與李勳之所以有關係,僅僅只是因爲李怡的緣故,從這一點來說,趙智雖然爲人冷酷,非常理智,但終歸還是有感情,而趙詢的個人情感,就非常冷淡,甚至說是無情,無情的人必定無義,他對一個人的好壞,只是出於利益的需要,而不會從情感出發。

就目前而言,李勳對趙詢有用,但這個基礎太薄弱了,李勳出身貧寒,社會關係簡單,這是他的優點,趙詢用他,可以很放心,但同時,這也是李勳一大缺點,畢竟李勳已經做到了政事堂相國,進入到政治高層核心,這麼重要的地位,他在這個位置上,可以爲趙詢帶來多大的幫助與利益?這纔是趙詢最看重的一點。

最後就是秦安明,這個人性格機靈,做人做事八面玲瓏,而且與各大門閥世家,都有着一定的聯繫,目前來說,趙詢最爲倚重的便是秦安明,他的許多意圖與手段,都是通過秦安明發展與完成。

政治上的事情先且不論,趙詢現在心煩的還有自己的家事,比如和母親李怡的關係,最近是越發的冷淡了,李怡這段時間已經不再主動派人前來召喚趙詢前去說話,而趙詢主動前去李怡那裡,李怡的態度也是頗爲冷淡,所以最近五天,趙詢都是沒有去過長樂宮了,百善孝爲先,作爲皇帝,天下所有人的表率,趙詢一連好幾天都不去給自己的母親請安,這可不是一件好事。

“陛下,多少吃一點吧,您昨天都沒怎麼用膳。”

小樂子在旁低聲勸說道。

趙詢搖了搖頭,站起身來,指了指滿桌的飯菜,淡聲道:“不要浪費了,這些飯菜,賜給下面的人吃了吧。”

小樂子點了點頭,連忙應了一聲。

趙詢起身離開,心中煩悶,想要到處走走,散散心。

第五百八十三章 統一西域(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方節度(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人事即政治第一百三十六章 李勳的婚事(上)第六十七章 強硬的李勳(中)第五百四十八章 威震西域(三)第一百四十章 讒言(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突來的變局(六)第四百一十九章 歸途(十一)第十章 與帝同食(下)第四百零四章 動盪(九)第二十九章 將帥不和第三百一十五章 消息第三百一十四章 三件事第七百七十四章 沒有選擇第八百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什麼證據嘛第三十五章 圍困(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威震西域(九)第三章 搶劫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家(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漠蒙格局(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關門打狗(四)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歸途(十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柴冊禮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部分化(七)第四百二十章 歸途(十二)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環境第一百四十一章 升官與貶職(六)第七百四十八章 出殯第一百零五章 出使漠蒙第四百五十八章 奇兵(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各方動作(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權統一(六)第一百七十七章 挑選親衛第七百零二章 絕境逢生第六百二十七章 帝王心思(一)第八十一章 壞人、騙子(中)第兩百九十八章 西域烽火(七)第六百一十二章 想法第一百八十章 隴右,新的舞臺(三)第五百零六章 死守與內變(十)第四百九十七章 死守與內變(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梟雄損落(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關門打狗(五)第四十四章 大勝第一百二十章 分化與拉攏(上)第八百二十一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五)第七百三十九章 核心之外第六百五十三章 回京(六)第七十四章 小有威名(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禍起蕭牆(四)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七)第三百五十二章 旁擊第六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思(七)第六百五十六章 回京(九)第七百三十七章 執着與人事第七百五十一章 叔侄第兩百八十一章 善將者第六百八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一)第二十章 範中允第八百零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與死的較量(五)第四百四十八章 慘敗(九)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部分化(十)第六百三十九章 混亂第八百二十四章 或戰第三百九十章 遽變(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驚濤駭浪(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挑選親衛第七百七十八章 合縱與連橫(四)第六百零七章 出其不意(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歸途第八百十九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三)第七百一十章 奪權與反擊(八)第三百九十章 遽變(三)第五十二章 不要臉咋了?(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離京(五)第六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思(七)第二十五章 分析第五百二十九章 屍橫遍野(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帝王之命(九)第七百三十一章 密語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方節度(十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遊玩第五百二十八章 屍橫遍野(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明着誣告(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上兵伐謀第六百六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宮中客第六十七章 強硬的李勳(中)第兩百七十三章 我的錯第六百一十四章 直搗黃龍第四百六十二章 奇兵(六)第兩百七十四章 漠蒙變局第十三章 陳詩詩第八百十四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八)第五百零一章 死守與內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