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唐刀文化

“延族,鷹衛在朔方的勢力如何?”李恪生怕許敬宗理解錯,繼續詢問道,“本王說的是朔方的情報系統。”

“殿下的意思是想監視李績?”許敬宗問道,黑衣衛彙集的情報是他整理的,他自然知道情報中李績對於徐輝被斬一事的反應。

“李績的反應太過反常,本王不能不防啊!”李恪嘆息道,“大丈夫本應橫刀立馬斬強敵於馬下,而本王現在做什麼?呵呵,你們誰都清楚本王在做事嗎。可是本王既然已經踏出了第一步就不能退縮只能向前啊!”

“殿下,自古勝者爲王敗者爲寇,沒有足夠的實力何談橫刀立馬,沒有足夠的權利何談斬強敵於馬下呢?還望殿下不要過於傷感。”許敬宗跟隨李恪的時間久了,也就瞭解了李恪的性格,看到他有些傷感便安慰道。

“延族說的很對,剛纔是本王太過矯情,過於傷感了而已。”李恪笑道,“秦皇漢武哪個不是具備了強大實力才能夠實現自己的願望和抱負呢?嬴政沒有坐上秦王的位置,他就是有雄心有大略又如何能掃六合而一統天下;劉徹若沒有登基爲帝,他就是有大才,沒有文景之治給他留下充盈的錢糧,他又怎麼能夠擊破匈奴、吞併高麗、遣使出使西域,成就大漢帝國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之的威名呢?”

許敬宗見李恪說完話之後整個人全身上下又充滿了自信,不由的點頭笑道,“殿下過獎啦,是殿下有秦皇漢武之志,微臣能跟隨殿下是微臣的福分。”

李恪對許敬宗的奉承沒有不悅,許敬宗能夠當着他的面說自己有秦皇漢武之志,又表明想跟隨自己就足以說明他的態度和志向。

“本王最近在思考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才能提高將士們對自己身爲軍人的榮譽感,如何讓他們因爲自己是大唐的軍人而自豪,今天延族就爲本王再參考一二。”李恪說道。

“殿下請說!”許敬宗說道。

“本王想親手設計一柄刀作爲獎勵賞賜給作戰勇猛的將士,刀的做工和材料都必須是最一流的,可以體現他們的身份和榮譽。”李恪將自己想了好久的問題說了出來,“而刀柄上都要刻上特殊的標誌,以表示他們在軍隊中的地位和身份。”

“殿下的設想很獨特,很新奇,微臣覺得可行。”許敬宗在李恪說完沉思了片刻回答道,他知道這樣的舉措會激發士兵們的尚武精神。

然而,許敬宗同樣也知道弊端還是存在的,那就是除了榮譽之外不會給士兵任何實質性的作用,尤其是它跟立功後的錢財獎勵相比還是稍微遜色不少。

許敬宗明白李恪肯定就是因爲這方面的原因纔會想讓自己給他參考一二,他想了片刻便繼續說道,“殿下,有資格佩此刀者殿下還可以給他們最好的馬匹,最好的盔甲和一筆賞錢。微臣認爲在戰場上士兵們除了需要最好的兵刃之外,馬匹和盔甲纔是他們最想擁有的東西,因爲好的盔甲好的戰馬可以在戰場上保他們的命。至於....”許敬宗停頓了一下,說道,“至於,殿下想到的關於其它的獎勵和賞賜,微臣認爲此時行事還不到時候,還望殿下斟酌。”

李恪明白許敬宗話中的含義,他同樣知道許敬宗已經想到了自己的設想並不是這麼簡單。然而,他的勸阻不是沒有道理,現在自己畢竟只是一個幷州大都督,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太越軌了。

“恩,延續的提議不錯,本王覺得可行,看來晚上本王還是需要把同懷和定方招來商討一下具體的細節纔是啊。”李恪沉思道,然後,他沒有在這件事情上再過問許敬宗,“延族沒什麼事情的話就下去吧,本王再好好想想此事,晚上我們再商量一番。”

“那微臣就告辭了。”許敬宗拱手施禮離開了書房。

許敬宗離開後,李恪便開始思考許敬宗的提議,他之所以有這樣的設想是因爲在大唐的士兵當中作戰勇猛的士兵很多,他想給他們一種身份和地位上的尊重。李恪不是軍人,但身爲大都督畢竟對於軍隊體系和獎罰制度有所瞭解,他自己也知道每次作戰參戰的人數很多,作戰勇猛的不在少數,很多時候朝廷的獎勵也只會給那些立下大功的將領,對於作戰勇猛的士兵很少有封賞,就是有極個別的賞賜也是他們的功勞足夠大。所以,他想在物質獎勵不能夠設計到大衆的情況下想出一個相對於物質獎勵更加能夠讓他們覺得興奮和滿足的獎勵,那就是佩刀獎勵。

唐刀,作爲從戰爭中發展而來的兵器,作爲大唐武力的一種象徵,在李恪心裡有特殊的意義。大唐帝國通過開明的政治和強大的軍事力量,能夠成爲當時世界的中心,最能體現的就是從唐初的統一之戰到盛唐時期所有的對內對外戰爭,都出現了冷兵器歷史上對後世影響巨大的武器——唐刀。而唐刀在當時世界上是與阿拉伯大馬士革刀著稱於世的兩種名刀,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在藝術上均達到了極高的成就,可以說是中國刀劍史上的巔峰。

所以,李恪不但要將唐刀獻給李世民讓他將唐刀普及到軍隊,要將唐刀發揚光大,還要通過獎勵作戰勇猛的士兵的形式形成唐刀自己獨有的武者勇猛的文化。因爲他知道一把刀只要有了它自己的刀文化,有了它本身所能夠給他們體現的一種精神,它才能夠永久的傳承而不被世人遺忘。

李恪清楚的知道後世被稱爲世界三大名刀的日本刀也是源於中國的唐刀,然而中國很多人早已將自己祖先的唐刀忘的一乾二淨,對日本刀羨慕不已,他們殊不知日本刀雖然起源於日本本土,但早年還是受到了唐刀中儀刀的影響。

而日本刀就是日本本土隨着戰爭的錘鍊,姿態和鍛造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過平安時期的戰亂,刀匠開始研究更加好的鍛造技術而演變而來的。因爲,當時由於日本本土的相對資源匱乏,鐵礦和高溫燃料的不充足,鋼鐵的性能受到限制,爲了解決刀刃鋒利保持很好的硬度,同時具備非常鋒利的性能,刀身又要保持適當的彈性,日本刀便開始採用三明治式的鍛造技術,由於使用材料的性質不同,在淬火的時候金屬內部產生的應力不同,刀刃開始變的有弧度,也正因爲如此日本刀逐漸徹底脫離了中國唐刀的影響,發展成爲具有典型日本特色的冷兵器。

但是,同樣作爲唐刀的傳承的藏刀,由於沒有大的對外戰爭和內部的戰爭,刀劍的演化和進步基本停止了,所以嚴格保留了唐刀的姿態,如今對我們研究冷兵器提供了活化石的樣本。

所以,李恪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唐刀和軍人榮譽聯繫在一起,將自己設計精心製作的唐刀作爲對作戰勇猛的將士們的一種賞賜,讓它成爲體現軍人榮譽的標誌。常言說的好,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戰爭是永遠爲政治服務的。所以,有戰爭的地方就有軍人,有軍人就需要榮譽,如果唐刀能夠代表軍人榮譽,那不就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嗎?

李恪想的就是這個問題,做的自然就是這件事情,他將自己的思緒整理了一下,將關於自己的設想做了整理以備晚上再跟衆人討論。然後,他又開始設計關於刀柄上所要刻的圖案,就如他自己說的,刀柄上刻的標誌表示佩戴者在軍隊中的地位和身份,所以不能草草了事。對於獎勵的唐刀他沒有分什麼等級,沒有分因爲將帥和士兵身份不同而獎勵的佩刀不同的等級。佩刀的獎勵是給作戰勇猛,立下功勳的人,不會涉及身份和地位。如果,真要設定了不同身份獎勵不同的唐刀,那獎勵便會分出階層容易產生矛盾。

“什麼樣標誌才能體現軍人的特性呢?”李恪一邊在紙上點點畫畫,一邊在腦海中思考,同時他不斷的搜索自己記憶中所見過的標誌,想找出符合他設想的標誌。筆在紙上揮動不已,他腦海中也苦苦思索。良久,他突然覺得眼前一亮,心裡終於有了主意,重新找了一張紙,用筆勾勒出了自己心中想到的圖案。

李恪在白紙上點點畫畫,沒用多長時間就將圖案勾勒出來,畫完之後他長長的舒了口氣,將畫好圖案的兩張紙張平整的鋪在桌子上,兩張紙上的圖案在黃昏中的夕陽下顯得栩栩如生。第一張紙上畫的是一隻蒼鷹的頭顱,而鷹嘴下面又伸出了一隻尖利厲爪,這幅圖案讓人不自主的會覺得他表示的是高傲冷峻。他的這幅圖案是專門爲步兵所賞賜的佩刀刀柄上設計的圖案。第二張紙上是一副狼頭,狼頭的下方是一隻尖利厲爪。同樣這幅圖他專門是爲給騎兵賞賜的佩刀上設計的圖案,圖案給人的感覺象徵着毅力和堅定,就像騎兵的意志一樣。

“殿下,你該用晚膳了。”李恪剛將圖案的墨跡吹乾就聽見屋外蘭兒的聲音。

“你先下去吧,本王知道了。”李恪吩咐了蘭兒一聲,不理會書房外的她,繼續查看圖案設計還有哪方面的不足。他用不同的角度端詳了很久,直到自己認爲沒有什麼缺陷,沒有什麼地方需要修改時才滿意的點點頭,然後小心的將兩張紙疊在一起放在書桌上,這才離開了書房。

第469章 宇文過的身世第609章 血戰到底第506章 其心可誅啊第470章 校場試武第270章 罷黜和貶黜第689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596章 諸將的聚會(一)第27章 華麗的組合第363章 王爺的任務第447章 孫思邈的蹤跡第391章 梟雄時代的落幕第536章 朔方之行第706章 李治和楊妃第638章 青唐城(二)第549章 寶藏啊!有沒有第40章 爭相建隊第149章 哎!噩耗啊!第413章 你敢殺“唐”的頭領第79章 朝堂爭論第451章 兩女的相處第292章 佈局第460章 跟崔氏結仇第314章 心思和計謀第78章 皇子們的心理第291章 李恪設計的騙局第141章 六千鐵騎出漠北第597章 諸將的聚會(二)第699章 發兵長安(一)第556章 詭異的朝堂第547章 回長安的目的很簡單第615章 就是爲難你第447章 孫思邈的蹤跡第493章 開始決鬥第14章 朕要懲罰你第133章 背水爭雄不勝則亡第493章 開始決鬥第309章 突利看的很透第117章 朝議使者第190章 鬼面騎的頹敗第393章 雲妹妹又漂亮了啊第18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79章 杖十人不如殺一人第508章 總會有人去死第479章 嗜血的七殺第456章 懷孕了第637章 青唐城(一)第541章 糧草沒了第326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三)第206章 李治出生第43章 賽前的擔心第583章 戰前第673章 長相守第336章 強者的對決(五)第381章 不已勝利而喜悅第60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70章 貪贓舞弊第32章 馬球和足球第160章 重疾引起的猜疑第28章 王府宴會,褚馬歸心第278章 雲妹妹要來了第242章 馮琯出場第469章 宇文過的身世第45章 演練比賽(二)第518章 兩小兒真有福氣第79章 朝堂爭論第103章 坐而論軍第221章 大家都有想法第422章 婚禮進行時(一)第365章 精兵簡政第289章 漢王和突利二汗第702章 發兵長安城(四)第676章 本王該怎麼辦第122章 辱第29章 各懷心事第460章 跟崔氏結仇第558章 渭水橋畔,誰心依舊第98章 侯君集的決定第644章 八大土司的陰謀第615章 就是爲難你第1章 戒指也瘋狂第76章 血戰到底(二)第103章 坐而論軍第360章 突厥的現狀第480章 李佑,你去長安搗亂吧第415章 撥亂反正第230章 突然的決定第560章 一份大禮第230章 突然的決定第261章 案發始末第40章 爭相建隊第637章 青唐城(一)第143章 追兵,還是追兵第660章 陳其的心思第25章 劍名淵虹第278章 雲妹妹要來了第316章 朝堂上的戰爭第151章 書房談話第492章 突然出現的騎兵第18章 冊立太子(二)第466章 叔舅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