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信心不是很足

李恪回到場長安城,給李世民上書說自己要去遊歷江南,李世民沒有猶豫就答應了他的請求。

因爲,這次吐蕃一戰歷時三年時間,李恪在西北統兵打仗,沒有回過長安,這次能夠回京,還想出去玩玩,李世民自然不會反對。

出了兩儀殿,李恪來到了楊皇后的千秋殿,跟楊皇后聊了片刻,這纔出了皇宮。

回到府上,李恪就讓王中長準備出遊的一切。

第二天,李恪的馬隊出了長安城,向營州而來。

因爲,在李恪的妻室之中,除了武媚娘之外,其他的女眷都是習慣了行軍宿營等野外生存,李恪的馬隊不是很奢華,除了幾輛大車和必須的生活用品,沒有太多其他的東西。馬隊向走太原府,再通過幽州到營州,在營州走水路到揚州。

這是李恪反覆思量的結果。

因爲,他這次出遊是一個目的,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檢驗一下劉仁軌的水師怎麼樣了,是否能夠有一戰的勢力。李恪很清楚現在的形式,國內太過平靜,這對他自己很不利,想要打破這種平靜,讓衆人將目光從他身上移開,那就要想其他的辦法。本來解決西域諸國的最佳的方案,可剛經歷而來吐蕃和吐谷渾的大戰,西北大軍還需要休息,而大唐又對西域諸國不是很熟悉,需要做一番偵查。所以,李恪就將目標放在了遼東,放在了高麗身上。這個在大隋時坑可數十萬軍朝廷大軍的小國,李恪一開始就沒想過放過他們。然而,攻打高麗,不需要太多的水師,主要還是要看陸軍。但李恪這麼重視水師,主要目的還是高麗的盟友扶桑,對扶桑李恪的沒什麼好感,可扶桑跟大唐隔着大海,想要滅了這個國家,大唐就必須要有足夠的戰船,能夠運送大軍和物資,還有就是遷徙民衆。

馬隊一路經過太原和幽州的時候,李恪都只待了一天的時間。

即便太原府是李恪的老根據地,幷州大都督是李恪的心腹將領陳其,李恪也沒有多待。

就這樣的行軍速度,到了營州的時候,李恪一行人也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營州,劉仁軌將李恪和阿史那雲等迎接了都督府,李恪讓女眷們去休息,他和劉仁軌開始在書房面談。

“正則,你的水師現在什麼情況?”李恪開門見山的問道。

“殿下,水師可以一戰!”劉仁軌信心滿滿的說道,“水師現在需要的就是一戰,通過實踐檢驗自己的能力!”

“本王讓你們找的島嶼找到了嗎?”李恪問道,之前他就讓劉仁軌找過臺灣。

“找到了,只是上面除了幾名土著人,別無他人,生存條件也很惡劣,不適合居住!”劉仁軌說道。

“這個沒問題,本王的意思是想將那麼島嶼打造成大唐的牢獄!”李恪淡淡的說道。

可是,他的這句話對劉仁軌的觸動很大,大唐牢獄夠多的了,何必還在荒島上修建牢獄呢?再說要這些牢獄幹嘛呢?

“修建牢獄的錢財,你找柴哲威,他會給你,至於人手嗎?你的水師可以去高麗或者扶桑看看,多抓幾個人不就有勞力了嗎?”李恪笑道。

“殿下——這——”劉仁軌會打蒙了。

“放心,出了什麼事情本王給你擔着,就這麼辦吧!”李恪微微笑道,看到劉仁軌迷茫不解,他又說道,“大唐今後的戰爭不少,難道每次降俘本王都要殺的乾乾淨淨嗎?再說,平民可以殺,但有些貴族不能殺,本王不說,你懂得——”

“殿下放心,末將明白!”劉仁軌說道。

“恩,本王對你很相信,你安排一條船,本王后天就出發去揚州!”李恪說道。

對於劉仁軌,李恪很相信他的海戰能力。

所以,他只想看看戰船而已,沒想到親自檢閱營州水師。

再說,他自己是出遊,不是北巡或者南巡,他只是一個王爺,可沒有權利檢閱大唐水師,即便劉仁軌肯,他也不會給劉仁軌惹這樣的麻煩。

“諾”劉仁軌領命離開。

李恪一行人在營州待了一天,第二天就搭乘營州水師一條樓船戰艦開始向揚州方向而來。

揚州作爲大隋煬帝待過地方,繁華自不必說,景色更是一絕。

李恪一行人踏上了揚州府,揚州府官員立即出城迎接。

李恪對揚州官員的做法一點都不驚訝。要是說幷州的他的根基所在,那揚州就是李泰的地盤。而自己跟李泰關係不錯,揚州官員這樣給自己獻殷勤,李恪倒是不要意思拒絕,他清楚這肯定是李泰的安排。

李恪在揚州逗留的時間很長,他幾乎以揚州爲中心,遊歷完了蘇杭的所有地方。

這天,時間已經到了六月。

李恪正在書房看書,就見王中長匆匆而來,將一份鷹衛密保交給了李恪。

李恪看完密保,臉色陰沉,半響沒有說話。

王中長就那麼靜靜的站在李恪,靜等李恪的吩咐。

“天降大雨,洛水流入洛陽宮,這裡面肯定有蹊蹺,你去讓暗衛查查!”李恪淡淡的說道。

“諾”王中長領命。

“你讓七殺來到書房!”李恪繼續說道。

“諾——”王中長領命離開。

半響,七殺穩步走進了李恪的書房。

作爲七殺的頭領,他現在沒什麼任務,這次李恪遊玩,就將他帶在了身邊。

李恪現在沒有任何軍職,除了自己的親衛,根本就調動不了一兵一卒,所以,遇到問題就只能靠七殺這支強悍的組織。

“七殺,你現在的任務就是給本王盯緊長孫無忌和太子李承乾!”李恪冷冷的說道。

常言到,使出反常,必有妖孽。洛水能夠流入洛陽宮,這就是一樁反常之事,李恪覺得這裡面肯定有問題。

“諾”七殺領命離開。

又過了幾天,王中長將一份朝廷對於洛陽大雨的處理公文遞給李恪,立刻端詳了片刻,就仍在了桌上。

他早已猜到了朝廷的做飯,無非就是調撥錢糧救災,再進行一次大赦天下,將這個複雜的問題引到天意上面。

可是,王中長還給了他一份魏徵奏章的副本,讓李恪的觸動很大。

因爲,魏徵藉此機會上了自己的《諫太宗十思疏》: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望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哉?

李恪仔細看完這份奏章,對魏徵的又有了一種新的認識。

可是,讓李恪沒有想到的是,如今的大唐跟歷史上的大唐不一樣。如今的大唐國庫充溢的同時對外戰爭也取得了輝煌的戰果。這使得大唐的大宗皇帝在看到魏徵的這篇奏章之後有了心思,開始了一番讓李恪瞠目結舌的舉動。

第607章 戰吧!第535章 殿下哥哥第155章 柳橋上的神仙眷侶第492章 突然出現的騎兵第154章 信第177章 嚇唬你們滴第142章 截殺突厥騎兵第444章 李淳風,你輸了第316章 朝堂上的戰爭第215章 男兒當殺人,殺人不留情第360章 突厥的現狀第332章 強者的對決(二)第450章 孫思邈答應了第642章 亞澤的戰爭第436章 跟李世民要“皇家”兩個字第324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二)第256章 有個靠山第557章 三路大軍第504章 房相的分析第691章 北王的意第316章 朝堂上的戰爭第474章 戰鬥吧!騷年第582章 改革軍制第一步第276章 細嗅薔薇第221章 大家都有想法第25章 劍名淵虹第305章 你也配稱自己爲驍將第483章 陸軍學院的講話第259章 凌遲處死,誅滅九族第148章 反正李恪信了第437章 陸軍學院的設想第46章 轟動的結果第33章 第一次射獵第190章 鬼面騎的頹敗第263章 聖心難測否?第565章 北王也喜歡玩單挑第131章 殺第428章 和柴紹的對話第182章 改組黑衣衛第371章 真正的決戰(六)第22章 王府易主第707章 北王萬歲第一百六五死章 尚書之怒第166章 探監第125章 斥責頡利第571章 刀在手,跟我走第7章 英雄救美第552章 北王的陳情第375章 背水一戰(一)第405章 坊間傳聞第475章 死間還是活間第23章 李泰的心思第408章 新的封賞第270章 罷黜和貶黜第621章 陰謀的強大第111章 朝廷的對策第15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第219章 任城王第354章 戰爭是瘋狂的第146章 殺!殺!殺!第556章 詭異的朝堂第645章 攻克亞澤第452章 營州水師第523章 這代價未免太大了吧第657章 兵臨邏些城第701章 發兵長安城(三)第555章 報仇!報仇!第171章 哭泣的元宵佳節第258章 李佑和權萬紀的恐懼第191章 黑鷹vs魔鬼第415章 撥亂反正第436章 跟李世民要“皇家”兩個字第48章 李世民要來第679章 遼東戰況第436章 跟李世民要“皇家”兩個字第248章 收網第482章 開學了第261章 漢王介入第175章 晚宴第648章 坑殺三十萬第169章 太子大婚第173章 我叫七殺第453章 院長就你了第546章 敗北的理由的陰謀第446章 文化奴役第447章 孫思邈的蹤跡第535章 殿下哥哥第356章 全在掌握之中第336章 強者的對決(五)第23章 李泰的心思第30章 黑衣衛第300章 十萬雄兵第372章 真正的決戰(七)第654章 新的吐蕃建國第211章 四國使團第49章 演練比賽(四)第80章 贗品橫行第440章 遇到神相該怎麼辦?第383章 血染的葬禮第647章 青唐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