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倒戈

“大帥,我們該怎麼辦?”

姜鑲下令那隊原本去賀寶刀身邊裝樣子的部隊不用出發了,大同兵開始迴轉,向自己的營寨邁進,姜鑲沒有離去而是帶着親衛留在戰場旁,他讓一個心腹將領去負責營務,而自己另有要事要做:“一會兒等仗打完了,我要去拜見大將軍。”

今天據姜鑲所見,順軍至少死傷了四、五分之一,而新軍雖然差點,但也損失得有超過十分之一的兵力才失去進攻能力。對姜鑲的四萬大軍來說,五分之一就是八千人,他知道自己的軍隊在野戰中別說損失八千、就是損失個千兒八百都要面臨戰敗了。

“無論是對順軍還是新軍來說,我們都是無足輕重的小卒,等見了大將軍,我們萬萬不能忘記這一點。”姜鑲繼續觀看着戰場,同時提醒自己的幕僚部下們道。

剛纔出動本營騎兵和劉宗敏對抗的東森營指揮官吞槍自盡,其他一直保留自己精銳騎兵的營官,則在本部騎兵的保護下迅速脫離戰場。

數千騎兵奔騰着離去的場面,就像同樣多騎兵發起進攻一樣激動人心,被拋棄的步兵連逃跑的念頭都被這一擊砸得粉碎,大批、大批地扔下武器向逼過來的西銳營投降。在西銳營的左面是西鋒營,他們遭到了直衛的微弱抵抗;在西銳營的另一面,是位於近衛營和救火營旁邊的西首營,現在它監視的順明兩營之間已經沒有了敵對行動。

細柳和泰山營已經退出戰場,這兩個營的使者已經抵達許平的將旗前,開始與他討論投降問題。許平明白這兩個營的將領都不希望他們事先就與順軍勾結的事情流傳出去,所以要先退出戰場,以便能表現得像是在走投無路下才投降的。

和這兩個營一樣,姜鑲也有類似的打算,不過他是真的沒有事先與順軍勾結,確實是等到局面無可挽回後才確定投降。

幾千騎兵保護着新軍的營官們從戰場上逃離,直到此刻周洞天仍遙望着他們消失的方向,忍不住發出感慨:“從未想到新軍也會有這樣的一天。”

“跟着黃侯從未打過敗仗,從來不需要投降,所以一開始鬥志昂揚,誓死不降,既然所有的人都不投降,自己也就從來沒有想到過投降或是逃跑。”陳哲已經不在協助餘深河指揮部隊,而是回到許平的身邊,聽到周洞天這句話後他就笑道:“一仗接着一仗地輸,士氣越來越差,終於有試着逃跑了,結果也沒事。大家一下子也都想明白了:逃跑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沒什麼丟不起人的。”

“陳兄弟說的是。”周洞天應道,許平一直沒有說話而是靜靜地聽着。

“現在怎麼樣我不知道,反正我走的時候,一個小隊官都得要幾百兩銀子,一個隊官得上千兩、甚至幾千兩。花了這麼多錢買來的官,誰捨得死啊?死了還怎麼把本錢掙回來呢?至於上面的人,更是富得流油,當然更捨不得死了。”陳哲譏諷地說道:“今天能打成這樣已經很出乎我意料了,新軍裡還是有批三年前從軍的軍官,他們的位置不是花錢買到的,雖然可能也跟着富起來了,但還有點往昔的鬥志,今天死戰的就是這批人;而將軍們嘛,說到底也是黃侯幾十年的部下,不比我們,雖然這樣、那樣捨不得死,但是黃侯的命令還是會執行。”

現在留在戰場上的成建制明軍還剩下救火營,和近衛營面對面地站着,而西首營已經不再監視救火營而是向另一面開去,去攻擊營官已經把騎兵帶走的三千營和長青營。牛尾莊的順軍也殺出來,配合李定國部圍堵四散的明軍士兵。

“王將軍要求向順王投降,他強調這是他事先就提的要求之一,”餘深河不停派來傳令兵向許平通報談判進展:“王將軍拒絕向大將軍投降。”

“什麼事先不事先的,”陳哲就是因爲談判的內容讓他聽不下去才跑回許平身邊透口氣的,剛纔他衝王啓年的使者大叫大嚷還被餘深河責備了,現在他就衝着餘深河的使者嚷起來——既安全不會有什麼不良後果,而且還出了口針對餘深河的氣:“現在是我們絕對優勢,救火營不投降就滅了它!”

“就是,剛纔要不是西營都到了,救火營真的不會和我們打麼?”周洞天也在邊上搭腔道:“剛纔那架勢他們像是要真打,不像是裝的。”

“王將軍說他之所以選擇刺刀衝鋒就是像拖延時間,離開賀寶刀的控制越遠,他越有把握控制部隊倒戈。”餘深河的使者轉述着談判內容,聽上去就像是替王啓年辯解。

“他有證據說他肯定不會和我們打麼?”陳哲冷笑道:“如果王將軍心裡沒鬼,我們完全可以派人去問,問他停止作戰的命令到底是發現西營前還是西營後,允許他繼續帶兵已經是很寬厚的條件了。”陳哲對許平說道:“大將軍,救火營軍心已經垮了,我們全面有利,王啓年不向您投降就摧毀他。”

“算了,你也沒有證據說他沒看到西營就一定會和我們打起來,畢竟他今天確實沒有殺過我們哦人。”遇上裝甲營虛弱無力的攔阻時,救火營也只是用刺刀把他們趕開而不是轟擊他們,許平揮手製止了陳哲和周洞天的繼續反對:“我答應過王將軍救火營可以直接向順王投降,我確實這麼說過,我不能食言。”

許平讓餘深河把救火營的使者帶到自己面前,對他說出了最終決定:“救火營可以單獨立營,保留軍旗,我不干涉王將軍的權威和決定,救火營要呆在我大營附近,王將軍稍微收拾一下,兩天內順王就會抵達,到時候我會派人護送王將軍前去拜見順王,而在此之前,王將軍可以繼續打着朱明的旗號。”

“謝大將軍,大將軍真是一言九鼎。”白羽使者歡天喜地的衝許平連連磕頭,然後跑下去向營官通報這個好消息。

賀寶刀在兵敗後自刎身亡,堅持抵抗的直衛指揮楊懷祖受傷昏迷,被順軍俘虜。

“加上直衛十三營新軍,三個倒戈的,一個被俘的,一個自盡的,剩下都跑光了。”周洞天大笑道:“這些營官堅持不肯把騎兵借給賀寶刀統一使用,真稱得上是老謀深算。”

“是啊,”隨着戰爭的不斷持續,新軍急速地擴編,從上到下的質量都急劇下滑,許平命令道:“派醫生去給楊將軍好好看傷,不要傷了他的性命。”

直衛進行的最後抵抗,給李定國造成了幾十、上百的傷亡,許平估計這麼點小仇李定國也不會放在心上:“戰爭已經結束了,沒有必要再死人了。”

在牛尾莊附近這個狹小的戰場上,今天有四千餘名順軍官兵陣亡,還有數目相當的重傷順軍此刻還在生死線上掙扎。而對面至少有超過六千明軍被殺死,至於傷員更是不計其數,許平觸目所及,到處都是戰死者的遺體。

“大將軍,”餘深河安置好部隊後,也回到將旗前向許平復命:“大將軍真的不打算把救火營拆散麼?”

“救火營已經連一戰的勇氣都沒有了,還有什麼可怕的?”許平不打算把救火營納入自己的囊中,而是情願讓王啓年去直接向李自成投降:“我們此戰損失不小,對晉軍的威懾恐怕有所下降,救火營投降我大順後,正好補上了我們損兵折將的不足。”許平衝餘深河微微一笑:“再說昨天晚上我已經在回信中答應過王將軍了,不是嗎?”

“大人倒是信守諾言,不過如果我是大人,我是不會讓救火營繼續存在的,”餘深河微微搖頭,他覺得救火營完全值得許平背棄諾言:“末將擔心今天放過了他們,以後有一天近衛營會還得和它打上一仗。要是大人狠狠心,殺光”

“不會了,我覺得戰爭已經結束了。”許平打斷了餘深河的建議,他望着面前戰場上的屍山血海,輕輕地嘆了口氣:“沒必要再死人了。”

五天後,李自成總算趕到太原,救火營正式向順王投降,換上了黑色的大順軍裝。

除去三個倒戈的新軍營以外,姜鑲也帶着四萬大同兵向順王投降,目前山西境內仍沒有投降或是沒有派遣使者前來表示願意投降的,只有代州總兵周遇吉一人而已——他手下不過萬餘人馬,大部分還是地方部隊,沒有哪位順軍將領將其視爲威脅。

除去倒戈的幾萬明軍外,牛尾莊一戰還有三萬新軍士兵被俘。

“新軍只跑了那八位營官的幾千騎兵,”許平向李自成介紹道:“六萬三千多名新軍,此戰損失了差不多六萬,而逃走的新軍騎兵估計也未必會返回直隸,很可能會逃向山東靜觀待變,或是跟着侯爺南下去南直隸。”

前不久,明廷剛剛宣佈,由德高望重的鎮東侯黃石巡視江南,負責督促南方繳納賦稅,同時還肩負有在沒有遭到戰火摧殘的江南組建一支新的勤王部隊的使命。

“侯爺花了一年的工夫才籌集出來這六萬多新軍,被賀寶刀在山西丟得乾乾淨淨,以前新軍不是沒有打過敗仗,但從來沒有這麼慘過,這次侯爺別說一年,就是兩、三年都未必能恢復元氣。”許平覺得新軍此戰不光是人員損失慘重,他們僅有的一點士氣和鬥志也被打光了,以新軍現有的狀態,許平覺得他們沒有恢復的可能性。李自成至少善待三營倒戈的新軍,接下來新軍就算重建,估計也會和其他明軍一樣聞風而降。

“小楊將軍醒了,如果大王不反對的話,末將打算放他回去。”楊懷祖醒過來後許平去看過他,見到許平後楊懷祖就破口大罵他欺師滅祖,居然想派人行刺黃石。

“金兄弟確實是有些魯莽了。”無論是楊懷祖還是倒戈的新軍三位營官,都告訴許平若不是山嵐營叛亂,黃石確實有畏戰之意;他們也並非不知道皇上昏庸、天下生靈塗炭,正是因爲這個三營新軍才決意倒戈,但是之前之所以走上戰場和順軍交戰,不是因爲對李自成不滿,而是出於對許平派人暗殺他師父黃石的義憤。慫恿魏蘭度暗殺黃石的罪魁禍首金滿蒼已經被處死了,對方把金滿蒼的底細瞭解得很清楚,和許平的約定也猜了個不離十,許平對此也無話可說。

“可並不是許兄弟你下的令,對不對?”牛金星認爲這事完全可以推得一乾二淨,他剛到還不清楚爲什麼許平要把這個黑鍋背下來:“許兄弟只要咬死不承認認識金滿蒼不就得了?一口咬定是他們新軍內訌。”

“我們這邊也有太多人知道他的底細了,我不可能說不認識他,再說,”許平覺得金滿蒼雖然魯莽,但是刺傷了黃石確實導致他無法領軍出征,導致新軍的大敗虧輸:“不錯,侯爺說他會南下,可到底會不會親自來山西我們不知道。金兄弟犧牲了自己的性命,爲大順立下這樣的奇功,不好昧着良心抹殺了它,不讓金兄弟的大名和勇氣得以流傳。”

“確實是奇功一件,”李自成也承認眼下的形勢出乎預料地對順軍有利,而這一切看起來都要歸功於金滿蒼策劃的京師之變:“但這樣一來,許兄弟和黃侯可就算是結下血海深仇了,金兄弟連黃侯的獨女的夫婿都害死了。”

“是的,不過反正也是血海深仇了,多一些、少一些也不算什麼了。”許平早就很清楚自己和黃石的仇怨沒有化解的可能,他再次對李自成說道:“末將希望大王能同意把小楊將軍放回去,讓他去勸黃侯投降。”

“勸黃侯投降?”

“末將覺得大王不妨許諾給黃侯,明廷給他的待遇我們大順會保持不變。”許平本想建議李自成繼續與黃石的約定,但轉念一想,在新軍已經毀滅的今天,牛金星不會同意這個建議的,所以讓楊懷祖勸降黃石是唯一拿得出手的理由了。

“楊大人,當年你待末將不錯,待這裡很多人都不錯,這就算是末將替我們大家還您的一個情吧。”許平在心裡想到。

第405章 召見第57章 誘惑 (1)第242章 危難 (1)第24章 世子 (1)第40章 疑雲 (1)第43章 長青 (2)第75章 突圍第369章 退意 (1)第123章 壓力 (1)第440章 問答 (1)第16章 轉折 (1)第359章 追擊第89章 破軍 (2)第205章 反擊 (2)第466章 寬容第345章 前驅 (2)第28章 求親 (1)第267章 賭博 (1)第463章 遼藩第231章 補充 (2)第94章 救民 (2)第123章 壓力 (1)第489章 潛行第322章 功高 (1)第309章 等待 (1)第212章 譁變 (1)第181章 司獄 (2)第131章 接戰第474章 輪迴 (2)第510章 待機 (1)第363章 影響第39章 邀請 (2)第237章 潛流 (2)第506章 協議 (1)第374章 改元第81章 隱姓 (2)第127章 臨戰 (1)第106章 孤軍 (2)第530章 纏鬥 (1)第185章 心路 (2)第243章 危難 (2)第154章 對射 (1)第143章 醞釀 (2)第490章 競爭第389章 時代第199章 僵持 (2)第232章 亂局 (1)第3章 自薦 (1)第169章 歸德 (2)第139章 安泰 (2)第286章 交鋒 (2)第439章 召集第96章 闖王 (2)第50章 條例 (3)第340章 信念第450章 承諾第410章 破城第281章 近戰 (2)第454章 選戰(中)第432章 官司 (2)第368章 受降第99章 募兵 (1)第281章 近戰 (2)第401章 勸降 (1)第82章 脫身 (1)第8章 冒名 (1)第38章 邀請 (1)第325章 天平 (2)第412章 烈皇 (1)第407章 蘭臺第103章 紛爭 (1)第311章 責任 (1)第169章 歸德 (2)第145章 應對 (2)第183章 擾亂 (2)第191章 抵抗 (1)第364章 尾隨第218章 夜襲 (1)第338章 勸降第221章 炸營 (2)第377章 攤牌 (2)第451章 期望第182章 擾亂 (1)第202章 皮影 (1)第111章 能吏第483章 訴苦第562章 黨務 (1)第362章 威脅第522章 見聞 (1)第581章 退位 (3)第294章 紕漏 (2)第408章 坦誠第294章 紕漏 (2)第131章 接戰第374章 改元第126章 算盤 (2)第114章 借兵 (2)第45章 迷惑 (2)第214章 潛渡 (1)第540章 缺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