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決心 (2)

“不錯,這絕不會是金大人做出來的命令,一定是你父親的,”楊致遠呵呵笑道:“如果有人問賢侄你父親最喜歡的計策,那賢侄可以回答他說是‘反客爲主’,有一點許平把侯爺學得很像,就是千方百計地要迫使對方去他的地盤上打他,然後他以有力的反擊來取勝,用勇猛的追擊來擴大戰果。我跟你父親這麼多年了,敢說這套絕對是許平從你父親那裡學去的,不過你父親比他更勝一籌,那就是當對方有主場之利時,你父親會用奇襲、分兵等種種意想不到的辦法來反客爲主。金大人是沒有這個習慣的,他太中規中矩了,總是想用壓倒性的力量來取勝——你父親固然也喜歡這種正道,但是當正道沒法取勝時,金大人不會出奇而是束手無策。”

之前楊致遠對用十二營強攻許平的計劃也不是很樂觀,因爲一旦進入許平的主場作戰,就意味着暴露在許平的情報網監視下,新軍在明、許平在暗,許平犯錯不一定會被新軍發現,而新軍犯錯則很可能遭到許平的反擊:“你父親最不喜歡的就是這種戰鬥,而我也不喜歡,幾萬大軍,行軍上百里、數十天,怎麼可能不出紕漏。而這個計劃肯定是出於你父親之手,他他要許平來主動進攻,讓他進入我們的情報網,向我軍展示出他的漏洞。”

“是嗎?”黃希文連忙把那個命令拾起來仔細看了又看,這次他看得心悅誠服,連連點頭道:“多謝叔父指點,小侄這次看明白了,許賊他看到我軍兵力不處於優勢,一定會迫不及待地從他的巢穴裡鑽出來來打我們,我們正可以以逸待勞。”

說完之後黃希文又一次露出遲疑之色:“楊叔叔,金大人說我父親是要您回去啊。”

“我在背後說你賀叔叔幾句壞話吧,你可不要說出去啊,”楊致遠指着那份軍事計劃,伸出一根手指:“第一,你賀叔叔有點莽撞,沉不住氣,他不適合執行你父親這種需要耐心的計劃;”接着楊致遠伸出第二根:“你賀叔叔名氣比我響亮的多,天下都知道他是你父親手下第一勇將,而我不同,我從來不以勇猛見長,許平對我會輕視得多。”

在楊致遠的印象裡,早在廣寧孫得功手下的時候,鎮東侯就派自己去處理各種雜務,和別的軍官討價還價、訓練士兵、甚至刺探鎮東侯未婚妻的家事;而到了長生島後,鎮東侯沒錢沒糧的時候就派他去負責後勤輜重;整頓軍心的時候就派自己去負責軍法事宜;除了鎮東侯和楊致遠本人以外,其他人甚至不記得楊致遠是長生島時期僅有的一個獨自領軍的將領,那次遠征的目的地甚至是萬里之遠的海外異域,這件事鎮東侯和楊致遠都很有默契地從來不再提起。二十年前,從妓院老闆娘討價還價到遠征一無所知的異國,鎮東侯把所有他感到棘手的事情都拋給楊致遠;而這二十年來鎮東侯更把關乎他成敗命運的事情交在楊致遠手中。

“所有的人,甚至包括你父親的故舊親信,都認爲我是你父親身邊一個可有可無的平庸之輩,金叔叔替你父親執掌軍務二十年、賀叔叔勇貫三軍,就是趙叔叔都有智多星的名聲,只有我最不起眼,所以你父親的這個引蛇出洞的計劃,最適合由我來完成。”

“楊叔叔你太過謙了。”黃希文有些尷尬地說道,他也隱隱認爲賀寶刀是更能和許平匹敵的對手。

“第三,”楊致遠又伸出一根手指:“你父親這個計劃還有需要彌補的地方,而你賀叔叔是個急脾氣、直腸子,我擔心他會打上門去找許平,而不是順着你父親的這個思路來。”

“什麼地方需要彌補?”黃希文馬上問道。

“你父親的設想是讓許平出來與我們打,而我們反客爲主呆在暗處等待許平犯下錯誤,那怎麼樣才能讓許平更容易犯錯呢?”

黃希文皺眉思考片刻,搖頭道:“楊叔叔考倒我了。”

“有句話叫忙中出錯,我們要讓許平儘可能地急行軍,讓他急急忙忙地來攻打我們,這樣他犯錯的可能性就會大很多。”楊致遠微微一笑:“如何達成這個目的?”

黃希文又仔細想了半天,仍然搖頭:“楊叔叔又靠倒我了。”

楊致遠心中輕輕嘆息了一下,他記得鎮東侯在黃希文這個年紀的時候已經是詭計多端、多謀善斷,他臉上笑容不變地說道:“你父親的這個計劃叫賣個破綻給許平,我們可以再賣一個破綻給他,如果你是許平,你覺得敵軍在什麼情況下是最容易被擊敗的?”

黃希文又苦苦思索起來,楊致遠提醒道:“剛纔我說了什麼?”

“楊叔叔剛纔說忙中出錯,嗯,急行軍,”黃希文思考一下,補充道:“我們正在急急忙忙地做某事,敵軍偵查不利,對周圍情況不熟悉,或是兵力分散,這都是攻打敵軍的好時機。”

“不錯,就算要和許平決戰,就算反客爲主等他來打我們,也要在他偵查不利、兵力分散的時候集中全軍與他打,否則堂堂正正地公平一戰,那是比士兵的本事,那還要我們這些統帥幹什麼?”楊致遠不再難爲黃希文,而是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說出:“如果我來指揮這仗,我會做出與楚軍合流的態勢,做出急行軍試圖從南方迂迴開封的姿態來。你父親估計許平會迫不及待地與兵力不弱於他的七營新軍交戰,我對此完全同意,當他看到我們處於急行軍狀態時,他一定會急忙趕來想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這就叫賣個破綻給他,而這時就是我們痛打他的良機。”

“啊,小侄明白了。”黃希文大爲贊同,不過他還是有些顧慮:“可是楊叔叔你的身體”

“我生來就是武將,這病就是因爲沒仗打閒出來的毛病,一上戰場我就熱血沸騰,就生龍活虎了。”楊致遠笑道:“你父親太多慮了。”

聽到黃希文保證命令與鎮東侯的親筆信吻合後,賀寶刀急急忙忙地帶領救火營北返,磐石營直接撥歸楊致遠指揮,而另外四營交出幾千士兵和大炮外,剩下的也會在幾天內返回京師或是呆在山東維持戰後秩序。

現在營帳裡沒有其他人,楊致遠掏出一個小布包,從裡面小心地掏出一盒胭脂來,現在每天早上他起牀後,都會在自己蠟黃的臉頰上不引人注意地塗上一點點胭脂。

“如果大人搞錯了的話,那我當然要替大人好好看住新軍,大人籌劃了這麼多年,現在就差這支軍隊了,不能因爲我耽誤了大人的事。”最近楊致遠特別喜歡回憶往事,一樁樁陳年舊事總是不由自主地紛至沓來。早在大都督府關閉前,鎮東侯就和楊致遠到過河南,專程到臨汾去看倉頡祠,當時楊致遠以爲鎮東侯是想抒發對這位華夏先賢的懷古之情。

但到了臨汾之後,最讓鎮東侯感慨的卻是以前臨汾縣令立下的一塊石碑,上面一五一十地記錄着捐善款維修祠堂的人名,也有諸如:“巡撫某某,認捐十兩,實捐三兩;知府某某某,認捐五兩,實捐一兩”這樣的記錄。

“我在遼東鏖戰多年,做過不少虧心事,但看看這碑吧,因爲我們的浴血奮戰。大明的七品御史仍然可以如唐宋的前輩那樣,肆無忌憚地痛罵首輔的過失;而大明縣令可以把巡撫、知府做下的虧心事刻在石碑上而不必擔心報復,或是有人敢來把石碑砸毀。如果沒有我們,如果北虜入關,那麼這一切都會化爲烏有。”當時鎮東侯如是說。

楊致遠知道,鎮東侯爲他曾經保衛了一些東西而驕傲,爲他眼下正在保衛另外一些東西而感到羞恥。但他仍然理解並支持鎮東侯,因爲後者曾向楊致遠描繪過一個不一樣的中國,一個美好能夠得到保持,醜惡可以被清除的世界——那是一個楊致遠希望他子孫能夠在其中生活的世界。

“若大人沒有搞錯我的病情,我也不願意回去死在病牀上。”

第155章 對射 (2)第333章 追擊第283章 應對 (2)第383章 忻州 (1)第332章 重逢 (2)第33章 前程 (2)第309章 等待 (1)第423章 奸黨第63章 貪生 (1)第253章 軍法 (2)第510章 待機 (1)第194章 消耗 (2)第320章 決鬥 (2)第179章 彷徨 (2)第435章 儲備 (1)第285章 交鋒 (1)第232章 亂局 (1)第58章 誘惑 (2)第514章 軍種 (1)第141章 交易 (2)第185章 心路 (2)第60章 腐蝕 (2)第259章 志向 (1)第201章 新年 (2)第8章 冒名 (1)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346章 講理第115章 閱兵 (1)第123章 壓力 (1)第65章 罪行第300章 拐點 (2)第532章 落馬 (1)第365章 遭遇第274章 招搖 (1)第193章 消耗 (1)第246章 爭鬥 (1)第541章 缺口 (2)第129章 修正 (1)第456章 知識第326章 投效 (1)第515章 軍種 (2)第495章 一伐 (2)第158章 受降 (1)第207章 戰後 (2)第430章 主人第242章 危難 (1)第66章 迷惑第280章 近戰 (1)第525章 界限 (2)第115章 閱兵 (1)第552章 勾心 (1)第509章 動搖 (2)第95章 闖王 (1)第580章 退位 (2)第537章 攔截 (2)第60章 腐蝕 (2)第465章 知恥第517章 調任 (2)第73章 山口第567章 論述 (2)第338章 勸降第496章 闖關第78章 落敗 (1)第34章 失落 (1)第430章 主人第270章 友軍 (2)第339章 交易第483章 訴苦第513章 家書 (2)第327章 投效 (2)第104章 紛爭 (2)第137章 退兵 (2)第169章 歸德 (2)第112章 困惑第224章 戰俘 (1)第411章 叛離第187章 諒解 (2)第100章 募兵 (2)第57章 誘惑 (1)第397章 拉鋸第104章 紛爭 (2)第259章 志向 (1)第526章 迎擊 (1)第224章 戰俘 (1)第76章 斷後第50章 條例 (3)第124章 壓力 (2)第330章 反應第258章 密謀 (2)第103章 紛爭 (1)第26章 遺物 (1)第368章 受降第264章 變化 (2)第400章 倒戈第169章 歸德 (2)第556章 亂麻 (1)第503章 義釋 (2)第449章 軍校第431章 官司 (1)第573章 返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