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一家之言

楊班侯又說道:“大帥,我也贊成出兵。現在髮匪猖獗,尤其是上海還靠近南京,我們更應該打出滬軍的威風,把髮匪打痛,讓髮匪不敢不窺視上海。”此時,李振麾下的主將中,史密斯和周秀英不贊成出兵,黃士海、楊班侯和魯少川卻是贊成出兵的。

不過,戚鎮海還保持沉默,一直沒有說話。

李振問道:“鎮海,你有什麼看法?”

戚鎮海心中早就在琢磨李振的想法,隱約能猜到一絲。聽得李振詢問,立刻說道:“末將愚魯,思考後覺得出兵或者是不出兵都合適,難以決定是否出兵。所以,末將認爲只要是大帥決定的事情,末將堅決執行。”

李振一聽,暗說戚鎮海滑頭。

其實李振的心中的確是已經有了主意,但是李振卻不會主動說出來。目光轉向沒說話的柳太平,和聲問道:“先生,琦善讓人來傳信,你認爲該不該出兵呢?”

柳太平不急不緩的說道:“既不出兵,又要出兵!”

“啊!!”

魯少川撓撓頭,一臉不解的神情,問道:“柳先生,您這是什麼意思?弄得我腦袋發昏,都搞不懂了。這不出兵就不出兵,出兵就出兵,多幹脆的事情。您現在弄成了既不出兵又要出兵,讓我都迷糊了!”

史密斯眨了眨眼,還是沒懂,問道:“請先生說明白一點。”

黃士海也道:“請先生明言!”

李振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顯得非常高興,因爲他聽懂了柳太平話裡面的意思。柳太平的想法正中李振下懷,和李振想到了一個點上。

李振笑問道:“先生有何高見?”

周秀英有些緊張,期待着柳太平的講解。

所有人中,周秀英是最不希望出兵的,所以她期待柳太平能趨於不出兵。

柳太平並沒有立刻解釋,慢慢地說道:“當今的大清國,已經不是開國的時候了。髮匪作亂,洋人亂竄,貪官橫行,八旗子弟只知道遛狗鬥雞。再加上各地的團練擴張勢力,更是形成了尾大不掉的態勢。如前段時間擊敗了髮匪的湘軍,便是不斷地增強實力,儼然是一方的土霸王。大人現在就該學習曾國藩,以增強實力爲主,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李振聽了後,連連點頭。

雖說柳太平還只是想着讓李振做一個土霸王,只想着增強實力,沒有想過推翻滿清。但是,這個理由已經合乎李振的胃口,也能堂而皇之的拿出來使用。

其餘的人聽了後,靜靜的思考,並沒有打斷。

柳太平又繼續說道:“髮匪佔據南京,北面有江北大營,南面有江南大營,這兩座營地纔是髮匪的心腹大患,是髮匪重點攻擊的目標。若是我軍在這時候北上,肯定會導致一部分的髮匪轉向上海。這樣一來,江北大營和江南大營仍然是完好無損,不會遭到太大的損失。”

“大人想要往上爬,想要繼續加官進爵,就不能出兵!”

“爲什麼呢?”

“常言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兩江大營就是鷸,髮匪就是蚌,兩邊爭鬥,已經是非常激烈了。大人若是突然插手,很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只要等到髮匪兵力消耗,而兩江大營也是銳氣盡失,大人才出兵干預。”

“那時候,纔是大人嶄露頭角,出兵賺取戰功的時候。”柳太平說得平淡,可是史密斯、黃士海等人都是驚駭的看着柳太平。

這老頭弱不禁風的,算計人太厲害了!

李振滿意的點頭說道:“先生言之有理,但若是不出兵,肯定會落人口實。並且,我是琦善扶持起來的,和琦善站在一條船上、我們在上海折騰,背後肯定有琦善的支持,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現在若是不出兵,必定遭到琦善厭惡,不值得啊!”

柳太平笑道:“大人,這就是老朽所謂的既不出兵,又要出兵了。”

“願聞其詳!”

李振看着柳太平,顯得極爲謙恭。

戚鎮海、黃士海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柳太平身上,等着柳太平說話。

柳太平說道:“要應付琦善,其實很簡單,只要派兵出城奔向南京,做出攻打南京的模樣就可以。但是,我們還必須要告訴南京的髮匪一個信號,我們只是做做樣子,並不是真的打算攻打南京。既不出兵,又要出兵,便是佯攻南京。只要讓髮匪看出了我們的情況,而琦善也知道我們出兵了,一切就完成了。”

柳太平目光灼灼的看着李振,沉聲道:“老朽請大人發兵佯攻南京,就是要穩住琦善,穩住南京的髮匪,不能真的和髮匪交戰。”

周秀英明白這是有利於李振的,並且也可以不攻打太平軍,心中鬆了口氣,點頭說道:“我贊同柳先生的建議。”

魯少川也說道:“我也贊同!”

李振的利益就是他魯少川的利益,所以魯少川直接答應了。接下來,黃士海、楊班侯、史密斯和戚鎮海都是同意了。

這些人沒有死忠於滿清的,都是以李振的利益爲主。

柳太平提出建議,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李振又看向柳太平,問道:“先生,誰可爲將?”

柳太平的目光在幾人身上掠過,魯少川、楊班侯紛紛低下頭,並不願意領兵出去。畢竟是佯攻,根本不會交戰,所以兩人一點興趣都沒有。最後,柳太平的目光落在戚鎮海身上,說道:“大人,老朽認爲鎮海可以去。”

戚鎮海一聽,心中叫苦。

這老岳父也太亂來了,竟然把他叫了出去。

李振又問道:“鎮海,你意下如何?”

戚鎮海心中無奈,只能頂着頭皮,說道:“大帥,末將願意前往。”

李振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好,你就帶着你麾下的一個團,出去走一趟。”

“是!”

戚鎮海答應了下來,腦中卻是渾渾噩噩的,連怎麼離開書房的都不知道。

散會後,衆人都告辭離開。戚鎮海剛剛出了書房,又想到了自己被調出去的事情,找到柳太平,問道:“岳父,這一次出兵的事情純粹是一個閒事,還不如留在上海練兵。您怎麼就給我安排了這個任務呢?”

柳太平沉聲道:“練兵?離開了上海就不能練兵了嗎?虧你還是戚家的後人,這點問題都想不明白。自己好好想想,沒有想清楚,不要來找我。”

戚鎮海看着柳太平離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中,眼睛卻是漸漸的明亮了起來。

所有人不願意去,他站出來不是正好麼?

ps:三更之二;

第1174章 反坦克炮研製成功第125章 破罐子破摔第1131章 王國繼承人資格第754章 背後的一刀第827章 大雪崩第171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180章 自罰以銘記恥辱第836章 戰爭落下帷幕第690章 收個錢王做弟子第612章 阻斷陳玉成退路第364章 李振的手段第128章 帶兵阻截援軍第129章 一個都不能活第1235章 軍隊大調整第437章 兩個層次的較量第262章 暴起殺人第802章 龍熬遇險(下)第1172章 摸底細第530章 懷孕的慈禧(上)第320章 板蕩識忠臣(下)第350章 巧舌如簧第529章 太極、八卦無敵(下)第1281章 擊敗蒙古軍第931章 年前歡聚第978章 逼迫奚長禎第989章 開導阮樂樂第373章 兩全其美的計策第1053章 真實目的第323章 天上掉下個姐姐第197章 軍隊的擴編第433章 事態漸漸擴大第420章 範凱的兩個條件第420章 範凱的兩個條件第845章 他鄉遇故人(下)第393章 驚喜第728章 挑起爭鬥(下)第901章 各自的打算第493章 洪宣嬌領兵再出戰第1090章 禍事上門第1290章 農業發展計劃第379章 殺到老巢去第386章 醫生抵達第787章 李鴻章留守日本第1235章 軍隊大調整第1226章 視察學校第1382章 嚴懲第283章 旖旎療傷(上)第1177章 坦克軍團滅!第355章 耆齡遇刺第219章 伯駕入彀了第1316章 南洋商團抵達第827章 大雪崩第380章 殺個通透第714章 國力強盛的好處第727章 挑起爭鬥(上)第1125章 包藏禍心第869章 狠辣計劃第86章 試探情況第66章 女將軍吃醋了第139章 問世第986章 戈巴德被騙第140章 製作地雷第33章 蹂躪俄國大力士(上)第1117章 內鬥第558章 李振和石達開第一次交鋒(下)第251章 見面不識君第586章 撤出北京城(上)第899章 尾隨其後第798章 炮轟俄國人(下)第843章 提審莎娜波娃第534章 北京來的好消息第1275章 剋制之法?第875章 邀約沙皇談判第571章 不服者,殺!(中)第1315章 頑石點頭第1381章 搶劫案第331章 鬧事的來了第1302章 取得支持第1292章 中國工業第311章 關押至死第1404章 第八軍區第715章 日本人的敬仰第1121章 聯邦傳教士第1109章 陰險之心第225章 開設醫院第96章 殺入楊府第935章 晉商喬致庸第1394章 維塔上校第1052章 收繳乾糧第133章 芷蘭前往上海第1315章 頑石點頭第942章 新團隊第300章 孔明燈第734章 兩大軍長的勸諫第1251章 反抗者殺!第1250章 大行動第717章 李振又使壞了第1189章 拉攏戚鎮海第1168章 收回香港的決心第421章 組建銀行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