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發兵長安(一)

太子造反,已經被皇上擒獲。這個消息在一天之內不脛而走,已經在軍中傳了個遍。將士們都開始低聲的議論,都在議論太子被罷黜之後誰將會被立爲太子。大家都認爲北王李恪會是唯一的人選。因爲,這次白巖城下的一戰殲滅了高麗十萬大軍,白巖城投降時又坑殺了十萬高麗俘虜。這二十萬大軍的損失對高麗而言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甚至會導致一蹶不振,會被大唐給滅掉。這是多麼大的一份功績啊,只有北王能夠做到,北王不做太子,誰又有這個資格呢?淳樸的是士兵們心裡都這麼想,嘴上也在這麼說。特別是畢業於皇家陸軍學院的校尉和都尉們,心裡就更加的迫切自己的校長能成爲大唐的太子,繼而成爲大唐的皇帝。

然而,李恪卻不這麼想,他心裡很清楚,李承乾的罷黜只會給長孫無忌東山再起的機會。因爲,他的手裡還有一張牌,這張牌比李承乾更加的好用,更加的優秀,他就是南王李治。

在收到鷹衛的消息時,李恪保持了沉默,沒有做出任何的舉動。

長安城坐鎮的朱童,這次送往遼東的秘信啓用真人口述傳達,而非平常的信函的方式,可見這份消息的重要性和絕密性。在這種情況下自己就必須要更加小心纔是。所以,他一直在等待,等待一個適合的機會可以返回長安。但不是現在。因爲,李世民病危,這個時候正是他最爲疑心的時期,自己要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沉不住氣,稍有疑動的話,就會引起他的猜忌甚至的厭惡,到時候肯定不會放過自己。)

所以,李恪嚴令軍中諸將不得私議朝政。

等過了十天時間,營州都督劉仁軌終於趕到了白巖城。這次,他除了帶來兩萬精兵之外,還有數十萬石的糧食,這是李恪讓柴哲威籌集的軍糧。

“參見殿下——”劉仁軌行禮道。

李恪已經住在了白巖城高得柱的大將軍府。

“正則,不用多禮——”李恪笑着說道,“這次你們營州水師攻城拔寨,長了大唐的威風啊!”

“不敢當——全都是殿下的功勞!”劉仁軌謙虛的回答道。

“正則,你不用客氣,誰的功勞本王心裡自然很清楚!”李恪笑着說道,隨即,他的表情表的很嚴肅,“你聽說了長安城的情況嗎?”

“有所耳聞——”劉仁軌回答道。

因爲,已經過了十天的時間,像李承乾造反這類大事肯定會傳開。

“那你是怎麼想的?”李恪問道。

“殿下,現在長安局勢顯得複雜。然而,對於我們而言,最主要的還是要弄清皇上的病情,只有確定了皇上的病情,我們才能做下一步的打算。”劉仁軌分析道。

然而,他的這話就透露出了對李恪的忠心。因爲,他的話中表明,只要皇上病情嚴重,殿下你就可以發兵長安城。

“確實是這麼個理——”李恪嘆氣道。

半響,他又對劉仁軌問道,“正則,你對大唐跟高麗的戰爭,有什麼看法?”

“殿下,高麗現在已經處於強弩之末,不足爲慮——”劉仁軌說道。

“解釋解釋——”李恪道。

“高麗國內因爲福壽膏的問題弄得是民怨沸騰,很多人是傾家蕩產,兵丁更是常年服用福壽膏而沒有了戰鬥力。”劉仁軌看了李恪一眼,見李恪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他才繼續說道,“而且,這次高麗出兵,是舉國之力,傾盡國內的所有精兵四十萬,沿途跟皇上的大軍作戰,損失了十分之七八,又被殿下在白巖城下殲滅了二十萬,現在高麗國內兵馬已經所剩無幾。”

“所以,你的意思是高麗人會來求和?”李恪突然開口說道。

“對——他們肯定會採取求和和納貢方式換取和平!”劉仁軌說道。

“和平——?”李恪冷冷的說道,“在本王這裡行不通——”隨即,他又道,“這次將你招集到遼東,就是讓你統領遼東大軍,給本王滅了高麗。”

劉仁軌一愣,隨即露出了喜悅之情,躬身道,“末將不負殿下的厚望——”

其實,他心裡很清楚,這是北王想送給他一份功勞。

他更加的清楚,只要滅了高麗,北王肯定會像對待蘇定方一樣待他,會給他封王。因爲,他心裡清楚,北王絕對不會忘記最早跟隨他的人,像蘇定方、陳其和自己等。

“那殿下你呢?”劉仁軌繼續問道。

“過不了幾天,朝廷肯定會有聖旨到遼東吧!”李恪嘆息道,“到時候本王肯定要回京——”

說到這裡便沉默不語。

劉仁軌也清楚,皇上中病的時候,自然不會給北王在外擁兵自重機會,肯定會將他調回長安城。

“好了——你先下去吧!”李恪對劉仁軌說道。

劉仁軌告辭,離開了李恪的書房。

李恪開始靜靜的思量,自己究竟該怎麼做呢?半響,他微微的嘆息一聲,終究還是沒想出個所以然來。因爲,他很清楚一點,長安現在還有將近十萬的大軍,而長孫無忌調往崤關三萬大軍,又在蒲州設下兩萬精兵。在沒有確定李世民病情的情況下,自己貿然調兵前往長安城,除了兵戎相見之外根本就沒有其他的辦法。

所以,他在等待時機,等待最佳的時機。

他在等李世民,看他是否要立李治爲太子。

真要立李治爲太子,那自己只能再次請旨回西北,或者請戰滅高麗,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不被架空。因爲,這段時間蘇定方估計已經跟西域諸國之間有了摩擦,自己整好有請旨的機會,再者高麗還沒有滅。而這時李世民病情不嚴重的情況下。只要發現他的病危很重,那自己也不會坐以待斃,必須要發兵長安,絕對不能讓長孫無忌的陰謀得逞。

李恪心裡這麼胡思亂想,日子有過了十天。

十天過去,長安那邊沒有任何的消息,倒是高麗派出了使者,向跟大唐議和。

李恪給劉仁軌的命令是滅了高麗,將高麗變成大唐的國土。但是,他也命令劉仁軌虛與委蛇的跟高麗周旋,先不要急於動手,等長安那邊有消息了再做行動也不遲。所以,高麗的使者沒有見到北王李恪,只能整天跟劉仁軌商議議和之事。

第97章 心中情,畫中人第275章 三大世家第229章 又見盛田理惠子第299章 公主的心思第142章 截殺突厥騎兵第450章 孫思邈答應了第613章 城門關閉了,明天再來吧第701章 發兵長安城(三)第473章 方天戟對鎦金钂第155章 柳橋上的神仙眷侶第615章 就是爲難你第350章 班師回營第228章 若依的拒絕第92章 扶持衛王第318章 命中剋星第30章 黑衣衛第583章 戰前第600章 祿東讚的陰謀和吐谷渾可汗的想法第78章 皇子們的心理第264章 秘密始於開始第349章 火攻第558章 渭水橋畔,誰心依舊第561章 四千顆人頭起到的效果第636章 老子就想屠城第375章 背水一戰(一)第413章 你敢殺“唐”的頭領第397章 皇帝的心思第411章 還有後手第156章 被戳破的膜第493章 開始決鬥第31章 文本的憂慮第243章 愛的奉獻第611章 慘勝第320章 漢王和李靖第379章 背水一戰(五)第250章 偷聽者第536章 朔方之行第142章 截殺突厥騎兵第125章 斥責頡利第188章 魔鬼騎兵第46章 轟動的結果第381章 不已勝利而喜悅第611章 慘勝第293章 兵力部署第117章 朝議使者第460章 跟崔氏結仇第377章 背水一戰(三)第348章 突厥人的夜襲第528章 以靜制動第387章 追擊的快感第318章 命中剋星第442章 又是賭注第557章 三路大軍第411章 還有後手第176章 兩翁之意不在宴會第409章 北國之王第350章 班師回營第633章 不一樣的唐軍第513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486章 魔鬼王和無常虎第154章 信第191章 黑鷹vs魔鬼第386章 突厥退兵了,我們要追第626章 李恪病了第669章 親自動手吧第352章 頡利的動作第143章 追兵,還是追兵第488章 太子摔下馬背了第393章 雲妹妹又漂亮了啊第676章 本王該怎麼辦第194章 陰謀還是陽謀?第636章 老子就想屠城第663章 發現了東吐信使第493章 開始決鬥第84章 漢王賜馬第356章 全在掌握之中第703章 發兵長安城(五)第332章 強者的對決(二)第427章 簡單!簡單!第657章 兵臨邏些城第464章 聽到談話了第669章 親自動手吧第644章 八大土司的陰謀第524章 那就這樣吧!第229章 又見盛田理惠子第344章 李敬玄的選擇第72章 蠟丸密信第274章 內幕第215章 男兒當殺人,殺人不留情第122章 辱第558章 渭水橋畔,誰心依舊第509章 光陰如箭第503章 高陽的請求第47章 演練比賽(三)第561章 四千顆人頭起到的效果第220章 不詳的預感第395章 這樣的告白真拽第249章 晚上要釣魚第534章 太子小也,當圖霸天下第286章 又見雲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