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發兵長安城(五)

陳其率領六萬大軍殺向長安城,他這一路沒有遇到什麼想要的抵抗,大軍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到了渭水邊上。

渭水邊上早已錦旗招展,侯君集已經在這裡結集了將近十五萬的大軍準備對付李恪。

陳其大軍到了渭水邊上,開始安營紮寨。因爲,他自己心裡也很清楚,侯君集是大唐名相,不是自己一戰就能夠擊潰的。看到六萬黑衣衛精騎,特別是兩萬重騎營精銳,侯君集的心情非常濃重。久在軍旅的他很清楚,重騎營在面對輕騎兵和步兵時多能展現出的殺傷力有多大。再加上眼前的這支重騎營是參加過突厥、吐谷渾和吐蕃的大戰,跟輕騎兵的配合很默契。所以,當李恪有了這樣一支精騎絕時,他絕對已經可以傲視天下了。

其實,剛開始聽到李恪發兵長安城,侯君集就隱隱覺得長孫無忌肯定會敗。

因爲,他很清楚李恪絕對不會打沒有把握的仗,既然他敢發兵長安,他就已經確定了自己會立於不敗之地。只是,即便自己知道了結果,又能怎麼樣呢?侯君集淡淡嘆息道,在他的心裡也認爲李恪比李治、李承乾等更適合當皇帝。然而,他已經走到了這一步,他也沒有後退的路。再說高宗皇帝不是對自己很信賴和器重嗎?不然,以自己的謀反罪名,早就被砍了滅九族,還能讓自己統兵?

只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會失敗,會敗的這麼徹底。

當初,看着長孫無忌離開,他見李承乾孤立無助的時候趁機說動他造反,他已經謀劃好了一切。只是,到了最後自己還是敗了。想想當時的場景,李世民身邊的千牛衛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東宮六率,所表現出來的捍衛不死的強悍戰鬥力,他們將數倍於自己的東宮六率殺的難以進入宮門一步,直到李仙重的大軍趕到。

侯君集想到,這就是命啊。當時率領千牛衛的將領不就是李恪的學生蒙昭嗎?當時的千牛衛之中不是有不少陸軍學院畢業的學員嗎?當時及時出現的李仙重不也是李恪的心腹將領嗎?

所以,侯君集覺得自己沒有敗給李世民,他是敗給了李恪,敗給了自己的命運。

所以,侯君集就想好好的跟李恪打一場。他遺憾的是沒有讓李恪娶到自己的女兒,耽誤了自己的女人的一生。

然而,讓人奇怪的時,陳其的大軍到了渭水河畔,根本就沒有出擊的想法。侯君集也沒有主動出擊。兩邊就這樣靜靜的對持,誰都沒有故意挑釁誰,誰都保持了觀望態度。陳其是在等待李恪,侯君集也是在等待李恪。

長安城,長孫無忌和魏徵把持了國政。這次,魏徵聽到李恪出兵長安城時,他主動的和長孫無忌站到了一條戰線上。同時,因爲岑文本跟李泰的關係,長孫無忌現在還不想跟李泰正面面對。所以,岑文本也得到了李治的重用。然而,誰的看得出來李泰已經失去了他的優勢,他身邊的一部分人已經倒向了李治和長孫無忌。同時,李恪一系的人全部被囚禁在自己的府邸,包括北王府也被大軍所包圍。

大殿上現在寂靜的沒有一點點的聲音。

長孫無忌率領百官站在最前面。

“舅舅——三哥到了長安嗎?”李治怯生生的問道。

對於自己的這個舅舅,李治也非常害怕。

當初,自己的大哥被罷黜太子之位,父皇病危的時候,他愣是讓自己做了太子,不管自己怎麼拒絕都於事無補。而現在的朝堂已經被長孫無忌所控制,李治更加不敢違逆他的意思。但是,李治更加怕他的三哥北王李恪,跟隨李恪出征過,他很清楚自己的三哥在處置敵人的手段,絕對是冷血無情。

李治就這樣侷促的坐在太極殿的龍椅上,靜等長孫無忌或者衆位大臣的回答。

然而,長孫無忌不開口,李治有稱呼李恪爲三哥而不是逆賊,大臣們都不敢開口應答。這時,坐在龍椅上的李治的臉色就變得非常難堪。

滿朝的文武都不說話,即便是被李治升爲尚書右僕射的侯君集和已經做了兵部尚書的長孫順德等老將,對眼前的戰局也很焦慮。已經被升爲中書令的岑文本更加沉默不語。

等了很久,侍中魏徵出列說道,“皇上,尊卑有序,但北王李恪謀逆造反,皇上不能再以兄弟稱之——”

“恩——”李治微微點頭。

魏徵繼續說道,“皇上,長安城內有六萬大軍,城外有十五萬大軍,北王只有七萬兵馬,還全都是的騎兵,在兵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他想要攻城長安城絕非易事,我們只要堅持住半個月,等到各地的援兵一到,北王必敗。”

“是啊——”長孫順德也開口說道,“李恪的七萬大軍要想攻下長安城,那是癡人說夢話。等到他大軍疲憊的時候,我們在會同幽州、揚州、益州等各地的大軍,肯定能將他一舉殲滅。”

侯君集沒有說話,他清楚當前的局勢。

幽州大軍是否出動還另說,至於揚州和益州兩地的大軍,肯定會做觀望狀態,他們會在最佳時候選擇參戰,也就是支持最終會贏的那一邊。再說,眼下長安城的十五萬大軍聚集在一起,在這麼短時間內,這已經的極限了。長安附近的府兵已經抽調完了,再遠的地方的府兵一時半會也趕不到長安城。

侯君集心裡想着,越加的悲憤於眼前的戰事。

“恩——”李治不斷的點頭,但他心思不在這上面,他心裡想的是,自己的三哥在攻破長安城的時候會怎麼處置自己呢?

這時,長孫無忌突然開口說道,“任城王,你有什麼建議?”

李道宗一愣,他沒有想到長孫無忌會當着李治的麪點自己的名。

但他依舊很恭敬的出列,向李治一躬身,這才說道,“微臣贊同兵部尚書的意見,李恪七萬大軍不足爲慮,消滅他只是時間問題。”

說完,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朝堂上的諸臣心裡都清楚,李道宗這是在敷衍長孫無忌,但長孫無忌就像沒發現一般。因爲,他現在非常清楚,對於像李道宗這樣的宗室重臣,現在只能拉攏而不是打壓。

頓時,朝堂上不少拍虛遛馬的官員開始迎奉李治,說了一大推冠冕堂皇的話,早朝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其實,長孫無忌心裡也清楚,早朝討論不出什麼問題,只是一種形式。

所以,下了朝,他將自己的心腹將領召集到兩儀殿,跟李治一同開始商議對策。

第426章 洞房花燭夜第199章 一刀七殺第230章 突然的決定第346章 爲兄弟而戰第26章 校場訓話第548章 你覺得李績敗的蹊蹺嗎第123章 頡利第492章 突然出現的騎兵第277章 心有猛虎第286章 又見雲妹妹第242章 馮琯出場第238章 進宮覲見第188章 魔鬼騎兵第589章 誰在算計誰呢?第251章 第三次三堂會審(上)第380章 背水一戰(六)第196章 鬥將第434章 放權五年第438章 消減突厥騎兵第488章 太子摔下馬背了第557章 三路大軍第592章 唐軍之中怎麼有這麼多人喜歡單挑呢第155章 柳橋上的神仙眷侶第505章 東王府的兩大勢力第422章 婚禮進行時(一)第617章 晚宴也能這樣第489章 殘忍的訓練第515章 回到長安了第298章 公主之心和漢王之意第396章 擴軍計劃第535章 殿下哥哥第125章 斥責頡利第385章 又是一場大勝第166章 探監第329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五)第127章 帳中對話第34章 你就是武則天第598章 諸將的聚會(三)第312章 中樞的意見第682章 遼東危局第646章 青唐城(三)第301章 你的話,我信第305章 你也配稱自己爲驍將第127章 帳中對話第203章 述職第637章 青唐城(一)第48章 李世民要來第677章 父皇你要保重啊第315章 漢王的擔憂第556章 詭異的朝堂第60章 真正的較量第664章 千萬別低估你的對手第50章 李世民的誇獎第301章 你的話,我信第400章 陰謀很深第428章 和柴紹的對話第164章 黑衣七殺第387章 追擊的快感第439章 一語驚醒東王夢第512章 北府面授機要第401章 這裡也有陰謀第701章 發兵長安城(三)第695章 戰鬥第695章 戰鬥第454章 火器構想第367章 真正的決戰(二)第617章 晚宴也能這樣第590章 亂戰第408章 新的封賞第498章 這就是搏殺第387章 追擊的快感第409章 北國之王第180章 斬首示衆第114章 一人滅一國第455章 再建黑旗營第371章 真正的決戰(六)第13章 覲見李世民第587章 慘戰(四)第39章 朝會風波第164章 黑衣七殺第424章 婚禮進行時(三)第272章 我們一起回太原第629章 發兵吐蕃第156章 被戳破的膜第67章 鷹的故事第291章 李恪設計的騙局第292章 佈局第442章 又是賭注第269章 李佑和陰妃坦白第337章 新任命的主審第52張 章 陳其的安排第630章 大軍出發第508章 總會有人去死第384章 和軍神的對話第428章 和柴紹的對話第510章 四將會聚大典第321章 奇兵騎兵第665章 定都匹播城第41章 鼎漢蹴鞠隊第504章 房相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