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缺口 (2)

易猛一直在緊張地用望遠鏡觀察着戰局的發展,步兵一直沒能壓制住掩體後的順軍大炮,它還在不停地開火,而明軍進攻的步兵在順軍步兵的火力下更是傷亡慘重,迄今爲止還沒有一個爬上壕溝頂部。每一個將要爬到牆根的明軍士兵都會受到很多順軍士兵的關照,他們摔下的身體給後續進攻造成了阻礙,被帶下來的士兵雖然努力地再次開始攀爬,但本來這種壕溝就難以攀登,在干擾下就變得更加困難,有的士兵跌落、滑落了幾次後開始疲勞和動作遲緩。

在靠得離戰場更近的王星雲腳前到壕溝前,橫七豎八倒着上百具明軍士兵的屍體,他知道被隊伍遮蔽住的視野後方士兵正遭受着更大的傷亡,一個軍官慌慌張張地跑回來報告,進攻士兵的士氣開始下降,有的士兵已經趴在壕溝底部不再繼續攀爬。

“軍官出列。”

王星雲回頭叫道,後排預備隊中的尉官們紛紛走上幾步,並肩站在王團長面前。

“我們軍官,在軍校享受最好的待遇,有教官指點,有更好的伙食,有更好的牀鋪,從軍後有馬騎,拿着更高的軍餉。”王星雲大聲說道:“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仗不需要指揮只需要士氣。”王星雲引用了裝甲營首任營官黑保一的話:“我親自帶領軍官隊衝鋒,兄弟先走一步,諸君跟上,校官死光了尉官帶頭,要是中尉死光了那就少尉打頭陣。”

這個命令讓軍官們先沉默了一下,接着就有一個少尉大步向前兩步,距離近得幾乎要撞上王星雲的鼻子,他貼着團長的臉喊了一聲:“遵命,大人!”

軍官隊發足向前跑上去,王星雲衝到壕溝前縱身跳下,溝底的活人和屍體層層疊疊,正如剛纔那個軍官報告的,士兵已經開始退縮,有寫爬到一半的士兵也不再冒着敵人的火力上前,而是趴在前面死去的同伴屍身後,企圖躲避正面和側射過來的子彈。

“制憲會議萬歲!”王星雲一骨碌爬起身,大喊一聲就當先向上爬去,幾個團參謀緊跟在他身邊,一邊一起向上爬一邊高呼士兵們跟上。

這隊高聲喊叫的明軍馬上就引起了順軍的注意,旁邊幫着王星雲打旗的護衛首當其衝,他向上爬的時候把旗杆當做柺杖在用,一面努力跟上長官一面還想讓旗幟儘可能地高揚。一枚子彈擊中他的頭部,這個旗手一個倒栽蔥就翻滾回溝底,後面一個剛跳下壕溝的軍官俯身一把抓起他旗幟,也努力向上爬去。

身邊的參謀一個接着一個地被打倒,由於這一波不要命衝上來的明軍特別心齊,所以王星雲奇蹟般地能夠伸手摸到了壕溝的頂部,他左手攀着邊沿,抽出手銃衝着高處的順軍掩體開了一槍,接着就雙手同時用力把半個身體撐出了深壕。

這時全團的目光都凝聚在這個第一個靠近敵軍壘牆的人身上,而此時順軍回擊的子彈也已經飛到,王星雲胸前連中兩槍,像是被鐵錘重擊一般,身體向後飛出,在空中翻滾着摔向地面。

趴着的明軍都怔怔地看着他們團的最高長官,視線跟着他的屍體從高處回來溝底,不等他們反應過來,又是兩具屍體被拋下來,這是緊跟在王星雲背後的副團長和他們的參謀長,後者已經一腳踏上了溝頂,連佩劍都抽出了一半。

“制憲會議萬歲!”

一個又一個軍官喊着着口號被順軍的火力打回來,許多沉默地趴在溝邊的士兵突然也再次躍起身,再次發出大聲的呼喊,發狂一般地向上爬去,完全不躲避對方的鉛彈。

易猛看到越來越多的士兵爬出壕溝,他們把刺刀****牆縫,開始不顧一起地翻越壘牆。有的士兵刺刀脫手或是折斷,就用指甲摳着壘牆繼續向上攀爬,十指鮮血淋漓也彷彿不覺,在這個時候師部給前鋒團發來了更多的後援,他們在原來的掩護部隊跳下壕溝後奔到壕邊開始對順軍開始牽制和壓制射擊。

第一個明軍翻過壘牆時,齊德龍雙手各持一支手銃衝了上去,壘牆下的明軍正疊起越來越多的人梯,不過隨着更多的明軍翻牆,順軍的兵力不足以把這些人梯都打倒,現在他們已經照顧不了那些還在爬溝的敵人。

齊德龍一槍一個把兩個明軍放倒,接着又用佩劍把一個敵兵釘在牆上,兩側又有明軍越過,他用力拔了兩下劍但是沒有抽出,就隨手從地上撿起一支步槍,它的主人剛剛把刺刀上好就被明軍捅死。

曾經當過很久的士兵,在安慶之戰齊德龍就曾重操舊業,親自舉着旗幟嚮明軍發起徒步衝鋒,他把手中的步槍舞得虎虎生威,很快就再添兩個戰績,但當他放倒今天自己的第五個對手時,一杆從側面扎過來的刺刀****了他的右胸。

這個敵人在旋轉刺刀前被齊德龍的衛士一槍托把頭骨砸裂,鬆開雙手撲倒在地,齊德龍踉踉蹌蹌地後退兩步,仰天倒在地上,深深插在胸前的步槍還豎立朝天。

兩個衛士把齊德龍拖到後面,涌進來的明軍越來越多,而順軍變得越來越少,而齊德龍已經神智模糊,雖然衛士沒有拔出他胸前的刺刀,但血還是從刺刀的血槽上噴涌而出,或是倒灌進他的胸腔,讓齊德龍無法呼吸。

“大人,”一個衛士看着彌離之際的齊德龍掉下淚來,突然衝着他耳邊大喊一聲:“大將軍到了,大將軍的援兵到了!”

“哦——”齊德龍已經渙散的目光隨着這聲大叫突然又變得澄清了,一瞬間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吐出了他的最後一口氣:“——哦——”

在這一刻,齊德龍看到他餓死在逃荒道路上的父母的面龐,看到他們正衝着自己微笑——苦苦忍受官府的盤剝,終於忍無可忍地扔下鋤頭逃荒流民隊伍裡被追來的邊軍砍得屍橫遍野,連兒童的首級都被取下到督師那裡換賞銀第一次拿起武器,跟着許平混進縣城打開城門,把庫房裡要運送去京師或是供給剿匪軍的糧食分給骨瘦如柴的饑民雖然當上了軍官,但從來沒有做過虧心事,沒有仗勢欺人過

——我的本領只有這一點,與昏明同歸於盡,而大將軍你一定能帶着兄弟們找到我們的太平世界。

攻破了中央的堡壘後,易猛下令士兵揹着負傷的同伴,繼續向着淳化前進,兩側的順軍堡壘還在嚮明軍開火,不過它們已經不能阻止明軍繼續向東的步伐。而易猛本人則親自把王星雲的遺體扛上肩膀,揹着這個部下默默地跟着他的士兵一起行軍。

又走了數裡,前面突然出現了一隊打着紅旗的騎兵,看到憲法師的旗幟後,明軍官兵一個個如釋重負,不少人當即就軟到在地。

“繼續前進!”軍官們紛紛發出督促聲,雖然憲法師的陣地已經近在眼前,但是隻要還沒有踏進淳化的友軍陣地就稱不上絕對安全。

趕來迎接易猛的是熟人任紅城,雖然憲法師發現了西邊的戰鬥,但是任紅城始終沒有接到報告說與友軍的前哨發生接觸(當時他們並不知道易猛把馬都殺光了)。

見到任紅城後,易猛也全身虛脫,幾乎要癱軟在地上。

“任大夫,末將手下還有七、八千兒郎,”易猛迫不及待地說出了自己的擔憂:“你們這裡還有足夠的糧草吧?”

“糧草我不知道有沒有,但是七、八千雙筷子是肯定有的。”任紅城上前扶住已經腳底發虛的易猛,其實淳化也到了快彈盡糧絕的地步,但即使周洞天即使防空了東線唐德生也沒考慮突圍:“只要憲法師還有糧食,難道會讓公僕師餓着嗎?”

到傍晚的時候,易猛擔心的糧食也有了下落,剛剛返回淳化的唐德生跑來看望脫險的易猛,第一句話就是向他道歉,爲淳化沒有發兵支援公僕師突圍——發現順軍北方兵力薄弱後,唐德生盡起兵馬向北策應議會師的解圍行動,他們兩個師把三千順軍包圍在幾個棱堡裡,成功地搶運了大量的輜重到包圍圈裡。

現在淳化鎮裡滿是士兵的歡呼聲,這次議會師的解圍部隊帶來了幾百輛馬車,除了送來大批輜重還順便帶走了憲法師的數千傷兵。

“本來陳偉那小子還想把一個團扔給我,可是我沒要,任大夫派人找到我說這裡多了好幾千張嘴了,”唐德生對易猛笑道:“我們還要繼續在淳化堅守下去。”

當李來亨趕到王星雲和齊德龍陣亡的戰場時,六千多明軍已經從這裡通過,南明第十一鎮得知順軍主力抵達後並沒有嘗試殲滅順軍的第一步兵翼而是星夜撤軍回龍潭去了,臨走前對着近衛營的堡壘射光了他們帶來的全部炮彈,淳化附近的明軍也退回他們的陣地中。

“大失敗。”李來亨氣得把馬鞭擲在地上,如此對淳化的包圍要何時才能告終?而且得到加強的淳化明軍威脅盡復,順軍主力也不能從容遠離。

“那南京?”陳哲小心翼翼地問道。

“大將軍的協議,我不便撕毀。”李來亨沒好氣地說道。

“那俘虜呢?”陳哲又問了一句,公僕師斷後的兩個團都已經被殲滅,不過還是有一些潰兵從這個缺口逃走。

“留他們活命,爲大將軍祈福吧,但願上天能體察大將軍一片仁愛之心。”李來亨恨恨地說道,最後望了一眼淳化的方向然後就撥轉馬頭疾馳而去。

“我軍的光榮是義勇的志願兵贏得和維持的,從淳化開始,直到這個世界結束。”

五十年後,南京軍事學院大門口的題詞。

第158章 受降 (1)第222章 善後 (1)第113章 借兵 (1)第69章 意外 (1)第180章 司獄 (1)第222章 善後 (1)第342章 遺產 (2)第267章 賭博 (1)第519章 假像 (2)第106章 孤軍 (2)第576章 偉人 (3)第149章 行軍 (2)第55章 奪印 (1)第411章 叛離第372章 破關 (2)第16章 轉折 (1)第282章 應對 (1)第32章 前程 (1)第410章 破城第412章 烈皇 (1)第34章 失落 (1)第156章 頹勢 (1)第175章 新政 (2)第172章 基業 (1)第516章 調任 (1)第87章 決裂第549章 批判 (2)第363章 影響第219章 夜襲 (2)第510章 待機 (1)第27章 遺物 (2)第167章 奔波 (2)第61章 撫民 (1)第344章 前驅 (1)第15章 死地 (2)第139章 安泰 (2)第269章 友軍 (1)第480章 曲終 (1)第272章 出擊 (2)第131章 接戰第298章 轉折 (2)第123章 壓力 (1)第301章 覆滅 (1)第403章 直隸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101章 鷹營 (1)第567章 論述 (2)第418章 委任第22章 懲罰 (1)第382章 疑案 (2)第551章 走私 (2)第214章 潛渡 (1)第276章 朝堂 (1)第241章 攻心 (2)第431章 官司 (1)第282章 應對 (1)第100章 募兵 (2)第354章 帝國第188章 清野 (1)第337章 政治 (2)第505章 道義 (2)第356章 南下第60章 腐蝕 (2)第236章 潛流 (1)第324章 天平 (1)第572章 返京 (1)第555章 退縮 (2)第488章 擴軍第239章 矛盾 (2)第75章 突圍第93章 救民 (1)第254章 軍法 (3)第124章 壓力 (2)第136章 退兵 (1)第354章 帝國第226章 默契 (1)第198章 僵持 (1)第56章 奪印 (2)第102章 鷹營 (2)第406章 收禮第377章 攤牌 (2)第275章 招搖 (2)第503章 義釋 (2)第475章 逆流第402章 勸降 (2)第231章 補充 (2)第218章 夜襲 (1)第19章 遲疑 (2)第151章 拖延 (2)第8章 冒名 (1)第556章 亂麻 (1)第244章 內憂 (1)第399章 懸念第240章 攻心 (1)第280章 近戰 (1)第550章 走私 (1)第441章 問答 (2)第522章 見聞 (1)第579章 退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