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董伯任的出現

長安城,朝廷的局勢已經複雜到讓李恪有點頭疼的地步!

其中,長孫無忌的太子黨和李泰的魏王黨還沒有出手,這纔是李恪最爲擔心的問題。

因爲,李恪認爲這次的封賞自己得到了這麼大的好處,太子黨和魏王黨不會無動於衷,即便是自己失去了入主東宮的機會,但以長孫無忌和李泰的性格,自己是勢力即將要退出出長安,退出大堂的政治中心,他們是絕對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好機會。

但是,因爲有李世民下令想封賞跟隨他東征西討的老將們,他將這個任務交給了長孫無忌和王珪等人,而覈定老將們的功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可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所以,太子黨和魏王黨倒是還沒有采取行動。

在府中休息了兩天,李恪已經清楚了他大婚的日子就是貞觀四年的農曆初六,現在宗正寺和禮部正在大力操辦。而長安現在的局勢他自己也搞不清頭緒,他知道自己今後的發展方向已經不再長安了,也就放棄了趟這趟渾水的想法,天天除了在府中看書就是出城打獵。

突利自從被冊封爲北平郡王之後李世民就獎勵了他一座王府,離李恪的北王府不是很遠,但這幾天阿史那雲也出奇的沒有再找李恪。李恪想想也就明白了她的心思,這可能是突利遵照漢族婚姻習俗,不想讓阿史那雲在成婚之前再見李恪。

但是,李恪覺得這樣也好,沒有了阿史那雲跟隨在自己身邊,他倒是覺得自己能夠隨心所欲了!

這一天李恪出城打獵收穫頗豐,不過他要準備回城的時候突然想起了王方翼一家就在城外生活,便取消了回城的打散想去看看這名未來的名將。

王中長之前就受李恪的命令調查過王方翼的住地,所以,李恪說要去看看王方翼,王中長便讓鷹衛帶路,李恪一行五十多人不多時便來到了王方翼加家。

李恪清楚自從那天見面,事後王方翼肯定會猜測自己的身份。所以,這次他去王方翼家也沒有刻意的掩飾自己的身份,同時李恪也不覺得他打獵累了去農家休息這也會引起長孫無忌的關注,他去的時候很光明正大,等到一行五十多人到王方翼家不足兩百步的時候,李恪才下令王鷹衛等候,他在王中長和兩名鷹衛是隨行下來到了王家。

居住在長安城外的王家只有四間草屋,李恪讓王中長上前敲門的時候,出來開門的是一個小女孩,年紀大概只有五歲。她看到李恪一行,頓時愣住了不知所措。

“小姑娘,你不用怕,我們只是路過你家,想進去喝完水!”李恪蹲下身子對小女孩說道,在確定了這是王方翼家之後,他很清楚眼前這個女孩就是王方翼的堂妹,可能就是李治被廢除的王皇后。

可是小女孩聽完李恪的話後並沒有開口說話,只是使勁的盯着李恪和王中長不語,這讓李恪顯得很尷尬。

因爲,四人當中除李恪外,王中長等三人都是甲冑在身,這是沒有見過兵甲只是的王家小丫頭所不能接受的。不過好在這個時候王方翼從屋中走了出來,這才化解了當年的一場尷尬。

王方翼出了屋子,看到李恪一行,他先是一愣,隨即立即上前施禮道,“仲翔參見漢王殿下!小妹無知還請殿下不要贖罪!”

王方翼自稱自己的字而不是草名,這是大唐的一種稱呼,在唐宋之前,保百姓對上上官的不會自稱草名,草名的稱呼是自明清開始。因爲,明清的等級制度很森嚴,官民的區別很大。

“你不用多禮,本王今天打獵累了,想進去喝口水,你多心了!”李恪淡淡的說道。

王方翼見李恪說話客氣,絲毫沒有皇子子弟的傲慢之態,心裡頓時輕鬆了不少,他開口說道,“殿下請!”

李恪走進了王家草堂,就看見王方翼的母親王氏快步出來給李恪見禮,她已經從剛纔王方翼和李恪的對話中聽出了李恪的身份。

而王家以前也是士族之家,所以,王氏對李恪的施禮很得體,說話也很得體。

李恪這次來看看王方翼沒什麼目的,只能算是路過。所以,他對王家母子比較客氣,只是詢問了一下他們的生活情況和王方翼的學業問題。

王氏都一一回答了李恪,而王方翼則是乖巧在站在王氏的身邊。

“王方翼,本王很好看你的將來,你們王家肯定會在你的手上覆興!”李恪對王方翼鼓勵道,他的話說的很巧妙,說王方翼能復興王家,這使王氏和王方翼都看不出他是刻意前來看王方翼。

李恪和王氏聊了片刻,他決定離開,對於王方翼他沒想過出手干預他。

所以,他對王中長吩咐了一聲,王中長轉身離開。

片刻,王中長回來的時候手裡拿了一本書,這是李恪行軍打仗的時候習慣翻閱的《孫子兵法》,裡面還有他的心得體會和註解。他將書交給王方翼,說是算他在王家喝茶的茶錢。

王氏本想拒絕李恪的饋贈,可是看到他遞給王方翼的是一本兵書,而王方翼看到李恪遞給他這本書的時候露出了欣喜的表情,王氏也就沒有拒絕李恪的好意。

出了王家,李恪便和王中長一行回了長安。

但是,王家母子確實很吃驚。

李恪時常出城打獵,這次他前來討水喝,這點王家母子不懷疑。可當王方翼翻開李恪送給他的《孫子兵法》時,看到上面的註解和心得體會的時候,他就知道李恪送他這本書不是爲了一杯茶水錢。再想到李恪跟他說的王家會在他的手上覆興,王方翼倒是理解了李恪話裡的意思。

他看着李恪離開是背影,屹立良久,沉默不語!

王氏對自己的兒子的性格很清楚,她從自己兒子的神情已經看出了他今後的方向,只能嘆息一聲搖頭不語。

李恪回到北王府,就見楊恩急急忙忙的上前告訴他,說李恪的繪畫老師董伯任已經來了長安城,現在就在前廳等他。

李恪一聽就急忙向前廳而來。

董伯任是楊妃給李恪找的繪畫老師,自李恪離開了長安去幷州,董伯任就回了老家,這次李恪大婚,董伯任作爲李恪的老師自然要前來祝賀他。

李恪走進前廳的時候,就看見白髮蒼蒼、有點疲憊的董伯任坐在椅子上喝茶,李恪清楚董伯任的性格,他這次一回到長安就來自己的府上拜見自己。

董伯任看到李恪,急忙起身向李恪施禮,李恪快步上前阻止了董伯任,將他扶到椅子上,這纔開口說道,“老師,你一路辛苦了。”

“殿下,老夫能有什麼辛苦的,能夠參加殿下的大婚是老夫的福分啊!”董伯任說的時候臉色露出了滿足的神情。

李恪又問了一些董伯任的生活起居,董伯任都一一答覆了李恪,李恪見董伯任顯得很疲憊,就建議他住在北王府上,晚上在請教董伯任,董伯任自然應容。

看到董伯任步履蹣跚的離開前廳,李恪對董伯任前來參加自己的大婚一點都不懷疑,可現在距離大婚還將軍有二十天的時間,這就讓他覺得董伯任在這個時候來長安肯定不光是前來參加自己的大婚這麼簡單。

這樣一想,李恪倒是很奇怪晚上跟董伯任的詳談。他覺得以董伯任經驗和經歷,這幾天他和許敬宗等不明白和解釋不清的問題沒準董伯任會給他答案。

第608章 少年,戰鬥吧!第37章 組建蹴鞠寺(上)第470章 校場試武第284章 五千黑甲騎兵第246章 各懷心思第451章 兩女的相處第582章 改革軍制第一步第579章 真正的守城之戰第570章 本王讓你噴血第491章 犯我陸軍學院者,雖強必斬之第598章 諸將的聚會(三)第31章 強者的對決(一)第373章 真正的決戰(八)第413章 你敢殺“唐”的頭領第45章 演練比賽(二)第588章 反擊,這就是反擊第108章 突利的心思第76章 血戰到底(二)第525章 唐幣第668章 大王,殿下想請你回去第90章 除夕夜的唐刀第354章 戰爭是瘋狂的第518章 兩小兒真有福氣第638章 青唐城(二)第699章 發兵長安(一)第515章 回到長安了第566章 第一戰第446章 文化奴役第16章 太子和賢臣第117章 朝議使者第474章 戰鬥吧!騷年第531章 天下誰堪敵手第120章 情第548章 你覺得李績敗的蹊蹺嗎第16章 太子和賢臣第75章 血戰到底(一)第91章 定方論新軍第160章 重疾引起的猜疑第47章 演練比賽(三)第200章 英雄豖第631章 破除秘術第433章 甘泉宮所看到的第12章 本王要學武第144章 營救第327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四)第305章 你也配稱自己爲驍將第490章 搭建角鬥場第282章 李靖也有想法第173章 我叫七殺第391章 梟雄時代的落幕第343章 讓不讓人睡了第473章 方天戟對鎦金钂第548章 你覺得李績敗的蹊蹺嗎第475章 死間還是活間第447章 孫思邈的蹤跡第496章 一箭封喉第659章 瑪猛的舉動第276章 細嗅薔薇第400章 陰謀很深第132章 刀鋒入骨不得不戰第29章 各懷心事第525章 唐幣第457章 學院建成第218章 不一樣的玄武門政變第374章 這就是宿命第300章 十萬雄兵第610章 薛禮的瘋狂第635章 攻克墨悅第64章 巷子口的死屍第325章 圍三缺一第385章 又是一場大勝第574章 李績的隱忍之道——守大門第667章 松贊干布跑路了第547章 回長安的目的很簡單第703章 發兵長安城(五)第124章 被動第698章 魔鬼的承諾第495章 膝蓋中箭第131章 殺第660章 陳其的心思第142章 截殺突厥騎兵第526章 發行唐幣第142章 截殺突厥騎兵第522章 置身事外第16章 太子和賢臣第474章 戰鬥吧!騷年第185章 商議第565章 北王也喜歡玩單挑第259章 凌遲處死,誅滅九族第179章 杖十人不如殺一人第389章 最後一戰第50章 李世民的誇獎第151章 書房談話第415章 撥亂反正第560章 一份大禮第122章 辱第18章 冊立太子(二)第348章 突厥人的夜襲第201章 長安的情報第573章 捷報和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