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分封南海

如果是有人在背後出的主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對於趙桓來說,表面一套,實際一套,完全是兩碼事。

背後有人出主意,說明趙諶沒有改變。

若沒有人出主意,說明趙諶有了很大的改變。

沒有任何改變,是絕對不能夠作爲儲君人選的。

所以,不是一句話,或者一個行爲,就能讓趙桓的想法改變什麼的。

“諶哥兒能這樣想,朕心甚慰。”趙桓示意邵成章搬一把椅子過來,讓趙諶坐着。

又沏了茶,道:“只是西南剛回歸大宋,民風彪悍,危險重重,朕擔心你有個三長兩短,你讓朕怎麼向你娘交代。”

“爹爹,兒已經說服娘了。”

“她答應了?”

“娘說,兒身爲大皇子,理應爲天下先,爹爹身爲天子,尚能親征蠻夷,兒爲何不可!”

“嗯,既然你有此心,朕便答應你。”

“謝謝爹爹。”

“朕會給張相公書信一封,讓他好好照顧你。”

趙諶離開後,趙桓陷入沉思中。

對於未來的儲君,他有些矛盾。

他對趙諶雖然不滿,但幾個長大的兒子中,趙諶已經是最優秀的那個了。

他有意立韓貴妃的兒子趙淳,但趙淳尚小,什麼都還看不出來。

只是儲君一日未定,朝中這幫大臣就喜歡拿此事興風作浪。

“去把石洵給朕叫來。”

不多時,石洵打了。

石洵非常清楚皇帝叫自己來是爲了什麼,他心裡已經做好準備了。

“臣參見陛下。”

“石愛卿免禮。”趙桓看着石洵道,“朕讓愛卿去做諶兒的老師,這段時間感覺如何?”

石洵道:“陛下,崇國公爲人敦厚、善良,是陛下之福。”

石洵這句話說得很隱晦:崇國公本性太老實了,絕對不是做皇帝的料,老實人肯定是駕馭不住朝中那幫大臣的。

“那愛卿之意?”

“陛下,臣只能教崇國公書中所學,周遭所見,但僅限於皇宮,最遠也只是京師,臣以爲,可以讓崇國公去地方上見識見識,大宋剛剛收復西北,那裡又是通商要道,於我大宋至關重要,臣以爲可以讓崇國公去那裡見聞。”

“去西南如何?”

“西南不足爲慮,大宋的未來要往西方走。”

剛纔趙桓聽石洵說讓趙諶出去見識見識,本以爲是石洵教趙諶來跟自己說要出去歷練的。

但一聽這地址,似乎不吻合啊。

石洵讓趙諶去西北,更多的可能是讓他去了解西北的戰事和那裡的通商情況。

而趙諶要去的是西南。

如此說來,並非石洵在後面教的。

“諶哥兒向朕提出要去西南歷練。”

石洵微微一怔,道:“既然崇國公意欲去西南,必然有自己的打算了,一切由陛下定奪。”

趙桓沒有再說什麼。

“臣先行告退。”

石洵告退後,趙桓心裡已經有了打算。

讓趙諶出去歷練兩年回來再觀察。

成熟的人都知道,人是會變的。

只有少年人才以爲人一輩子就是一輩子,才以初次印象來去標籤一個人。

趙桓想等趙諶歷練兩年回來看是什麼樣子的。

他並不打算立一個性格太過柔弱的太子,不然成了建文帝那就嗝屁了。

未來的大宋要征服四海,日月所照,皆爲宋土,各族共尊。

皇帝必然是要通曉帝王權術,能和最前線的士兵坐下來吹牛逼,和田裡的老農閒聊,還能獨自思考恢弘的帝國戰略,更要駕馭滿朝的文武百官。

該殺的殺,決不能手軟。

善良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優點,但對一個帝王來說,是毒藥。

既然趙諶想去西南,就讓他去好了。

這點事情都要防備,那他這個皇帝現在也太小心眼了。

現在的趙桓,和八年前的趙桓,已經是不同的狀態。

現在滿朝大臣都是皇黨,四方軍士皆爲皇帝陛下粉身碎骨。

他有什麼好怕的。

整個大宋,在他的帶領下,正是東方剛剛升起的朝陽。

整個帝國都在他的控制範圍內。

一切阻擋他的,都被滅族了。

那些被殺的人頭還埋在地下,骨頭還很光亮呢!

他的目光投向了南海,北部的金國局勢建穩,只要金國按照大宋的規則來玩,幾年之內必然國立衰退。

完顏宗磐此人與趙二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坑貨君主。

現在趙桓的注意力已經投向了南海,那裡是大宋的新戰場。

現在,那些大商人不需要皇帝的強迫,就主動站出來,要求發動更大規模的戰爭。

甚至有人腦洞打開了,要求朝廷允許民間私募隊伍,去海外爲朝廷開疆擴土,一切軍費由民間掏腰包。

若真是擱在趙佶時代,朝中大臣自然是樂意不得,皇帝自然是高興到飛起來。

但對於趙桓來說,這他孃的是民間有些人這幾年發財了,開始膨脹了啊!

資本化的力量向來是野蠻了、貪婪的,一旦它們有了苗頭,就會找機會成長。

一旦它們成長大了,就會露出它們的獠牙來。

開始干涉國家政權,開始主控國家經濟,一切朝對他們最有利的一面去發展。

到時候,普通平民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21世紀的港島經濟形態不就是典型麼?

所以,朝廷對外發布了通告,嚴禁一切民間私募軍隊,若有發現者,斬立決!

大宋有專業的軍隊,保家衛國和開疆拓土是軍人的天職,神聖不可侵犯。

一切其他要越俎代庖的,那都是要趁機謀私的。

什麼狗屁海外大商社,在趙桓這裡一律行不通,這都是國家命脈,非常重要的東西,決不能讓民間私人來主導。

與那個時代的英國不同,趙桓對資本的態度是,借用你們發展經濟,拉動經濟增長,創造更美好的社會。

但同時,也要對資本進行嚴格的制衡。

趙桓又拿出一份皇族名單,開始思忖着,將誰放在什麼位置。

真臘和暹羅什麼時候滅?

滅完之後,就是時候收拾天竺、注輦那邊了。

趙桓的態度也很明確,誰阻止大宋百姓發財,誰就儘快該去死。

第四百七十二章宋軍細作第三百八十八章大宋糧商們的噩夢(第一更,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九章東京之惑第四百四十七章分封南海,拿親王開刀第三百七十九章岳飛的去向(第三更!)第四百七十六章蕭水之戰第二百四十八章不一樣的大宋第三百七十二章趙佶的反擊(第二更,求訂閱!!!)第四百六十章權力的明爭暗鬥第二百五十五章張沅案第三百三十三章又見花想容第二百五十七章國子監案第七十二章副都幽州?第三十八章金軍北撤,皇帝親征!第二百三十七章深夜出城的皇帝!(桜花,大家都很想念你)第四百五十一章正面的殲滅戰,李寶滅三佛齊第七百零二章拓邊第六百四十五章陝西路的商業格局第六百一十一章再給十年第五百六十七章第四百二十五章夷爲平地第二百零一章交趾十萬大軍入侵!第三百一十三章洪州之戰!皇帝的重騎兵!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可惡的人販子!第三十四章吾皇萬歲大宋萬歲!第四百五十章登陸三佛齊第七十章燕雲復!第一百二十二章開墾南方?第六百四十七章耶律大石稱臣?第十四章行刺第一百七十七章交子的保值費?第二百五十七章國子監案第五百六十六章美好生活它不香麼第五百八十九章請嶽帥爲小女做主第五百八十三章大宋的底氣第五百七十三章趙昚急了第四百三十四章拳頭纔是硬道理!第六百七十章哨兵第三百七十三章朕將你貶到瓊州(第三更,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五章挑撥加劇金國內部矛盾!第四百八十六章西線決戰第二百三十七章深夜出城的皇帝!(桜花,大家都很想念你)第四百一十五章威懾日本和高麗,都給朕乖乖跪着!第四十五章殺紅眼的宋軍!第一百二十四章兩路同時聚兵謀逆第一百零二章儒生案?第五百九十五章叫爹也沒用!第四十一章軍情有變,大軍挺進隆德府!第四百六十五章金國權力交接第五十八章今日之華夏,流血犧牲自我輩始!第二百七十章韓世忠那個渣渣!被山賊追着跑!第一百五十九章岳飛東進第二十四章朕願意砸大把銀子在軍器監第四百七十八章鐵血鏖戰第三百二十九章商虞司的爛攤子!第五百九十章皇帝的報復第一百一十一章青州殺人案第五百五十七章國民娛樂無小事第二百八十六章轟塌神堂堡城門!第六百九十一章趙構上位第四百七十章對對對!我們是來投誠的!第二百六十四章老子是皇帝親軍!第二百零六章讓朕不爽?朕弄死你!第七十章燕雲復!第三百六十一章岳飛的抉擇第六百七十章哨兵第一百七十九章這是朕的東京城!第四百零二章肅州兵變第五百八十四章不必擔憂第二百一十一章東海盡頭找紅薯!第二百一十七章諸君隨吾死戰!第二百七十三章皇帝的利劍!韓世忠兇名赫赫!第一百六十八章這皇帝腦子真的缺根弦?第一百三十一章冗官第六百五十章西域諸國第二百零四章笑裡藏刀!坑死自己人!(今日更新不設上限)第一百九十章漢奸!諜戰!第六百一十六章作死第一百八十章朕倒要看看是哪些人要謀害朕!第四百七十章對對對!我們是來投誠的!第六百零二章吐蕃新策第五百九十三章昭順義郡王入京第三百一十九章趙桓對日本國的“待遇”第七十四章沉默的皇帝第六百四十二章官商第二百二十九章殺無赦!第五百四十章崇國公的心思關於人性和北宋內鬥以及滅亡第三百零六章岳飛軍的強攻第五百六十二章有客自遠方來第七十六章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一百六十章岳飛破城第五百零八章完顏亶第一百零七章連根拔出第一百一十三章驚恐絕望的徐處仁第二百四十六章從火繩槍到燧發槍,給陛下跪了!第二百五十六章斬首張沅!新學與儒學之役!第五百二十章漢家兒郎入上京第二百四十二章李文正第四百三十五章皇帝的局,安西都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