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組建重騎兵

唐朝官員的辦事效率就是高,在李世民下旨讓大家寫關於新軍的陳條和推薦人才之後。四天的時間,李世民的玉案上已擺了一沓通過三省和兵部選出的認爲可取的一些建議的陳條。

李世民逐個翻閱每一份奏章,看完之後都是搖頭不語。這些奏章不是言辭華麗缺少實踐經驗的書生之談,就是狂妄自大,不瞭解突厥真正實力的狂妄之之辭。很少能從自身的兵種和對方的實力來分析給出實質性的建議。

李世民越翻越是氣氛惱怒,別說是一些文臣,就是朝中很多武將也對突厥抱着不屑的態度。除了李靖,李績等少有的幾個人之外,其他人都認爲大唐現有的軍隊就可以跟突厥進行一場大戰,他們認爲突厥軍隊人數少,只要分散他們的騎兵,逐個擊破就可以完勝突厥。

李世民在看到這些奏章的時候,心裡突然生出一股無以言表的傷感。也許,他們當中的很多人真的老了,雖然他們的人沒有老,但是他們的心都已經老了,已經不復當年的勇猛和堅強了。想到這裡,李世民低頭沉吟不語,半響,他終於做出了一個決定,“是時候着手培養一批年輕的將領了,也該讓大唐軍隊換換新鮮的血液了。”

李世民如此想着,又搖了搖頭,繼續翻閱案几上的奏章。就在此時,王德突然稟報道,“皇上,漢王殿下求見。”

“李恪?”李世民重複道,“讓他進來吧。”

李恪這幾天在王府中也沒閒着,他和蘇定方、劉仁軌還有陳其等武將們在經過不斷的演練,反覆的推敲之後,終於確定了重騎兵的最佳配置方案。而今天蘇定方的陳條和自己的關於組建重騎兵的奏章剛寫好,他就立刻來到皇宮想讓李世民看看。

在得到王德的通傳之後,站在甘泉宮御書房門外的的李恪走了進來。看到李世民在低頭批閱奏章,他上前幾步跪拜道,“兒臣李恪,叩見父皇。”

“起來吧!”李世民淡淡的道,因爲心情不好,他對李恪的語氣也相對冷淡。

“謝父皇。”李恪道,站起身來,然後就聽到李世民淡淡的說道,“你不好好在府中學習聖人之言,治國之道,跑到御書房來幹嗎?”

“父皇,自從你下旨讓羣臣上書關於組建新軍的條陳,兒臣想推薦一個人才。”李恪看着李世民沒有表情的臉說道,“還有,兒臣也有一些關於組建新軍的建議,還望父皇能夠閱覽。”說完,掏出了準備好的兩本奏章。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恪手裡的奏章道,“拿上來吧。”

然後,李恪將奏章交給王德,王德呈到李世民的手裡。李世民拿起上面的第一份奏章看了起來。李恪將蘇定方的陳條放在上面,所以李世民看到的是蘇定方關於新軍的建議。

李世民微微掃了幾眼就被裡面的內容給吸引住了,他看了李恪一眼,道,“你不用站着,坐吧。”說完,低頭看起蘇定方的奏章來,而李恪謝過李世民,小心的坐在了王德搬過來的凳子上。

李世民看的很詳細,有的地方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看。所以,蘇定方的奏章看完之後他長長的舒口氣,然後又拿起李恪的那份細心的看了起來。約莫過了一炷香的時間,李世民終於將兩份奏章看完。

他擡起頭說道,“蘇定方朕認識,以前在劉黑闥軍中的時候就是一員宿將,斬將奪旗,攻城陷陣,戰無不勝。只是朕沒有想到,他不但是一員虎將,對騎兵之道竟也精通到如此地步,特別是對突厥騎兵配置的分析和新軍如何剋制突厥騎兵的佈陣方面見解獨到。”李世民說到這裡,微微一笑,“李恪,你倒是給朕推薦了一個人才。”

李恪連忙起身道,“舉賢不避親,蘇定方雖然是兒臣府中的校尉,但他有大才,兒臣也不能以一己私利而讓大唐損失一員將才。”他先給李世民將一軍,告訴他自己推薦蘇定方不是因爲他和自己的關係,而是爲了大唐能夠多一員將才,別讓蘇定方因爲是自己漢王府的人就埋沒了他的才能。

“朕知道你一心爲大唐着想。”李世民又何嘗不明白李恪心裡在想什麼,笑道“你寫的關於組建重騎兵的建議很不錯,跟以往關於重騎兵的設想有所不同。但是,朕還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你就給朕解釋解釋。”

“父皇請說,兒臣一定知無不言。”李恪謙虛的說道。

“你所提到的重騎兵的裝備只在特別的部位加厚盔甲,這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速度和機動性。但如此一來防護能力就有所減弱,達不到重騎兵的效果,又不能當輕騎兵使用,是不是有點得不償失啊。”李世民說出了自己的疑惑之處。

李恪知道李世民會問到這個,所以他心中早有定計,微一思索道,“啓稟父皇,這種重裝甲騎兵更加完善,就是輕騎兵所配備的裝備,只是在特別的部位加厚而已。如此一來,他們所需要的戰馬也不需要承載太多的重量,不一定非要精良的戰馬不可。可以解決大唐缺少良馬的問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不需要太多的扈從,不需要長時間的準備工作。必要的時候可以下馬戰鬥,也可以跋山涉水,長途奔襲。雖然不像輕騎兵那麼靈敏,但在必要的時候完全可以當輕騎兵使用。”

“恩。”李世民點點頭道,“如此,也算是符合大唐現在戰馬緊缺,精良的戰馬短缺的現狀。”然後,李世民話鋒一轉,“只在重要的位置加厚裝甲,如此一來,重騎的防護能力大大的減弱,如果當做重騎兵使用,還是有所欠缺。”李世民又拋出一個問題。

“父皇,雖然減輕了他們的裝配,但是他們有了靈活的四肢,便於做出任何的劈砍動作,而且我們可以挑選強壯的老兵和箭術高手,讓他們在馬上使用強大的弓箭或馬駑。用他們手中重武器和嚴格的團隊作戰技術來彌補一點就行。”李恪對李世民的這些問題心裡早做了思量。所以,李世民一問起來,他答的有理有條,滴水不漏。

李世民在聽完李恪的陳述之後點點頭,沉吟片刻道,“恩,聽你如此一說,朕倒是覺得你的建議還是有可取之處。不過此事還需要跟大臣們討論才能做決定,你準備一下,到時候你也參與進來,聽聽他們的意見。”

“兒臣謹遵父皇旨意,兒臣這就去準備。”李恪聽到李世民心裡似乎已經採納了自己的建議,高興道。

“不用如此着急,你還有好幾天的時間準備呢。”此時的李世民心中漸漸轉好,笑道,“你府中的蘇定方朕就調他到千牛衛任職,給他個千牛備身,然後再讓他進新軍吧。”

“謝父皇。”李恪聽到李世民對蘇定方的安排心裡一陣激動,看來蘇定方的職位是升定了,在新軍的地位肯定不會太低。因爲,歷來皇帝爲了提拔低級將領的時候能夠名正言順,都會把他們調到自己的親衛中鍍金。千牛衛素爲皇宮大內,是李世民的親衛。能在千牛衛任職的軍人,外調之後的官職肯定不定,最少也是個中郎將。

然後,李世民又問了一下關於重騎兵的給養等的其它問題,李恪一一解答,纔給李世民將自己的重騎兵方案介紹清楚。

李恪知道李世民過完年之後特別忙,所以,蘇定方入新軍的問題和自己重騎兵的問題解決完之後沒有打擾李世民,告辭一聲退出御書房。

李恪退出御書房的時候,李世民正好拿出紅筆在他和蘇定方的奏章上寫了“同意”兩個字,然後交給王德,讓他將奏章交給三省兵部討論。

第580章 瘋狂的桑熊將軍第47章 演練比賽(三)第90章 除夕夜的唐刀第176章 兩翁之意不在宴會第38章 組建蹴鞠寺(下)第144章 營救第203章 述職第42章 球館的組建第654章 新的吐蕃建國第270章 罷黜和貶黜第38章 組建蹴鞠寺(下)第520章 博弈的力量第236章 公堂上那些事兒第596章 諸將的聚會(一)第484章 房遺愛果然有點二第230章 突然的決定第70章 貪贓舞弊第300章 十萬雄兵第320章 漢王和李靖第516章 見到李治了,不知道該怎麼說啊第561章 四千顆人頭起到的效果第3章 你是朕的兒子第129章 華麗的送別第492章 突然出現的騎兵第360章 突厥的現狀第202章 張公謹和杜君綽第454章 火器構想第248章 收網第160章 小強一樣的錢寧第522章 置身事外第314章 心思和計謀第316章 朝堂上的戰爭第192章 訓話第249章 晚上要釣魚第349章 火攻第243章 愛的奉獻第72章 蠟丸密信第272章 我們一起回太原第341章 鬼面騎的意志(中)第253章 第三次三堂會審(下)第666章 兵圍邏些城第484章 房遺愛果然有點二第108章 突利的心思第367章 真正的決戰(二)第704章 發兵長安城(六)第343章 讓不讓人睡了第426章 洞房花燭夜第126章 威第115章 六大太保第248章 收網第538章 第一次,沒了第575章 這是個大章節啊!第55章 黑衣女子第74章 爭鋒相對第147章 感動第509章 光陰如箭第251章 第三次三堂會審(上)第700章 發兵長安(二)第570章 本王讓你噴血第531章 天下誰堪敵手第692章 北上第261章 案發始末第160章 重疾引起的猜疑第99章 書房論勢第513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581章 大相,想出了攻城的辦法第441章 遇到薛仁貴第550章 兩國所謀第428章 和柴紹的對話第626章 李恪病了第474章 戰鬥吧!騷年第475章 死間還是活間第10章 如此秦懷玉第215章 男兒當殺人,殺人不留情第536章 朔方之行第350章 班師回營第106章 人性本自私第541章 糧草沒了第346章 爲兄弟而戰第274章 內幕第421章 北王也無奈第503章 高陽的請求第221章 大家都有想法第449章 商業合作第636章 老子就想屠城第251章 第三次三堂會審(上)第574章 李績的隱忍之道——守大門第143章 追兵,還是追兵第334章 梟雄的手段第131章 殺第549章 寶藏啊!有沒有第675章 這隻老梟第529章 冊立皇后第236章 公堂上那些事兒第302章 大戰(一)第584章 慘戰(一)第31章 強者的對決(一)第114章 一人滅一國第605章 又是死戰第510章 四將會聚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