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梟雄就是梟雄

李恪仔細的分析了一下突利和頡利的背景還有身世,發現了其中的關竅。突利名阿史那什鉢苾,是始畢可汗之子。頡利,名咄苾,爲啓民可汗第三子,繼其兄處羅爲頡利可汗。兩人都是突厥可汗的兒子,都是兵強馬壯之輩。

但是,兩人同樣的顯貴,爲什麼頡利能夠取得了草原真正的權利和榮譽而突利屈居第二呢?

李恪分析的結果就是,頡利的梟雄,就像東漢的曹操一樣,他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能天下人負我。頡利殺伐果斷,有雄心,有壯志。而突利就不一樣,從這次他請求李恪不要讓阿史那部追殺突厥潰兵就可以看出他婦人之仁。

試想,依照梟雄的態度,突利在這次大勝頡利之後應該收攏頡利殘部,充實自己的人馬,繼而利用頡利新敗,軍心不穩的情況下發兵頡利,奪得草原霸主的地位。更爲重要的是,現在有大唐支持,只要他攻打頡利,很多部落都會響應他。

可是,他卻沒有這麼做,他只是解決掉了眼前的危機,一心想着安穩的做他的阿史那部的可汗。李恪知道這就是突利和頡利的區別。

當然,李恪心裡也很清楚,突利不想爭奪權力的目的可能是因爲阿史那雲的關係。畢竟,他的一生只有這麼一個女兒,他想要個自己女兒平靜的生活,就不能不放棄對權力的慾望。帝王之家無家室,部落可汗也一樣沒有家事。突利要是政權奪利,阿史那部可能會成爲衆矢之的,她的生活肯定不會太平。李恪覺得突利也可能有這方面的考慮。畢竟,突利是父親,作爲一個很疼愛自己女兒的父親,他能夠做得出這樣的選擇。

不過李恪覺得這樣未必不是什麼好事,這樣沒有權利慾望的突利更利於自己今後的發展。其實,對於李恪來說執失思力和伏真兩人都可以生擒,沒必要斬殺。但是,李恪同樣清楚大唐打敗頡利之後,李世民招降了不少突厥名將,裡面就有執失思力。

李世民招降徒具將領的目的是什麼?就是利用他們控制突厥騎兵。這要放在以前倒是沒什麼問題。可是,現在的李恪征討突厥,只要取得勝利,整個漠北有可能會劃到李恪的治下。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招降的突厥降將對李恪而言是一種掣肘,是李世民安排在李恪身邊制衡他的釘子。所以,他必須要除掉這些人,將自己的統治的區域全部的將領都換成是自己的嫡系。

當然,執失思力等將領的才能李恪很欣賞,他自己也有能力降服他們爲己所用。可是,李恪身邊有不少將領,降服了突厥將領,給他們要職,那自己身邊忠心耿耿的將領怎麼辦?李恪有帝王之志,他的心胸可以說很寬大,可是在現在這種情況下,他不敢太多託大。

畢竟,突厥降將代表的是突厥人的利益,只要別人給他們的很多,他們未必不會背叛自己。

所以,有了以上種種的原因,李恪纔會制定出了斬殺執失思力和伏真的計劃。而且,他不斷要斬殺這兩人,今後遇到的突厥將領他都不會放過。

大唐打敗突厥,能夠統兵並節制突厥的人肯定只有他。要是沒有人阻攔,他可能就是北方真正的王。他不想心存婦人之仁,這個時候放過這些將領,讓他們將來給自己使絆子。

晚上,李恪在寢帳看書,就見王中長回稟,說帳外突厥將領阿姆求見自己。李恪讓王中長將阿姆領到自己的寢帳。

阿姆進帳給李恪施禮,“見過漢王殿下!”

“不知將軍來此所爲何事啊?”李恪問道,他知道突厥人說話直爽,拐彎抹角反倒讓他們反感。

“回漢王殿下,突利可汗下令末將帶兩萬鐵精跟隨殿下西征頡利,末將前來是向殿下領命的。”阿姆平靜的說道。

阿姆說話的時候很平靜,可李恪聽完之後心裡驚起了破浪。兩萬突厥精騎,這可是一支不可小視的力量啊。攻取定襄的時候突利已經派出了一萬精騎,李恪覺得他們在取下定襄城之後可能會跟張公謹等人一起西征,那現在再加上這兩萬精騎,自己手裡不是已經有了阿史那部的三萬精騎了嗎?

突利這是想幹什麼啊?李恪倒是開始思量起突利的心思來。阿史那部一共也就八九萬精騎,這一段時間經過幾場戰爭,損失了一萬多,又抽調給了自己一萬精騎去定襄,突利手下也就六萬左右的人馬,現在又給自己兩萬精騎,突利還真夠大方。這倒是不得不讓李恪謹慎和小心。

不過,看到眼前的阿姆,一臉沉穩的等待李恪的命令,李恪急忙說道,“明天本王就要出征頡利,阿姆將軍現在就會營地準備,我們明天一早出發!”

“遵命”阿姆領命,離開了大帳。

阿姆離開之後,李恪百思不得其解,怎麼想也捉摸不透突利的派兵給自己的原因和目的。最終,他將這個問題歸結到了阿史那雲身上,也只有阿史那部這個突利最爲疼愛的女兒才能讓他捨得花這麼大心血。

然後,李恪再想到歷史上不是就有突利歸順大唐之後想將自己的女兒嫁個李恪的想法嗎?當時李世民也不是答應了突利嗎?

“恩——”李恪點頭自語道,“確實,也只有這樣的解釋才合理啊!”

突利派兵給李恪,目的就是讓李恪擊敗頡利,給他積累軍功,到時候李恪可以名正言順的統領漠北兵馬。等到自己歸唐的時候,再跟李世民提出婚約,李世民肯定爲了兩部落的和平而答應他,到時候李恪節能統領大唐的馬兵,還能以突利女婿的身份名正言順的節制突厥兵馬,不正是一石二鳥之計嗎?

確實,從草原部落的繼承大汗的過程中可以看出,有兵權纔是唯一的出路。所以,突利爲了之計的女兒能夠這麼考慮,做出這樣的決策不過爲,可謂用心良苦啊!

李恪想通了這點,嘴角露出了微微笑意。

其實,他也是這麼謀劃,他現在需要就是權利,是兵權,只要給他時間,三年或者五年的時間,他有能力將整個北方成爲他的天下。他現在倒是不怎麼注重太子這個名分,他想的只是權利。

只要手裡有權利,東征高麗,西征吐蕃。他就不怕到時候成就不了帝王之業!

而且,他的心思也不只是這麼簡單,不管是東征高麗,西征吐蕃在李恪看來都只是局部的戰爭,他的目的是打通絲綢之路,統治中亞,殖民歐洲,讓歐洲各地都建起唐人街,這纔是他現在真正的理想。

第658章 給吐蕃人的沉重一擊第592章 唐軍之中怎麼有這麼多人喜歡單挑呢第77章 血戰到底(三)第360章 突厥的現狀第627章 秘術第466章 叔舅的秘密第112章 長孫無忌的秘密第592章 唐軍之中怎麼有這麼多人喜歡單挑呢第503章 高陽的請求第84章 漢王賜馬第275章 三大世家第72章 蠟丸密信第122章 辱第537章 大唐出兵第580章 瘋狂的桑熊將軍第79章 朝堂爭論第605章 又是死戰第462章 請客,斬首,收下當狗第397章 皇帝的心思第545章 太宗的反應第338章 你有更大的舞臺第385章 又是一場大勝第432章 大封功臣第42章 球館的組建第166章 探監第166章 探監第458章 八方名動第261章 漢王介入第403章 捨得之論第214章 你想單挑第455章 再建黑旗營第49章 演練比賽(四)第295章 李恪到訪第282章 李靖也有想法第667章 松贊干布跑路了第687章 坍塌的城防第179章 杖十人不如殺一人第290章 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第241章 大家都在動第93章 組建重騎兵第394章 漢王和二汗的預謀第267章 交易和協定第346章 爲兄弟而戰第123章 頡利第267章 交易和協定第447章 孫思邈的蹤跡第287章 狼行千里吃肉第533章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第15章 練劍第49章 演練比賽(四)第11章 納投名狀,結兄弟義第247章 活閻王杜獄第605章 又是死戰第635章 攻克墨悅第151章 書房談話第420章 孫貳朗的煩惱第169章 太子大婚第234章 有人在偷聽談話第209章 愛我就跟我走第294章 大戰前夕第564章 峽谷布兵第270章 罷黜和貶黜第676章 本王該怎麼辦第382章 血染的葬禮第559章 到了涼州,形勢不妙第345章 死戰到底第495章 膝蓋中箭第571章 刀在手,跟我走第625章 吐延,投降吧第443章 殿下,我贏了第399章 對漢王的反擊第579章 真正的守城之戰第246章 各懷心思第29章 各懷心事第293章 兵力部署第624章 西北大捷第675章 這隻老梟第99章 書房論勢第156章 被戳破的膜第685章 長安城的詭異第179章 杖十人不如殺一人第470章 校場試武第391章 梟雄時代的落幕第574章 李績的隱忍之道——守大門第302章 大戰(一)第611章 慘勝第40章 爭相建隊第450章 孫思邈答應了第206章 李治出生第353章 各方的動靜第274章 內幕第89章 要過年了第305章 你也配稱自己爲驍將第542章 十二萬大軍灰飛煙滅第263章 聖心難測否?第234章 有人在偷聽談話第一百六五死章 尚書之怒第167章 鐵案第13章 覲見李世民第315章 漢王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