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募兵 (1)

幾天來李自成一直和許平討論軍隊的編制問題,李自成和牛金星商議過了,打算拿出一筆錢讓許平先搞出一個營來看看。如果確實效果很好,那李自成就有在全軍推行的打算,所以這個營的經費李自成不會很小氣,他還親自跑去和好多老弟兄說過,如果許平想從他們手下拿走五十、一百個精銳士兵,也不妨先答應下來。

“不必重金招募銳士。”許平一張口就斷然否決了李自成的方案,還讓李自成把那些用月銀五兩招募來的洛陽守衛解散。因爲李自成見到傳統的明軍都是將領、家丁體系,因此他手裡一旦有了錢,立刻就打算重金打造一支親軍,而這正是許平最反對的方案:“月銀一兩足矣,兵也不用太多,先募四、五千人組成兩個營,待這兩個營小成後再擴編。”

對於這支針對新軍而組建的新部隊,李自成事無鉅細,處處都要親自過問,聽許平這麼說,馬上又和他討論起挑選士卒的標準。李自成讓許平自行去闖營各營中挑選精壯,只要不是羅汝才部或者剛投奔過來的西營,許平無論要誰的兵,李自成保證都會給許平撐腰。只是這個建議許平仍然反對,他打算從周圍的流民中招募士兵,而不去動闖營將領的舊部。

“這又是爲什麼?”李自成不解。

“新建的各營營兵想要訓煉成才總是需要一些時日,而且從各營將領的手下抽調他們的精兵強將也有損他們的戰力,如今我軍四周的官兵虎視眈眈,萬一發生戰事,緩不濟急。”許平當着牛金星、宋獻策等一羣幕僚侃侃而談:“雖說大王爲了可以壓服衆人,但是他們難免心裡有氣。再者,衆將領手下的精兵肯定是長久以來享受着各種優待,驟然到了我這裡,一時也不好使,還是用新兵最好。”

“可是流民經不起戰陣,遇到官兵自己的腿先就軟了。大將軍不是要精兵利器麼?鍛鍊時日要很久,豈不誤事?”

“也不會很久。”

許平話音才落,李自成就追問道:“爲何不會很久?”

許平還沒來得及作答,一邊的宋獻策就笑道:“大王不必太過心急,許兄弟還沒有開始呢,總要讓許兄弟先看過兵再做打算。”

“宋兄弟你又來了。”李自成回頭瞪了宋獻策一眼,看到許平有些茫然的表情,李自成就對他解釋說:“許兄弟有所不知,這幾天牛軍師和宋軍師都覺得我對你問得太多,逼得太急,他們勸我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是,事關我闖營將士的生死前途,若是不問清楚,我又如何能放心得下?我一向是用人亦疑、疑人亦用,許兄弟莫怪。”

許平聽到這裡不禁莞爾:“大王此言是正理。練兵之法我已經胸有成竹,既然不是虛言大話,又怎麼會怕大王來問?”

等許平把心中的計劃和原由娓娓道出後,牛金星和宋獻策都露出了些遲疑之色,李自成反倒開懷大笑:“雖然我不能完全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可許兄弟確實是仔細推敲過的,如此我便放心了。”

許平也笑道:“此事還需要衆將領齊心協力。”

“不錯!”李自成一拍手,吩咐帳內的衛兵:“快去召諸位兄弟前來議事,由大將軍調遣。”

闖營很多大將都是李自成的親朋故舊,其中還有李自成的兩個叔叔,他的侄子李過也是一營之主。等許平分派完任務,李自成立刻就高聲詢問道:“諸位兄弟,可都聽明白了?”

秦德冬是個老老實實的本份人,至少認識他的人都是這麼說的。李自成在洛陽開倉放糧,大家都是唯恐拿得少,秦德冬卻只要小半口袋糧食。不但周圍的人不理解,就連那個負責給饑民發放大米的士兵也要給秦德冬的口袋裡多塞些:“兄弟,拿得再多,也拿不回你這麼多年交的租子啊。”

“不用了,還有這麼多人等着呢。”秦德冬堅決拒絕那個闖軍士兵的好意:“能多給我一個口袋麼?我怕袋子破了把米灑掉。”

把袋子套上袋子,秦德冬背上自己的半口袋糧食緩步離去。在來洛陽的路上,他看見很多人不得已把白花花的糧食倒在路邊,饑民總是恨不得裝下最多的糧食,一直裝到實在背不動了才戀戀不捨地離開米倉大門,結果走不了多遠,就發現自己確實無法帶走那麼的米,只得扔下一部分,很多寶貴的糧食就這樣被拋棄。

秦德冬的家人大多餓死在老家,姐姐們都被汴軍士兵拉走,唯一的哥哥也在逃荒的路上失散,家鄉在遙遠的地方,在那裡他沒有親人還欠着大筆的皇糧。沒走出多遠,秦德冬就茫然地坐到路邊,天地雖大,但他卻不知該往何處去。肩膀上突然被人拍了一下,秦德冬回頭看去,負責監督分糧的闖營小頭目就站在他的背後:“兄弟,無家可歸了嗎?”

秦德冬點頭:“是的。”

“我看你身板不錯,想不想當兵吃糧?”

“我不懂武藝。”秦德冬搖搖頭,他的身體條件並不算差,也曾遇到過其他招兵的闖營士兵,可秦德冬一概拒絕了,他不想殺人。即便家破人亡,秦德冬仍很難鼓起勇氣去造反。

“你有氣力搬運土石麼?”

站在一大羣流民中,秦德冬還想着那個闖營小頭目對他說的話。闖營新來的頭目要招募些士兵,不需要殺過人,也不需要善於打架,唯一的要求就是聽話。聽起來似乎是在招雜役,秦德冬覺得這種活計他也許能勝任。闖營的頭目發給每人一個裝着泥土和石塊的沉重口袋,讓他們揹着走上一里路,如果能按時到達目的地,就算過關——果然是在找幹力氣活的雜役。

無論眼下如何,秦德冬相信:總有一天,大家還是得迴歸朝廷治下;總有一天,這些闖營的好漢也會接受招安;而在這一天到來前,不去打仗自然不會死,而真等到這一天來到時,一個雜役朝廷總不會太過爲難,說不定自己根本不會幹到那一天。

出發前,闖營的頭目還給秦德冬他們每人一個大葫蘆,讓他們裝滿水,到了目的地再喝。那個頭目在出發前還囑咐大家路上絕對不許喝水,不然到了地方渴死了也沒人管。雖然有些不解,秦德冬還是老老實實地把大葫蘆裝滿。有幾個機靈的傢伙偷偷把麻袋扯開一個洞,讓袋子裡的土在途中慢慢漏出,不過秦德冬不敢這麼幹,一旦被發現,雜役的活計就沒指望了。等大夥兒揹着沉重的口袋走上沒多遠,闖營的士兵忽然又告訴計劃有變,路程改成十里,口袋裡的土可以倒掉一半。

在一片抱怨聲中,更多的人趁着倒土的時候在麻袋上動手腳,幾乎所有的人都開始喝水或是倒掉一些。秦德冬旁邊的幾個人也都打開塞子喝一口,見他沒有喝,還好心地提醒他:“這麼冷的天走這麼遠的路,葫蘆會凍裂的。”

“可是,剛纔說了路上不許喝水啊。”秦德冬嘀嘀咕咕地說道:“怕是有什麼用意吧?”

“剛纔那個好漢不知道我們要走十里。”說話的人一邊不以爲然地念叨着,一邊小心翼翼地把土抖出自己的麻袋。他瞧瞧半空的麻袋,又捧起一些土重新裝回去,袋子裡的東西似乎剛剛超過一半,看上去感覺不錯。他又拍拍葫蘆,嘆道:“多好的葫蘆啊,能值好幾文哩。”

大羣的流民拖成長長的隊伍,緩緩向目的地挪動着腳步,花費的時間比秦德冬想象的還要長。到達目的地後,闖營士兵看也不看那些麻袋一眼,只是指揮着流民們把背上的麻袋依次扔在一個高臺旁邊,上面站着一個闖營頭目,居高臨下地掃視着這些人。

“你!”那個頭目一指秦德冬:“過來。”

秦德冬走到那個頭目面前,低頭等候吩咐。

“你的葫蘆怎麼了?”

秦德冬把綁在腰間的葫蘆取下奉上,那隻裝滿水的葫蘆果然在寒冷的天氣裡凍裂了:“大王,這這剛纔的大王說了不許喝水。”

第339章 交易第517章 調任 (2)第300章 拐點 (2)第128章 臨戰 (2)第47章 戀情 (2)第180章 司獄 (1)第99章 募兵 (1)第61章 撫民 (1)第371章 破關 (1)第65章 罪行第309章 等待 (1)第458章 風氣第316章 衝鋒 (2)第12章 交兵 (1)第166章 奔波 (1)第489章 潛行第427章 忠良第251章 入滇 (2)第419章 名臣第527章 迎擊 (2)第209章 大勢 (2)第529章 戰機 (2)第71章 馳援第509章 動搖 (2)第219章 夜襲 (2)第459章 兄弟第17章 轉折 (2)第81章 隱姓 (2)第513章 家書 (2)第507章 協議 (2)第53章 離別 (1)第83章 脫身 (2)第166章 奔波 (1)第240章 攻心 (1)第291章 退卻 (1)第171章 攻城 (2)第288章 喘息 (2)第262章 密鼓 (2)第139章 安泰 (2)第198章 僵持 (1)第16章 轉折 (1)第207章 戰後 (2)第41章 疑雲 (2)第432章 官司 (2)第506章 協議 (1)第383章 忻州 (1)第418章 委任第546章 軍歌 (1)第29章 求親 (2)第541章 缺口 (2)第201章 新年 (2)第238章 矛盾 (1)第231章 補充 (2)第315章 衝鋒 (1)第18章 遲疑 (1)第313章 犧牲 (1)第528章 戰機 (1)第141章 交易 (2)第294章 紕漏 (2)第35章 失落 (2)第221章 炸營 (2)第538章 逃竄 (1)第205章 反擊 (2)第569章 腐敗 (2)第72章 義軍第559章 上院 (2)第361章 剿匪第30章 乾孃 (1)第28章 求親 (1)第179章 彷徨 (2)第335章 對話第462章 國卿第522章 見聞 (1)第291章 退卻 (1)第483章 訴苦第22章 懲罰 (1)第489章 潛行第97章 兵權 (1)第281章 近戰 (2)第461章 矛盾第515章 軍種 (2)第113章 借兵 (1)第191章 抵抗 (1)第265章 決心 (1)第358章 父子第1章 序章 (1)第268章 賭博 (2)第103章 紛爭 (1)第2章 序章 (2)第221章 炸營 (2)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369章 退意 (1)第34章 失落 (1)第156章 頹勢 (1)第206章 戰後 (1)第516章 調任 (1)第4章 自薦 (2)第562章 黨務 (1)第106章 孤軍 (2)第165章 轉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