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善後 (1)

營帳外的殺喊聲始終未曾停止,許平忙碌了一天也有些累了,便命令部下保持戒備,下午睡過覺的官兵輪班值勤,其餘的分批休息,他自己就在楊文嶽的大帳裡安歇:“若是有什麼壞消息,便把我叫醒好了。”

部下們領命而去,許平一沾到枕頭便沉沉睡去,等他一覺醒來時天已大亮,許平從牀上一躍而起,信步走出帳篷。門口的衛士行禮道:“大將軍,一夜無事。”

劉紘是昨夜負責戒備的最高指揮官,見許平起牀後便立刻向他彙報道:“大將軍,今天凌晨楊文嶽試圖收攏散兵,便在不到這裡五里外重新豎起了他的旗號。”

“這便是昨夜未能奪取他的旗號、印信的壞處。”許平隨口問道:“你出兵將他驅逐了麼?”

“正是,”清晨劉紘發現楊文嶽的這個舉動後,認爲距離本軍太近是個威脅,便派出一百名士兵向他們進攻:“當時楊文嶽手下盡是烏合之衆,他們自己鬧騰了一夜,人人都精疲力竭,才幾個排槍就把他們打散了。”

“很好。”許平知道這些明軍必定是驚弓之鳥,也不知道闖軍到底來了多少人,所以很容易打散,既然劉紘沒有喊醒自己,那肯定進展非常順利:“還有其他的事情麼?”

“還有一些官兵將領也各自做了類似的事,末將分兵攻打,已經把他們都打散了。”劉紘和其他的闖營將領把這些麻煩都已經解決乾淨了,並沒有爲它們而去驚動許平的睡眠,

許平帶着衛士走出營門視察,昨天這裡還是十萬明軍聯營之處,來的時候他見到旌旗遮天蔽日,現在已經是人去營空。周圍的幾個最大的明軍大營上空還騰着青煙,這些營地從昨晚開始燃起熊熊大火,今天上午纔剛剛熄滅。這一整夜的火光和仍未散去的濃煙,向四面八方的州縣宣告着明軍的慘敗。

就在許平醒來的前後,他後隊的三千人馬還在陸續抵達,由於不再需要隱蔽行蹤,這些闖軍以一日數十里的速度趕來。現在此地已經是許平的天下,他的部下們正忙着收容明軍的傷兵、俘虜,把他們帶入那些沒有徹底焚燬的大營中集合起來以便監視,這些營寨成爲了現成的戰地監獄,省了許平不少事。

身邊到處是丟棄的兵器,上面還染着血跡;樹木和草地上到處是激烈廝殺留下的痕跡,隨處可見暗紅色的斑斑血跡;還有大批陣亡明軍將士的屍體,闖軍一時間來不及把它們收藏掩埋起來,所以此刻仍充斥在周圍方圓十數裡內。還有不少民夫打扮的死人,這種屍體更多,他們大部分是被明軍徵發而來,結果在混戰中也是死傷枕籍。

幾位衛士都面有得意之色,更像許平稱賀道:“大將軍,十萬官兵,一夜之間化爲烏有,大將軍此戰威震直隸,想那河北兵再不敢直目黃河了。”

還有一個衛士笑道:“河北兵熊甲天下,豈是我們的對手?”

“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許平嘆了口氣,搖頭反對道:“新軍難道不是直隸兵麼?他們難道不能打麼?”

幾個河南籍的衛士猛然醒悟,面前的許平也是直隸人,這一地的死人說起來還都是許平的老鄉,他們躲在許平身後互相使了幾個顏色,唯唯諾諾地不再多說。

“一將功成萬骨枯。”許平心中突然冒出一句詩,他並沒有看到背後衛士們的神色,這一仗比起艱苦卓絕的冬季防禦戰,贏得實在太過輕鬆,也是更輝煌的勝利,不過此時展示在許平眼前的屍體,也遠遠多於那一仗。許平不禁想到:如今闖軍不過據有河南一省數府之地,而明廷仍能從兩京十二省調來一波又一波的軍隊來圍剿闖軍:“若不拼死作戰,所有我的部下就會死無葬身之地,在河南辛苦建立的新政會化爲泡影,而百姓也會慘遭屠戮。可這殺人的征途,到底要打到哪一天才能結束?還要殺多少人才能結束亂世?”

“大將軍,”就在許平心中紛亂的時候,身後一個衛士滿是好奇地問道:“大將軍真是黃侯唯一的真傳弟子麼?爲什麼大將軍您從來沒有和我們講過這件事?”

“是啊,大將軍。”另外一個衛士也忍不住跟着問道:“給我們講講黃侯吧。”

最近關於許平和鎮東侯的故事越來越盛傳,衛士們覺得許平叛出師門未必肯明說,一開始還不願意問,但好奇之心卻是與日俱增。

“侯爺,悲天憫人,”許平長長地嘆息一聲:“侯爺雖然以武功聞名天下,但他功成名就之後,卻以救人爲己任,活命無數,嗯,其實在遼東,侯爺也是活命無數的。”

說完這句後許平又一次陷入沉思,他想起自己當年毅然從軍,雖然也是指望能像鎮東侯一樣名揚天下,心裡也盼望着能博取功名、封妻萌子,不過最根本的理由還是因爲自己幼年曾爲鎮東侯所救,而且還不是一次,此刻自己身上還種着鎮東侯的痘,讓自己能夠躲避瘟疫。

“我曾經認爲,只要投入侯爺軍中,就可以救人,跟着他救人,而且還能功成名就,天下竟然有這樣的好事。”許平在心裡發出一聲輕輕的自嘲:“果然是沒有兩全其美的事啊,要想飛黃騰達,就得殺人,殺無數的良善百姓,如果我不想殺,朝廷還不肯放過我;我想退出了,新軍卻還要追殺我,懸賞捉拿我。我一怒投身闖賊,以爲這樣局可以報仇,兼保護河南黎民,伸張正義,我還是以爲天下會有兩全其美的好事,可結果還是要殺人,殺更多的人。”

衛士們似乎還在問各種各樣關於鎮東侯和許平的問題,大部分都是關於鎮東侯是如何器重於他,如何傳授他兵法的事。而許平已經沒有心情去回答解釋了,他突然覺得鎮東侯或許有着和自己一樣的問題,以武功成就大名的人,到底要如何擺脫這種永無休止的殺戮之路。

被衛士們問得有些不耐煩的許平,答道:“我以爲鎮東侯的兵法終歸是末途,因爲這是殺人之學,真正被鎮東侯器重的人,我猜鎮東侯會教給他救人之學,我不是鎮東侯的得意弟子。”

衛士們都啞然失聲,許平又感慨道:“我打過的勝仗,恐怕已經不比鎮東侯少了。”如果只是比次數和消滅敵軍多少的話,恐怕許平已經在鎮東侯之上:“以後可能會更多,但是日後青史之上,對我的評價是無論如何不能與鎮東侯相提並論的。”

這時許平忍不住又想到,前路上自己必然要與明軍戰鬥到底,而明軍中最有戰鬥力的莫過於新軍,一天自己不被新軍毀滅、或是一天自己不毀滅新軍的話,這戰爭就不會終止:“若是自己被殺倒好,一了百了。”許平搖搖頭把這個念頭從腦海裡趕出去,他感覺這個想法太不負責了,這意味着無數信任、依賴自己的同伴會死亡:“若是我擊敗新軍,把許許多多如蒲將軍這樣我欽佩的長輩都殺得乾乾淨淨,以致攻入京師,滅亡明廷,那我又該如何面對侯爺?異日我到了九泉之下,又該如何面對張大人?便是曹兄弟、江兄弟他們,雖然是被新軍中某些人陷害而死,但他們會願意看到我把他們的爲之效力的軍隊殺得乾乾淨淨麼?”

第76章 斷後第81章 隱姓 (2)第78章 落敗 (1)第228章 交換 (1)第490章 競爭第449章 軍校第49章 條例 (2)第454章 選戰(中)第55章 奪印 (1)第184章 心路 (1)第122章 政務 (2)第229章 交換 (2)第255章 弱點 (1)第33章 前程 (2)第192章 抵抗 (2)第19章 遲疑 (2)第566章 論述 (1)第498章 包抄第266章 決心 (2)第505章 道義 (2)第40章 疑雲 (1)第89章 破軍 (2)第578章 淮安 (2)第537章 攔截 (2)第506章 協議 (1)第340章 信念第114章 借兵 (2)第162章 總結 (1)第413章 烈皇 (2)第245章 內憂 (2)第582章 開始 (1)第248章 內訌 (1)第247章 爭鬥 (2)第297章 轉折 (1)第486章 觀察第472章 建議第85章 成熟 (2)第28章 求親 (1)第430章 主人第204章 反擊 (1)第156章 頹勢 (1)第548章 批判 (1)第182章 擾亂 (1)第449章 軍校第154章 對射 (1)第157章 頹勢 (2)第68章 狼穴第203章 皮影 (2)第398章 王牌第572章 返京 (1)第413章 烈皇 (2)第508章 動搖 (1)第494章 一伐 (1)第144章 應對 (1)第377章 攤牌 (2)第299章 拐點 (1)第418章 委任第505章 道義 (2)第97章 兵權 (1)第4章 自薦 (2)第440章 問答 (1)第311章 責任 (1)第21章 軍法 (2)第430章 主人第106章 孤軍 (2)第168章 歸德 (1)第335章 對話第227章 默契 (2)第194章 消耗 (2)第516章 調任 (1)第86章 破滅第567章 論述 (2)第559章 上院 (2)第537章 攔截 (2)第166章 奔波 (1)第322章 功高 (1)第15章 死地 (2)第448章 定策第210章 後事 (1)第534章 換帥 (1)第150章 拖延 (1)第482章 安慶第208章 大勢 (1)第569章 腐敗 (2)第209章 大勢 (2)第388章 軍閥第431章 官司 (1)第387章 民心 (2)第206章 戰後 (1)第478章 官營第408章 坦誠第278章 對決 (1)第188章 清野 (1)第71章 馳援第7章 變故 (2)第497章 甲艦第190章 科學第136章 退兵 (1)第164章 轉變 (1)第336章 政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