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看朕給你做一份美食!(第一更!求訂閱!)

就在永樂糧鋪紅薯逆襲的半個月後,東京城又開了二十家烤紅薯鋪。

不是永樂糧鋪的,而是叫民興糧鋪,是隸屬於民興商社的,而這個民興商社是朝廷的商社,專門從事糧食買賣。

民興糧鋪一開業,大宋邸報和東京快報就大肆刊登,據說價格與永樂糧鋪的一般無二,但口味被描寫得更好。

這個冬天,註定是屬於烤紅薯的冬天。

上到王公貴族,下至平頭百姓,都被烤紅薯征服了。

並且,這隻小小的烤紅薯以強勢的姿態,向各路州府進軍。

爲此,東京城的糧商絞盡腦汁,才找到了烤紅薯的種植方法,然後所有人都瘋了。

糧商們開始在開封府各縣下的村裡包田,天冷了就搭棚。

總之,誰都無法阻止商人們那顆賺錢的狂熱的心。

但畢竟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只能熬過這個冬天,明年開始大肆種植。

就在烤紅薯已經將要成爲東京城百姓的日常的時候,永樂糧鋪又推出了一款新品:油炸土豆條!

油炸土豆條的價格比烤紅薯要貴一倍,但第一天出來的全部被一搶而空。

這種便於攜帶又能飽腹的食物,很快就俘獲了東京城百姓的心。

延福宮是相對獨立的一處宮區,在宮城之外。

延福宮是帝、後遊樂之所,最初規模並不大。

宋徽宗趙佶即位後不滿於宮苑的狹小,遂大肆擴建、營造。

延福宮擴建以後,幽雅舒適,趙佶大部分時間是在這座宮苑中度過的。

延福宮殿、臺、亭、閣衆多,名稱非常雅緻,富於詩意,當然是富於藝術修養的宋徽宗所取的。

宮的東門爲晨暉,西門稱麗澤。

大殿有延福、蕊珠。

深秋時節,秋風起,漫天落葉,滿地金黃。

趙桓最近一段時間都待在這裡。

趙桓這個人很矛盾,他有時候粗魯地像一個十惡不赦的暴君,分分鐘把大臣們罵得狗血淋頭,有時候和氣地像一個老好人。

但大多數時候,都表現出非常跋扈的一面。

有時候,對治國變現出高度的熱情,有時候,卻連着一個月不早朝,然後躲在深宮裡,大臣們不知道皇帝在做什麼。

而現在,皇帝就躲在延福宮裡,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上朝了。

每隔一段時間,宰府大臣就會去延福宮見皇帝,向皇帝彙報最近的事務。

但皇帝對政務表現得好像並沒有以前那麼熱衷了。

難道皇帝覺得現在的大宋已經出現了太平盛世了?

難道皇帝從此以後要沉迷後宮,沉迷自我了?

不行啊!

這樣下去,可能會成爲下一個李隆基!

看這架勢,皇帝現在就差一個楊貴妃了!

徐處仁決定做點什麼,身爲太宰,有有責任提醒皇帝,不要沉迷享樂,要以天下爲重。

這一日,徐處仁來到延福宮,他四處偷瞄,看延福宮的宮女們是不是增多了,皇帝是不是在享樂。

但一路進了延福宮,卻是出了皇城司衛五步一崗,卻連一個鬼影都沒有看到。

倒是到了後院,看見一些宮女端着盤子,匆匆向後面走去。

他剛好看見邵成章匆匆跑來:“快快快,官家等着要用呢!”

徐處仁頓時疑惑起來,又開始猜想,皇帝要用什麼?

可惜那些宮女走得快,徐處仁沒看到盤子裡是什麼。

一個大膽的念頭浮現出來:難道皇帝在沉迷煉丹不成!

“邵中官,陛下呢?”

“徐相公,陛下在後廚做菜呢。”

啥?

徐處仁微微一怔,差點以爲自己聽錯了。

“做菜?”

“沒錯,陛下在後廚做菜。”

徐處仁的臉立刻青了。

瑪德!你還不如煉丹呢!

君子遠庖廚你不知道嗎!

這皇帝葫蘆裡又開始賣什麼毒藥了?

徐處仁帶着奏疏,一路跟着邵成章快步走到後廚。

果然,只見後廚前,宮女太監們排着隊,手裡拖着玉盤,玉盤上有各式各樣的肉、菜,大蔥、生薑、大蒜……

徐處仁看見這一幕,真是差點沒有暈過去。

敢情陛下你躲在延福宮多日不見,居然是在延福宮做菜!

邵成章帶着徐處仁進去。

只見各個御廚都在切菜,將宮女們拿來的都整整齊齊切好。

而皇帝呢?

正在大鍋前倒油,那大鍋已經燒熱得在冒煙,油一倒下去,很快就熱了。

趙桓道:“生薑、大蒜、紅辣椒,麻油,桂皮,花椒,醬料……”

“都已經準備好了,陛下。”

廚子們恭恭敬敬站在一邊,他們覺得皇帝最近肯定抽風了。

不然怎麼會跑到廚房來?

而且搞這麼多料出來,是要做什麼?

難道要把這些東西一齊扔到鍋裡,來個大亂炒?

這誰特麼敢吃啊!

還有那個像鮮血一樣紅的東西,到底是個啥?

能吃嗎?

廚子們都已經做好了皇帝整出四不像的準備了,那東西一般人肯定是咽不下去的。

“都倒下去!”

你看吧,果然是要一鍋亂炒!

御廚按照趙桓的吩咐,將所有的材料都倒進鐵鍋裡。

一一下鍋,頓時發出滋滋的聲音。

一股香料的香味瞬間彌散在廚房內。

宋代已經有了炒菜,而且御廚們各個都是炒菜的高手。

在宋代,以芥末爲辣料。

但芥末放在炒菜中,並無甚香味,且許多人吃不習慣芥末。

但紅辣椒就不同了,尤其是新鮮的紅辣椒,放在燒開的油裡,瞬間能將紅辣椒的香味盡情地炸出來。

雖然有些嗆鼻,但混着生薑和蒜,便出現了一種所有人都沒有聞到過的香味。

大廚們臉色都變了。

臥槽了!這是個什麼鬼!

“炒鍋!讓這些香料翻滾。”

廚子按照皇帝的意思老老實實做着。

“陛下!”

徐處仁站在門口,作揖道。

但他的語氣十分勉強。

趙桓轉過身,看見徐處仁:“太宰來了,快,進來,朕今天給你露一手!”

徐處仁卻是站在門口道:“陛下,聖人云,君子遠庖廚,陛下還是……”

趙桓卻強行打斷了他,粗着嗓子道:“你先進來再說!”

徐處仁不情不願進去,一臉嫌棄的樣子。

他今日來是跟皇帝彙報糧食的問題,以及西北和西南的情況的。

就目前來看,大宋面臨的最棘手的三個問題,一個是糧食問題,一個是西南,一個是西北。

西南交州的地方貴族都已經歸附朝廷,但剛剛封的越國和魏國,面臨着人口遷移和軍糧問題,且裡面最嚴重的一個問題是,交州原有貴族,有與封國勾結的意圖。

如此,西南的局勢就真的是亂成一鍋粥了。

而西北呢?

肥美的河套平原已經進入了冰天雪地,前線的糧食生產在這個季節驟減,需要從關中調派大量糧食過去,這已經影響到今年對京師的漕運了。

徐處仁有那麼一瞬間覺得,把夏國打下來真是得不償失的。

大宋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去治理,還要增加兵力去守護。

現在西北戰區的邊防軍加上常備軍一起,總兵力已經達到了三十萬之多,儼然成了僅次於燕雲戰區的大宋第二大戰區,後果就是成了糧食消耗的無底洞。

而且,最要命的是,草原上的蠻夷已經開始打草谷了。

那個狗屎的耶律大石現在又張口要糧食了和武器了,而且,這一次是獅子大開口。

這些問題現在已經越發尖銳,皇帝你怎麼還有心情在廚房炒菜的?

“陛下,前方緊急……”

“朕的鍋裡也很緊急!”趙桓打斷了徐處仁的話,“太宰,你先待在一邊,看朕給你們做一份以前從未吃過的美食!”

PS:今天五章,補昨天的一章!

第三百五十八章大宋新的商業規則!第七百零五章兵臨羅馬,西方震驚第三十四章吾皇萬歲大宋萬歲!第二百四十六章從火繩槍到燧發槍,給陛下跪了!第五百五十章商政之患第二百四十四章異域志第四百五十五章東羅馬帝國的使者第三百二十三章房租暴漲,皇帝大發雷霆!第二百六十八章岳飛回京,韓世忠河北剿匪第七十八章朕來說幾點第五百八十九章請嶽帥爲小女做主第三百六十四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六百七十一章好男兒,有所爲有所不爲!第五百六十一章天竺第五十九章正面硬扛!第六百二十章賢王第四百六十二章開始完美人設第四百六十四章金國又玩政變?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無所不知的皇帝?第三百四十一章皇帝的局第二百三十九章處置隴西李氏!關於人性和北宋內鬥以及滅亡第五百零三章被罷免的太宰第二百二十三章改田爲桑,百姓無活路?第四百七十七章少年凌雲志,大宋有鐵骨!第四百一十四章不戰而滅人之國第三百九十二章朕能給你,也能收回來!(第二更!求訂閱!)第四百章軍情緊急(第二更!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帝,你的臉呢!第四十八章軍糧緊急第二百三十章大宋西軍第十一章朕讓你們全家都睡不着!第六百三十二章中毒第五十六章不要麪皮的君臣作者結婚請假第二百六十七章一片片割肉!第四百零一章种師道的安排第五百六十三章會自己跑的鐵盒子第六百七十章哨兵第五百二十五章挑撥第一百一十章宰相們的意見第五百四十一章趙昚獻計第七百零三章西進!第二百五十二章扶貧之策關於人性和北宋內鬥以及滅亡第六百四十六章薛東來第十九章尋找一個叫岳飛的年輕人第二百二十一章借刀殺人,一箭雙鵰!第四百四十四章宋軍的野戰,橫推凌牙門第四十三章爾等與朕一道斬殺金賊,不死不休!第六百四十一章第二百五十四章新舊學之爭起!靖康二年年終彙報!第二十八章目標是李綱?第一百三十二章重立中樞第三百五十六章張記布行狀告華興商社第四百四十二章大宋遠洋戰艦,大海真正的擁有者!第一百七十二章大宋新軍制第二十八章目標是李綱?第三百零九章楊再興斬野利青哥第五百八十二章聲東擊西第五百八十七章來賣萌搞笑的吧?第三百六十八章又開始演戲的皇帝第四十四章天子親上陣第六百九十章康王的雄心第一百五十四章壓制糧價關於人性和北宋內鬥以及滅亡第三百九十六章蒙兀人(第二更,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九章勾引第三百八十八章大宋糧商們的噩夢(第一更,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七章內亂第一百三十六章降薪第六百四十七章耶律大石稱臣?第四百四十四章宋軍的野戰,橫推凌牙門第八十一章滿朝皆言斬?第五百一十七章圍剿之策第一百三十八章出宮第九十章賜死肅王第三百八十二章糧荒(求訂閱!今天保底六更!)第七十八章朕來說幾點第三百九十章紅薯的逆襲!(第三更!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一章這個小國開始作死第六百五十九章強攻第七百零一章秦檜第三十四章吾皇萬歲大宋萬歲!第三百七十六章比吃飯更勤快!(第三更,求訂閱!!!)第三十章皇帝的訓斥第六百七十九章要碾壓岳飛?第五百零一章苟且的完顏宗翰第四百六十二章開始完美人設第六百二十六章秦檜的爲官之道第六百八十章防守戰第一百七十六章大宋的金融危機第三百六十二章渡口上的僵局第五百八十章豪氣干雲第二百九十九章大宋最強神武第二百零九章天子的意志!岳飛三千鐵騎北擊賊敵!第三百九十五章九龍江平原的糧食第五百四十四章第三百一十九章趙桓對日本國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