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敢問林牙志向若何?

見到三言兩語便征服了對方,王葉坐下來開口道:“敢問林牙志向若何?替大遼守天下,亦或替大遼爭天下?”

耶律大石便開口道:“守天下如何?爭天下又如何?”

王葉開口道:“如今遼國國土十去其八,有如病入膏肓,要治非常之病便需非常之策。所謂剛不可久,柔不可守。倘若林牙以守天下爲志,則遼國必亡。縱使管仲再世,諸葛復生,亦迴天無力。遼若亡,則宋亦必亡。在下唯有披髮入山林,詩酒娛殘生。倘若林牙以爭天下爲志,在下苦讀鬼谷之策一十八年,正愁無處施展,欲憑胸中之策一會天下英雄。”

耶律大石鼓掌大笑,開口道:“好!好一個一會天下英雄。足下功名未顯,尚且豪氣干雲。在下身爲天潢貴胄,太祖血脈,又豈甘人後?”

站起身來,朝王葉拱手道:“未敢請教臺甫?”

王葉亦拱手爲禮,開口道:“不敢!在下湘鄉王葉,草字啓年。”

耶律大石便開口道:“方纔蒙足下稱呼一聲重德兄,在下便託大叫一聲啓年賢弟。正要向啓年賢弟請教破金之策。”

王葉便開口道:“破金如今還談不上,無非是存遼而已。”

耶律大石便開口道:“先存遼,再破金,此事我亦理會得。敢問賢弟,可有存遼良策?”

王葉笑笑,卻不說話。

耶律大石再三請教。

王葉纔回答道:“此事太過繁複,三言兩語難以述明。如今遼國天時、地利、人和皆失,故必先取地利,再爭人和,以抗天時。倘若一言以蔽之,則爲聯宋抗金。”

耶律大石喟然長嘆:“世人皆知金人殘暴,遼存則宋存,遼亡則宋亡,奈何宋國君臣不知!自天賜帝登基以來,前後數次派使臣南下,棄歲幣,去尊號,只爲聯宋抗金。誰料捷音未傳,反倒引得宋國大軍壓境。”

王葉便開口道:“金若猛虎,遼若老狼,宋若綿羊。綿羊與虎爲鄰,孰如與老狼爲鄰?與老狼爲鄰,不過歲貢而已,與虎爲鄰,族無異類矣!宋朝君臣不是想不到此處,而是另有隱由。重德兄知否?”

耶律大石便開口道:“敢請教?”

王葉指了指地上,開口道:“緣由就在此處。宋國皇都以北無險可守,北地騎兵一過燕雲,便可直衝汴梁,宋國覆滅只在旦夕。故此宋朝君臣做夢都想收回燕雲以爲屏障。如今遼國遭難,宋人或以遼爲屏障,聯遼抗金,或收回燕雲十六州自守。地盤在人家手裡總不如在自己手裡踏實,故此,宋君臣不難選擇。此其一也!”

清了清嗓子,王葉繼續開口道:“宋國曆代都以收復燕雲十六州爲志,一旦成功,便是超越太祖太宗的功績,趙官家豈會無意?何況宋國傳來風聲,復燕雲十六州者裂土封王,童宣帥又豈肯罷手?”

耶律大石悵然若失,開口道:“眼下我朝唯剩南京一道,若再棄之,則成無根飄萍,何以復土?幽燕之地,我朝必不肯放手,此乃死結!如此說來,聯宋抗金無望。”

王葉哈哈大笑,開口道:“重德兄勿憂。在下此次棄宋北上,便爲此事。聯宋抗金之事,數月內必成。”

耶律大石轉憂爲喜,開口道:“未知是何妙策?”

王葉開口道:“時機未到,多說無益。何況此策實在是聳人聽聞,在下與重德兄初遇,所謂疏不間親,後不僭先。此時說出來反倒有害無益。”

耶律大石再三請益,一個長揖作下去,開口道:“還請賢弟試言之,即便不能用,亦無妨。”

王葉便開口道:“既如此,在下先獻上一條存遼之計。重德兄看看可用否?”

耶律大石坐直了身子,開口道:“還請賢弟賜教!”

王葉便開口道:“正如前言,南京乃絕地,實非立業之所。天賜王霸之地與遼,奈何遼國君臣不知。”

耶律大石精神大振,開口道:“未知是何地?”

王葉便開口道:“如今金人攻城拔寨無所不克,然因其兵精而少,故雖能克城而不敢分兵守之。今歲金人既克西京雲中,旋而棄之,僅留二百兵馬看護。林牙可速派重兵襲而據之,此乃王霸之地也。雲中北面陰山,東據鴛鴦泊,二地皆天險,憑之可御金人。西北乃漫漫草原,遼國故地,其民衆亦忠心遼國,惜乎地廣人稀,當盡遷南京之民以實之。西南乃夏國,如今夏國闇弱,又爲宋國死敵,當聯手宋國以圖之,宋人必首肯,如此則宋遼之盟必成。遼國失地於金,卻又可取之於夏,若得河套之地,則遼國之勢可成。數年修養生息,待到天時一到,當派一上將統雄兵東向,如此復遼可期。”

耶律大石聽了此話,雙眼瞪得滾圓,卻如撥開雲霧一般,眼前頓時清楚起來。撫掌長嘆道:“果然妙絕!先生不愧無雙國士。此妙着一出,則全盤皆活。倘若遷都雲中,非但可以據險而守;背靠草原,南臨宋國,亦無物資匱乏之虞;更可以聯宋攻夏,奪河套之地。”

想了想,這貨又興高采烈的開口道:“遷都雲中,更妙絕的還不在此處。先生身爲宋人不能言,大石試爲先生言之。如今遼國處於宋金之間,故此腹背受敵。西遷雲中,非但可以避開金人兵鋒不說,倘若能棄南京之地,更可使得宋金接壤。以此爲餌,再稍加挑撥,當可使宋金互鬥。二虎既鬥,旁人乃安,此乃二虎競食之計。宋金既交戰,遼國自可聯宋而抗金。棄一絕地而壞宋金新盟,復兩國舊誼,妙計!”

也不知道歷史上是不是也有人和耶律大石說過這番話,遼國被滅後,這貨也是按照這個法子西遷。氣喘吁吁的逃到雲中,好不容易站住了腳跟,正準備派人去宋國聯盟。回頭一看,這才發現宋國已經被金人揍成了豬頭,灰溜溜逃到了臨安。宋遼兩國被完全隔開,聯盟有個毛用。獨力難支之下,耶律大石二話不說繼續西逃,這一逃就逃到了中亞才收住腳步。一番艱苦創業後,最終在中亞地區建立了西遼,也算是給遼國延續了近百年國祚。

王葉也不說話,就在一邊冷冷的看着這貨自嗨。計策倒是好計策,就是沒法用,遷都的事情你說了不算,天賜帝說了纔算。而這天賜帝乃軟蛋之中的軟蛋,要不然後來也不會被嚇死,怎麼可能主動放棄南京?

果然,沒一會兒工夫,耶律大石神色便開始黯淡起來,垂頭喪氣地開口道:“奈何爲兄身爲遼國臣子,遷都雲中,棄守南京之事,此非爲人臣者所能決。”

王葉呵呵笑了笑,繼續開口道:“在下再問林牙一遍,敢問林牙志向若何?替大遼守天下,亦或替大遼爭天下?”

耶律大石這才真正明白王葉此問的意思。換成現代的詞語,所謂替大遼守天下,自然是忠心做遼國的臣子,老老實實做個打工仔。所謂替大遼爭天下,便是自己篡權當老闆。

如今耶律大石新掌軍權,羽翼未豐,雖然有這心思,卻又如何敢承認?

看着這貨有賊心沒賊膽的樣子,王葉心裡直髮笑。你如今羽翼未豐不要緊,老子會幫你;你沒賊膽不要緊,天賜帝很快會被嚇死,至於天祚帝那個老混蛋,老子也會幫你陰死。只希望你能領着遼國多撐幾天,好給老子爭取點時間。同時遼國還剩下這麼多精兵良將,老子沒事順便挖挖牆角。

第232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一)第223章 一鳴驚人正在當下第79章 輕薄第128章 有無伏兵,當使飛鳥爲探第228章 誅殺逆臣耶律淳!第382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五)第114章 老子不開口,老種必死無疑第230章 死別(二)第209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四)第31章 這賊子豈會有這等好心?第373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119章 豈不聞色膽包天乎?第352章 逼反張令徽第236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五)第132 金人已然南下?第117章 耶律大石必難逃一死第290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二)第371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二)第100章 豺狼南下(三)第293章 梟雄?第68章 發動(二)第380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三)第368章 招供第210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五)第163章 欲以遼國南京道相獻138章 昨夜風催雨,舉目皆落紅第21章 魔理沙的傳奇之路開始了第60章 獻策第151章 打出來的妙計第200章 郭藥師此賊既有加害之意第13章 天下第二攪屎棍第226章 詔命總知東路兵馬事蕭幹誅殺逆臣第122章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第158章 撤軍(上)第52章 親爹哎,你怎還不來喲?第310章 賣豬仔第367章 末將知曉天祚帝下落!第174章 叛逃(七)第347章 你不肯來,我便去請第36章 趙良嗣已廢,不足爲慮第80章 當效謝安破苻堅故事第104章 大人可敢與學生一賭?第332章 做皇帝就是好,橫豎不吃虧第67章 發動(一)第285章 對質(五)126 正當以此事爲由翻臉第168章 叛逃(一)第13章 天下第二攪屎棍第45章 接下來,便輪到你做孫子了!第119章 豈不聞色膽包天乎?第202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一)第176章 郭藥師求援第234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三)第379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二)第17章 蕭乾的野望第78章 自盡第7章 西軍將領必不肯用命第109章 少將軍,大事不妙!第50章 我等自今日起效忠大石林牙第8章 想詐降也難第290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二)第142章 今番死矣!第22章 便是爲妾爲婢,魔理沙亦心甘第388章 禪定第189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上)第50章 我等自今日起效忠大石林牙第43章 一句話,便亂了我十萬大軍!第302章 日行六十第248章 奪印(三)第38章 下官還有一計,喚作反客爲主第260章 寶藥第297章 逢君之惡第202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一)第272章 狡兔三窟第307章 反坑了天祚帝一把第372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三)第195章 偷城第96章 驚變(一)第152章 辛興宗潰敗第87章 一狼既去,一狼復至第73章 大勝第109章 少將軍,大事不妙!第163章 欲以遼國南京道相獻第66章 開戰前夕第198章 析津府未下,二將便已爭功第259章 情挑第386章 鬼谷傳人第231章 死別(三)第370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一)第317章 反覆(四)第202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一)第127章 老子智計天下第一,還對付不了你一個二世祖?第281章 對質(一)第21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七)第194章 宋人已至第348章 引動金人東來(上)第211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六)第123章 欲奪其女之身心,旋而棄之,以爲報復第17章 蕭乾的野望第27章 耶律大石果有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