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郎舅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Www.Shumilou.Co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M.Shumilou.Co

陳遠恆一驚,心裡想,這下子壞了,一時間激動,把老底都說出來了。這下子是說還是不說呢?說呢,有些表現太過了,不說,眼下這一關就不是容易過的。

陳遠恆偷偷擡頭看了皇帝一眼,只見,皇帝正嚴肅的看着他,目光中充滿了渴望。陳遠恆一震想起來關於皇帝的一切。這個皇上從小兒不受先皇的待見,還是靠着母家李家的勢力才脫穎而出,當了太子。當上太子後又處處受制於李家。一直到他主政以後多年,才慢慢的把李家清理出去,但是天下能掣肘皇帝的人太多了,宮裡皇后當道,那是王家的勢力,宮外有五大家族掣肘,當然包括自己的陳家。天下中,南方百越之地名義上歸着大楚管,實際上早就是自治了,西北,蠻族的人經常叩關,大楚朝抵禦的非常辛苦。這個皇帝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啊。

想到這裡,陳遠恆讀了那麼多年的聖賢書開始在他心裡作怪,忠君思想佔了上風,陳遠恆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說:“皇上,臣微見,沒有糧食,就是聖人治世,百姓也會造反的。而有了糧食還不夠,要是想要國家強大起來,還要百姓富裕起來。要想富裕,光是靠着種田可是不行的,還是要靠商業。比如說,這德慶和安城,都是臣治理過的地方。因爲臣在安城弄了一個牲畜家禽市場,一下子就盤活了安城的經濟。百姓們開始願意養牲畜家禽了,因爲拿到市場上就能賣掉,就能換來錢。那些遠近的行商們也不用費盡氣力去收集百姓養的牲畜家禽了,直接去市場收購就行,一轉手就能賺到錢。那些富裕人家,酒樓也不用擔心有錢買不到肉了。衙門裡也高興,因爲一買一賣,這些都是要交稅的,這樣衙門的收入就多了。再說這些行商們要來安城買家禽之類的,他們遠道而來。要吃,要住,要養着下人,要乘車坐船,這些都要花費。這樣酒樓的客人就多了一些,馬車行的生意好了一些,客棧的生意也好了一些,這些生意好的人又要交稅,自然衙門又高興了,國庫又多一些收入。還有那些賣了家禽牲畜得了錢的百姓們。本來一年只買一件衣服的。因爲收入多了一點。就多給老婆孩子買了一件衣服,這樣累計起來,布商們賣的布又多了一些,賺的錢多了一些。給家裡人買的肉就多了一些,當然交的稅也多了一些。這裡多一點,那裡多一點,彙總下來到了一個縣衙裡,這縣衙的稅收就多出許多。要是整個天下都多一點,我大楚朝的國庫就能多出許多來。”

皇上深思起來。陳遠恆又說:“後來,臣家裡賣出了專利技術,承蒙陛下的厚愛,下了旨意。讓一個縣只能有一個買我們技術的,若是沒有買我們的技術,偷偷弄來的就重罰。這樣一來,天下不管遠近,那些商人們都來德慶買臣家裡的技術了。當然。臣家裡因此是富裕起來了。可是德慶的經濟也好起來了。”

皇帝是這一次賣技術得利最多的人,自然是知道有多少縣來買技術了奇怪的問:’德慶的經濟和你家賣出技術有什麼關係?”

陳遠恆說:“那個時候臣在德慶,他們要買技術就要來德慶。這樣這些商人們就要從所在的地方動身過來。他們都不是一個人來的,畢竟要帶着銀錢呢,於是下人們,護衛們,坐車,乘船的來了許多人。這些人要吃,要住,要花費,自然就給德慶的酒樓,食鋪,客棧帶來了許多生意,甚至百姓家裡的出租房子的都賺了錢了。這還不說。這些商人們都很精明,他們大老遠的帶着這些人來,花費不少,他們就乾脆還帶上了貨物,反正也是用保鏢,護衛了,就多帶點貨,賣出去,賺的錢還能彌補點花銷。這樣德慶市場上一下子山南海北的東西都能買到了。這就吸引了許多商人不買技術也來買貨。這又帶了一些人,產生一些花銷。這些商人走的時候,得了技術,貨物也賣出去了,車也空了,船也空了,就想法子把德慶的一些土特產給買一些回去,這樣又能賺一些錢。這樣,德慶的工坊就多了起來。有買德慶的衣服的,有買德慶出產的粉絲的,還有買安城的腐乳的,還有買德慶的絲綢的等等,這些都給德慶的工坊帶來了生意,自然就賺了錢,交的稅也就多起來,所以,德慶這幾年的稅收一直都很好,就有這個關係。”

皇帝想起德慶這幾年的稅收一直都是超水平的,就點點頭。

陳遠恆說:“後來,臣想着,這個賣技術只是這一回。那以後能不能經常吸引這些外地的商人們還還德慶呢?於是,臣就建了一個交易市場,這樣給予優惠的政策,吸引那些客商一年兩回把本地的東西運到德慶,在把德慶買到的東西運回去,賺個差價。這樣,德慶的經濟就保持了繁華。”

皇帝點點頭。

陳遠恆說:“這是德慶一地,要是大楚朝也有這樣的地方,可以把大楚朝的東西運出去,把別的國家的東西運進來,萬國來商,我大楚朝不是也繁華起來了嗎?”

皇帝心中一動:“恩,愛卿這個主意和麗川她們說的海貿是一回事啊。”

陳遠恆看到皇帝主動說起這個,就說:“關於海貿,臣不太懂,臣的湖州不靠海。但是臣的次子曾經去考察過。他們這些年輕人,認爲,若是海貿開起來,一定利潤豐厚。首先,臣就想着希望通過他們的海貿,把湖州的那些特產賣出去,比如說綢緞,棉布,粉絲,粉條之類的。這樣臣所管轄的湖州經濟一定會繁華起來。”

皇帝點點頭,說:“愛卿說的這些,朕很高興。愛卿是個忠臣,是個能臣。朕希望你在湖州也能做一番大事業,要眼界開闊,心懷天下,朕以後還要重用愛卿。”

陳遠恆聽着這個激動的眼淚都要掉下來了,連忙跪下謝恩。

皇帝又問:“愛卿,聽說這次賑災,老四去河陽州和蘇州也是帶着你的兒女一起去的?”

陳遠恆心裡一凜,忙說:“臣的兒女和四皇子年齡相仿,在京城中就認識,少年人心腸熱,四皇子現在又娶了他們的堂姐,他們自然願意和四皇子親近。再說了,少年人好事,都想着跟着去湊熱鬧。臣想着他們原先在安城,德慶的時候,也幫助臣處理過災民,賑災的事情,有些經驗,就同意他們去了。”

一邊說,陳遠恆的後背已經汗溼了。皇帝卻笑呵呵的說:“愛卿,別擔心,朕只是隨便問問。實際上,老四回京後都和我說了,我打算給你的次子封賞呢,畢竟他出力不少啊。還有老四身邊的那兩個年輕人,都應該鼓勵鼓勵,爲國做事,朕要是不表示,豈不是讓天下笑話嗎?”

陳遠恆乾笑了兩下。

皇帝說:“朕就是想問,你應該從你的兒女那裡知道一些這兩個州的情況,朕想聽一下你的意見。”

陳遠恆說:“皇上,臣從來都沒有去過河陽州和蘇州,道聽途說,哪裡敢說什麼?”

皇帝笑了說:“你我不但是君臣,而且是郎舅,你的親姐姐就是朕的貴妃,爲朕打理後宮一切事物。你就以親戚的身份說說吧。”

陳遠恆暗暗叫苦,能和皇帝稱得上郎舅的只有皇后的兄弟,哪裡能輪到他啊,他的姐姐是貴妃,可不是皇后,再說了,他和貴妃娘娘可是同父異母的,他是庶出,哪裡有皇帝認庶出的小舅子的?但是這些話可是不敢說的,陳遠恆只能老老實實的說:“臣聽兒女回來說,河陽州比湖州的地形不一樣,氣候也差一點,不是以水稻爲主了,是種麥子爲主。這樣的地方,最是適合種植棉花和玉米的了。應該在這裡推廣棉花和玉米。那些差的地,比如河灘,沙土地,就是推廣番薯的地方了,這樣就能解決河陽州的糧食問題。蘇州和湖州的地形,氣候倒是差不多,但是蘇州最主要的是商業發達,這樣的地方發展海貿最是適合。還有就是,要是臣的湖州和臨近的河陽州都種了大量的棉花,這就需要大量的棉花紡織工,這就需要蘇州的織工了。天下織工最多的地方就是蘇州了,要是蘇州能和河陽州,湖州聯合,我們這裡出棉花,他們紡織,一定是造福百姓的大事。說不定,以後百姓們都能穿上柔軟耐磨,便宜的棉布了,再也不用穿粗糙,易破的葛布了。”

皇帝點點頭,知道陳遠恆也只是說這些了,其他的再問也問不出什麼了,就和顏悅色的說:“來慶,去傳膳,就說朕要招待國舅陳遠恆,請貴妃也來赴宴。”

來慶忙通傳去了。陳遠恆卻嚇得魂飛天外,這個國舅是他能擔當的嗎?可以想象,明天京城所有的豪門官宦都將知道皇帝稱他爲國舅了。這皇后能同意嗎?這王家能同意嗎?

ps:

求訂閱,求推薦。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一百零三章 不用貸款第一百七十四章 收買人心第三十七章 長久供應第一百一十三章 探寶第一百二十章 好運到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撫慰第一百七十一章 都獻出來第二百四十四章 成親第七章 新的寶藏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奈第三十章 僱傭你們第一百二十四章 糊塗慣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收服家族第二百一十一章 不智的行爲第一百四十一章 小家第七十六章 着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義重大第二百一十一章 效忠第一百七十二章 銀票第三百四十章 陳年往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帶專才第四十二章 一家親第六十六章 蠻族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防第二百四十二章 參觀新光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記仇的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久別,沒有勝新婚第八十六章 行賞第九十一章 畫道第一百三十六章 預言第七十四章 三城同建第二百七十五章 投資方向第二百三十八章 紅衣第六十四章 不是一個人的錯第一百一十八章 師傅回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送女當妾第一百二十章 去哪裡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錢的姑娘第一百九十五章 利用一下第八十五章 論功第二百零九章 帶上我一個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肆採買第四十六章 幫助窮人第二百零九章 帶上我一個第二百六十八章 專櫃第二百七十七章 白玉晶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義重大第二百六十八章 專櫃第二百五十六章 嫁對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無人可用第一百七十四章 園林第十四章 毛紡文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過明路第二十三章 跳腳第三百零九章 陣仗第七十五章 調動第一百七十四章 過明路第二百五十四章 美好的前途第六十章 小院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經濟作物第一百一十八章 後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算賬速度第五十六章 自求多福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第一百八十六章 皇帝也缺錢第一百六十八章 獎賞第二十一章 逛街第一百七十八章 娶一個男人第四十三章 結交第二百一十章 驚怒第七十四章 修路第十四章 夜宴第二百章 收徒多第三十九章 賬房第一百五十九章 守望互助第七章 做面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獎賞第二百九十章 新光城第三十九章 趁着過年娶媳婦第四章 美色第二十三章 遠方的禮物第一百八十六章 皇帝也缺錢第十章 政策討論第五十三章 失敗的皇帝第六十三章 下聘第四十六章 故交第三十九章 陳家分家第三百一十一章 鬥劍第二百三十八章 紅衣第二百四十九章 世家規矩第二百一十八章 討要第二百四十八章 遊船第八十一章 修建四城道路第六十四章 不是一個人的錯第三十五章 參觀苗人部落第二百一十六章 好事近第二百三十七章 啞巴虧第二百二十二章 置辦禮物第一百五十六章 情深第二十一章 買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