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西進!

靖康十七年九月,徵西中軍元帥韓世忠越過了阿姆河,大軍向塞爾柱帝國的帝都伊斯法罕挺進。

一路上,擊潰了所有抵抗,並且俘虜三萬人,其餘人全殺。

將這三萬人編入宋軍之中,作爲攻城先鋒隊。

靖康十七年九月二十五日,韓世忠兵臨伊斯法罕,將塞爾柱帝國首都包圍住。

韓世忠先派投降的塞爾柱軍隊攻城,攻了一天,死了兩千人。

並沒有攻下來,第二天繼續,又死了兩千人。

城下的屍體已經堆積如山。

伊斯法罕準備頑強抵抗,他們一邊祈禱,一邊堅信,敵人絕對無法攻進來。

第三天,韓世忠的耐心就徹底沒有了。

剛剛從後線運過來的五十門火炮同時朝城頭轟去,城頭劇烈顫抖,當場就有十幾個士兵被轟擊得血肉模糊。

而城門口更是被轟成了渣渣。

宋軍並沒有就此攻城,而是繼續用炮火轟炸,直到將伊斯法罕的城牆轟擊塌陷了一大塊。

這些突厥人的意志力徹底崩潰了。

靖康十七年九月二十八日,伊斯法罕淪陷。

當雷伊、加茲溫、哈馬丹、尼哈溫、大不里士這幾座大城得知伊斯法罕淪陷的消息,都震驚住了。

一個月後,雷伊、哈馬丹、尼哈溫三座城市分別集結了五萬大軍,向伊斯法罕的挺進。

靖康十七年十一月五日,五萬大軍在距離伊斯法罕三十里的地方,被御林軍突襲,崩潰。

御林軍殺敵兩萬,俘虜兩萬,突厥主將兩死一逃。

半個月後,失蹤的塞爾柱蘇丹桑賈爾被找到,在伊斯法罕被處決,標誌着塞爾柱帝國的覆滅。

從東方突然到來的敵人,以強大到不可抵抗的實力,碾壓了突厥世界。

加茲溫和大不里士隨後也相繼投降。

整個突厥世界大部分土地被攻克。

直到靖康十七年十二月三日,岳飛軍團抵達了的巴格達,二十萬大軍將巴格達圍得水泄不通。

巴格達是突厥世界的另一箇中心,也是這片土地上最古老的城市。

公元前3000年,古巴比倫就在這裡創立了輝煌的文明。

當伊斯法罕淪陷的時候,巴格達什麼反應?

活該!

巴格達當時是一種幸災樂禍的態度,覺得突厥世界的首都將會重新回到巴格達。

結果丫的才高興了一個月不到,就被岳飛給圍住了。

趙桓的三大西征軍團中,岳飛的軍團是最能打的。

岳飛派使者去讓巴格達自己開門投降算了,也不爲難他們。

剛開始,巴格達是拒絕的。

直到岳飛的炮火將巴格達半邊城牆給震崩塌後,巴格達的貴族老爺們突然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諦。

於是乎集體出去投降了。

自此,宋軍的戰線已經推到了底格里斯河河畔。

即便七河流域和河中地區已經陸續開始有漢民,但這樣的戰線依然太長了。

無論是岳飛還是韓世忠,或者吳玠,都開始以戰養戰。

即佔領了城市,開始用那個城市的資源來養自己的軍隊。

這個時候,朝中就有人開始擔心三路大軍裡中原太遠,而擁兵自重,脫離了朝廷控制。

實際上這個擔心是非常合理的。

換做任何一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擔憂。

而且,因爲一長段時間前方軍情的空白,甚至有人懷疑韓世忠的軍隊已經被打敗了。

幾種聲音在此在朝堂上響起來。

有的人認爲需要立刻再調度一支軍隊到木鹿城,以免耶律大石死灰復燃。

有人則算了一筆賬,開始提出撤兵的想法。

因爲這樣打下去,實在太消耗錢了。

一切撤兵的奏疏全部被反駁回來,相關官員被嚴厲批評,被罰了俸祿。

直到靖康十八年的三月份,才傳回來消息,岳飛的軍團已經攻下了西域極西的大片土地,秦檜已經與他取得了聯繫。

與此同時,秦檜還送上來一份奏疏。

是關於西域治理的問題。

秦檜到任的一年時間,其他事情沒幹,根據趙桓給的地圖,將整個西域分割成了四塊。

七河流域、河中地區是一塊。

河中地區到阿姆河是第二塊。

阿姆河到伊斯法罕是第三塊。

伊斯法罕到巴格達是第四塊。

秦檜建議將這四塊分割管理,各自派遣一名經略使,各自領八千精銳,將各自的地盤先穩定下來。

與此同時,再任命一位大都督,統轄四大區域。

讓三大軍團按照聖武皇帝陛下的意志,繼續往西,一直推進到整個西域的盡頭。

至於移民,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現在這個階段是要保證前線打下來的果實要被保存下來。

秦檜這個建議受到了不少人的抨擊。

有人指責秦檜是想利用這樣一種做法獨斷專權,所謂的大都督,他已經毛遂自薦了。

趙桓與政事堂、樞密院、軍督府以及三司進行了半個月的御前會議,最後決定任命秦檜爲西域大都督。

並且,選拔出了四個經略使,派往西域,對西域進行管轄。

靖康十八年六月,發生了一件大事:玉門關到高昌的鐵路修好了,第一列通往西域的火車正是開通。

大批量的水泥、煤從中原運往興慶府,再轉運到玉門關,由玉門關進入高昌。

整個資源的運輸成本一瞬間節省了三分之二下來了。

每天都有遠遠不斷的煤礦被從河東路(山西省)挖出來,往西域運輸。

與那些煤礦一起過去的還有許多在大宋找不到工作,或者從監獄裡放出來的人。

基本上都是一些崇尚冒險的人,他們坐着坐車,前往西域。

聽說那裡對漢人的待遇非常高,而且只要願意去,官府會重點扶持,機會比中原多太多了。

有人統計,僅僅是靖康十八年,就有六十萬人越過了七河地區,進入河中地區,還有十多萬人抵達了木鹿城。

甚至有三萬人進入伊斯法罕。

巨大的財富機會,吸引着那些渴望發財的人。

他們以旺盛的精力,越過了宋軍走過的路,跋山涉水,重新走了絲綢之路。

聽說這種移民的數量還在增加。

第六百七十八章全軍出擊第五百三十章朕就是要戰爭!第二百五十章皇家銀行於大宋商貿四策觀《流浪地球》有感第四百四十八章打穿新航線,大宋的海上霸主之路第五百七十二章命要緊第六十二章賊人!休傷我主!第二百七十九章西北急報!人定勝天!第四百八十二章金軍敗退第四百八十八章宋軍的鋼鐵洪流第二百五十二章扶貧之策第二百一十九章岳飛兵臨城下!第七十三章國難日第六百一十五章激動的趙桓第二百三十九章處置隴西李氏!第五百零五章炮轟瀋州第三百三十五章火藥還可以這麼用?第四百八十二章金軍敗退第四百八十五章宋軍大捷,連破十二城!第六百六十章總督閣下,那是敵軍的武器第四十六章黎城大捷!第三百四十八章點燃大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火焰!第一百八十六章挑戰皇帝?幕後到底是誰?第二百二十五章整箱整箱青黴素第三百八十五章真香!(第四更,求訂閱!)第六百零八章趙諶的婚事第七十二章副都幽州?第三百零八章神武軍的衝擊第六百七十章哨兵第四百五十章登陸三佛齊第三百九十九章蒙兀大軍逼近(第一更)第九十二章興奮的參知政事第五十一章金軍要增兵?第一百零四章大驚小怪,哪有改制不死人的?第一百四十八章真香啊第五百一十一章美人計第五百五十章商政之患第三百五十二章是他!就是他!北宋可是標準的皇宋啊,皇權極大的朝代第三百零四章金國異動?趙桓的掣肘!第三百七十一章你家皇帝位是屬於我的!(求訂閱!)第六百七十六章血戰楚河,撕開遼軍防禦第二百二十章奇葩賣國賊!第五百四十章崇國公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一章扭轉西北局勢第一百二十一章遷移和農業第四百二十三章草原雙雄,圍魏救趙?第四百二十五章夷爲平地第四百三十八章欲哭無淚的王楷第五百四十六章三路出擊第三百一十五章第四百一十二章追殺欲卜魯第三百四十五章皇帝的安排第五百八十章豪氣干雲第七十六章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二百三十九章處置隴西李氏!第五百七十八章草原上的異動第一百九十四章出使大理,橫推交趾!第二百八十五章強攻神堂堡!第一百六十章岳飛破城第四百九十三章鐵浮屠的衝擊第七百零四章西方的使者第二百二十六章解決改田爲桑的問題第二百三十四章人頭不夠啊!第一百六十五章裝完逼就開溜?第六百八十一章大國博弈第五百零六章千刀萬剮第三百八十八章大宋糧商們的噩夢(第一更,求訂閱!)第一百章仁慈的皇帝?正直的大臣?第一百七十一章軍備革新?第三百八十九章東京城糧商們的反擊第六百三十五章武大郎?第二百九十四章火炮強攻!第二十八章目標是李綱?第二百八十二章皇帝親征第六百四十三章誰敢阻攔,殺無赦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一百二十章擴建東京城第六百七十九章要碾壓岳飛?第二百七十一章整個河北的流寇都在追韓世忠?第一百一十七章皇帝的心思第五百八十五章鬱悶的耶律大石第六百七十四章活捉蕭朵魯不第五百零八章完顏亶第十一章朕讓你們全家都睡不着!第七十二章副都幽州?第八十九章肅王案第六百一十三章議政第六百九十二章攻心爲上第三百二十九章商虞司的爛攤子!第三百一十章皇帝的野路子第四百三十九章宋金之戰,一觸即發!第四百一十二章追殺欲卜魯第六百一十三章議政第六百七十九章要碾壓岳飛?第六百八十一章大國博弈第二百一十四章隱元社的黑手!第三百三十七章迎接金國使者!第三百五十八章大宋新的商業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