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嗣救蜀軍 秦斬楚于丹陽

十萬秦國從巴蜀徵集來的將士殺盡了所有的秦軍將領後,只剩下了一個主將司馬錯。

這時一羣巴蜀將士把司馬錯高舉了起來,只聽一爲首一名爲鱉煇的蜀將,對着山崖之上的楚軍大喊着:

“謝謝你們楚國給了我們巴蜀將士們報仇的機會,現在就只剩下這匪首司馬錯了,你們楚軍是不是可以放我們離開了?”

突然山崖上傳來了楚軍將士的嘲笑之聲:

“哈哈……哈哈……這羣傻子,想的可真是天真……天真啊!”

“是啊,它們居然還想活命?”

“我們該送它們一程了!”

“是啊,景翠將軍已經下令了,這些人必須全部死,不要留任何活口!”

這時突然無數山石從山崖之上滾滾而下,已被堵死的窄道上,盡是巴蜀將士的慘叫和哀嚎之聲,驚天震地,慘絕人寰。

在無人之地觀望魏嗣此刻心裡開始顯得十分痛快,但是慢慢卻有些不忍心了。

畢竟自己寫信給昭陽,讓其在馬陵道埋伏秦軍,就是爲了要殲滅這支秦軍的,可是現在當秦軍被困在這馬陵道,被亂石擊殺的一陣陣慘叫聲傳來後,使得魏嗣心裡瞬間變得自責了起來:

“這……這畢竟是被秦國征服的巴蜀軍隊,非秦王之親軍啊,而且這些巴蜀軍隊都已經殺掉秦將反抗秦國了啊,我……我怎麼能還親眼看着它們這樣就被坑殺了呢?”

這時,梓漣突然也哭喪着跑了過來,跪在了魏嗣面前:

“大王……大王……夫君,求您……求求求您了,您救救它們……救救它們吧!”

魏嗣其實也爲難,畢竟自己堂堂一大魏國主,怎能去求現在表面上依然是敵人的楚國呢?不得已的魏嗣,只得閉上了眼睛,儘量讓自己忍耐過去。

突然這時有人來吧:

“大王……大王,楚國大司馬景翠來了,說要覲見大王您!”

魏嗣一聽景翠來了,瞬間一喜,馬上說道:

“趕緊放景翠進來……放它過來!”

不一會,景翠從山坡下,走了上來,對着魏嗣禮貌的行了個禮後,便說道:

“魏王,我景翠此來是要詢問魏王您一件事的!”

魏嗣用手示意了一下:

“景翠將軍您請問便是!”

景崔說道:

“如今我們楚國也已經照魏王您的意思退兵了,而且還在馬陵道幫助魏王您解決了這秦國兵馬,不知道魏王您知道答應的幫我楚國得到韓國魯陽之事可否還算數呢?”

魏嗣心裡嘀咕着:

“這景翠果然老道、老道啊!”

然後馬上回着:

“景翠將軍,解決秦國這批兵馬是你們楚國最希望做的,寡人不過是做個順水人情而已,將軍您可不能說是幫寡人解決了這秦軍,至於你們楚國要求的韓國魯陽之事,因爲我們魏國的孟宛先生亡故了,所以沒能與韓王做溝通,這事你們楚國可以自行去向韓王索要便是!”

景翠顯得有些生氣:

“魏王,您莫非要過河拆橋嗎?”

魏嗣顯得很淡定:

“本王不存在什麼過河拆橋之說,我們魏楚不過是各取所需而已,而且我們魏國可代表不了韓國,不過除非景翠將軍您能答應寡人一件事,寡人倒是可以幫幫景崔將軍您!”

景翠拉着臉:

“什麼事?魏王您說就是了!”

魏嗣說道:

“本王想給那些正在被你們楚國軍隊用亂石擊殺的巴蜀士兵留一條活路!”

景翠好奇望着魏王:

“魏王,讓我們楚國坑殺它們的是魏王您,現在要我們楚國放了它們的也是魏王您,您這到底是何意?”

魏嗣表情頗顯無奈:

“寡人只問將軍您答應否?”

景翠猶豫了一下:

“可以,不過魏王您必須應諾當初答應過我們楚國的,幫助我們楚國索要得到韓國魯陽之事!”

魏嗣點了下頭:

“好,那就這樣一言爲定了!”

待景翠離開後,魏嗣終於放寬心了,趕緊命人去把韓太子倉請了過來。

韓太子倉似乎也聽到了什麼消息,來到後,便首先詢問着魏嗣:

“魏王,您邀我來此,莫非是想讓我們韓國把魯陽割讓給楚國一事嗎?”

魏嗣點了下頭:

“確實是此事,不知道太子您是否可以答應呢?”

韓倉很是不解:

“魏王,現在我韓國新鄭已經解圍了,而且楚軍已退兵至此,我韓國爲何還要被迫獻上魯陽去給楚國呢?而且我韓軍現在三川之地與秦軍已經一道攻佔了楚國析地,正往丹陽方向進發,我韓國憑什麼又要白白答應楚國割地之求呢?”

魏嗣輕笑了一下:

“你們韓國魯陽現在本就被楚國佔據着,連陽翟等重要城池都在楚軍手中了,若你們韓國不答應獻上魯陽,那楚國就不會撤軍,你們韓都新鄭就依然會遭受着楚軍的隨時進攻,你們魯陽難道比你們整個韓國還重要嗎?等日後你們韓國渡過了這道難關,以後本王親自領我大魏之軍,幫你們從楚國手中再奪回魯陽不就行了嗎?”

韓太子倉馬上又說了句:

“可是,楚國這次不是因爲要解救丹陽之危而撤軍的嗎?我們韓、魏兩國只要全心全意保住新鄭,拖到楚國丟失丹陽之時,楚國必然會狼狽退兵的。”

魏嗣見這韓倉根本就不願意答應放棄魯陽,便只得說道:

“本王已經答應楚國了,若你們韓國不願意獻上魯陽,那本王魏軍只得退回大梁去了,到時候你們新鄭是否守得住,本王有人顧不了那麼多了。”

韓倉猶豫了一下:

“可是現在韓國我韓倉可做不了主,什麼事我可都得上報給我父王呢!”

魏嗣一直苦笑:

“韓倉啊,你現在何必還跟寡人說這等話,你在你們韓國現在已經是衆望所歸之人了,你父王那身子熬的過今天,不一定熬的過明天,這是你們整個韓國朝野皆知之事。你們韓國以後所有大事,你韓倉該有個自己做主的樣子了,不知道寡人這番話你是否聽得進去呢?”

韓倉默默握緊了拳頭:

“好,那這獻魯陽之事,我韓倉就代我父王答應楚國了,不過希望魏王您能督促楚國莫要食言,立刻得退出我們韓國陽翟等城池。”

於是以魏嗣勸得韓太子倉答應割讓魯陽於楚之事,換得了楚國的撤兵,楚國景翠也是親自帶人把被圍困的所有巴蜀士兵全部放了出去,只是把其主將司馬錯扣押回了郢都。

與此同時在西面,秦王收到秦軍在馬陵遇楚軍伏擊,大軍喪失殆盡消息後,立刻親自帶領藍田待命的秦國十五萬精銳配合盧氏、翼望山兩支部隊,瘋狂進攻起了楚國商於之地。

楚國丹陽。

主將屈丐這時正在焦急的與其副將逢侯醜商議着。

只聽屈丐說道:

“到底該怎麼辦?怎麼辦?現在我們商於那邊軍隊只有五萬人,而這丹陽也不過七萬之衆,現在秦韓兩國進攻我們的軍隊足足有四十五萬之衆,而且已經順着丹水即將要攻打商城了,而大王讓我們全力鎮守商於和這丹陽,等待景翠將軍,可是今日消息傳來,景翠將軍纔剛剛從韓國馬陵回撤啊,這該怎麼是好?”

逢侯醜便說了句:

“爲今之計,看來只有放棄商於 、堅守這丹陽待援了!”

屈丐馬上又說道:

“可是楚王已經給我屈丐連下了兩道命令,不許放棄商於,必須死守啊?”

突然這時外面又匆匆跑進來了一使者,進來後,打開一封簡書念道:

“我王令:屈丐、逢侯醜必須死守商於、丹陽兩地,靜待大司馬景翠的援軍,若有失守,必遭重罰!”

逢侯醜首下楚王詔書後,絕望的對屈丐說了句:

“既然王命如此,我們只能去商於與秦軍拼一拼了!”

於是屈丐與逢侯醜在丹陽留守了兩萬人,帶領五萬軍隊奔赴了商城,開始頑抗起了秦軍。

由於楚軍在屈丐、逢侯醜帶領下,堅壁不出,秦王衆使人數衆多,但在商城外,三日內都未取得任何進展。

秦王也害怕楚國援軍趕來,便急命之前盧氏的軍隊趕往析地配合這裡二十萬秦韓聯軍直取丹陽去了。

屈丐與逢侯醜得知秦軍分兵再次進攻丹陽,無奈之下,只得棄守商地,退回了丹陽。

而此時,由於連日不斷的大雨,道路泥濘,景翠三十萬援軍遲遲無法越過伏牛山,去支援屈丐和逢侯醜。

秦王知道這個消息後,更是不敢怠慢,聚集了秦韓兩國四十萬之兵力,以各種方式強逼楚軍出城來交戰,可是楚軍卻還是堅壁不出。

這時樗裡疾在秦王面前,出了一引丹水、析水共淹丹陽的計策,沒想到丹陽城被淹,屈丐、逢侯醜無奈之下,只得出城與秦軍交戰。

因爲人數懸殊太大,楚軍哪裡是秦軍對手呢?結果十二萬之衆在丹陽被全殲,秦國將士斬首楚軍頭顱數量達到了九萬多,而其它未被斬首者,除了屈丐、逢侯醜等七十餘被俘將領外,都被秦軍投入了丹水河中。

使得楚國丹水河下游變得四處屍骨漂浮、惡臭連天,此消息瞬間傳到了楚國郢都,楚王收到此消息,驚駭不已,瞬間暈倒在了大殿中。

而當楚國大司馬景翠的大軍趕到丹陽時,秦國軍隊這時早已經撤離丹陽了,景翠此刻也只能望河興嘆了。

第二十一章 老太后出手第一百八十九章 田稷復活 齊趙再交惡第一百六十六章 秦國都告危 魏齊終言和第一百三十八章 楚軍慘敗越地 秦魏韓會盟第六十一章 東周公姬根第二百一十二章 韓王兵伐秦 魏嗣放司馬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如破竹 伐楚數十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白起放哨 交鋒司馬錯第一百九十四章 孟子使魏 郭隗自薦第一百一十八章 樂毅聶顯訪 鍾無豔見齊王第一百零四章 出子獻策 警告衛君第五章 別館會昭陽第七十一章 屈原鄭袖合好第六十三章 燕昭王姬職第七十八章 鄭氏後人攪局 韓倉見陳軫第二百章 楚國參戰 魏嗣憂蘇秦第一百一十七章 魏嗣巡上黨 鍾無豔求學第八章 韓女嚴嬋兒第一百三十五章 攜昭陽田嬰 承匡訪白蟒第六十八章 會衆卿 聞趙君國書第二十七章 爲國需大度第二十一章 老太后出手第四十二章 魏莽卒出世第八十一章 河陽現刺客 疑聶政後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楚得韓器 齊越廣陵交戰第六十章 途中遇險阻第一百三十五章 攜昭陽田嬰 承匡訪白蟒第五十六章 河西獲大捷第十三章 被當成細作第四十七章 張儀欺楚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三王議伐楚 魏嗣得喜事第三十一章 秦公主入樑第二百一十六章 司馬由追狼 白起現世第一百零八章 梓漣巧懲惡夫 獨闖榮城第八十四章 赴周王畿 遇韓公子束第一百七十二章 見楚使莊僑 威脅楚國第二百一十章 索要趙地 埋伏秦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賞女予衆卿 蘇秦思姬靈第七十六章 韓太子現身野王第八十八章 三主訪鉅子 遇無禮之女第六十六章 蘇秦首遇張儀第一百六十五章 韓相來魏 嬋兒瘋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趙國向北 淳于髡來樑第三十四章 蘇代勸韓王第一百五十六章 替蘇秦求親於燕 燕王兩難第一百二十七章 囚齊王之憂 嘗家人之暖第三十七章 合四國伐宋第一百二十五章 趙國向北 淳于髡來樑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相浮出 皆因情字第一百四十二章 趙君立相 楚王憂患第二十六章 樗裡疾乏韓第三章 函谷關硝煙第七十二章 贏姘會燕王姬職第八十六章 韓國多事 秦來索要函谷關第六十七章 張儀大梁辯諸士第二百零一章 蘇秦逃燕 四處碰壁第五十七章 燕國起事端第一百一十二章 曲沃之盟 暗潮涌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淹宋國 宋君負荊請罪第一百九十四章 孟子使魏 郭隗自薦第二百二十八章 魏拔宜陽 韓王重歸鄭第一百二十二章 張儀入楚 韓屈辱投秦第二百四十二章 鄭袖亂楚 子蘭代王第九十九章 蘇秦獻策姬職 秦妃欲返秦借兵第一百九十章 郭隗敘往事 齊軍再伐趙第一百八十三章 秦王出奇兵 據魏河東第二百一十七章 司馬由任周相 魏嗣逢白起第一百五十章 秦伐商於 孟宛遇刺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軍破姑蘇 王登姑蘇臺第一百零二章 觀尉繚子書 擬寫求賢令第一章 紛亂的戰國第七十六章 韓太子現身野王第一百六十三章 魏勝齊 趙君來樑第二百三十五章 與楚謀天下 楚王卻被擄第一百七十二章 見楚使莊僑 威脅楚國第三章 函谷關硝煙第六十三章 燕昭王姬職第九十五章 趙約分上黨 散心訪奇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韓王東返 司馬錯抉擇第一百二十九章 魏嗣得喜事 屈原使魏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子盜珠 魏嗣震怒第一百三十八章 楚軍慘敗越地 秦魏韓會盟第八章 韓女嚴嬋兒第一百二十八章 宋君引狼 魏嗣雍丘遭刺第六十五章 楚敗秦 張儀赴韓第九十章 魏嗣戲陳軫 韓束兵指函谷關第五十七章 燕國起事端第一百五十一章 知真相 借刀復仇於馬陵第一百五十六章 替蘇秦求親於燕 燕王兩難第二百四十章 教導公子 謀議列國事第三十二章 韓對秦宣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戲諸侯 褒姒之冤屈第十二章 遇孟子陳軫第一百六十三章 魏勝齊 趙君來樑第一百一十二章 曲沃之盟 暗潮涌動第五十九章 周王室九鼎第八十二章 聶顯刺韓將申差第一百一十七章 魏嗣巡上黨 鍾無豔求學第一百二十四章 魏復仇於馬陵 俘齊王第二百四十章 教導公子 謀議列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