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自新

自從明軍開入山東後,這些地方上的土豪都派人來勞軍,他們不但送過糧食,甚至還送過幾大車火藥。不過他們對朝廷的支持基本也就到此爲止。他們深知,如果完全無視朝廷的大軍,可能會被當作典型消滅。但是太過支持朝廷的話,萬一官兵失利,也會遭到叛軍的瘋狂報復。雖然他們的塢堡會有效地抵禦叛軍,但叛軍爲了震懾其他的土豪,也會不惜代價地殺雞給猴看——所以,土豪是不會輕易打破他們和朝廷、叛軍之間的默契的。

張承業衝着苻天俊點點頭:“盡力吧,能要到多少是多少。”

苻天俊等參謀官抿着嘴,躬身行禮道:“遵命,大人。”

散會後,張承業讓許平單獨留下:“克勤,這次的事不怪你,但以後再有這種事,口頭不妨答應下來,然後立刻回來找我,不要怕給我找麻煩。”

許平慚愧地低下了頭,只感覺張承業在他肩膀上重重地拍了一下,只聽三十年前的山大王說道:“克勤,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還在打家劫舍,還在謀財害命。那時,並沒有一把刀頂在我的腰上,逼着我去殺人,爲了一杯酒、一兩銀子,甚至一句話,就能把一戶人家殺個乾乾淨淨。”

張承業摸摸自己滿頭的白髮,他記得自己最後一次出手殺害百姓,是在陪着鎮東侯從廣寧向旅順逃竄的路上,爲了不暴露行蹤,張承業奉命把遇到的百姓鎖在一個屋子裡,然後放了一把火然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張承業發現自己變了,他還在殺人,但殺的是屠戮婦孺的強盜,是姦淫擄掠地惡賊,而百姓,向他歡呼,請他喝酒,把祝福和讚美毫不吝嗇地送上。

“後來我跟着侯爺救了很多人,很多很多人啊因爲我改過自新了,朝廷也既往不咎了,大家也忘記了我的過去。但每次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回想起年輕時犯下的那些罪孽,就會汗流浹背。”張承業的聲音不再洪亮,透出些蒼老的神情:“克勤你還這麼年輕,不要怕犯錯,更不要自暴自棄。就像侯爺說的那樣,人不怕犯錯,就怕一犯就是一輩子,犯了錯卻不肯改悔。”

從張承業的營帳離開後許平去找苻天俊,對他吩咐道:“營中存的那些銀子,盡數拿去換糧食。”

苻天俊苦着臉回道:“大人,只剩下一千多兩了,下個月的軍餉還不知道能不能按時撥給。”

“我這裡還有一些,”許平取出一個小布包,把十個小金元寶交在苻天俊手上:“都拿去。”

苻天俊看着手裡的這點金子,咂咂嘴無奈地說道:“現在糧價這麼貴,這又能換幾石糧食呢?大人的俸祿也不多,這想必是大人所有的積蓄了吧,卑職覺得”

“能換到多少是多少,”許平把苻天俊伸着的手臂推回去,逼着他收下這些金子:“我們總不能打家劫舍吧?”

十六日,長青營接到繼續進攻的命令。聽到消息時,許平正在吃飯,聽到命令後他不緊不慢地繼續進餐,同時還讓周圍的軍官不必慌忙:“反正耽誤好幾天,也不急於這一時了。”

前日,張承業給許平和吳忠看了新軍上峰發來的密令,不是參謀司發出,而是趙慢熊直接寫個張承業的親筆信,上面只有八個字:少安毋躁,回來再說。

“大人,這是何意?”

“不清楚,不過有一點確定無疑,趙大人的意思肯定就是侯爺的意思,繼續剿匪吧。”

在許平的堅持下,直到全營十二門炮拖過大清河浮橋後,新軍才發起進攻。

十七日中午,許平指揮着一千三百步騎和二百多炮兵抵達長清縣城。明軍用大炮反覆轟擊着城牆,城上叛軍的兩門小炮也在拼命回擊,不過叛軍的炮兵顯然不能和訓練有素的新軍炮手相比。許平拿着望遠鏡觀察炮兵的射擊效果,五天前這長清不過是一座空城,可現在叛軍不但運進來兩門小炮,更多了一千多名守軍。

“叛軍隱蔽得很好,城上只有幾個觀察哨。”許平連連感嘆,那面“替天行道東江軍”的旗幟始終飄揚在城門樓上,好像在嘲笑明軍的無能。等兩門小炮被壓制住後,許平決定不再等待:“讓步兵進攻吧,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足夠多的火藥把這城徹底轟塌。”

明軍小心翼翼地靠近壕溝,工兵動手從溝中填出一條路時,許平沒有看見叛軍有任何反應。但等明軍靠近牆邊開始挖牆角時,隨着旗幟招展,上百叛軍突然出現在牆邊,用弓矢、石塊和少量的火器開始攻擊明軍。許平觀看着戰況,到目前爲止,敵軍的動向並未出乎他的意料。

叛軍的火力對身披鐵甲的明軍並不構成太大的威脅。明軍的八門六磅炮不停地進行着掩護射擊,壕溝後的火銃手也向叛軍傾斜着火力。隨着牆頭砂石飛揚,許平滿意地看到將叛軍從牆邊壓制回去。就在這時,遠處一段始終沒人露頭的牆邊,突然騰起一團白霧,很快一聲沉悶的炮聲傳到許平耳中,他點點頭:“果然有虎蹲炮。”

叛軍隱蔽的虎蹲炮開火後,明軍的炮兵也立刻發現對方的火力點,預留的九磅炮有兩門立刻轉向,瞄準叛軍的火炮開火。許平又拿起望遠鏡觀察敵情,經過第一輪的試射,明軍第二輪的火炮就很靠近目標,有一發炮彈摧毀了叛軍虎蹲旁的牆垛,許平望遠鏡裡的一個叛軍捂着胸口倒下。

不過他們並沒有像許平預料的那樣,隱蔽或是擡着火炮逃走,而仍在那裡拼命給虎蹲裝藥,朝着牆邊的明軍又開了一炮。他們這次的射擊把兩名明軍打倒在地。不過復仇的九磅炮彈立刻準確地找到他們,許平看着叛軍士兵被碎石擊倒。九磅炮還在繼續射擊,終於有一發炮彈直接命中虎蹲炮,把它打得跳起來,翻滾着從望遠鏡的視野裡消失。

不久明軍又發現了叛軍的另外一門虎蹲炮。這門炮的位置不太好,它被安放在過遠的位置上。當它的炮手擡着炮嚮明軍移來時,就被明軍發現,在明軍猛烈精確的火力下,這門炮沒有來得及發炮就被清掃出場。

把城牆炸塌成斜坡後,明軍重甲步兵開始攀上城頭。長槍兵佔據好防禦位置,火銃手就跟進掩護,而炮兵則在步兵的指引下清除城樓上的叛軍抵抗火力。第一個明軍士兵爬上城樓,用力拔下叛軍的旗幟,向着許平的方向揮舞幾下,然後把它從高空擲下地面。

“叛軍應該不會負隅頑抗吧?”

許平很快就就得到了答案。在明軍打開北門的同時,剩餘的叛軍開始從南門退出城外。曹雲滿臉興奮地等待着追擊的命令,但許平卻顯得有些猶豫,出人意料地遲疑片刻才吩咐道:“曹兄弟,帶全部騎兵去追擊,若是賊寇隊形散亂就可攻擊,不然萬萬不可擅自攻擊。”

“遵命,大人。”曹雲急不可待地帶着一百名騎兵去追逐敵兵。

見許平並無更進一步的命令,身後一個參謀就提醒道:“大人,是不是派步兵去配合馬隊。”

“嗯,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奪取長清,”許平顯得有些漫不經心,想也不想地下令道:“先分隊搜索城內,確認沒有賊人再說。”

不久以後,曹雲就派人飛馬來報,那個傳令兵叫道:“稟大人,賊人七百餘人,馬隊已經迫使賊人結陣後退,行動非常緩慢。曹把總請求大人火速派出步兵追擊,把賊人一網打盡。”

許平心不在焉地把馬鞭在手上拍打着,良久後才側頭問周洞天:“周兄弟怎麼看?該不該派步兵追擊?”

“賊人大多沒有盔甲,火器很少,”周洞天很奇怪許平爲什麼要問自己這個問題,這種臨陣決策完全可以由許平一言而決。他老老實實地報告道:“派出四、五百步兵,大概就能把他們打散了。”

“嗯,”許平若有所思地四下張望一番,自言自語道:“說不定還有賊人埋伏在附近,就等着我部分散兵力呢。”

不等周洞天和其他參謀回答,許平便道:“命令曹把總退回來,中止追擊。”

在攻打清河的過程中,明軍擊斃二百多名叛軍,而己方也付出十七人陣亡,五十六人負傷的代價。在清河稍作整頓後,許平就按照預案東進,試圖儘快在沙河上奪取一個渡口或淺灘。不過這裡叛軍的遊騎衆多,許平的行動迅速被叛軍發現,當他的工兵纔開始試圖修築浮橋,對岸就出現多達數百的叛軍。

許平的部下無法冒着對方的火力搭建浮橋,只好退回西岸。看到炮兵無論如何也無法在天黑前趕到,許平就下令安營紮寨。

十八日中午,許平的炮兵抵達岸邊後,叛軍非常識趣地退開。等長青營大隊抵達許平身後時,工兵已經架設好浮橋。

張承業抵達一線時,看見許平正把第一門炮運到沙河東岸,問道:“打算在對岸修築橋頭堡嗎?”

“是的,大人。”許平簡要介紹了工兵的偵查結果,他們認爲,附近只有此處水流較緩:“我們渡河後可以進一步威脅賊寇,牽制賊寇兵力,爲主力正面攻擊濟南分擔壓力。此外,也可以避免賊寇利用此處潛渡,偷襲我軍。”

“嗯,很好。”張承業批准了許平的計劃:“克勤有沒有偵查對岸的敵情?”

“有,賊人也注意到這裡了,他們在對岸設立了一個營寨。我軍試探攻擊了一次,損失了幾十個人,不太好打。”許平不打算繼續向東岸深入了,他向張承業解釋着自己的判斷:“畢竟濟南雲集着叛軍主力,人數可能多達數萬。按照原計劃,讓山嵐營掩護我們的側後就好了,我軍已經錯失良機,現在勉強推進也前進不了多遠,但卻可能損失一成的兵力。”

“那就轉入防禦吧。”張承業知道許平一貫銳氣十足,現在既然連他都不贊同進攻,那就該停手了。張承業命令調整全軍陣型,許平一部帶着六門炮向東防禦,吳忠帶着剩下的一半炮向隔馬山方向防禦,而他本人則坐鎮中間。完成長青營的部署後,張承業命令傳信給山嵐營,請他們立刻部署在清河附近的防禦,同長青營形成犄角之勢。

“濟南,濟南。”許平一邊加固沙河兩岸的橋頭堡,一邊掰着指頭計算正面主力的進度。

如果主力進度正常的話,那督師的行營應該已經抵達齊河縣,而救火營正在長清河上搭設浮橋。新軍主力八個營,擁有火炮九十六門,許平毫不擔心叛軍的抵抗。一旦運河搭建完成,新軍就將向濟南齊頭並進,利用絕對的火力、兵器優勢把叛軍擠出去。

“用不了幾天,賊寇就得準備向河南逃竄了。地方上的豪門會徹底倒向我軍,而賊寇攜裹的丁壯也會開始大量逃亡,到時候只要緊密追擊就能重創賊寇。”許平覺得勝利來得實在太簡單,稱得上是無驚無險,相信其他各營將官也會有類似的感覺:“無論如何,面對十營新軍的壓倒性優勢,賊寇是沒有絲毫機會的。我部這樣也就算中規中矩了,其他的仗交給友軍去打吧。”

二十日,許平監督修築營寨時,當看到山嵐營的旗幟出現在視野裡時,他的驚訝已經不能用言語來形容。許平策馬等在路邊,當看到山嵐營指揮同知的將旗後,他立刻迎上前去。領隊的魏蘭度是楊致遠從福建和方明達一起調來的,上次看到是楊致遠下令推廣長青營經驗後,魏蘭度積極幫忙,兩個人結下了不錯的交情。

打過招呼後,許平立刻問道:“魏兄,你們營不是應該堅守長清麼?”

指揮山嵐營先頭部隊的魏蘭度苦笑一聲,對許平道:“許兄弟啊,我們剛剛接到督師大人的命令,要我營繼續南下向肥城進軍。”

“肥城?”在許平的印象裡,那裡距此處足有百里,還要先越過隔馬山:“爲何要去?”

“不知道,趙勤勇大人寫信給方大人了,讓我們繼續服從督師大人的命令剿匪,那就去唄。”

第232章 亂局 (1)第532章 落馬 (1)第48章 條例 (1)第230章 補充 (1)第296章 敗像 (2)第518章 假像 (1)第488章 擴軍第150章 拖延 (1)第135章 回憶 (2)第264章 變化 (2)第10章 犄角 (1)第397章 拉鋸第560章 組閣 (1)第236章 潛流 (1)第262章 密鼓 (2)第291章 退卻 (1)第115章 閱兵 (1)第374章 改元第253章 軍法 (2)第181章 司獄 (2)第336章 政治 (1)第403章 直隸第303章 保守 (1)第362章 威脅第29章 求親 (2)第98章 兵權 (2)第378章 決裂 (1)第438章 包庇第347章 決口第242章 危難 (1)第30章 乾孃 (1)第212章 譁變 (1)第274章 招搖 (1)第3章 自薦 (1)第149章 行軍 (2)第176章 啓蒙 (1)第252章 軍法 (1)第427章 忠良第584章 開始 (3)第418章 委任第330章 反應第41章 疑雲 (2)第62章 撫民 (2)第514章 軍種 (1)第41章 疑雲 (2)第320章 決鬥 (2)第310章 等待 (2)第518章 假像 (1)第100章 募兵 (2)第248章 內訌 (1)第502章 義釋 (1)第274章 招搖 (1)第105章 孤軍 (1)第465章 知恥第252章 軍法 (1)第410章 破城第236章 潛流 (1)第370章 退意 (2)第345章 前驅 (2)第93章 救民 (1)第378章 決裂 (1)第61章 撫民 (1)第559章 上院 (2)第296章 敗像 (2)第52章 將門 (2)第222章 善後 (1)第256章 弱點 (2)第362章 威脅第485章 叛徒 (2)第504章 道義 (1)第30章 乾孃 (1)第156章 頹勢 (1)第10章 犄角 (1)第556章 亂麻 (1)第341章 遺產 (1)第435章 儲備 (1)第323章 功高 (2)第80章 隱姓 (1)第147章 小將 (2)第154章 對射 (1)第152章 針對 (1)第450章 承諾第558章 上院 (1)第277章 朝堂 (2)第162章 總結 (1)第239章 矛盾 (2)第341章 遺產 (1)第369章 退意 (1)第314章 犧牲 (2)第139章 安泰 (2)第82章 脫身 (1)第365章 遭遇第5章 自薦 (3)第6章 變故 (1)第39章 邀請 (2)第540章 缺口 (1)第556章 亂麻 (1)第165章 轉變 (2)第11章 犄角 (2)第294章 紕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