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問答 (1)

黃石進來的時候手裡還拿着厚厚一打文件,他把文件攤開擺在講臺上,口中繼續說道:“士農工商,商人從來都是最下一等人、是賤民,有錢的賤民就是待宰的豬羊,雖然黃某自問這三十年來待諸君不錯,但當到了危機關頭——比如眼下這個時候,勸黃某殺豬宰羊渡過難關的人便層出不窮。藉口,黃某的手下也已經替黃某找好了。”

低下頭,黃石開始念文件上面的名字:“劉昌,福建理事會的會長,私通順軍,派人向大順吳王捐獻白銀十萬兩”

“國公,冤枉啊。”劉老闆在背後大叫一聲。

黃石沒有理會劉老闆的喊冤,繼續唸了下去,很快朱九的名字也赫然出現:“朱九,私通順軍”

“齊公,小人對齊公忠心耿耿,萬望齊公明察啊。”

朱九不等黃石念出給自己捏造的罪名,就從座位上彈起來,向着講臺大聲喊起來。

這時大廳里人聲開始沸騰,不少人猜到今天這多半是鴻門宴,心眼靈活的已經開始四下張望,在門口驚恐不安地尋找着福寧軍兵丁的影子。

“劉會長。”黃石回頭看着劉老闆,後者正一臉惶急地看着自己,豆大的汗珠從臉上滾滾而下。

“劉會長,請用驚木。”黃石見對方沒有反應,微微提高聲音提醒道。

“小人遵命。”劉會長再次履行自己的職責,用重重的驚木聲把會場裡一片喊冤聲壓了下去。

第三次請劉老闆落座後,黃石再次低頭念起來,幾乎每個在座的商人都榜上有名,而排名基本是按照他們的財富多寡排列的:“蔡雲楠,私自出售軍器陸煜帆,偷運軍火給順軍”

把長長的名單和各自的罪名唸完時,黃石擡起頭,此時大廳內鴉雀無聲,所有投過來的目光中都滿是驚駭和恐懼:“有人勸我,行擒賊先擒王之計,藉口晉國公一事,僞稱行勸捐之舉,將諸君哄騙來泉州一網打盡,然後速發緹騎撲平亂黨,抄沒諸君家財以充軍實。”

劉會長已經癱軟在座位上,驚木從他抖動不已的手中無力地滑落,再也無法行使職責,幸好此時大廳內死一般的沉寂,不需要他再維持秩序。

“我知道順吳王在杭州廣發檄文,通告閩粵商家,發誓入閩、粵之後必定秋毫無犯,我所建之條例奉行如常,順王和順吳王一向言則必諾,若我是一個商家,也多半會聞言心動。”黃石揚了揚手中的文件:“我不知道這裡面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都是真的絕不可能,但全是假的也是欺人之談。”

回頭看了一眼劉老闆,黃石朗聲說道:“劉老闆我深知其爲人,我不信他會叛我。”

“國公明見啊。”劉老闆立刻回覆了活力,驚恐一去,頭腦也立刻靈活起來,馬上在心裡大罵自己愚蠢:“若是國公疑我,怎麼會讓我坐在這個位置上維持秩序吶?”

黃石又回過頭,望向幾個他比較熟悉的人,一個個叫出他們的名字,直到朱九:“九爺和我相知已經三十年了,昔日在京師、遼東的情誼歷歷在目,必定是有人覬覦九爺的家產,構陷於他。”

數過這幾個名字後,黃石環顧全場:“但在座諸君,和黃某有交情的也不過十數而已,其他的莫說相熟,就是說過幾句話的都不多,我敢斷言這報告上的事是真是假,若行雷霆之舉,必定冤枉無數。雖然不究便是姑息養奸,但寧枉勿縱之事,黃某不爲也。”

“國公慈悲啊。”

“國公仁德。”

“小人必誓死以報。”

下面已經有人嚷嚷要出錢助餉,但是會前最積極動員要大家掏腰包的劉會長此時卻突然一拍驚木:“肅靜,讓國公說話!”

見黃石又回頭看過來,劉老闆心中一驚,他急於想聽黃石的下文所以不假思索地拍了驚木,但卻不知道是不是黃石就是想勸大家助餉,連忙問道:“國公,小人記得您說只能一個人說話。”

“劉會長做的很好,只是不必加後半句。”黃石微笑着點點頭,又回身繼續發言:

“只是黃某今天雖然不肯行寧枉勿縱之事,但諸君怎知我明日便不會變了心思?怎知將來接替黃某這個位置的人,也會和黃某一個心思?順王、還有順吳王,迄今爲止沒有食言而肥過,但諸君怎麼知道若是他們真能擊敗黃某一統天下、無所顧忌後還會如此?就算他們一生嚴守諾言,順王的後人也會蕭規曹隨,對諸君的財產秋毫無犯嗎?諸君的身家性命,終歸還是操之人手,莫要忘了士農工商,殺諸君以充國庫軍實,士人只會拍手稱快。對君王是名利兼收之事。”

在座的理事會成員無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之前黃石善待商人大家就竭力支持他希望他能在朝中位高權重爲大家遮風擋雨,許平發出檄文後這些商人也願意相信大順的誠意——人爲刀俎

我爲魚肉,除了相信掌權者的善意難道還有更好的辦法麼?但此刻聽起來齊國公已經是胸有成竹,能夠拿出一個解大家危難的長久之計,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黃石的解決辦法。

只是黃石卻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把商人的黑材料拋去一邊,翻開下面的文件念起來:“杭州大捷,擊斃闖賊三萬;蕭山大捷,擊斃闖賊兩萬桂北大捷,擊斃闖賊五萬,高賊宵遁湖廣大捷”

一口氣把明軍的赫赫戰績念上一遍後,黃石又擡起頭,望着大廳裡的衆人:“這裡面不知道有多少是真是假,要真是打了這麼多場大捷,現在戰場應該是在北京而不是浙東、江西、廣西。這些場大捷,共向我討賞、討恤五百餘萬兩,我可以一概不與,但唯恐讓忠良含屈,殉國者家小害於飢寒。這些個仗到底打得如何,我不知道,在座的諸君也不會有人全知道,但不會沒有人知道,可是諸君只會助餉,看着我把你們的血汗錢往水裡拋卻暗自心疼而不發一言,因爲你們擔心報復,擔心會惹怒權貴——諸君,從來沒有人和我說過真話,一個也沒有過。”

接着黃石又唸了幾份報告,從情報戰線到海防稽私都有:“形勢真是一片大好啊,我每日看到的是一場又一場的輝煌勝利,零星夾雜着些無關痛癢的失敗,但順軍已經渡過長江,官兵卻是一退再退。先帝在時,身不解衣、寢不滅燭,一有奏報即起身批改,而殉難煤山。我自問比先帝相差遠矣,每日都要睡足四個時辰,也做不到每個縣的奏報都躬親批示。連先帝都不能扭轉頹局,我當然更做不到,如果沒有更好的辦法,我覺得我就是把眼累瞎了也別想把國事辦好。”

封建政權最終都是極度腐朽的,但當兩個封建政權對決時,新興的一個往往在還沒來得及完成徹底前就擊敗了她的競爭者。老的政權只有苦苦地熬,力求挺到新興政權變得和她一模一樣的時候,如果這時新興者沒能成功利用開始的衝勁佔據全國大部分地盤,老政權就有希望憑藉更大的地盤壓垮她的敵人,史書會把這種幸運稱爲中興。中興是極其罕見的現象,所以領導中興的皇帝會得到極大的頌揚——因爲他的敵人如此罕見、出色地迅速走完了政權的腐朽道路而頌揚這個撿到了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的皇帝。

第56章 奪印 (2)第338章 勸降第200章 新年 (1)第240章 攻心 (1)第224章 戰俘 (1)第522章 見聞 (1)第250章 入滇 (1)第340章 信念第293章 紕漏 (1)第157章 頹勢 (2)第218章 夜襲 (1)第327章 投效 (2)第419章 名臣第551章 走私 (2)第367章 棄軍第355章 海盜第81章 隱姓 (2)第439章 召集第344章 前驅 (1)第45章 迷惑 (2)第166章 奔波 (1)第490章 競爭第511章 待機 (2)第387章 民心 (2)第62章 撫民 (2)第352章 說服第449章 軍校第61章 撫民 (1)第580章 退位 (2)第453章 選戰(上)第451章 期望第287章 喘息 (1)第113章 借兵 (1)第483章 訴苦第359章 追擊第502章 義釋 (1)第470章 人心第342章 遺產 (2)第181章 司獄 (2)第16章 轉折 (1)第361章 剿匪第480章 曲終 (1)第553章 勾心 (2)第86章 破滅第87章 決裂第65章 罪行第452章 導遊第92章 賊x民 (2)第157章 頹勢 (2)第47章 戀情 (2)第378章 決裂 (1)第82章 脫身 (1)第500章 棄守 (2)第340章 信念第307章 鞠躬盡瘁 (1)第38章 邀請 (1)第190章 科學第392章 初捷第289章 旁觀 (1)第523章 見聞 (2)第447章 北返第273章 相對第164章 轉變 (1)第541章 缺口 (2)第577章 淮安 (1)第547章 軍歌 (2)第440章 問答 (1)第554章 退縮 (1)第102章 鷹營 (2)第364章 尾隨第344章 前驅 (1)第178章 彷徨 (1)第327章 投效 (2)第265章 決心 (1)第264章 變化 (2)第109章 許州 (1)第257章 密謀 (1)第195章 前沿第504章 道義 (1)第570章 辭職 (1)第201章 新年 (2)第292章 退卻 (2)第496章 闖關第191章 抵抗 (1)第281章 近戰 (2)第378章 決裂 (1)第194章 消耗 (2)第525章 界限 (2)第130章 修正 (2)第478章 官營第412章 烈皇 (1)第431章 官司 (1)第498章 包抄第128章 臨戰 (2)第282章 應對 (1)第403章 直隸第235章 前路 (2)第168章 歸德 (1)第108章 實戰 (2)第188章 清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