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執着與人事

趙詢說他時間不多了,趙智的目光頓時冷了下來,冷聲說道:“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慾望,早晚有一天會爲此付出代價,到時候,不光害了你自己,更會害了天下人,我趙氏一族也會毀在你這個逆子的手中。”

“朕不給,你非要去搶。”

說到最後,趙智的情緒顯然激動起來,語氣增高,說完,胸口劇烈起伏,大聲咳嗽,因爲難受,氣不順,臉色漲的通紅。

趙詢猛的站立起來,大聲叫道:“父皇,您老人家善於權術,善於帝王之術,但治國之能有限,好在出了楊道嗣、劉桀這些良相,人才可謂擠擠,有這些人的輔佐,加上父皇您的權術平衡之道,大晉這才得以中興,但父皇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平衡只是權宜之策,它不是根本,無法穩固,更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到了一定的程度,它終歸還是要往一個方向進行傾斜。”

趙詢的情緒同樣有些激動,這番話已經很是無禮了。

趙智冷冷看着趙詢:“舒服的你不要,非要搞個頭破血流才甘心?”

舒服?

趙詢流出眼淚,臉色堅毅的說道:“父皇,您是知道兒臣的,若是想要舒服,兒臣就不會冒這麼大的風險,更不會做出這般大逆不道的事情,兒臣知道父皇您已經爲兒臣鋪好了一切後路與未來,但兒臣不甘心啊,照此下去,大晉還能延續多久?五十年之後還有大晉?”

趙智低聲怒吼道:“五十年之後的事情,與你何干?五十年之後的煩惱自有其他人去承擔,你只需要做好現在,儘可能爲後人鋪好道路,這是你的責任,也是你唯一能夠做的。”

趙詢抹着眼淚,哭聲說道:“父皇,大晉不是沒有機會,不管是輝煌還是毀滅,就讓我們這代人來承受吧,時間不等人,兒臣也沒有那個時間了,父皇您安心去吧,兒臣已經下定決心,不成功便成仁,天崩不可移其志。”

趙智呆呆看着趙詢,彷彿第一次認識這個自己最爲寵愛的兒子。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還能再說什麼呢?

趙智痛苦的閉上眼睛,自己冷酷了一輩子,到了最後,還是感情用了事,害了別人,也把整個國家帶入到危險之中。

趙詢靜靜站在那裡,沒有在說話。

趙智腦海之中思緒轉動,他在做着最後的思考與努力。

良久之後,趙智睜開眼睛,伸出手,猛抓住趙詢的胸口,用盡最後的力氣,把他拉到自己跟前,語氣冷酷的說道:“朕最後對你說幾件事情,你聽好了。”

趙詢連連點頭:“父皇您說,兒臣聽着。”

趙智沉聲說道:“你記住了,朕死後,你要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李忠與楊道臨兩人的全力支持,立即登基爲帝,不要等,遲則生變,先繼位,在爲朕發喪,李忠忠於朕,忠於國家,就一定會忠於你,所以軍權可以放心的交給他,但僅限禁軍三軍兵馬,京城之外的兵馬,不要讓他插手,黃袍加身的故事,朕不說,你自己也明白這個道理。”

趙詢靜心聽着,連連點頭。

趙智繼續說道:“在你沒有能力徹底掌控朝堂大局之前,楊道臨不要動,就算要動,也要等楊家分裂之後,你繼位之後,不要急着提拔自己的心腹,政事堂沿用老人,藉助他們的威望與力量,儘快穩定局面,王仁鋯、劉知古、劉從季、詹臺易恆這些人,可以爲相。”

趙詢不解道:“誰下去?”

政事堂自建立開始,雖然沒有硬性規定,相國人數,但最多就是九人,政事堂現在有七位相國,趙智現在說王仁鋯、劉知古、劉從季、詹臺易恆四人可以爲相,相國人數就超了,既然如此,那就要有人被趕出政事堂。

“賀中楷、鄭仁杰兩人,一個管人事,一個管錢財,兩人在位已經超過十年,以他們兩人爲中心,已經結成黨派勢力,朕壓的住,你壓不住,他們的勢力若是繼續成長下去,終歸會成爲你的心腹大患,所以你繼位之後,要以最快的速度把這兩人拿下,把他們兩人結成的黨派勢力,徹底打散,至於秦安明,這個人政治能力極強,既不是寒門出身,也不是門閥世家出身,但又同時聯繫兩方勢力,用的好,可以成爲自己的一大助力,但此人首鼠兩端,心計太重太多,重利不用義,用的同時也要多加堤防,時不時敲打一二,你可以先把他從政事堂踢出去,然後找機會加以重用,這樣他纔會對你心懷感激,才能爲你所用。”

趙詢心神震動,怪不得父皇剛纔當着那麼多人的面不說,只是簡單安排了幾個人的任命,原來趙智真正的意圖,是要對政事堂進行重大人事改組,這樣的事情,當着那麼多人的面,如何能夠說的出來?

“父皇,劉桀如今就在京城,今晚他也是出力很大,但不知爲何,他最終沒有到此來見父皇。”

劉桀以及他所在的家族與勢力,其動向與意圖,趙詢是知道一些的,劉光輝已經辭職,趙智也是同意了,但還沒有經過吏部與政事堂這兩個最後的程序。

趙智冷笑道:“劉桀這個混蛋,朕與他相知了一輩子,到最後纔是看清楚此人真實面目,他就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匹夫,他想退就退,天下有這麼好的事情?你繼位之後,把朕先前同意劉光輝辭職的詔書,作廢,把他給留下來。”

“父皇,這是何意?”

趙詢有些不解,你不要的人,同意他辭職,現在怎麼又要推給自己?

趙智沉默片刻,最終嘆聲道:“你和朕的方向不同,朕可以不用,但你不能不用。”

“兒臣明白了。”

趙詢點了點頭,還是有些不明白,但這個問題可以以後再去思考與決定。

“你柏林王叔現在在江南,這裡的消息還沒有傳到他那裡,朕已經派人前去通知他,駐留江南地區,暫時不要回來,有他在江南坐鎮,那裡不會亂,待你坐穩了皇位,就把他召回京城。”

說到這裡,趙智停頓下來,過了一會兒,纔是默默說道:“給他一個閒職,讓其安度晚年吧。”

第七百七十八章 合縱與連橫(四)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婚(六)第五百零二章 死守與內變(六)第十三章 陳詩詩第六百九十八章 生與死的較量(十二)第一百八十章 隴右,新的舞臺(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十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一年(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隴右,新的舞臺(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一年(十)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方節度(九)第四百五十七章 奇兵(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各奔東西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第二百五十一章 禍起蕭牆(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內部分化(五)第五百一十二章 驚險(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斷後第二百四十三章 兵權統一(七)第八十九章 要玩就玩大的(下)第八百零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轉換第二十二章 平庸將軍第五十一章 不要臉咋了?(中)第四百零三章 動盪(八)第四百九十七章 死守與內變(一)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三百五十七章 交鋒(四)第七百七十三章 必然第八十八章 要玩就玩大的(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節度副使(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漠蒙格局(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威震西域(八)第二十一章 截留稅賦第兩百六十一章 鐵腕鎮壓(八)第八百零九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三)第九十七章 臨戰(六)第四百一十二章 歸途(四)第四百六十六章 部署第一百零四章 圍殺(四)第七百零七章 奪權與反擊(五)第二章 天下太平?第七十四章 小有威名(五)第四百零一章 動盪(六)第七百五十七章 人言可畏(一)第四百九十章 沉默第一百四十章 讒言(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話第六百零六章 出其不意(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歸途(十六)第一百四十二章 升官與貶職(七)第八百零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七)第兩百四十六章 梟雄損落(一)第二十二章 平庸將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三件事第七十九章 派系之間的較量第二百二十四章 爭鋒(六)第兩百九十六章 西域烽火(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方節度(六)第七百七十二章 黑色與白色第四十二章 武林高手第一百零一章 圍殺(上)第一百一十章 別走了,跟我混(下)第七百一十六章 隨風去吧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話第三百七十九章 雪與血(四)第四百二十章 歸途(十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消息(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節度副使(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攻城第六百五十九章 恩人第二百零五章 匪襲(五)第四百八十七章 方向第三十一章 絕境(中)第六百七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十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鐵腕鎮壓(二)第四十八章 大熊第二百零一章 我不怕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二)第一百六十章 一方節度(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方節度(十三)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與死的較量(八)第三百二十八章 衝突(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盛極而衰第四百七十三章 各方動作(五)第七百三十五章 最後的教導第七百四十二章 命不久矣第五百零五章 死守與內變(九)第一百四十四章 驚濤駭浪(二)第六十四章 募兵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縱與連橫(十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熱情第二百二十章 明着誣告(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二十二章 關門打狗(五)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權統一(九)第兩百七十四章 漠蒙變局第六百二十五章 一年(九)第六百五十五章 回京(八)第兩百九十四章 西域烽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