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人言可畏(十)

李勳現在的性格與處事作風,其實已經非常低調了,若不是錢明度欺人太甚,他也不會當着趙詢的面,出言不遜。

趙詢受了這麼多的苦,可謂是歷經磨難,九死一生,終於是坐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但是坐了這個位子之後呢?趙詢就是舒服了?恐怕也不盡然,至少李勳就覺得,趙詢這個皇帝當的還真是有些窩囊。

趙智駕崩的消息宣告天下之後,各地官員與諸多藩鎮節度使,一個個表現的非常積極,親自趕至豐京奔喪的節度使,就有九位之多,不能來的,也是派了自己的兒子或是子侄代表自己,到來豐京奔喪。

這說明趙智作爲一個皇帝,在位數十年,不管成敗還是對錯,他的這一生與所作所爲,依然還是得到了天下大多數人的尊重,所以趙智的喪禮,也可以說是他一生最後一次總結,大多數人還是表示認同,至少是他把大晉從地獄給拽了回來,讓國家得以延續下去,僅這一點來說,作爲皇帝,趙智已經非常不錯了。

趙智的喪禮結束之後,大多數人並沒有選擇繼續留在豐京,等待趙詢的正式登基儀式,而是紛紛離開,對此,趙詢心中肯定是非常不喜,但沒有辦法,他無法強留,一旦如此做了,不管找再好的藉口,都會給前來奔喪的節度使們一個念頭,新皇帝是不是想借此除掉他們?

衆大臣議事完畢,告辭天子趙詢,出了大殿,李忠叫住了李勳,語氣沉重的說道。

方纔議事,主要討論了三件事情。

趙詢已經決定對此番參與政變的軍隊,中高層將領進行清洗與肅清,但也不能一竿子全部打倒,需要辨別與區別對待,這個任務,趙詢交給了秦安明,並讓心腹錢明度與劉進水從旁協助。

第二件事情,天下的核心在豐京,而豐京的核心自然在天子居住的地方,皇宮大內,這裡的安全定然是重中之重,羽林衛參與叛亂,兩萬士兵,傷亡過半,如今還剩下大約一萬人左右,這些人已經被趙詢下詔宣佈赦免,罪是免除了,但是羽林衛畢竟擔負着守衛皇宮大內的重任,這支軍隊的指揮大權交給誰來擔任,則是顯得非常重要,趙詢經過再三考慮之後,決定以張金爲羽林衛大將軍,劉進水爲左羽林衛將軍,張貴軍爲右羽林衛將軍,除去張金之外,劉進水與張貴軍兩人,皆是趙詢太子府時的心腹。

羽林衛主要將領的任免,趙詢說出自己的心意之後,楊道臨等人沒有任何的意見,羽林衛是守衛皇宮,守衛天子的重要軍隊,歷朝歷代以來,羽林衛的主要將領,絕對是皇帝信得過的心腹大臣,在這支軍隊的掌控方面,除非是皇帝被徹底架空,已經失去了說話的權利,不然,羽林衛的主要將領人選,一般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趙詢其實並不需要徵詢楊道臨、李忠等人的意見,可以直接任命,這麼做,也只是出於低調與尊重,楊道臨、李忠等人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就是點頭附和走個過場,不會真的發表不同意見。

第三件事情,就是對楚王趙碩的處理,在這件事情上,趙詢沒有任何話語,是李忠全開了話題說出來,但是所有人都明白,李忠全之所以這麼說,顯然是代表了趙詢的心意。

李忠全進言趙詢,話語非常激烈,以謀逆、意圖擁兵割據洛京等爲藉口,建議立即處死楚王趙碩,不留後患。

李忠全的建議,當即遭到李忠的反對。

“皇上,楚王或有不軌之心,但終歸沒有表露出來,以莫須有之名殺之,恐怕天下人不服。”

趙詢看向李忠,眼中閃過一絲陰沉。

錢明度此時立即站了出來,不陰不陽的說道:“左相大人,你此言恐怕有些太過,楚王趙碩的心思,路人皆知,你總不能說,一個人拿刀衝到你家裡,只因其他原因,沒有動刀,難道這能說明他無罪?”

楊道臨皺眉,淡聲說道:“皇上面前,有事說事,不要假想而言他。”

錢明度嘿嘿一笑,對着楊道臨拱了拱手:“下官只是稟心中直言,並無其他意思,還請右相大人不要多想。”

李勳擡頭看向錢明度,不得不說,這個混蛋確實有些膽量,不光敢對着自己噴,竟是連李忠、楊道臨這等朝堂數一數二的重臣,也是敢肆無忌憚的噴口水。

趙詢目光看向秦安明,輕聲詢問道:“秦相國,你有何高見?”

秦安明呵呵一笑:“這是皇上的家事,微臣沒有任何意見。”

秦安明的話語,頓時引起許多人的皺眉與不滿,天子無私請,而且現在牽扯到一名皇族親王的生死大事,怎麼能如此輕描淡寫的說出這樣的話。

盧柏江此時看向了李勳,目光之中,帶着些許意思,這是希望李勳此時可以站出來說話,畢竟就在不久之前,李勳可是首先出言勸諫趙詢,不可輕易處死楚王趙碩。

李勳注意到了盧柏江的目光,腳跟微動,有意站出來說話,但是,趙詢的目光此刻掃到了這裡,更是出聲詢問道:“李勳,你有何想法?”

李勳整個人頓時不動了,如果在不明白趙詢的心思,那自己就真的是傻子了,趙詢的心思很明顯,對楚王趙碩,那是抱着處之而後快,但他剛剛繼位,加上楚王並沒有明顯的謀逆之舉,在沒有得到一些大臣的同意之下,貿然處死趙碩,顯然不能服衆。

但有些話,趙詢又不能說出口,畢竟是自己的親兄弟,皇家雖然無情,但那是在私底下,明面上,哪個人不是滿嘴的仁義道德?

所以,趙詢召集楊道臨、李忠等人前來議事,並且提前屬意錢明度等人,就是想把楚王趙碩的事情給定下,效果其實還算不錯,楊道臨因爲楊家參與叛亂的關係,現在的身份比較敏感,顯然不想節外生枝,所以就算心中有不同意見,但也是沒有出口說話,而秦安明、安簡等大臣,則是模棱兩可,不反對,那就是同意了,可惜,李忠的態度很堅決,不同意處死趙碩。

第一百四十六章 驚濤駭浪(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我不願意(一)第六百一十章 出其不意(七)第兩百六十四章 鐵腕鎮壓(十一)第兩百九十四章 西域烽火(三)第七百五十九章 人言可畏(三)第兩百六十三章 鐵腕鎮壓(十)第一百二十一章 分化與拉攏(中)第三百十一六章 一劍定情(上)第四百零四章 動盪(九)第七百八十三章 合縱與連橫(九)第五百七十章 決戰第二百三十章 內部分化(四)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與內變(十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一年(九)第五百五十九章 威震西域(十四)第二百章 邂逅第四百七十九章 你敢做我敢幹(五)第六百零五章 出其不意(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屍橫遍野(十五)第七百二十八章 欺辱第一百一十八章 遠慮第七百八十九章 合縱與連橫(十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震動第六百八十二章 突來的變局(十九)第一百九十六章 離京(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隱秘(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一年(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方節度(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遽變(五)第九十八章 背叛第四百五十一章 沙盤第七百一十三章 還活着第七百三十章 震撼第三百五十章 分析第二十一章 截留稅賦第一百八十章 隴右,新的舞臺(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動盪(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慘敗(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升官與貶職(三)第七百六十七章 畏手畏腳第四百二十三章 歸途(十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一)第一百零五章 出使漠蒙第四百一十六章 歸途(八)第五百八十一章 窮途末路(十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空城第一百章 復奪涼州第四百四十二章 慘敗(三)第七百八十章 合縱與連橫(六)第一百八十九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二)第一百零三章 圍殺(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遽變(八)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方節度(二)第二十三章 尷尬第五百五十六章 威震西域(十一)第二十七章 虛職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六百三十二章 帝王心思(六)第七百九十三章 都不簡單第四十九章 叫我老大第四十二章 武林高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方節度(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歸途(十七)第三百三十五章 成家(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歸途(十八)第四百六十八章 突襲第五百二十一章 關門打狗(四)第四百二十八章 歸途(二十)第四百二十二章 歸途(十四)第六百八十二章 突來的變局(十九)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婚(一)第七百四十九章 來信第五百六十七章 襲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隨風去吧第四百一十二章 歸途(四)第二百二十八章 內部分化(二)第兩百八十五章 養士第五百八十七章 統一西域(五)第六百七十一章 突來的變局(八)第五百七十六章 窮途末路(六)第六百四十章 鎮壓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官與貶職(十)第五百九十一章 統一西域(九)第七百五十三章 族權與相勸第八百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七百九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一)第九十三章 拼死斷後(中)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環境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四十五章 奪權第五百五十章 威震西域(五)第兩百四十六章 梟雄損落(一)第兩百九十四章 西域烽火(三)第六百章 一舉擊潰第七百九十一章 合縱與連橫(十七)第五百章 死守與內變(四)第兩百七十二章 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