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脫身 (1)

大病過後,許平身體雖然虛弱,但腦筋仍舊靈活。他嘴上和主人天南海北地閒聊,心裡卻感到有些奇怪。一般這種身爲小地主的讀書人,在目不識丁的農民中間擁有很高的威望,官府對他們也優待有加。所以,這種底層的士人大多是朝廷的堅定擁護者,是王朝統治的基礎,穩定人心的力量總之,這些人應該對叛軍深惡痛絕纔對。但許平從面前人的話語裡卻聽不到對流寇的憎恨,也沒有對官府的尊敬。

鍾龜年聽到主人的話後神色有些不安,或許是怕許平忍不住發作,所以他立刻開始替官兵辯解起來:“要不是眼下盜賊衆多,也不會有這麼多官兵擾民,唉。”

“鍾爺這話說得不對,”主人聞言大搖其頭,大聲說道:“所謂盜賊,大多都是官府逼出來的。”

鍾龜年乾笑幾聲,趁主人不注意時偷看許平一眼,後者臉上倒沒有什麼異樣。主人低頭喝了口茶,毫無顧忌地又道:“說起來,先父也算是被官府害的。”

“哦?”

鍾龜年和許平幾乎同時發出詫異的聲音,主人的父親是有功名在身的秀才,按說官府無論如何也不會逼到這種人頭上去。主人一邊回憶一邊敘述道:“那是八年前的事了,秋天縣裡催收稅糧,有一百多交不出糧的人逃到山裡,算是聚衆吧,不過確實沒有作亂的行徑”

主人告訴鍾龜年和許平,那些逃稅的人裡有兩個是他父親的學生,成爲了衆人的首領。縣太爺知道他父親在本地素有威望,就把他父親請到縣裡商談,讓他出面招安。縣官信誓旦旦地保證,如果這些人放棄山寨回來,不但不追究他們聚衆的罪過,還會僱傭他們維持縣城周邊的治安,並給領頭的兩個人小吏的身份。反過來,如果他們不老老實實回來,那縣裡就只有出動兵馬去剿滅。

“家父回家後就和家母商量,家父說,那些人平日都是老實本份的莊稼人,如果就這樣被坐實爲亂賊可如何是好啊?”說到這裡,主人輕輕地嘆口氣。那時他還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父親當時憂心忡忡的樣子仍歷歷在目:“家父第二天急急忙忙趕到那些人聚集的地方去勸說他們。那百來條漢子人人敬重家父,尤其他的兩個學生,聽了老師苦口婆心的一番勸導,又是慚愧又是後悔,立刻就動手燒了寨子,帶着大夥兒一起下山向縣太爺請罪。”

接下來的事許平已經能猜出大概,而主人也證實了他的猜測。縣裡先是好言安撫,安排這些人住下,沒有讓他們各自回家,並真的給那兩個頭目一個職務。但幾天後的一個深夜,縣裡突然出動大批衙役兵丁,把一百多人全部抓起來活埋,一個也沒有留下。

“家父”主人說到此處一個勁地搖頭,神色黯然:“第二天家父聽說後,當夜我記得清清楚楚,只一夜頭髮就全白了,然後就病倒了。躺在牀上的時候還握着我母親的手流淚;‘一百多條人命啊,全是我害的。’幾天後家父就過世了。”

許平聽後默默無語,只是垂首撫弄着手裡的茶碗。主人把滿杯茶水一飲而盡,然後高聲喚妻子道:“娘子,再給添些茶。”

年輕婦人走過來給主人和鍾龜年添了茶,又客客氣氣地問許平:“張爺,可要加些茶麼?”

“不必了,多謝大娘。”

見氣氛有些沉悶,鍾龜年就打岔道:“大娘聽口音,似是河南人家?”

年輕婦人一笑:“鍾爺好耳力。”

“走南闖北的勞碌命嘛。”鍾龜年哈哈笑起來,又掉頭對主人打趣道:“千里姻緣一線牽,真是好緣份啊。”

不料這句恭維話絲毫沒有引起主人夫婦的任何笑意。主人默然不語,而年輕女人眼圈一紅,竟似要掉下淚來,鍾龜年見狀愕然。主人轉頭對妻子柔聲說道:“有勞娘子了,去歇息會兒吧。”

婦人退下後,鍾龜年趕忙起身抱歉,主人擺擺手:“不關鍾爺的事。”

“我的岳丈是河南人士,也是個讀書人,拙荊和我也稱得上是門當戶對,要說倒真是緣分。”主人見鍾龜年坐下後仍是一副惴惴不安的樣子,就索性把心裡的苦痛一股腦倒出來:“五年前河南大飢,岳丈和岳母帶着拙荊逃難來魯,當時我剛和家母回到鄉里。那天早上我去看看田裡的莊稼,就遇到了拙荊一家。”

當時那對老夫婦已經好幾天沒有吃東西,遇到年輕人時已經餓得說不出話。年輕人口袋裡正好有兩塊麥餅,是母親給他當作早飯的,見狀就掏出來給老人吃下。老夫婦狼吞虎嚥,不料吞下餅子後,老頭開口說的第一句話不是感謝,而是嚴肅的質問“汝娶妻否?”得到否定回答後,老頭就指一指身邊的女兒,道出他能開口後的第二句話:“以妻汝”。

“我剛剛回到家鄉沒幾天,家裡家外都還沒安頓好,何況婚姻之事豈能兒戲,我就隨口對岳丈說道:‘家貧,還要奉養老母,難以娶妻。’可是經不住岳丈他老人家反覆相求,我一時無奈,就推託說先回家稟告母親,如果家母同意就可以。”年輕人心裡更有一層顧慮,兵荒馬亂時期,突然增加三張吃飯的嘴,可不是一件輕鬆的小事。

但是兩個老人不依不饒,一定要年輕人把他們的女兒帶回去給他母親看看。拗不過老兩口,年輕人只得答應。但老兩口又說他們走不動,要休息片刻。年輕人也沒多想,就先把老夫婦安頓在一棵樹下休息,還給他們舀些水喝,緊跟着就帶女孩回家向母親說明情況。年輕人的母親也說婚姻之事不可草率,但對老夫婦一家的遭遇很同情,就帶着些飯食和兒子一起去找他們,準備收留這家可憐人稍住幾日。不料等母子二人趕到時,只見老兩口已經在那顆樹上雙雙吊死。如此女孩已經是無處可去,年輕人的母親就令兒子娶她爲妻,並把兩位老人好生安葬。

“既然拙荊入了我家,那我自然得去給她落籍。我是秀才,所以落籍要去縣裡。縣太爺聽說後,把此事引爲奇談,在士林裡傳播,稱讚我道:“少年有德,二餅得妻。”還誇讚我岳父道:“智哉老父,嫁其女,又能葬其身也!”

一對老夫婦抱着女兒或許可以因此活下來的希望,雙雙上吊而亡,許平不知道這對老人在離開人世前,最後一眼希望看到的是什麼,或許是他們的女兒披上嫁衣吧。但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是用女兒去換葬身之資。在他們的心裡,一定會充滿了對女兒未來命運的重重憂慮。人不到絕境,怎麼可能出此下策,怎麼可能忍心拋下女兒一人?

結果,他們卻成爲別人飯後茶餘的談資,更得到“智慧”的評價。許平看着主人百感交集的面孔,感到自己胸中翻滾着難以抑制的怒火,“我在教導隊苦讀兵書,在軍中嚴加操練士卒,多少好兄弟捨身沙場,爲的就是保住這些貪官污吏,讓大批的百姓橫死溝渠嗎?”紛至沓來的質問聲在許平腦海中迴響着。就好像那天他在禹城郊外看見長長的奴隸隊伍時一樣,那是許平心中第一次有這樣的疑惑。

主人又低頭喝起茶來。主婦在廚房做好了飯,端來擺到桌上,有米飯和幾樣素菜。

第271章 出擊 (1)第291章 退卻 (1)第137章 退兵 (2)第368章 受降第509章 動搖 (2)第47章 戀情 (2)第162章 總結 (1)第129章 修正 (1)第270章 友軍 (2)第446章 兩難第561章 組閣 (2)第346章 講理第116章 閱兵 (2)第535章 換帥 (2)第289章 旁觀 (1)第290章 旁觀 (2)第156章 頹勢 (1)第413章 烈皇 (2)第42章 長青 (1)第164章 轉變 (1)第103章 紛爭 (1)第242章 危難 (1)第388章 軍閥第560章 組閣 (1)第118章 交易 (2)第562章 黨務 (1)第188章 清野 (1)第45章 迷惑 (2)第413章 烈皇 (2)第273章 相對第129章 修正 (1)第264章 變化 (2)第578章 淮安 (2)第85章 成熟 (2)第583章 開始 (2)第550章 走私 (1)第572章 返京 (1)第332章 重逢 (2)第274章 招搖 (1)第572章 返京 (1)第385章 焚城第381章 疑案 (1)第173章 基業 (2)第46章 戀情 (1)第579章 退位 (1)第489章 潛行第388章 軍閥第518章 假像 (1)第427章 忠良第197章 堅守 (2)第193章 消耗 (1)第19章 遲疑 (2)第57章 誘惑 (1)第11章 犄角 (2)第84章 成熟 (1)第180章 司獄 (1)第317章 失敗 (1)第187章 諒解 (2)第385章 焚城第543章 大捷 (2)第304章 保守 (2)第568章 腐敗 (1)第296章 敗像 (2)第465章 知恥第329章 誤判 (2)第399章 懸念第560章 組閣 (1)第103章 紛爭 (1)第207章 戰後 (2)第44章 迷惑 (1)第498章 包抄第552章 勾心 (1)第507章 協議 (2)第83章 脫身 (2)第476章 作亂第293章 紕漏 (1)第239章 矛盾 (2)第417章 認親第275章 招搖 (2)第173章 基業 (2)第60章 腐蝕 (2)第297章 轉折 (1)第281章 近戰 (2)第414章 相負第579章 退位 (1)第409章 詔獄第440章 問答 (1)第117章 交易 (1)第8章 冒名 (1)第451章 期望第250章 入滇 (1)第95章 闖王 (1)第551章 走私 (2)第88章 破軍 (1)第39章 邀請 (2)第405章 召見第469章 拆臺第555章 退縮 (2)第371章 破關 (1)第323章 功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