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佔便宜的皇帝

陳文蕙倒是臉上一片淡然說:“這都是意料中的事情。”

趙崇義皺着眉頭。

陳文蕙叫水蓮過來說:“去把那個錦盒子拿來,把最近關於宮裡的消息,都給公爺看看。”

水蓮忙去取了一個錦盒過來,趙崇義詳細的看了一遍。之前,他一直都在外面征戰,即使中間回來休整,也是匆匆忙忙,反正這些瑣事都交給陳文蕙處理了,他也沒有多問。

現在有了閒時間,自然一一細看。越看眉頭皺的越很。

陳文蕙等他看完了說:“皇上自從我們走了之後,開始在整個京城還有京畿一帶查處貪官污吏。當然了,這個是好事。可是,大楚已經是積重難返,那些人哪裡能這麼輕易就範。好多人就去進宮去求太后娘娘。太后娘娘本來就想去南洋見麗川公主。看了這個架勢,立刻就像皇上提出要去南洋。皇上開始還不同意。一心要孝敬太后娘娘,拼命挽留。給太后娘娘做足了面子。太后娘娘最後三番五次的上書,說實在是想念公主。皇上只好同意了,派了大軍護送,還賞賜了很多東西,反正恩遇是給的充足。”

“太后娘娘帶着一身榮耀去了南洋,倒是躲開了京城的漩渦。太后娘娘走了之後,後宮中就是皇后娘娘掌管着。皇上現在對皇后娘娘倒是聖眷還好。不過,最寵愛的還是白貴妃還有王家嫡女進宮的,已經被封了王嬪了。京城中的貪腐查來查去,只是查了一些根基淺的人。”

“四大家族的人都沒有被查到。頂多是一些外圍的人被查了。發落的也很輕。貪腐沒有徹底查明白,白家的權勢倒是日漸增長了。還有馬家的權勢,王家的權勢都增長了。貪腐的反而嚴重了。”

趙崇義問:“這些皇上一葉障目。難道敬原不知道嗎?他怎麼不提醒皇上?”

陳文蕙笑了說:“崇義,你還是政治經驗淺啊。皇上會不知道嗎?我能刺探到的消息,皇上會不知道?他手下沒有刺探消息的人?”

趙崇義皺着眉頭說:“那皇上是什麼意思?”

陳文蕙說:“皇上因爲要用到白家和我們陳家抗衡,要不,後宮中,陳皇后一家獨大,他的日子能好過了嗎?你忘記以先皇的雄才大略。都先是受制於母家李家。後來受制於妻族王家。你小時候爲了保護皇上,沒有少和王家的子弟爭鬥吧?”

那個時候,皇上還只是一個沒有權勢。無人關注的普通皇子。後宮中王皇后大權在握,王家子弟經常出入宮廷,也經常欺負皇上。每次都是趙崇義仗着父親忠義公的軍權和這幫子紈絝爭鬥。

趙崇義點點頭說:“皇上是經歷過那個的。自然是格外小心。”

陳文蕙說:“要做皇上,就要做到無情。這一點。皇上要比先皇做的好。他很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雖然現在他不高興白家,王家的崛起。但是,爲了制衡我們陳家,不得不讓白家崛起。爲了將來對付南疆,肯定會給王家恩遇。”

趙崇義無奈的點點頭。只能承認陳文蕙說的對。

陳文蕙接着說:“太后娘娘走了之後,太妃娘娘也請求帶着匯川公主出宮去公主府住了。皇上開始也是左右挽留,最後。太妃娘娘搬出來公主的教養問題,說是要給公主請師傅教導公主。皇上才同意。反正公主的府邸是先皇的時候就修建好了的。現在皇上又撥款給重新粉刷了一遍。據說是富麗堂皇。還給公主指了幾個有名的大儒當公主的教導師傅。還賜了公主許多銀子,鋪子,田莊,作坊,百姓,奴隸等。滿朝文武都知道了,匯川公主是很得寵的。”

趙崇義說:“匯川公主將來是大長公主,自然是要優待一些了。不過,這也說明,皇上真的是手頭寬綽啊。”

說道這裡,陳文蕙忍不住笑了起來說:“皇上自從登基以來一直都很闊綽。這一點是我認爲唯一比先皇強的地方。”

這話說的一旁的水蓮都忍不住笑了起來。趙崇義說:“你看,連水蓮都笑你了。只有你才這樣,老是背地裡評論皇上,現在可好,連先皇都開始評論了。”

水蓮忙忍着笑說:“郡主,公爺,廚房做了雞湯,我去端了來吧?”

說完就退下去了。

其實,這些伺候的小事都是二等丫鬟們做了,水蓮她們四個天天忙着陳文蕙的作坊都忙不完,還要管着衙門裡一些公文事物,哪裡有那個閒空,這不過是覺得他們夫妻在說悄悄話,自己在這裡有些礙事,所以,找個藉口出去了。

等到水蓮下去了,陳文蕙才說:“難道我說的不對嗎?先皇雖然雄才大略,可是生不逢時,他接手的時候,國庫空虛,內耗嚴重。後來,勵精圖治那麼多年都沒有行。西北要打仗,國內不時有天災*。真是疲於應對。可是,到了皇上的時候呢?西北已經不用打仗了,蠻族被打敗了。還多了海貿的收入,光是上海城一年都能給他賺一千萬兩銀子,都抵得上國庫一年的收入了。”

“這一千萬兩銀子他能做多少事情啊?這還不說,他老是找貪官污吏的麻煩,倒是沒有看出來整頓貪官污吏對百姓有什麼好處了,還是肅清吏治了,貪官還是那麼貪,世家豪強還是那些。百姓還是那麼困苦,可是,他的國庫倒是因爲老是抄家,豐富了不少。”

趙崇義不由得笑了起來說:“難道皇上他整頓貪官是因爲皇上看上了那些貪官的家產?”

陳文蕙也笑了說:“那也不至於如此下作。不過,到現在,貪官整了不少,整了姓王的,還有姓李的,整了姓李的,還有姓白的。什麼時候是個頭啊?反正百姓沒有改變。”

“除了他賺錢的門路比先皇的時候多了。他對百姓的責任也減輕了呢。以前,所有的皇帝一有百姓有天災*,比如說水災,比如說旱災,比如說地震,比如說海嘯等等。還有那些風災,蟲災等等。這些懸在老百姓頭上的利劍,也把歷代皇帝折磨的不輕,每次災難,皇帝都要賑災,錢是花了不少,可是,百姓還沒有救到。都進了貪官污吏的腰包裡。”

“爲了這個歷朝歷代可是費勁了腦筋。可是到了我們皇帝這裡,不,是到了先皇后期,就不用他們操心了。反正一有地方發生災害,都不用朝廷出錢,出糧食,只要給我們南洋個信兒,我們就派人,又是拿錢,又是安家,又是看病,又是發衣服,又是發糧食,把災民弄到南洋去,過好日子去了。連災後重建都省下了。你說,皇上舒服不?”

趙崇義一想還真是,不由得笑了起來說:“皇上在這方面確實是賺了。可是,我們不是更賺了嗎?我們多希望這樣的百姓多一些,這樣我們南洋的建設能多一些。我們夫妻兩是最缺人的。我們南洋的城市需要人。我們西北的建設也需要人。哎。這麼說我們還真是苦命的一對,怪不得你走到哪裡都鼓勵生孩子呢。在江南也是,在夷洲島也是,在南洋也是,現在來了西北也是這樣。”

陳文蕙撇撇嘴說:“那是當然了,世界那麼大,我們要是不趕緊生孩子,讓人把那些地方都給佔了,將來被別的國家,那些紅鼻子,藍眼睛,黃頭髮的人給佔了,反過來打我們,我們才虧呢。”

趙崇義說:“你說的那些是胡人吧?他們能有蠻族厲害,蠻族都被我們打敗了,他們能比蠻族厲害?”

陳文蕙心裡想,你是沒有經歷過她前世經歷的那些,不知道那段屈辱的歷史。

陳文蕙說:“未來的事情且不說,我們還是說我們西北的建設。你看,我們是花了皇上的錢了。皇上對我們建設西北也算是大方的了。每年給我們撥來五百萬兩銀子。還讓京畿到西北這一路的官員都幫助我們招募百姓來西北打工。所以,我們在要錢有錢,要人有人的情況下,才能建設的這麼快。”

“可是,他也不吃虧啊?比如說,從去年到今年,我們花費了五百萬兩銀子,可是,我們給他建設了一座雄城,山海城,還把鐵壁關建設成現在這個模樣。城裡整潔大方,道路寬敞,綠樹成蔭,工坊林立。以前,一個鐵壁關每年就花費朝廷多少錢養着?這個地方基本沒有什麼經濟,全部都是用來打仗的。可是現在,鐵壁關現在的稅收房產,地皮的出售已經夠支撐整個鐵壁關的支出了。可以說鐵壁關今後已經不用花他的錢,還能像大楚其他地方一樣,每年向國庫交錢了。”

“現在,我們的錢都花費在山海城上了,等到明年,山海城也不用他花錢了,也能納稅給朝廷了。當然了,我是不會這麼快把這兩個城市的錢給他的。我要把這個錢,還有他每年給我們的五百萬兩銀子,用在修建三省的道路上,還有繼續往草原擴張,在草原上建立行省。”

“所以,他雖然花錢了,可是,未來,他收貨的更大啊,將來,我們不但能給穩定西北,還能把西北建設成他的一個錢袋子。你說,他是不是佔了便宜?”

趙崇義被陳文蕙說的啞口無言。

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二百三十章 王妃姐姐第一百零五章 新管理模式第九十三章 奢華第二十章 鼓勵第四十四章 李夫人的招數第二百四十七章 合作的效果第二百六十章 身份突變第四十一章 萬萬不可第二百二十章 進項第三百零一章 人才濟濟第八十八章 姆力第二百八十二章 梅英的孃家第九十八章 嗣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報答第五十四章 如願第五十八章 沒有威脅第二百四十三章 倭國之行第九十九章 對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第五十五章 耳目第八十二章 我不考慮死人第四十五章 有情況第十一章 春天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村大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太后發威第十一章 春天第三百三十七章 無情之人第一百七十章 驚訝第十九章 開業第一百三十章 多給一個第二百零七章 海圖第四十四章 討利息第一百一十四章 願爲犬馬第三百三十二章 新財源第六十三章 師傅第二百四十三章 孃家人第七十四章 新織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家第一百五十二章 因爲愛情第一百二十三章 惻隱心第二十六章 送去夷洲島第四十八章 夷洲島近況第一百一十一章 妻管嚴第一百一十四章 規劃店鋪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添妝第二百七十六章 拖慢腳步第二百三十七章 跌倒吃飽第六十九章 升值第二十六章 買地第二十九章 呼朋引伴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千寵愛第二百七十六章 拖慢腳步第九十五章 出手第十一章 紫玉第三十九章 趁着過年娶媳婦第六十九章 升值第一百四十八章 因爲痛恨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手筆第二十九章 得種第二百八十八章 鬧劇第一百九十六章 只能請一個第三百一十八章 辣椒第八十三章 神秘藥第五十七章 王嬪到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採納第二百八十章 出口茶第一百一十八章 後路第八十五章 久別第一百五十八章 造化第六十三章 跟過來第一百六十七章 貴妃的來歷第二百四十二章 示範種植基地第二百四十七章 合作的效果第七十五章 調動第五十五章 弄雪出嫁第二百五十五章 各有心思第十三章 振作起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新朋友第二百五十一章 賞銀第四十二章 機會來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心情不同第一百三十三章 紛紛送禮第四十六章 幫助窮人第四十八章 倭國局勢第八十六章 行賞第二百二十二章 上海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娶一個男人第四章 雞柳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匠家族第五十一章 想法相同第一百八十九章 感動第十二章 拆婚第八章 新法規第二百一十八章 鬧騰第五十八章 摘除嫌疑第八十六章 三喜臨門第一百八十八章 郎舅第一百一十三章 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