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前路 (2)

沒有什麼新鮮的東西,已經很多年了,鎮東侯沒有聽到過新鮮的賀詞,不過百姓和底層的士兵們,仍會一如既往地祝福於他。兩側這些向鎮東侯車駕呼喊的河北軍士兵,在接受軍餉和裝備後,會被抽調精銳由楊文嶽帶領前去協同孫傳庭作戰。很多人將再沒有機會踏上故鄉的土地,再沒有機會和家人重逢。

鎮東侯心裡同樣想到了這些,大概是從二十年前開始吧,他開始感覺預知歷史不再是一種天賜的禮物,而是一種揮之不去的詛咒。

“許平,”鎮東侯忍不住想起了這個他從來沒有機會見上一面的年輕人,現在鎮東侯對這個人已經很瞭解了,當鎮東侯看到許平在山東的經歷時,他想起了自己去遼陽做細作的時候:“不過我不需要人用刀逼着;”當鎮東侯搞到許平和賀寶刀大概的交談內容後,他想起了自己第一次遇到皇太極時的場面:“不過我絕不會喊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至於許平對條例大刀闊斧的改革,從新軍到闖軍,鎮東侯記得自己初上長生島時對明軍封建慣例的態度:“既然不對,那還等什麼?”以前鎮東侯認爲許平雖然有和自己類似的憐憫之心,但卻沒有自己的野心:“大丈夫不恥於胯下之辱,而恥辱不能名揚天下。”直到河南搞出歸德新政:“孫可望那個傢伙絕對沒有這般見識,肯定是許平這個意外帶來的變化。”還有對開封的糧食政策,讓鎮東侯感覺許平並非沒有類似自己這般的野心,把中國變得更好的野心,而是沒有受到自己這種詛咒,因爲不能預知歷史而可以不必昧着良心去做一些事:“若不是我身上有着這樣的詛咒,我看到山東的事情後也絕不會再與這個黑暗的明廷同流合污。”

車窗外河北兵的祝願聲還在傳來,而鎮東侯的心思已經不在他們身上了,明日要對皇上和閣老說的話他已經擬好腹稿,一定能說服朝廷儘快集合北方全部精銳,以及明廷最後的人力、財力資源,把它們交在孫傳庭手中,投入幾乎必敗的河南戰場。

“咒詛,我現在已經快甘之如飴了。”鎮東侯不禁又想起了歸德新政,他猜背後多半有夏完淳的影子,當然他沒有把這個猜測透露過給任何人:“我帶來的政治思想引發的改革,得到了我帶來的軍隊的刺刀的保護然後與我作對。”讓自己帶來的新思想深入人心,讓自己帶來的軍事體制生根發芽,統統成爲中國的一部分而不是曇花一現,這正是穿越者的理想,不過現在最符合穿越者利益的舉動確實設法毀滅自己的理想:“雖然你們在與我作對,不過我可不想與你們作對啊,至少,不想把你們趕盡殺絕。”

開封正第三次大規模用人換糧食。

“城內數十萬,上百萬人,雖然每次幾千人看起來能換不少糧食,但實際仍是杯水車薪,開封府也不願意交換太多,只要能夠城內食用、不發生大規模恐慌就好,不然今天他們換得越多,將來他們的罪過就越大。”許平對剛剛從西線趕回來的李自成介紹起目前的形勢,開封城雖然同意交換,但官府的邸報上對此視若無睹:“河南巡撫衙門仍保有幻想,指望有朝一日朝廷能給開封解圍,他們仍想把這一切儘可能遮掩過去,或者說是小小的、不得已的權宜之計。”

“許兄弟到底打算換給開封多少糧食?”李自成心裡對許平的計劃有些沒譜,畢竟是一個人十石糧,如果開封城真的不要臉到底拼命換,闖營是絕對沒有這麼多糧食和他們交換到底的。

“一石和十石對末將來說其實是沒有太大區別的,”許平告訴裡李自成他就打算把蒲觀水帶來的那些糧食拿去和開封交換,如果不夠的話,許平或許會添上最後一次交換時不足的那些,但太多的糧食他想拿也拿不出來:“蒲將軍拼死運這些糧食來開封,就是想救這滿城的百姓,不管周王下想用一個人換多少糧食,我都會把這些糧食交給開封,交換是個河南巡撫衙門一個收下這些糧食的理由,也是我軍的攻心之策。”這種攻心之策的效果當然不如直接圍城斷糧效果顯著,不過許平認爲有可能在開封最終斷糧前攻下這座堡壘:“交換的進行會讓城內百姓漸漸失去對我軍的畏懼,也會讓守城的官兵漸漸失去對我軍的敵意,末將以爲在吃完這些糧食前,開封城內就可能有些官兵失去鬥志而向我們投降,若真能如此的話,我們就救了滿城的百姓。”

許平對李自成的話其實還是有些保留的,若是蒲觀水帶來的糧食不夠的話,許平是打算自己掏腰包補上一些的,當然同時他一直在積極進行攻城的準備工作,如果多掏一些糧食就能救下這數十萬百姓許平認爲是很值得的,更何況孫可望還保證把一些江北軍的繳獲提供給他。

李自成覺得不錯,他很贊同攻心政策,雖然河南的農民已經比較支持闖營,而且附近諸省的農民對闖營也不太畏懼。但最有話語權的士人對闖營還是相當反感的,以前李自成還沒太深刻的感覺,但自從出商洛山、攻佔洛陽後確定守土不失的政策,李自成就深感士人不足,他設立過科舉考試,但根本沒有幾個士人來參加考試,或者乾脆來就是爲了在考卷中大罵闖營一番的。

“雖說攻心爲上,不過這讓河南巡撫又能多撐上兩個月,”牛金星對於用糧食換人的事情頗有微詞,見李自成似乎快被許平說服後他忍不住再次舊話重提:“開封這座城牽制住我們太多兵力,還是儘早拿下爲好,如果停止換糧,大概再有一、兩個月他們就撐不住了。拿下開封后我們可以憑此攻入山東,或者乾脆北上直取京師。”

“撐不住的意思就是他們把人都吃光了,”李自成有些不滿,他認爲若是許平的計劃真能成功的話,這獲救的人裡必然對闖營感恩戴德,換糧這件事傳揚開口對闖營也是很有好處的,畢竟李自成現在要兼顧與明廷爭奪民心、動搖明廷統治合法性、豎立本方合法性的目的,李自成對牛金星說道:“我不想看到這種事,我覺得許兄弟做得很好。”

牛金星皺皺眉,又道:“大王如此想,那就這樣辦吧。只是既然攻心爲主,我覺得不妨將此事廣爲宣傳,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軍的仁義。”

“這確實是個不錯的主意,”許平隨口一說,但凝神思索片刻後覺得不妥,搖搖頭道:“只是有一點不好,現在用人換糧已經讓朝廷大失臉面,不過昏君和羣臣都覺得太丟臉所以裝看不見、裝不知道。如果我們太過張揚,昏君惱羞成怒之下,說不定就會嚴令開封寧可吃人也不得換糧。”

“昏君也不會如此喪心病狂吧。”牛金星滿臉的不在乎,道:“就算他真的如此,開封巡撫和周王也不會喪心病狂到接受這個旨意,多半會假裝沒收到皇帝的命令。再說如此豈不是更好,讓天下人都看清昏君的嘴臉,喪心病狂如此。”

“還是不妥,我認爲昏君很可能會下這個旨意,而河南巡撫多半會服從”許平說到這個裡突然一愣,向牛金星看去:“牛大人,您心裡打的不會就是這個主意吧?讓開封發生這件慘事,藉以公告天下。”

“當然不是!”牛金星立刻斷然反駁:“絕無此意。”

“好了,好了。”李自成跳出來制止住許平和牛金星的爭吵:“既然這樣,那我們就不要多說了,繼續用糧食和開封換人就是。”

第435章 儲備 (1)第105章 孤軍 (1)第89章 破軍 (2)第379章 決裂 (2)第37章 敲打 (2)第316章 衝鋒 (2)第357章 湖廣第273章 相對第266章 決心 (2)第469章 拆臺第201章 新年 (2)第377章 攤牌 (2)第186章 諒解 (1)第434章 糊塗 (2)第425章 渡江第436章 儲備 (2)第415章 治國第279章 對決 (2)第394章 決策第57章 誘惑 (1)第444章 結黨第88章 破軍 (1)第505章 道義 (2)第236章 潛流 (1)第162章 總結 (1)第354章 帝國第33章 前程 (2)第315章 衝鋒 (1)第477章 隱情第370章 退意 (2)第164章 轉變 (1)第52章 將門 (2)第120章 摧枯 (2)第12章 交兵 (1)第351章 末世第180章 司獄 (1)第401章 勸降 (1)第331章 重逢 (1)第45章 迷惑 (2)第93章 救民 (1)第180章 司獄 (1)第172章 基業 (1)第75章 突圍第488章 擴軍第196章 堅守 (1)第487章 口彩第323章 功高 (2)第144章 應對 (1)第86章 破滅第488章 擴軍第46章 戀情 (1)第111章 能吏第413章 烈皇 (2)第415章 治國第29章 求親 (2)第176章 啓蒙 (1)第201章 新年 (2)第25章 世子 (2)第168章 歸德 (1)第443章 武鬥第506章 協議 (1)第441章 問答 (2)第37章 敲打 (2)第112章 困惑第575章 偉人 (2)第552章 勾心 (1)第452章 導遊第359章 追擊第492章 前景第355章 海盜第452章 導遊第262章 密鼓 (2)第75章 突圍第46章 戀情 (1)第171章 攻城 (2)第440章 問答 (1)第151章 拖延 (2)第316章 衝鋒 (2)第402章 勸降 (2)第100章 募兵 (2)第493章 直覺第65章 罪行第390章 對壘第91章 賊x民 (1)第90章 三入第196章 堅守 (1)第310章 等待 (2)第241章 攻心 (2)第99章 募兵 (1)第584章 開始 (3)第245章 內憂 (2)第530章 纏鬥 (1)第178章 彷徨 (1)第159章 受降 (2)第369章 退意 (1)第236章 潛流 (1)第546章 軍歌 (1)第98章 兵權 (2)第265章 決心 (1)第196章 堅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