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金軍北撤,皇帝親征!

翻遍了大宋開國以來的歷史,也未曾找到過一個皇帝如此殘暴。

同樣,翻遍了大宋開國以來的歷史,也未曾找到過一個皇帝如此與民衆、士兵親近。

完顏宗望敏銳察覺到,汴京城裡那位不是一個好對付的人,雖然他還年輕,剛剛繼位,卻已經表現出雄主的一面,手段凜冽如劉徹,如曹操!

對百姓的煽動和對大臣的打壓與鼓勵,都非大宋之前的帝王能比,除了大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以外。

好在這樣的皇帝現在手裡是一把爛牌,至少宋國滿朝的大臣,沒兩個能用的,好在宋國的軍事混亂,毫無戰鬥力,否則這樣的帝王在位,北方的大金可是面臨空前的危險了。

這是與趙桓交手幾次之後,完顏宗望給的一個判定。

面對這樣一個對手,完顏宗望有點頭疼起來了,王汭被派去議和,本以爲有很好的消息帶回來,卻沒想到被活剮了,這無疑是在狠狠打臉,而且還在警告那些投降金賊的漢人軍官,你們最好都他孃的迷途歸返。

之前獻計獻策的董才,此時也低着頭不敢作聲,議和是他提出來的,沒想到這麼快就被打臉了。

營帳內沒有一個人說話,完顏宗望正在兀自烤着一隻雞腿,臉上也看不出是喜是憂,其他人一句話不敢說。

派出去的斥候在宋國其他州府收集回來的情報都顯示,宋國皇帝已經做好了堅壁清野,打持久戰的準備。

完顏宗望認爲,金軍雖然勇猛,但畢竟孤軍深入,而宋國的勤王之師在源源不斷,這對他來說是最壞的消息。

沉默一會兒,郭藥師鼓起勇氣,開口道:“大帥,HB與河東乃是宋國的屏障,卑職以爲,議和不成,我大金天兵可以北上強攻硬取HB與河東之地,看他趙桓小兒能如何!失去了HB與河東之地,宋國不死也交了半條命,屆時宋國皇帝定出城,跪在大帥面前乞求議和!”

完顏闍母厲聲道:“大帥,和他們拼了!我大金勇士各個神勇無敵,區區一座宋都算什麼!”

完顏宗望道:“勤王之師越來越多,小不忍則亂大謀,郭將軍說得對,我們打下HB,不信宋國皇帝不議和!”

郭藥師心中大喜,得意地看了一眼董才,好像是在說:你看,還是老子比你牛逼!

完顏闍母不甘心:“大帥,我大金自立國以來,何曾後退過!”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宋國與遼國不同,要採取的政策自然不同,撤兵!”

金軍退兵這件事迅速傳到了東京城,當老百姓得知金軍退兵,無不大喜,朝堂上的緊張氣氛也一掃而光。

但皇帝卻並未輕鬆下來,他知道,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完顏宗望在汴京沒有撈到好處,自然要在HB與河東刮幾層皮下來。

此時的HB與河東,被金國兩路軍馬橫掃後,大宋的國防線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最主要的是一路上的州府被打得太狠,只剩下三座軍事重鎮還在堅守了。

而完顏宗望返回,雖說是解了東京之圍,卻加重了HB與河東之地的軍事壓力。

趙桓早早吃了早餐後,便將兩府的重臣都叫了過來,包括种師道和姚平仲。

在皇帝的御書房掛着一面HB與河東的軍事地圖。

“諸位卿,HB與河東乃是我大宋國之屏障,現在金軍在這兩個地方肆無忌憚,來,都想想退敵之策!”

李綱道:“啓奏陛下,HB與河東軍力保存尚且完好,折可求屯兵汾城,种師中與姚古駐紮在滑州,兵力達八萬!可以兵分三路,成掎角之勢,解太原之圍!”

种師道道:“臣亦贊同李相公所言。”

姚平仲道:“陛下,臣願再率一路大軍北上,解太原之圍!”

趙桓道:“姚卿勇氣可嘉,朕甚慰,朕有一事不明,還要請問諸位。”

“請陛下明示。”

“去年,童貫的率二十萬大軍攻遼,遼守軍不過三萬,爲何會大敗而歸?然金軍不到一萬人,到了燕京,遼軍竟然不戰自潰,莫非不到一萬人的金軍能敵得過我大宋二十萬大軍?這又是爲何?朕實在想不通!此番前去解太原之圍,那完顏宗翰有近六萬大軍,若是這樣算下來,我大宋豈不是要出動兩百萬大軍纔有勝的可能?朕沒有別的意思,朕就想聽聽各位對此事的看法。”

李綱道:“陛下,童貫的二十萬大軍攻遼失敗還在於童貫任人唯親,賞罰不明,自己本身也未盡到統帥的責任!”

姚平仲也道:“陛下,童貫治軍不嚴,公私不分,致使軍中將士怨氣久已!”

姚平仲當時還在SX的時候,童貫任SX宣撫使,兩人便有矛盾,現在提到童貫,姚平仲自然沒有好話。

趙桓點了點頭道:“朕還有一個問題,本朝開國之初,楊業楊公乃是北漢一員大將,太宗發遼,主力打敗,北邊吃緊,楊公以一己之力穩住了北邊局面,但爲何楊公卻在第二次北伐戰爭中戰死沙場?”

种師道道:“此乃監軍王詵威逼所致!”

趙桓道:“那如此看來,兵敗責任皆在於將帥不和,各有心思,貪圖立功乎?”

羣臣這才知道皇帝是在以問問題的方式來指出問題,皆跪拜道:“陛下,臣等不敢有私心,皆爲聖天子分憂!”

“都快快免禮,朕並未責怪誰,在場諸卿皆是朕的肱股之臣,社稷脊樑,朕只是在與諸卿探討問題而已!”

羣臣皆站起,趙桓繼續道:“古人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朕看來,這人和纔是至關重要的。”

“天子聖明!”

“所以,朕決定親征!”

皇帝此言一出,羣臣皆微微一怔。

少宰汪伯彥連忙道:“陛下,HB兇險,臣不欲陛下以身涉險。”

“卿多慮,HB與河東之地,受金賊踐踏,百姓罹難,朕每每想起皆心痛不已,再則前方戰線如今受到金賊衝擊,我軍士氣必然受損,朕此時不去,怕是有更多的將士絕望!”

“天子乃社稷之根,陛下!”

李綱道:“天子聖明,此時的HB與河東的確需要天子親臨!”

汪伯彥大罵李綱:“李相公,你欲居天子以險地,居心何在!”

“汪少宰,國難當頭,全體軍民皆在奮戰,爾可記得檀淵之盟真宗皇帝北臨黃河乎?”

“你……”

种師道亦道:“天子能親臨HB之地,社稷之福,HB軍民定會奮勇殺敵,擊退金賊!”

趙桓點頭:“好,命朱皇后監國,樞密使李綱與少宰汪伯彥輔助之!”

“臣遵旨!”

第一百一十七章皇帝的心思第七十五章百年積弊第一百一十九章聯姻和婚嫁第一百四十八章真香啊第一百四十九章東南必反?第三百六十章江陵府的浪濤(七千字,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七十七章最肥美的沃土(第一更,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五章糧價第四十四章天子親上陣第二百二十一章借刀殺人,一箭雙鵰!第四百八十二章金軍敗退第五百九十九章最好的時代第六百六十二章挺進伽色尼王都第四十二章興師黎城戰婁室第七十八章朕來說幾點第二百四十四章異域志第二百六十二章中山府購田案起第三百九十六章蒙兀人(第二更,求訂閱!)第三百零三章西北兵峰,決戰前夜!第五百五十八章滅注輦第六十九章節操被狗吃掉的君臣第三百五十二章是他!就是他!第三百四十七章皇權下鄉第四百七十三章大宋的情報戰第九十六章孔府事件第二百七十五章兩軍正面衝殺第六百四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二章中山府購田案起第九十四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百三十一章借你人頭一用!第三十九章兩河戰役拉開第六百九十三章家書第五百七十四章趙昚的毒計第五百八十六章對啊!我們可以去搶啊!第六百零四章鞍山鐵礦第三百五十五章入股李氏布行第七十二章副都幽州?第三百一十六章靖康四年的大宋第二十七章把朕的顏面都丟盡了!第二百零九章天子的意志!岳飛三千鐵騎北擊賊敵!第十八章禁軍空餉第四百二十一章趙桓滅高麗的術第三十四章吾皇萬歲大宋萬歲!第五十一章金軍要增兵?第五百六十三章會自己跑的鐵盒子北宋可是標準的皇宋啊,皇權極大的朝代第八十五章爭論第三百七十三章朕將你貶到瓊州(第三更,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二章趙桓的貼心小棉襖第一百六十七章朕要滅掉交趾第一百六十九章皇帝的另一張面孔?第五百六十八章回京第四百二十章金國東施效顰第六百九十四章聖武皇帝陛下諭旨第六百九十九章平息作者結婚請假第六百二十四章秦檜的政策第二百八十一章朕意已決!第一百八十六章挑戰皇帝?幕後到底是誰?第六百七十二章血戰第二百章大理出兵!第六百六十八章朕就沒指望他出兵!第一百八十五章皇城司有內鬼?第二百六十六章韓世忠來了!第六百六十一章到底誰是魔鬼第二百四十一章扭轉西北局勢第二百九十章兩軍主力對決!第一百三十六章降薪第五百四十六章三路出擊第一百一十七章皇帝的心思第七百零七章橫推了第四百七十六章蕭水之戰第一百九十七章不要得罪女人!第六百三十一章仇恨第四百八十七章前鋒攻殺第六百八十五章開門迎聖!第二百三十五章和善的皇帝?第四百七十八章鐵血鏖戰第三百七十五章西南大陸是大宋最大的糧倉(第二更,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七章大宋的經濟戰!第五百六十二章有客自遠方來第二百六十章徹查四大書院第七十七章當然是全部處死!第五百九十六章府中有貴客?第五十一章金軍要增兵?第五百七十九章草原戰火第三百四十六章金錢玩家趙桓!第二百一十七章諸君隨吾死戰!第一百五十三章無所不知的皇帝?第一百五十二章南方格局第二百三十六章不惜一切代價殺掉皇帝?第四百四十二章大宋遠洋戰艦,大海真正的擁有者!第六百章漢人鐵騎重回西域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可惡的人販子!第四百八十三章朝堂上的聲音第四百五十五章東羅馬帝國的使者第四百八十章維穩戰局第六百一十二章君臣相知第三百一十六章靖康四年的大宋第三百一十二章崩潰邊緣的夏主