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十六

四天後凌晨4點半左右平安抱着盼娣,和耀文夫妻倆就上了船,等天亮的時候,小雨幾個人都齊後,大壯開着船先去闕鎮裝聯繫好的貨,貨還沒裝完,鄭師傅也來了,闕鎮的貨不多,鄭師傅在旁邊指揮着大壯,開足馬力去樊鎮,路過葫蘆峪口也沒停,一路到了樊鎮,平安他們跑去供銷社找劉主任,點貨,付款後,劉主任立馬讓供銷社的人用板車把貨拉到船上,幾個人又忙活了半天,樊鎮的臘肉比較多。

莊稼人年初買了豬崽,養一年,臘月裡殺了,捨不得吃肉,過年只吃豬下水,全做了臘肉,看誰家過紅白喜事,才賣了換錢,一聽到供銷社收購,立馬送供銷社換錢,平安他們看着這堆多臘肉,心裡盤算着,別的藥材不說,光這些臘肉就能掙不小一筆。

李莉抱盼娣坐在船艙裡沒出來,靜靜的看着不斷扛上船的貨,心裡想着自己這算是逃難還是啥,一股說不出的滋味,不由眼睛一酸,淚水淌下來,等平安轉回頭想給姐姐說句調皮話時,愣了一下,他能理解姐姐的心情,家裡那三個娃雖然有兩家管着,可必定娘爸不在跟前,骨肉分離的心痛,娃們晚上想娘了咋辦,這一走,誰知道多久,…… 她自己也不知道。

“姐,別亂想了,三個娃你放心,等到武江安頓好,引娣上學,也能離開你,下次回來,把來娣召娣我給接到武江和你住幾天”。

平安不說還好,一說,李莉再也忍不住了,小聲地抽泣起來,平安輕輕拍拍李莉的肩膀,自己心裡有說不出的難受,可大有伯的犟倔,耀文哥的憨厚膽小孝道,導致了現在這樣……,平安只能安慰着李莉。

等耀文進了船艙看見李莉紅着眼睛抹眼淚,平安在旁安慰着,耀文低着頭悄然接過孩子,抱在懷裡,這個比小舅子大八歲的人,像做錯事一樣,不敢直視自己的小舅子,平安看着姐夫的神情,想到父親說過耀文哥三代單傳,大有伯一家希望……。

平安嘆了口氣,對姐夫耀文說道:“我姐沒離不開過娃,心情不好,你陪陪”。然後轉過身,出了船艙,雖然在家的那次交談,自己的話重了,大有伯,耀文哥思想有點鬆動,可他知道,姐姐第五胎肯定得生,只能暗自下定決心,第五胎無論是男是女,以後他都要阻止,不能讓姐姐再遭罪了,哪怕和大有伯吵架,也得說服大有伯和姐夫耀文,讓姐姐去做節育手術。

“平安喝酒來”小雨邊吃邊喊的聲音,打斷了平安的思緒,

“喝”

幾個人圍坐在甲板的拐角,一袋花生米放在中間,兩瓶開蓋的白酒,也不用酒杯,輪換對着瓶口喝,喝完了扔幾粒花生米到嘴裡,緩解一下剛纔緊張繁重的體力勞動,平安接過酒瓶猛的幾口灌下去,酒精沿着嗓子一路燒到胃裡火辣辣的,讓他瞬間冷靜下來。

點了根菸,讓家俊拿陶瓷缸子倒了半缸子給大壯和鄭師傅拿進船艙,再抓了把花生米送過去後,幾個人慢慢喝着酒,商量着到武江後的具體分工……給他們自己留夠零售的貨,其他還找那些單位出售,找住的房子,和門面房的事,等耀文從船艙裡出來時,基本上都定好了,耀文陪媳婦在船上,照顧媳婦李莉,連帶給大家做飯,平安聯繫上次那些單位,小雨和家俊先去給耀文夫妻找住的房子,和門面房,要求兩個地方離的不能太遠,耀武,耀輝,家俊負責賣貨,記賬,清點,鄭師傅讓歇着,必定年齡有點大,說好的人家只開船,不能讓人家再幹別的。

一路無話,船出了陝境天黑了下來,便停泊在鄂境一個鎮的碼頭上,第二天吃過早飯,中午2點左右便到了武江市獅子溝集貿碼頭,平安他們按說好的,各自分工,各忙各的。

平安上岸找公用電話亭,分別聯繫上次的藥材公司,供銷社,蔬菜公司,幾家單位領導聽後,高興的不行,都表示很快就到,讓平安在碼頭等着,不大一會,幾輛卡車就停在碼頭,照舊的查看貨物,然後分類搬運,忙了四個多小時,才忙完,最後算賬付錢後,平安又仔細問了他們還需要什麼貨後,心裡瞭解個大概,船上就剩下留給自己賣的貨。

耀文已經做好飯,幾個人在船上支個桌子,沒板凳,準備吃飯的時候小雨,家俊回來了,說是找好地方,離碼頭很近,是原來一個機械廠在碼頭的倉庫,機械廠另建了一個大型倉庫,這個就沒用,有自來水和電燈,留一個人看守,看能不能租出去,一般人用不了那麼多房子,所以一直空着,住的地方一溜五個小房子,外帶後面院子裡有個倉庫,倉庫有900多平方,馬路對面集貿市場裡有一間40平方的門面房外帶一個睡覺的房子,房東在旁邊開家菸酒店。我和家俊琢磨着,咱以後要長住,後面來的人肯定多,住的地方也不用再找,有事大家都在一起,能照顧上,所以覺得很合適,不過人家要按年租,一次付一年的租金,回來和大家商量下,吃過飯看去,如果大家滿意,就租下來,咱們反正要長住,也不在乎一個月給租金還是一年給一次租金,但租金一年1500,不便宜啊

“吃飯,吃完飯去看看,聽着就不錯”。

“吃飯”

大家或站着或蹲着很快吃過飯,幾個人一起去看,幾個人在大鐵門外喊了聲:“張師傅,在麼開下門”。

看門的是一個快退休的禿頂男人,姓張,在接過平安遞過的煙後,很熱情的領着他們看了一圈,一個獨立的院子前面六間房,隔成六個房子,旁邊兩扇黑色大鐵們,進了院子有二十多米深,紅磚鋪滿地,院子裡面一個大倉庫,倉庫裡水泥地上放着十幾個架子牀。

幾個人都覺得很滿意,便和看門的張師傅約定明天早上來,讓他領到機械廠去詳細談,回到船上,由於李莉帶着孩子,大家都把鋪蓋鋪在甲板睡。

第二天早上,耀文提前做好飯,吃過飯後,幾個人又去,那個看門的張師傅領着他們到不遠處的機械廠找後勤部領導一番討價還價,最後以1400元每年成交,順便架子牀也讓他們用着,簽了合同,交了訂錢,看門的回來,給他們交代一番,留下一串鑰匙,回機械廠去了。

大家裡裡外外清掃完,找了3個蹬三輪的民工回船上,拉貨,拉行李,忙完到下午2點多,給每個三輪付了10塊錢後,找個小飯館吃過飯,又開始買了鍋碗瓢盆桌子板凳等日用品,回來便整理貨,把倉庫裡的架子牀搬到前面的房子,用抹布摖乾淨,在各個房子擺好,接着又開始整理貨物,因爲剩的貨不多,全部分開放在前面幾個房子裡,直到看不見太陽才忙完,七八個人累成了一攤泥了,李莉趁着娃睡覺,在新買的爐子上給大家蒸米飯,用臘肉燴了一鍋從家裡帶的蘿蔔乾,筍乾,酸菜,喊大家吃飯。

平安到斜對面的小賣部,買了四瓶白酒,幾包花生米,一羣人圍坐在桌子邊喝點酒解解乏,吃飯,完了耀文讓自己媳婦歇着,自己收拾碗筷,幾個人過了煙癮便困的早早睡覺了。

新的一天在一覺醒來後到來,姐姐李莉早早起來在房檐下已經熬好稀飯,從家裡帶來的泡菜罐裡撈出泡菜,耀文在外面買來饃,等幾個人洗漱完,才用碗盛了稀飯,擺在桌子上,幾個人圍坐過來,吸溜吸溜吃起來,飯後,又把馬路對面集貿市場裡那一間70多平米的門面以每月70定下來後,到不遠處花了800多買了十幾個貨架不,七八個人便把留下來的貨搬過來些擺好。

房東等他們忙完了纔過來說:“你們可以叫我楊帆哥或着楊哥,有啥事,可以找我,看你們也是剛開始開店,啥也不懂,你誰做主,我領着去辦營業執照,我表哥在那,很快就能辦下來,這樣纔算合法經營,要不工商所查到,按無照經營,要沒收貨物或者罰款”。

平安他們原本打算安頓好一切,找趙東旭幫忙,辦營業執照,現在看來不用麻煩趙東旭了。

“楊哥”

……

“楊哥”

平安他們不知道楊帆其實有自己的小心思,他那個門面房面積大,好多人看了,嫌面積大,一直閒着,看他們租,也想盡快收房租,最好能長期租,他可以躺着收錢,所以很熱心幫忙。

幾個人忙遞煙,點火,平安幾個人按商量好的,原本是想註冊到大壯的名下,去辦營業執照,結果大壯現在要開船,便改爲耀輝,幾個人指着耀輝,耀輝說是自己做主。

“麻煩楊哥”。平安說着遞過一包煙,並給耀輝拿了錢,讓跟着楊帆去工商所辦營業執照。耀文買了毛筆和墨汁,找一紙板,上寫(此處出售臘肉乾菜)放靠牆門口。

不大一會,耀輝和房東楊帆回來,楊帆說事情辦好了,楊帆接過耀輝遞的煙,陪着說了會話,便回隔壁自己菸酒店裡。

耀輝說句晚上回來再仔細說,安頓好門面房的事,幾個人又去上次進貨的地方,尋找需要運回的貨物,中午飯只有耀文夫妻和開船的鄧師傅三個人,李莉抱着孩子把米飯燴菜送過來,然後就回馬路對面的倉庫那看孩子,兩個人吃過飯後,耀文送回碗筷,自己洗了,再回來和鄧師傅坐在店裡。

直到天快黑的時候,幾個人陸續回來,鎖了門面房的門,繼續圍坐在一起吃飯的時候,耀武說那個房東還真幫上忙,營業執照得一個星期左右接辦下來,葫蘆峪乾菜調料店成立了,回頭弄塊匾,就像回事。

“我仔細想了想,明天咱幾個先在附近轉轉,仔細看看,明天晚上回來再定,看咱開飯館還是再開幾個乾貨店,必定大家都留在武江,靠來回運貨,也掙不了多少,現在能挪出一部分錢來乾的別的,還是可以的”。

平安在點了根菸後,冷靜地說道“也是”

“開個飯館吧”。

“開飯館沒人會炒菜”。

“要不再開個乾菜店,咱零賣,零賣利潤高”。

“零賣錢週轉的時間長…”。

…………

幾個人也沒說出個結果,小雨嘴裡嚼着塊天麻說困的不行,“咱明天仔細轉轉看,明天晚上回來再說吧,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