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五朝門前斬宰相

很多人從小就聽過岳飛寫過一首詩,叫《滿江紅》,提到“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但是,很多人只知道靖康恥,卻不知靖康到底有多恥?

這可能是整個華夏曆史最恥辱的一件事,沒有之一了,華夏皇室的尊嚴被踐踏得一文不值。

當時東京城被迫,金軍索要黃金白銀,宋欽宗拿不出來那麼多,便用女人抵債。

據《開封府狀》記載,最後被選送金軍折價抵款的女子共11635人,包括嬪妃(宋徽宗和宋欽宗的小老婆)83人,王妃24人,公主22人等,總計折金60萬7千7百錠、白銀258萬3千1百錠,另有宮女和女樂4000人算贈品。饒是如此,加上已貢金銀,宋欽宗這個偉大的皇帝還欠金人“金34萬2千7百80錠、銀87萬1千300錠。”

這還不是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皇帝的親妹妹,當時全國公認最漂亮的公主趙福金,被凌辱致死,皇室所有的女人像奴隸一樣被押韻到東北,被迫做軍妓。

而那個罪魁禍首宋徽宗趙佶,被金人點了天燈,屍體熬煉屍油,死得極慘。

死前,他將亡國的罪過都推給了蔡京、童貫等人,表示不是他個人的錯,是奸臣騙了他。

趙桓在前世每每讀到這段歷史,都覺得金人雖然可惡,但卻作對了一件事,就是將趙佶點了天燈。

如論蔡京、李邦彥等人如何不要臉,但最終導致北宋亡國的只有一個人,就是宋徽宗趙佶,那些女人們被畜生一樣被拖到北方受盡凌辱,也都是趙佶之過。

所以,皇帝對趙佶是一個好感都沒有,如果不是留着趙佶還有用,皇帝現在就想找人去吊死他。

皇帝趙桓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並非他有多正義,他覺得,只要是一個後世的心理健康的華夏人,知道了趙佶的禍害之後,都想吊死他。

從趙佶那裡離開後,趙桓並未休息,穿越回來的第一天,他的神經是繃緊的,他感覺四處都是危機,他感覺很多事情需要部署,這種不安感包圍着他。

此時,完顏宗翰的部分軍隊已經渡過了黃河,大量金軍正在黃河邊上匯聚,北方戰事吃緊,趙桓心中也無法肯定殺了李邦彥等主和派後,就能保證東京真的不破。

剛過中午,臘月的寒風颳在人臉上生疼,上午還陽光明媚,現在卻是下起了鵝毛大雪。

待在皇宮裡,趙桓感覺自己像個瞎子一樣,他總覺得自己與外面的世界完全脫節了,內心更加沒有安全感。

趙桓穿着一身黑衣錦服,走在開封的大街上,這不,大冷天的,趙桓迫不及待地便衣着裝從皇宮出來,踏出皇宮,他心裡踏實多了。

王奎安擔憂道:“官家,天寒地凍,老奴去給官家準備一輛馬車吧。”

“不必,在外面不許叫朕官家,記住了嗎!”

“是!公子!”

東京繁華,趙桓在前一世的書本上就讀到過,現在親身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不得不感慨:看來歷史書也不全都是粉飾的,這東京城的確繁華,只可惜後來被金軍攻陷了,淪爲廢都,實在可惜!

他本想着去東華門外的酒肆裡瞧瞧,聽說那裡有很多說書先生,也是東京最繁華的地段,最適合瞭解此時東京城的百姓到底在想什麼。

但剛走不遠,別看見有人三五成羣往一個方向走。

趙桓好奇道:“老丈,您這是要去哪裡?”

路過的一個老者一看趙桓衣着華貴,必然是貴家公子,連忙道:“這位公子,天大的事啊,現在滿京城都傳遍了,當今聖上下旨,今日要在五朝門殺四位相公!大宋開國以來頭一次!”

說完,那老者便跟着別人急匆匆向五朝門的方向趕去。

趙桓這纔回過神,他看了看謝大海和王奎安,王奎安心中道:這位官家還真是忘事的主兒,早朝剛下的旨,現在就忘了。

非趙桓忘了,而是他並不知道是這個點處斬,他畢竟是穿越過來的,而且昨晚纔剛過來,發號施令倒是知道,但接下來在哪裡砍人頭他就不知道了。

原來宋朝是在汴京的五朝門外斬首的,且是午後。

趙桓立刻道:“走,我們也去五朝門看看。”

“公子,那裡是污穢之地,可千萬別去……”

王奎安話未說完,已經被趙桓一個眼神懟了回去。

此時,通往五朝門的道路兩邊很多人,他們都拿着剩菜剩飯,向路中間的囚車裡的人砸。

“砸死他!狗官!”

“對!這幾個狗官,一件好事都沒有做過!”

“當今天子聖明,殺了這幾個狗官,爲老百姓除害!”

“……”

老百姓的罵聲趙桓聽在耳朵裡,心裡頓時覺得更加踏實。

有老百姓的支持,他還怕什麼!

他就不信,一個人民愛戴的皇帝,多殺幾個大臣,多殺幾個讀書人,這天下還反了不成!

只要他有軍隊和人民,他趙桓什麼都不怕,儘管做自己想做的便是!

到了五朝門,門外人頭攢動,正跪着三個人,分別是李邦彥、童貫、王甫,他們此時都非常狼狽,哪還有平日裡在朝堂上的氣派。

“這三人都是大奸大惡之輩,當今天子聖明!”說話的是一個身材欣長的年輕人,他面目剛毅,說起話來聲音宏亮,絲毫不避諱自己說的。

“哼!子明兄,即便蔡京等人再可惡,天子亦不應該殺了他們,更何況是當着這些無知草民的面,這是打我們讀書人的臉!太祖祖制不殺士大夫,當今天子這是破壞了祖制,輕則朝野震盪,殃及百姓,重則社稷崩塌!”

“介房兄,吾認爲該殺,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更何況是士大夫,此三人當斬首示衆,以儆效尤!”

“子明,不殺士大夫可是祖制!”

“祖制又如何,不合時宜的祖制就應該革新!”

“子明,你小點聲,小心被有心人聽見!”

“吾石子明七尺男兒,坦坦蕩蕩,何懼之有!”

一邊的年輕人搖頭嘆息:“子明,你的性格要改改,不然今後如何能在朝爲官,如何報效國家!”

這兩個人的談話,恰好被趙桓聽到了,當他聽到那個叫介房的年輕人的話的時候,心裡暗罵一句:果然是腐儒!

但當聽到那位叫子明的年輕人說話的時候,心中卻是一亮,未曾想這大宋的腐儒羣中,居然還有這樣的人,清流啊!

第四百八十三章朝堂上的聲音第二百五十二章扶貧之策第一百七十四章腦子轉得很快啊!第一百九十四章出使大理,橫推交趾!第四百五十九章對噴第四百七十八章鐵血鏖戰第五百五十九章完整的鐵路第四百九十一章破城戰第六百八十一章大國博弈第一百七十二章大宋新軍制第四百二十章金國東施效顰第六百三十一章仇恨第三十七章給朕拖下去千刀萬剮!第二百章大理出兵!第五百四十一章趙昚獻計第六十八章太原之盟第四百九十六章捉拿完顏兀朮第五百五十二章賜婚第二百二十四章扶桑自古是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三十七章給朕拖下去千刀萬剮!第二百五十六章斬首張沅!新學與儒學之役!第二百四十六章從火繩槍到燧發槍,給陛下跪了!第五百四十九章這就尷尬了第三百八十三章趙官人的良田和牧場(第二更!求訂閱!)第一百三十章惡魔之軍?第五百一十一章美人計第四百零四章馳援北線!第六百四十九章岳雲飲馬楚河第二百一十六章岳飛三軍壓境,銳不可當!第四百零一章种師道的安排第四百三十二章兵鋒北指,北海突襲第三百四十九章趙官人的私人商社?第三百二十八章受驚的唐胖子第六百六十四章踏平青山,越過荒野第四百七十七章少年凌雲志,大宋有鐵骨!第六百三十二章中毒第三百五十四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三百一十六章靖康四年的大宋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可惡的人販子!第五百四十八章炮轟廣州城第三百五十九章新航線前夜(四千字)第二百九十四章火炮強攻!第二百三十八章長安城出了逆賊!第二百四十七章五路伐夏之備第五章皇帝親軍第四百三十九章宋金之戰,一觸即發!第四百八十八章宋軍的鋼鐵洪流第一百一十七章皇帝的心思第一百二十八章渣渣韓世忠和精銳淮陽軍?第三百一十九章趙桓對日本國的“待遇”第五百二十一章就地斬首第三百五十九章新航線前夜(四千字)第二百一十六章岳飛三軍壓境,銳不可當!第二百六十四章老子是皇帝親軍!第二百三十七章深夜出城的皇帝!(桜花,大家都很想念你)第六百四十七章耶律大石稱臣?第五百二十四章掣肘第二百四十一章扭轉西北局勢第五百三十四章調集海軍第六百九十九章平息第四十六章黎城大捷!第二百八十三章鐵血西北,天子的意志!第五百三十九章朕的刀子已經爲卿磨好了第四十六章黎城大捷!第三百零八章神武軍的衝擊第二十七章把朕的顏面都丟盡了!第一百三十九章又出了一個皇帝?第六百七十六章血戰楚河,撕開遼軍防禦第二百零一章交趾十萬大軍入侵!第四百七十三章大宋的情報戰第六百一十七章天家大忌第三十章皇帝的訓斥第四百八十九章斬夏金烏,宋軍開始攻城第六十五章那官家要不現在臨幸一下臣妾?第四百四十九章欺朕眼瞎?第五百零八章完顏亶第六百四十五章陝西路的商業格局第三百三十六章曹昇必須死!第四百七十九章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第四百八十一章鐵浮屠出現了第九十章賜死肅王第五百四十三章香港村首戰,鐵膽海軍第七十四章沉默的皇帝第六百八十一章大國博弈第三十五章勤王之師第五百六十五章不願歸附者,都該乖乖去死第四十一章軍情有變,大軍挺進隆德府!第六百七十一章好男兒,有所爲有所不爲!第五百九十二章分化而治第四百一十五章威懾日本和高麗,都給朕乖乖跪着!第六百九十二章攻心爲上第二百九十二章以血肉之軀鑄造國之利劍!第三百七十一章你家皇帝位是屬於我的!(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八章皇城司拿人!第五百九十九章最好的時代第一百二十六章大宋的救星?第二百一十一章東海盡頭找紅薯!第三百零九章楊再興斬野利青哥第四百七十三章大宋的情報戰第三百二十章趙桓的毒計,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