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藥王,你就出山吧!

四天後,李恪一行人終於到達了太原城外的十里處。

幷州刺史府衆人像狄知遜、李言等前來迎接李恪,李恪現在的職位和以前不同,權利更大,幷州諸人現在都是以李恪馬首是瞻。

所以,李恪回太原,幾乎刺史府的人都前來迎接他。

而都督府人也是全部到齊。

像長史郭孝恪,像將軍陳其和侯虎、任虎等都出城相迎。

頓時,太原城外十里處荊旗蔽空,場面宏大。

有官場勳貴,還有軍中將領,還有鐵騎護衛。

可以說,這次迎接李恪的規模很大。

李恪跟狄知遜和李言、郭孝恪等一一見面,衆人也跟李恪施禮,李恪又給大家介紹了董伯仁、王績和謝偃、袁天罡還有李淳風等人,這幾人都是當世大家,現在都齊聚太原,這讓李言心裡對李恪的能力和手段佩服不已。

自從李恪打敗了突厥,整個太原士族豪門已經徹底了倒向了李恪。

所以,現在李恪的強大在李言看來就是他們士族以後輝煌的基石,他的很樂意看到這種情況的。

至於,阿史那雲,李恪沒有讓她下車,而是讓她待在了車內,等到北王府在跟大家相見也不遲。

城外耽誤了片刻,李恪一行人開始向太原城而來。

這次,陳其出城的時候,帶出了一千多名鷹衛。

所以,入城的時候,兩千名鷹衛將李恪一行人護衛在中間。

起初,李恪對陳其的做法有點不悅,但看到這名心腹將領跟隨自己多年,忠心耿耿,他也就沒有當面訓斥陳其。

可是,當他一入太原城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的錯怪陳其了!

太原城的百姓夾道兩邊,熱烈的歡迎李恪。

整個太原城通向北王府的街道兩邊人山人海。

李恪自己想不到百姓們怎麼會自發的前來歡迎自己呢?好半天他認爲這是李言等士族大家爲了討好自己而組織的歡迎儀式呢!

可是,經過一路走過來,當李恪等回到了北王府,李他這才弄清楚了原因。

原來,這不是李言等士族大家組織的儀式,而是太原百姓知道李恪今天回太原,是他們自發組織的歡迎儀式。

爲什麼呢?

因爲,李恪坐鎮太原的四年時間,在他的帶領下狄知遜和李言等官員將幷州治理的僅僅有條,再加上李恪又是打敗了突厥人英雄,而太原是李氏龍興之地,百姓都是那種鐵了心的非李氏不能立的人。所以,纔會有剛纔的,太原城的百姓們夾道歡迎的場面。

而經過這裡歡迎儀式,李恪終於體會到了爲什麼太原的位置會這麼特殊。

原來,這就是民心所向啊!

難怪,李世民會將自己放在幷州,將治所設在太原。

李恪今天是終於體會到了李世民的另一層意思!

北王府是李恪被封北王之後,李言等士族大家爲了討好李恪,也爲能夠在太原體現李恪的地位而將幾座府邸進行合併修葺的王府。

李恪知道這是太原關隴士族對自己在忠心上的標示,他也就沒有說什麼,坦然的收下了這份大禮。

李恪回到北王府,他先是讓阿史那雲跟幷州個官員和將領見面,這才讓蘭兒服侍阿史那雲早爲她準備的閣樓。

而李恪則是跟衆人聊了片刻,就讓陳其負責安排袁天罡、李淳風和董伯仁、謝偃和王績等一行人。

李言等刺史府官員和郭孝恪等都督府將領也識趣的李恪。

北王府的大殿裡就剩下了狄知遜和許敬宗兩個人。

“同懷,事情辦的怎麼樣了?”李恪急切的向狄知遜問道。

“殿下,微臣已經順利的將孫思邈留在太原!”狄知遜向李恪彙報道。

“太好了!同懷你用的是什麼辦法?”李恪興奮的問道,他也想清楚,狄知遜究竟用什麼辦法留住了孫思邈這尊大神。

“殿下!”這個時候就見許敬宗說道,“狄刺史身體有疾,孫思邈才留下爲他診治的!”

“什麼?”李恪大驚,他覺得狄知遜看着好端端的樣子,怎麼會有病呢?不過,他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狄知遜好像在任的時候活的歲數也不是很大,時間不長。

所以,這倒是提醒了李恪,他覺得身邊這些將領的身體方面,他不能掉以輕心。只是,當李恪一想到孫思邈就在刺史府,心裡激動不已。

“同懷,那你現在就帶我就見見這個孫思邈吧!”李恪對狄知遜說道,狄知遜也清楚了李恪想開辦學院,想開設醫學類的學院,讓孫思邈任職。

所以,看到李恪急切的樣子,他勸道,“殿下,微臣管孫思邈不是尋常之人,不可輕視怠慢,還請殿下沐浴更衣,再和微臣前去也不遲啊!”

經過狄知遜這麼一說,李恪舉得他的話很合理。

確實,他和一路上行程匆忙,而爲了便於行走,他換了便服。

現在人已經到了太原,他是應該穿上王袍,莊重的去見孫思邈纔對,這樣才能體現出他禮賢下士的風格,還會給孫思邈留下一個對他很尊重的影響。

李恪讓狄知遜和許敬宗兩人在大殿等他,他再是在侍女的服侍下沐浴更衣,這纔出了北王府和狄知遜還有許敬宗三人來到了刺史府。

在刺史府,孫思邈喜歡安靜。

所以,狄知遜將他安排在了後院。

李恪在狄知遜和許敬宗兩人的陪同下來到了後院孫思邈的院落,就看見孫思邈在搗鼓藥材。

見到狄知遜帶着李恪前來自己的院中,孫思邈從李恪的服飾上就便出了他的身份。而且,他隱隱之間覺得狄知遜留下他,肯定跟李恪有關。

孫思邈不是那種避世之人,李恪和狄知遜的漠北之行,還有兩人又一同任職幷州,這些事情他還是很清楚的。

“老朽見過北王殿下!”孫思邈給李恪施禮。

可是,李恪早已上前扶住了他,“孫老先生不用多禮!”

“不敢當!”孫思邈對李恪也很客氣。

“孫老先生在太原過的可好啊!”李恪問道。

“還不錯!多謝狄刺史的盛情款待啊!”孫思邈向狄知遜說道。

“不敢!同懷還有多謝孫老先生的醫術啊,要不是有你,同懷還真不知道自己身患頑疾!”狄知遜謙虛的說道。

“哦,對了,孫老先生,同懷的病不要緊吧?”李恪聽狄知遜說自己身患頑疾,他便擔心的向孫思邈問道。

“殿下不用擔心,狄刺史吃了老朽開的藥已經好了一大半,過不了幾天挽救就能徹底根除!”孫思邈淡淡的說道。

李恪心裡輕鬆了不少,而一旁的狄知遜看到李恪這麼關心他的病情,他心裡感動不已。

“可惜啊!可惜!”

等到大家進屋就坐,孫思邈還沒有問李恪來這裡目的,就聽見李恪痛心疾首是嘆息不已。

“殿下,心裡可有心事?”孫思邈問道,他猜不透李恪這句話的意思!

“沒有,本王只是憂心天下百姓的病而已!”李恪給孫思邈買了一個關子。

就見孫思邈果然上了李恪的當,他向李恪問道,“殿下,天下百姓有什麼病?”

“今日,同懷能遇上孫老先生,才能查得出身上的頑疾,才能及時的醫治,方能撿回一條性命,可天下百姓數萬萬之多,身上有頑疾的不知有多少,他們豈能像同懷這樣遇到孫老先生?那他們豈不要沒了性命!”李恪哀傷的說道。

孫思邈這才聽清楚李恪的話裡的意思,他淡淡的道,“這個老朽也沒有辦法!”

“孫老先生,要是本王有良策,你是否可以幫助本王呢?”李恪設下了一個陷進給孫思邈。

“醫者父母!只要能救更多的百姓的性命,老朽有什麼不能幫殿下的呢?”孫思邈果然掉進了李恪的陷進之中。

“好啊!孫老先生的胸襟實在是讓本王佩服啊!”李恪讚歎道,爲了能夠得到孫思邈,他也不得不拍孫思邈的馬屁。

“殿下還是說你的良策吧!”孫思邈顯然不領李恪的馬屁之情。

“是這樣的孫老先生,本王想在太原府開設一所能夠想世人傳授醫術的中醫學院,只是欠缺管理者和授課之人,還請孫老先生能夠屈就任職。”李恪的話說道的很委婉。

“贖老朽得罪了,殿下還是另請高明吧!”孫思邈當即就拒絕了李恪的邀請。

“孫老先生可否聽本王一言?”李恪見孫思邈拒絕了他自己,他也不惱怒,這是他預料之中的事情。

“殿下要是說讓老朽去你的中醫學院授課,那還是不要說的好!”孫思邈是一點都不給李恪面子。

“敢問孫老先生,你的醫術如何?”李恪淡淡的問道。

“不能說天下無雙,但也世所罕見!”孫思邈如實的回答李恪。

“那像孫老先生這樣的大夫人世間有多少?”李恪問道。

“不足三人!”孫思邈答道。

“那孫老先生一生能救幾個人?”李恪繼續問道。

“數百人而已!”孫思邈回答,但這是謙虛之辭,也是孫思邈的實話,在孫思邈的眼中,平常的大夫能治好的病,要他醫治的話,他不覺得這是他在救別人,只有別人醫治不了病人,讓他就救活了,他認爲這纔是救了別人的命。

“是啊,孫老先生答的很對,你是醫術天下無雙,可你有限的生命之中也只能就數百人,可大唐有千千萬萬的等着孫老先生去救呢,可孫老先生能去嗎?不能,因爲孫老先生沒有時間,同樣也沒有這個經歷!”李恪擲地有聲是說道,“可是,只要孫老先生能夠培養出數以十萬的弟子,他們個個都能達到孫老先生的醫術水平,那會救多大大唐百姓呢?”

“……”

李恪沒有給孫思邈說話的機會,他繼續說道,“還有很多病,孫老先生可能也會遇到難題,可能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還有錢財去解決他,可是本王能夠給你提供這樣的條件呢?”

“今天,本王打擾孫老先生了,多有得罪!”李恪向孫思邈施禮道,“只是本王想告訴孫老先生,醫學之道,在於利民,醫者父母心,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還請孫老先生三思而後行!”

李恪說完,微微拱手,便離開了孫思邈的小院,留下了陷入沉思之中的孫思邈。

李恪很肯定孫思邈會答應他,沒有別的原因,就一句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李恪覺得就憑這句話,就憑孫思邈的道德操守,他一定會答應自己!

第305章 你也配稱自己爲驍將第615章 就是爲難你第122章 辱第380章 背水一戰(六)第99章 書房論勢第43章 賽前的擔心第285章 漢王的志向第528章 以靜制動第500章 死的太快了吧!第550章 兩國所謀第88章 只願君心似我心第287章 狼行千里吃肉第388章 追殺頡利第502章 息事寧事第292章 佈局第469章 宇文過的身世第212章 三方匯合第17章 冊立太子(一)第222章 撲朔迷離第366章 真正的決戰(一)第480章 李佑,你去長安搗亂吧第578章 祿兄,咱別這樣第546章 敗北的理由的陰謀第157章 頡利親衛第454章 火器構想第644章 八大土司的陰謀第696章 降了嗎第507章 孝便是刀,殺你於無形第267章 交易和協定第45章 演練比賽(二)第208章 戰鬥力不到五成的渣第552章 北王的陳情第126章 威第122章 辱第31章 文本的憂慮第502章 息事寧事第505章 東王府的兩大勢力第111章 朝廷的對策第503章 高陽的請求第501章 留下手臂,你就可以走了第146章 殺!殺!殺!第170章 平平淡淡纔是福第664章 千萬別低估你的對手第638章 青唐城(二)第414章 董伯任的出現第99章 書房論勢第311章 收穫第216章 約戰李承乾第536章 朔方之行第257章 交易第18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582章 改革軍制第一步第148章 反正李恪信了第261章 案發始末第37章 組建蹴鞠寺(上)第694章 這是第一戰第222章 撲朔迷離第151章 書房談話第435章 蒐羅人才第540章 三戰三捷第195章 黎明的反擊第321章 奇兵騎兵第131章 殺第284章 五千黑甲騎兵第124章 被動第494章 能不這麼殘忍嗎第234章 有人在偷聽談話第397章 皇帝的心思第324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二)第129章 華麗的送別第680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上)第315章 漢王的擔憂第458章 八方名動第15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第177章 嚇唬你們滴第266章 不要再說了!第53章 寶藏和皇位第445章 十萬雄兵就這麼得到了第665章 定都匹播城第145章 突厥也玩夜襲第663章 發現了東吐信使第56章 ‘唐’和百騎第173章 我叫七殺第637章 青唐城(一)第93章 組建重騎兵第485章 初爲人父第三百就是六章 又遇到一個名將第279章 北伐第141章 六千鐵騎出漠北第447章 孫思邈的蹤跡第215章 男兒當殺人,殺人不留情第343章 讓不讓人睡了第136章 遭伏第456章 懷孕了第215章 男兒當殺人,殺人不留情第177章 嚇唬你們滴第462章 請客,斬首,收下當狗第94章 不敢居後第454章 火器構想第114章 一人滅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